查看原文
其他

与罗德学者擦身而过

2015-12-10 施能 奴隶社会

题图:罗德奖学金候选人施能在和评委交谈。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601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人物图片来着作者本人。


罗德学者的终面对我的影响比我想象中要大。这是我唯一申请的研究生项目,不在我对毕业规划的重心,也因此在过去2个月并不占我生活和发呆的很大一部分。甚至在等飞机回国面试的间隙我还在奋笔疾书两份学校的作业。

真正认识到罗德的与众不同,是通过两天闭门和评委、候选人的直接接触。正如哈佛女孩汤玫捷所说:“大众认识罗德,都是从比尔克林顿那样的政客开始,然后是鲍达民(麦肯锡董事长)那样的商人,之后是诺贝尔奖得主这样的科学家,最后才是一些投身教育、新闻事业的人。然而事实上罗德培养出来的人数比例从多到少的顺序和公众的观念是恰恰相反的。而且罗德学者中最多的一群人,是环游世界的旅行家。

”我们终面候选人中,除了被广而告之的那几位得主——投身坦桑尼亚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朱辰卓,改变中国LGBTQ边缘化群体现状的任娜英,为患硅肺农民工的人身权益抗争的张婉愉,讲好故事的新闻记者张淳映,还有候选人比如要通过仕途经世济民的燕京学者、四川小镇青年炜杰,思索科技与社会存续关系的孟迪,在翻译教材的天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热情所在,这与我平日里接触的信息和人群大不相同,难怪MJ说她对于这次经历最大的感受是一种“净化”。

竞选失败的结果也给我比顺遂成功的结果更多的动力和反思。第一点是对我自己面试不足的反思,准备不够充分,这对无论哪一场面试都是大忌。比如,我何以仅仅关注了罗德学者招牌上的少数人,而不了解罗德学者大多数的出路以及背后的动机?如果能明白大多数罗德学者选择放弃了名利双收的事业,对于罗德所倡导的价值观也不会像我之前那样懵懵懂懂。再比如,我何以不了解罗德创始人Cecil Rhodes的生平以及他对罗德的期许?我又为何没有认真通读我所申请的M.Phil Economics所有导师的研究领域?即使觉得自己希望不大,这一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本身就不会是浪费的。很多事都并不难做,也不难想到,但对和自己相关的每件事都保证质量地输出是一种需要有意识训练的习惯。遇到这一群优秀的人也是对我极大的激励。

第二点罗德奖学金对我的改造,是一种烙印在心的以时代感和社会责任为己任、培养未来世界领袖的价值观。作为一个(不典型)金融女我觉得以进入投行为目标也不能算是十恶不赦、贪财逐利,毕竟除了金钱回报外,投行身份还有很多其他象征:高等教育,高智商高情商,工作能力,社交,人脉关系,等等。每个人在这么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想要抢夺更多的资源和话语权,也是物竞天择的体现。尤其是我这样出身并不高贵教育背景并不显赫的小虾米,更是为生存争到头破血流,“应届生”这三个字就代表了所有此番心酸,经历过的人都懂。但我本来被各种求职群、职业咨询公众号、投行面经等等轰炸之后已经忘得差不多的是我一直最讨厌这样的生活:全然的世俗,功利。

罗德竞选已经告一段落,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一直保持着现在它给我的冲击,让我除了个人追求外还不会忘记适时的奉献。不一定是以全职工作的形式,虽然我相当敬佩以社会运动和改造为事业的人。这些改变可以从身边的一个个小项目做起。比如我们的评委,如果仅仅追求个人利益,很多人大可获得比现在多几倍的收入,但他们没有。同时,他们仍然愿意花两整天的时间来认识我们年轻的一代人,帮助选择出最适合罗德的学生。毕竟只有没忘了更大的召唤,没忘了我们其实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才会像扎克伯格那样把自己获得的财富都捐给疾病研究,而我也不想忘记。

最后一点,要感谢罗德让我发觉了对于经济不平等议题的关注。这是一个开始,面试时我也被到“基尼系数是多少”“为何关注经济不平等”“为何不走投行路”“是否看过相关的书籍和new scramble for Africa的纪录片”等等问题。很多题目答得并不好,最主要是我对这个议题的探索也尚在萌芽阶段,articulate和form答案的技术也就并无多大助益。虽然没选上,但这样的启发和碰撞在我看来确是收获无穷的,也许,它会改变我的一生。


推荐阅读:

找回半边身体的故事

十天能改变什么

如何生活才能死而无憾

快进二十年 - 未来什么样?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