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都没有身份感!

点击蓝字关注👉 云修行 2023-03-10


什么样叫见过世面?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的解读,往往停留在金钱、地位、高档场所、高级用品……


若世面仅限于此,那么,恰如林语堂先生所讽刺的社会俗气:


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见到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与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


其实,真正见过世面的人,见过自己、见过众生、见过天地,反而没有任何的身份感。


一、有能力而懂谦卑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往低处流,能润泽万物,却不争不抢。水低为海,人低为王。真正见过世面的人,从不会居高临下。


三千年前,孔子与众弟子向东游学。行至半道,有一小孩立于路中,马车夫大声呵斥,他依旧不避让。


孔子遂探身问道:“孩子,见了车马,为何不避让?”


小孩答:“此处有城池,城门已关闭,车马如何过?”


孔子定睛一看,原来小孩用沙土石头堆砌了一座城堡,栩栩如生。


小孩又说:“从古至今,只听说过车马绕着城走,却未听过城池避让车马的。”


此话一出,孔子愕然,一时竟无言以对。于是,车马皆绕“城池”而过。随后,孔子下车,邀小孩同车前行,才得知他是春秋时期的神童项橐(tuó)。经过一路交谈,他认为项橐(tuó)确有过人之处,遂拜其为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一个有能力的人,往往做事低调,为人谦卑;而半瓶子晃荡者,却显得自视甚高、狂妄自大。


当出现纰漏时:


前者“凡事向内求”,总是能得到众人的信任和赞赏;而后者却固执己见、推诿塞责,只能与他人渐行渐远;


当出现异议时:


前者能静心聆听、仔细推敲,让思维越来越开阔;而后者却立马打断、嗤之以鼻,只能是坐井观天、固步自封;


《周易》有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品性高尚之人,为人处世总是格外谦恭有礼。


因为见过自己无助时的窘迫,所以懂得时时竖起耳朵聆听;因为见过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迷茫,所以知道随时蹲下来仰视。真正见过世面的人,总能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不轻一人,不废一物,自能大有作为、大有后福!


二、有地位而懂弱小



《史记》有云:“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依靠美德之人,一定能兴旺昌盛;而凭借暴力之人,必将走向灭亡。


南北朝时,东魏高澄,俘虏了南梁徐州刺史的儿子兰京。高澄看重兰京的厨艺,将其留下当厨子,却常常毫不留情地暴打兰京。作为名将之后,兰京杀心渐起。有一次,高澄等人关门密谋造反,兰京假装送吃的,想一探究竟。


高澄怒斥:“退下。”随即又对亲信说:“昨夜梦见这奴才用刀砍我,看来得尽早杀了他。”


兰京一听,果断再次闯了进去。


高澄再次怒骂:“你又来做什么!”


兰京暴怒,一通厮杀后,将高澄从床底下拽出,结束了他29岁的生命。


士可杀,不可辱。面对弱者,你或许可以压榨他的价值,却不能侮辱他的人格。否则,当他们拿起武器,你往往连一句说“对不起”的机会都没有。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无论是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还是抚养教育自己的孩子,都不会忘记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与小孩。


越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越懂得包容弱小。


书法天下闻名的王羲之,在老婆婆无人问津的竹扇上题字。最后,一篮子竹扇被一抢而空;


五经博士严植之,偶见一身患重病而被遗弃的人,竟将其接回家治疗长达一年,最后,赠予钱和干粮,让他回自己的家乡。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因为见过众生的苦难,所以多了一份慈悲:因为见过人间的冷暖,所以多了一份温情。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从不会苛待弱小,也不会咄咄逼人,更不会将人逼进死胡同。


反之,他会放下身段,以相等的视角进行对话;他会蹲下身躯,以平等的姿态尽绵薄之力……


三、有财富而懂节俭



《朱子家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一粥一饭,要明白其来之不易;半根丝线,也要知晓其物资生产的艰难。


无论贫富,懂节俭,是治家之根本。


晚清曾国藩,一生节俭自守。


衣着方面,他常年穿着家人纺织而成的土布衣服,唯一的绸缎褂子,只在重要节日出现,三十年犹如新衣。居住方面,他反对大兴土木,终其一生未踏进弟弟偷偷兴建的新屋,还坚决反对家中购置私田。饮食方面,更为人称奇。


有一次,饭里有颗谷粒,他居然用牙齿把谷剥开,吃了米后,再吐掉谷壳。而佐餐的菜肴,平时多以豆腐、腌菜佐食,一荤为主,被人戏称“一品”宰相。正是如此节俭的家风传承,使得曾氏家族两百多年人才辈出、兴旺发达。


《左传》有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而奢侈,则是一切罪行中最大的恶。


同样是皇帝:


宋代赵匡胤,用最便宜的绿布,穿最普通的布料,倡导官员节俭成风,从而打造了华夏地区的统一。


而隋朝的杨坚,却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铸造奢华的宫殿,从而丢掉了大隋王朝。


同样是明星:


某香港演员,每天骑着电动车拍戏,从不用助理,却坚持15年,捐赠了100多所希望学校。


而有些所谓的“腕”,却置豪宅、购豪车,保安开道、助理环绕,还挖空心思地偷税漏税,以致锒铛入狱。


中国有个成语叫返璞归真。


因为见过名山大川的冷峻,所以看不上绫罗绸缎的奢华;


因为见过大江大河的奔腾,所以不屑于钟鸣鼎食的俗气。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往往更追求朴素的节俭,追求断舍离后精神的富足、心灵的通透!


诸葛亮曾留下一句千古名言:“勿以身贵而贱人。”


人人生而平等:并无上下,亦无左右。


当你见过真我,就会懂得:有能力而保持谦卑,是尊重自己;


当你见过众生,就会明白:有地位而帮助弱小,是救赎灵魂;


当你见过天地,就会体悟:有财富而依然节俭,是富养生命。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愿往后余生,以谦为荣,以德为尊,以俭为本,做一个真正见过世面,却没有身份感的睿智之人!共勉!


本文作者:国学生活


道教ID:daoismcn福生無量天尊

你有多久没有抄写一部经书了?虔心抄经,福气自至!

2022壬寅年,十二生肖运势详解!快来看看你虎年的运势如何!

传说中的“渡劫”是什么意思?为何会天雷滚滚?看完后恍然大悟!

老子:修道之人,重道情,而轻俗情!

丹道实修:浅谈南派丹道的修法,以及和北派的区别!

修行杂谈,只要有一颗真心,没有师父也能成功!

后背有一穴,秋天常灸防大病,让全身气血动起来!

命理学:如何看八字中的财官,教你财官法预测要点!

古训: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


道教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

回复以下数字查看更多内容

查看以下内容需先关注道教微信,点本文标题下方蓝字"道 教"一键关注,或微信搜索微信号: daoismcn


回复"1"查看:道教入门知识一百八十问

回复"2"查看:道教规矩和礼仪

回复"3"查看:道教戒律

回复"4"查看:道教上香礼仪禁忌

回复"5"查看:道教经文典籍

回复"6"查看:道教斋醮科仪

回复"7"查看:道教道袍法器

回复"8"查看:道教符咒法术

回复"9"查看:道教阴阳术数

回复"10"查看:道教宫观流派

回复"11"查看:如何加入道教

回复"12"查看:道教拜师注意事项

回复"13"查看:道教诵经常识

回复"14"查看:道教请诸供品须知

回复"15"查看:道教宫观庙宇参香禁忌

回复"16"查看:在家之人如何修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