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军事文摘】俄军改革在试错中坚定前行

2015-12-10 战略前沿技术


相关阅读:

【军事文摘】联合作战时代军种如何发展

【军事文摘】21世纪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

【军事文摘】各国网军争雄第五维空间

【军事文摘】透视外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

【军事文摘】新型作战力量是未来战争制高点

【军事文摘】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如何高效运行

【军事文摘】外军转型全力打造“信息主导”

【军事文摘】美国为何能引领全球军事变革

【军事文摘】司令部是军队改革转型“领头羊”

【军事文摘】美军战略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俄罗斯军事改革是一个非常受人关注且常说常新的话题。作为一种常态化军事现象,俄军改革呈现出较强的坚决性、激进性和反复性特征,令人在惊叹感慨之余又时常有眼花缭乱之感。自1992年俄军组建以来的历次改革,无不可以用“大刀阔斧”“伤筋动骨”之类的形容词来描述。尽管如此,俄军改革特别是2008年开启的“新面貌”改革成效依然十分明显。如果说2014年在克里米亚战场上俄军还只是小试牛刀的话,今天俄罗斯军队在叙利亚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则充分证明,俄军改革取得了成功,改革过程中的不断试错已成为通向成功的重要阶梯。

  俄军建设史即改革史

  1992年以来的俄军建设史,就是一部军队改革史。军事改革,已成为俄罗斯历任总统关注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历任国防部长的主要工作。这同时也使俄军改革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具有较强的时代背景和个人色彩。概括起来就是,叶利钦时期的军事改革是“艰难开局、重在裁减”,而2000年至2008年普京时期则是“重点推进、理顺上层”,2008年至2012年梅德韦杰夫时期的改革可概括为“重塑面貌、基本转型”,而“普京3.0”时期的改革则是“深化调整、重在纠偏”。

  叶利钦时期的军事改革既是对戈尔巴乔夫时期军事改革的继续,因为他必须完成境外撤军、裁减军队这一系列任务;同时,又是一次全新的改革,因为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及面临的安全环境全都变了,军队的使命任务相继发生了变化,军队也必须从原来的苏式军事体系向新的军事体系转变,建设一支更加精干高效、便于指挥的新式军队。在这一点上,俄军政高层达成了共识。但是,这个新式军队应该是什么样?对于这一问题,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激进派与保守派两派激烈交锋。

  以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以及此后的国防会议秘书巴图林为首的激进改革派认为,既然国家走上了西化的道路,就应该完全按照西方国家的建军模式建设和改革军队。该方案遭到陆军总司令谢苗诺夫大将等人的猛烈批评。他们认为,改革必须立足俄罗斯国情军情,尽量保持苏军传统,保留军区体制和五大军种的结构。

  在争论中,除了进行裁减外,俄军改革进展不大。1997年后战略火箭军司令出身的谢尔盖耶夫元帅担任国防部长后,在叶利钦支持下强力推进,合并了国土防空军和空军,撤销了陆军总司令部,建立了两个联合军队集团,压缩了中央机关数量,进一步裁减了员额。作为一个在政变中上台的领导人,叶利钦推行军事改革极其困难,既要在军费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大幅裁减军队,又要为确保地位稳固而寻求军方支持。这导致叶利钦推行的改革犹犹豫豫,患得患失。

  普京上任之初就提出了“强国必先强军”的口号。他对俄军存在的问题十分清楚,也深知军事改革的重要性,并选择了一个非常信赖的、出身于情报部门的文职国防部长伊万诺夫来推行。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集中解决了三项任务。他首先要纠正叶利钦时期的不当改革措施。2001年,普京下令把军事航天部队和导弹太空防御部队从战略火箭军独立出来,组建为一个新的独立兵种——太空兵,同时将战略火箭军降格为独立兵种,实现了三军种三兵种的结构。此外,又重新恢复了陆军总司令部,放缓了兵役制度改革的步伐,通过试点一步步推进。第二步,普京着手完善国防领导指挥体制,确立了国防部长对军队的领导地位,总长成为其实质意义上的下属,使总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军队大脑”。在此基础上,俄军决定碰最硬的一块骨头——建立地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虽然没有成功,但毕竟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

