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D打印技术推动医疗技术新发展

2016-12-13 战略前沿技术

本文由火石创造(ID:firestone-link)授权转载,作者: 贺健康  西安交通大学,整理:杨超

我国每年有200万器官需求,但仅有1%的患者能获得合适的供体,大部分患者因没有合适的替换器官而失去生命。供体从何而来依然是技术和道德的双重考验。生物3D打印如何实现活性组织与器官的按需打印,如何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


贺健康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材料先进制造分会常务委员 


1.生物3D打印——实现组织与器官制造的利器

生命与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今天的人们希望通过更换病变组织与器官提高生命质量,例如人工组织置换、活体组织与器官移植等。

目前,一些简单的替换产品已经投入医院使用,但复杂组织(如器官)并不是简单替换就可以的,需要具有一定功能。国内每年有200万器官需求,但仅有1%的患者能获得合适的供体,大部分患者因为没有合适的替换器官而失去生命,因而产生器官买卖这种不道德的现象。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及人类对健康的追求,器官需求会进一步增大,根本的出路是人工制造组织与器官。

生物3D打印是实现组织与器官制造的利器,可以个性化定制人工假体。一个长远的愿景是实现活性组织与器官的按需打印。美国《时代周刊》评论细胞打印为2010年50大最佳发明之一。


2.生物3D打印现状

医学应用概况

生物3D打印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非生物相容性到生物相容性、从不可降解到可降解、从非活性到活性的过程。

最早大家关注的是体外医疗模型与器具。因为这种模型只在体外使用,不放入体内,进入医院使用的门槛非常低。随着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假体与内置物产生,可以进入体内替代病变或缺损的组织。目前这两部分已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可降解组织工程支架可以慢慢降解变成人体自身的组织,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金属假体,目前仍在临床试验阶段。活性组织与器官打印还在研发阶段。

医疗模型

医生以前是通过影像判断制定手术方案,现在可以通过实体模型,在体外做模拟实验,研讨定制手术方案。

在做肿瘤切除时,尤其对于重大器官,血管损伤是致命的。软质医疗模型可以清晰的看到血管,从而帮助医生清楚的知道病人的状况,并在体外切割,进行手术前演练与优化。

除了模型,还有测试系统。比如3D打印心血管功能测试系统,可以通过电路控制血液流速和血压波动,从而模拟人体的血流情况。

个性化导航器具

医生进行个性化假体手术时,很难精确做到按照假体的设计进行切割,个性化导航模板可以帮助医生准确的确定手术方向。典型的个性化导航器具有:脊柱个体化导航模板、髓芯减压个体化导航模板、个体化骨折外固定器。其中,个体化骨折外固定器集成了导航和康复功能,手术时间能缩短80%,骨折愈合时间缩短33%-45%。

可降解支架

3D打印除了可以制作模型外,还可以打印植入物。但即使定制与人体精准匹配的个性化假体,最终假体的作用还是会失效,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人体骨骼会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但是金属材料不会随时间变化。因此产生了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支架。

可降解支架初期还是起到支撑作用,但其会随着人体的变化而变化,慢慢降解转变成自己的组织。2013年曾报道过一例,3D打印气管支架在婴儿体内成活,代表着可降解支架正慢慢应用于临床。

器官打印

活性组织与器官3D打印是将细胞和材料混合着打印,把细胞作为“生物墨水”喷涂到凝胶支架上,随着细胞的生长,慢慢变成一个真实的组织。这是材料、细胞、结构一体化成形的过程。

2010年,美国的Organovo公司和澳大利亚的Invetech公司携手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商业化细胞打印机。

目前活性组织与器官打印仍在研究层面,但在应用层面也展开了不同的探索。例如利用打印的体外三维组织模型进行新药测试。


3.总结与建议

虽然现在受产业化和国家政策方面的限制,但3D打印在制造人体内植物方面依然有光辉前景,因为生物3D打印对精准化医疗是真实有效的。

医院永远是生物3D打印的主体,只有从医生的需求出发才是真实有用的。许多医疗器械企业看到3D打印技术蕴含的巨大前景,但如何提升核心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是急需考虑的问题。

对假体制造来说,基于医学原理优化结构,结合力学原理设计,能够提升3D打印快速定制化制造,应用于临床的定制化治疗。对于人体的某些组织来说,可降解替代物是最好的选择,会成为未来十年重要的发展趋势。

针对社会缺乏设计人才的现状,高校作为人才支撑点,要培养医学与工程交叉型人才,同时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未来新兴产业需要政、产、学、研、用、金的通力合作,才能将生物3D打印做大做强。

注:本文根据演讲者在“联创智荟开业仪式暨医学3D打印创新创业论坛”上的演讲内容整理而成,未经嘉宾确认。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