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脱贫攻坚战场挥洒汗水——致敬劳动者

云岭职工 2024-01-19

2


脱贫攻坚战场挥洒汗水

 2020年11月14日,我省宣布88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贫困群众从此告别绝对贫困。世人瞩目成绩的背后,是千千万万扶贫干部、基层干部、科研工作者、企业家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精神、“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干出来的。






△朱有勇

    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60岁时主动请缨到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开展脱贫攻坚,用科技扶贫的丰硕成果谱写了一曲时代赞歌。他带着团队驻扎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利用专业特长,科学制定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措施,按下澜沧扶贫“快进键”;他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在当地建立“科技小院”,全力以赴带领当地少数民族农民群众依靠农业科技脱贫致富;他首创的院士培训班,让一大批农民学到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中药材栽培等技能,成为致富带头人。


扶贫干部是脱贫攻坚战场上最可爱的人。他们放弃了城市优渥的生活,选择把汗水挥洒在云南的山山水水间,他们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选择和贫困群众站在一起奋斗。






△王福成    

     省先进工作者、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委宣传部干部王福成在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猛硐村驻村扶贫7年。因为经常进村入户开展走访调查,对所负责辖区内的每户人家情况都十分熟悉,同事和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户户通”。2018年猛硐9·02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在自家的私家车被洪水冲走的情况下,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老百姓,做到的是冲出去救灾。灾后又迅速投入重建工作,直到一周后才抽出时间去找自己的车。






△毕家富    

      致富带头人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中坚力量。作为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的一个普通农民,全国劳模毕家富一直有着一股不服输敢干事的劲头。1996年,他率先摸索发展种植澳洲坚果,自己从零学起,逐渐掌握种植技术传授给群众,辐射带动了全乡澳洲坚果产业发展,过去的荒山变成了绿洲,群众的钱袋子也一天天鼓起来,全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目前,大雪山乡澳洲坚果种植面积达15万亩。作为带头人,毕家富70多岁的年纪依然奔走在田间地头。他总对村民说:“只要不偷懒,敢想敢干,肯定不会受穷!”






 △李华明   

      省劳模、文山州西畴县西洒镇岩头村村民小组长李华明是西畴精神的代表人物。他的家乡因地处大山深处的悬崖峭壁之上而得名。为了打通进村的道路,李华明和村民们用了12年时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2014年1月,岩头村终于修通了最后一公里的进村路,圆了祖祖辈辈的通路梦。如今,村里家家盖起了新房、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贫困户全部脱贫。


      脱贫攻坚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合力,民营企业家也在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省劳模李青艳先后牵头成立了“兰坪县三江人力资源市场”和“兰坪县三江职业培训学校”,建立了餐饮服务、酒店服务、种植养殖业、挖机等实训基地,广泛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让偏远贫困地区的劳动力习得一技之长,开启新的生活。






 △张韶维   

     省劳模、长水教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张韶维一直致力于教育扶贫。紧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他带领集团积极推进教育对口帮扶,以教育帮扶、烛光送教、“藏族高中班”为载体,定向对民族地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能力,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扶持少数民族学生,阻隔贫困代际传递。






 △王靖生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也需要讲好脱贫故事鼓舞干部群众士气。全国劳模、怒江报社记者部副主任王靖生近年来累计徒步或乘车翻越高黎贡山近100次,记录了独龙江乡独龙族的发展变化,还在独龙江乡大雪封山期间,进行体验式采访。他撰写了近60万字有关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脱贫攻坚的文字材料,多篇稿件被中央和省级领导批示,为打赢怒江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










来       源:云南省总工会 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毕    燕 校       对:吕六花编       审:黄    敏 投稿邮箱:ylzgrmt@126.com

延伸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脱贫攻坚战场挥洒汗水——致敬劳动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