  2008年8月的俄格战争暴露了俄军的一系列问题,催生了一场举世闻名的“新面貌”改革。这场改革之所以有名,与其推行者、家具商出身的文职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有关,当时普京推举他当国防部长,是因为他不仅会管理,还六亲不认,能够胜任军队反腐的重任,管好军费的“钱袋子”。因颇受普京信任,他改革立场坚定,态度强硬,完全按照效率效益原则推行国防领导管理改革,同时将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重任交给了总长马卡罗夫。这场改革是成功的,在国防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军兵种与部队结构、教育训练体制、后勤保障制度、兵役制度等方面实现了质的突破,顺应了世界军事革命的要求。2012年3月,梅德韦杰夫宣布“新面貌”改革基本结束。但随着同年11月谢尔久科夫因国防部腐败案辞职,俄军改革再度重启,进入国防部长绍伊古的“深化调整期”。

  绍伊古上任以来,在坚持“联合”大方向不变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国防管理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与谢尔久科夫注重经济原则不同,长期担任紧急情况部部长的绍伊古遵循的是实战标准,一切从打仗出发。凡是在他看来不符合实战标准的体制机制都得以调整,恢复战斗训练总局,院校重归各军兵种管理,空军恢复师团建制。他还有许多创新性举措。在他主导下,俄军建立了国家防务指挥中心和北极联合战略司令部,合并组建了空天军,建立战备突击检查机制,等等。

  反复试错中不断推进

  有人称俄军是一支折腾型军队,20多年的改革举措令人目不暇接,许多问题反复调整。如,1997年撤销陆军总司令部,2001年恢复;军事航天力量的隶属关系也几经变化,由原直属国防部到1997年并入战略火箭军,再到2001年纳入太空兵序列,今年8月1日又成为空天军的组成部分;俄军院校原计划削减到10所,但在裁减至17所时又决定再度增加至近30所,一些被裁减的院校又得以恢复。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军的改革声誉。

  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复杂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反复是正常的。特别是对于军事改革这样涉及面广、关联利益多的事物,可能反复的次数更多,发展的道路更漫长。比如,对于建立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这一重大问题,在是否保留军区、总参发挥何种作用等关键性因素上,俄军就经历了20年的试错过程。早在1992年,俄军高层就提出了取消军区体制、组建地区联合部队司令部的计划,但未能真正付诸实施,最后不了了之。1997年,改革者汲取上一次改革经验,但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即强化军区职能,直接将军区作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赋予军区战役-战略司令部职能。到了2005年,改革设计者再次调整了思路,在上次改革方案中取了个折中方案,即,既不取消军区,还要组建地区司令部。但是试验的结果表明,这种折中方案只是在做简单的“加法”,而不是改革所需要的“优化重组”,凭空多了一级,不符合减少指挥环节、提升指挥效率的根本要求。这一改革也不得不中止。

  在“新面貌”改革过程中,改革设计者认识到军区体制既不能抛弃也不能原样不动地使用,因此应该走一条依托军区改造军区的新路子。按照这一思路,俄军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最终基本建立。此后,俄军虽建立了国家防务指挥中心,合并了空天军,但没有触动战区级联合作战指挥体制。

  这些反复过程表明,世界上没有一步到位的改革,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试错。只要方向正确,出现反复并不可怕。

  俄军改革中经常出现反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选择了激进式改革路线。比如,1997年至2001年,俄军先撤防空军,后又将战略火箭军降格为兵种,并在从战略火箭军中拆分出来的导弹太空防御兵和军事航天力量基础上组建太空兵,最终实现了从“五军种”向“三军种、三兵种”结构的转变。短短四年实现这一转变,步子不可谓不大,方式不可谓不激进。

  实战化训练检验成果

  军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战斗力,最终目标是建立确保打赢未来战争的军事体系,不是为改革而改革。因此,改革的方向对不对,改革举措是否需要调整,都需要在实战化训练中进行检验。2008年6月,俄主管战斗训练的原国防部第一副部长科尔马科夫上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不讳地指出,长期以来,俄军搞训练的基本做法,就是把人员和分队“拉出来”,无数次重复同一个驾驶练习,按同一种设靶情况完成射击,追求同一个目的——在考核中“搞到”一个高分。这种训练思路实际上是在训练人们得高分,而不是为实战。科尔马科夫的话在42天之后不幸被俄格战争所应验。除了空降兵部队外,北高加索军区的表现难以令人满意。

  为全面检验“新面貌”改革成果,俄军在年度例行训练框架内,根据预先制定好的作战预案,依次对各战略方向举行一次大规模战略性演习。比如,“东部-2010”战役战略演习就是对此次改革的一次全面检验。既检验新建立的军区-集团军-旅三级指挥体制乃至整个武装力量指挥机关的运转情况,又检验新组建兵团和部队的战斗力,评估主要由一年期义务兵组成的部队的训练程度,同时,还在各项专业演习中检验各种作战和保障体系,如后装合一的物资技术保障体系、新建立的一体化防空体系等。根据演习结果,俄军对“新面貌”调整完善了改革措施,于2011年中在军区基础上组建了联合战略司令部,年底又将太空兵和空军空天防御战役战略司令部及其下属部队合并,组建空天防御兵。

  绍伊古上任后,恢复了苏联时期的战备突击检查制度。自他上任以来,俄军在各大战略方向组织了十多次大规模突击战备检查,涉及各军区和所有军兵种部队。其中,仅2013年就举行了6次大规模突击战备检查。这些检查均具有突然性强、规模大、范围广等特点。通过这一系列大规模战备突击检查,以及各军区和各军兵种自己组织的突查,俄军政高层对整个武装力量的战备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从中发现了部队在组织指挥、远程机动、作战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战备突击检查更能发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俄军将这一突击战备检查制度化常态化,上至军区一级,下至军兵种一级,都要以突击检查的形式对部队进行战备拉动。

  战力提升是重大收获

  2014年12月17日,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总结年度工作时指出,经过调整组织结构、强化军事训练、提升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俄军整体作战能力比2013年提高了30%。

  如果说格拉西莫夫的结论来自于俄军内部的量化评估的话,那么,俄罗斯民众在民调中的认可则源于俄军在克里米亚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对于这一点,连对俄罗斯一直心怀芥蒂的西方媒体也不得不承认,《华盛顿邮报》曾写道:“近年俄罗斯已投入数千亿美元用于过去一个半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军事改革和现代化计划。这些投入的结果在2014年3月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吞并行动中表现明显,当时装备精良的空降兵一夜之间占领了乌克兰的要害基础设施。”

  不过,收复克里米亚并没能够完全展示俄军的改革成效,因为这毕竟是一场规模极其有限且程度并不激烈的行动。自2015年9月30日开始,俄空天军对叙利亚境内极端组织的空袭行动,堪称对“新面貌”改革成果的集中展示。

  首先,它表明俄军经过艰难改革后建立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运转高效。总参作战总局局长卡尔塔波洛夫在国家防务指挥中心负责总体指挥,俄驻叙航空兵集群司令部对空袭行动实施直接指挥。

  其次,它展示了俄军强大的空天作战能力,表明俄决定组建空天军是正确的。这场行动尽管仍在继续,但俄军仅空袭1个月的行动所取得的打击效果,就明显大于实力强大的美国空军在1年多时间内取得的效果。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俄罗斯高级研究员伊戈尔·苏佳金就此撰文指出:“这些空袭是重申强大国家地位的最终举措。现在俄罗斯已经完全复制了美国这样的强大国家所具备的一切特性。”


(来源: 参考消息网,作者:军事科学院外军部欧洲室副主任、大校 李抒音)

李抒音 军事科学院外军部欧洲室副主任、大校.俄罗斯军事问题专家,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俄军建设与改革、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亚地区安全形势等,代表作有《俄军特种战役》《蜕变之痛--艰难转型中的俄罗斯军队》等。


【重磅推荐】“战略前沿技术”2015年全部历史文章已整理完毕,请回复“2015”或点击自定义菜单中的历史文章“2015文章全收录”查阅!

【战略前沿技术】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采办/acquisition】【抵消/offset】【水下/undersea】【轰炸机/bomber】【能源/energy】【电池/cell】【凯文/kevin】【战争/war】【云/cloud】【排名/rank】【博士/doctor】【王喜文/xiwen】【黄志澄/zhicheng】【贺飞/hefei】【李萍/liping】【纳米/nano】【基金/fund】【机器人/robot】【俄/Russia】【加/plus】【量子/Quantum】【数据/data】【无人/UAV】【革命/revolution】【转化/transfer】【谷歌/google】【工业4.0/industry】【神盾/DARPA】【颠覆/disruptive】【3D/4D】【硅谷/silicon】【石墨烯/graphene】【智能制造/inte manu】【智能/AI】】【军民/integration】【激光/laser】【智库/tank】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