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一年 必将自教一生 看中南民大支教团的薪火相传!
这是中南民族大学第3114条推送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
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在中南民族大学第26届
研究生支教团组建成立后
南妹采访了六位研支团的学长学姐
志愿西部 情撒西部
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感受他们奉献的无悔青春
李鹤颖——法学院
曾任中南民族大学校团委创新实践部副部长、法学院2008班团支书、新长城中南民族大学自强社秘书处副部长等职。曾获得国家奖学金、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四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等;曾多次获中南民族大学“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大学生创新标兵”、“优秀网格助理”、“优秀志愿者”、“十佳自立自强之星代表人物”等荣誉称号;曾获“大创”国家级项目、澜湄六国民族地区创业国际大赛全国二等奖、“美丽中国·青春行动”活动国家级优秀实践团队、挑战杯省级铜奖、湖北省“与绿同行”省级优秀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团队、武汉市新青年下乡市级项目等;曾多次获中南民族大学“挑战杯”大赛一等奖、“互联网+”大赛三等奖、暑假社会实践一等奖、寒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奖项38项。
问及支教的初心,李鹤颖答道:“支教,是跨越山海,实现一场爱的接力;是奔赴西部,践行一生的责任担当。到西部去,把我的所学教给需要的孩子们,这让我觉得踏实。”2022年假期,李鹤颖参加了学校寒假云支教活动。她说道:“当我作为老师对他们进行辅导时才发现,原来老师讲的大道理不是虚无缥缈的空话,而是他们用亲身经历堆积起来的经验和教训。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想把这些道理传授给我的学生,我想走进他们,叫醒他们,靠近了才看清,他们是当年的我自己。”这次云支教的经历为李鹤颖加入研支团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也让她眼前的路越来越清晰,内心越来越坚定。作为享有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小部分人,她希望自己能够打破互联网的局限,到实地去,成为孩子们前进路上的一盏小灯,一双能带领他们领略世界的眼睛。
厚积薄发,行稳致远。回忆起过去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李鹤颖坦言:“这三者往往是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李鹤颖在保持常态学习的同时,将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与强大的行动力结合,勇于挖掘自己的无限。“学习并不是我大学成长的唯一空间。”李鹤颖在学习之余,也注重着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大学三年,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班级担任班干部,力所能及地为集体多做贡献。李鹤颖坚守初心、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云支教、疫情防控志愿者、“助爱夕阳”志愿活动、校级迎新活动等活动,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400余小时,践行着身为党员的责任和奉献,在志愿服务中发光发热。李鹤颖学姐对于想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的学弟学妹们建议:“在做出选择之前,一定要斟酌好自己是否能够坚持一年,不被别人所动摇。希望大家面对挑战自省自警,勇敢走出舒适圈,保持自己的定力并且坚持做有益的事情,让自己慢慢来,不懈怠、不急于求成,面对并且热爱真实的自己。”
张俊潇——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现任历史学2001班团支部书记,曾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团委办公室副主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校团委组织部干事。
曾获中南民族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中南民族大学夜郎奖学金,中南民族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张俊潇坚持走好人生三部曲,自进入大学阶段,他不断向党组织靠拢,于2022年12月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他说“一定会继续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继续强化理论武装,从小事做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2022年学校“百生讲坛”活动中,他深情讲述学院扎根西藏的王东海学长的故事,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青春誓言,王东海学长的故事也坚定了他选择加入研究生支教团的决心。
进入大学以后,张俊潇同学脚踏实地,勤奋学习,截止目前学业成绩位列专业第三,二十余门课程成绩达到90分以上,并且在大二考取了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他始终坚持在专业课程中讲好中国故事。2020年11月,在学院第十届中国历史要籍精读大赛上,他以诺贝尔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的故事引入,获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同时在《中国历史文选》这门专业必修课程中,获得了课程自2004年开设以来的第一个满分的好成绩。2022年参加学校《多彩中华》课程时,他以实践报告为蓝本,向老师和同学们讲述了明德夫人刘淑贞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综合评分获得第一名。
在担任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期间,他牵头制定了学生骨干理论学习制度,定期召开学习会、分享会,不断提高学生骨干的政治意识,他说“作为学生干部,要主动带头学习新思想,这样才能结合同学们的实际传递党的声音。”张俊潇同学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坚持做有情怀的团学工作。2021年,他先后作为主持人参与了校团委“青年学生标兵”答辩会、“五四教工先锋”评选答辩会,同时积极完成校团委组织部各项工作。2022年,他被选举成为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担任执行主席,先后组织大型活动5次,服务人次达1500余人次。也正是这三年团学工作的经历,让他在研支团面试中可以自如的发挥,不断清晰自己未来人生的选择方向。
宋凯娜——教育学院
2023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
2022年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校级三好学生”、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理论培训班“优秀学员”荣誉称号,荣获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理论培训班课件制作大赛一等奖、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教育学院第一届教学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
2021年获优秀学生三等奖、寒假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从大一的学习部干事到学习部负责人再到主席团成员,她和教育学院团委学生会共同度过了三年时光,纷繁复杂的各项工作不仅锻炼了她的组织协调能力,也训练了她多线程式处理任务的能力,同时也让她有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在2021年,宋凯娜参加了第十期笔友计划,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她开始真正认识到研支团,在一封封与西部地区孩子们的书信往来中,她慢慢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外面世界的向往,也是那个时候起,坚定了她想要加入研支团的决心。
宋凯娜始终坚守着教书育人的初心,在校期间不断通过教学技能比赛、教学实习、教学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锤炼自己的教学技能。在实习带教老师和她的共同努力下,她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功夫不负有心人,讲课进行反复打磨后,她在中南民族大学首届教学技能比赛中取得二等奖的成绩,当时走在路上脑海中都是和学生互动讲课的画面,让她印象深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她表示将始终明确未来教书育人的职责,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孜孜不倦地在教育专业中探索和实践。
对于想加入研支团的学弟学妹,宋凯娜的建议是要认真学好专业课,踏踏实实学好每一堂课,同时要提升教学技能以及多多参与团学工作或学生服务工作,丰富自身的志愿服务经历等。时至今日,宋凯娜还记得第一次给贵州罗场中小学学生写信时的欣喜,收到学生回信时的激动,还记得第一次参与研支团理论培训班时的成长历程,还记得往届研支团学长学姐们“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的铮铮诺言。不畏山高路远,不惧风高浪急。以后,她也会循着研支团学长学姐的脚步,用青春热血为祖国西部的教育事业贡献出她的一份力量!
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获“正大杯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总决赛”国家三等奖;第十五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2023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onorable Mention“二等奖”;湖北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一等奖。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刘毓鑫出生于内蒙古的一个小县城,亲眼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志愿工作者投入到基层建设,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她是国家资助政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见证者和受益者,这也让她更深的体会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应该怀抱的感恩之心,希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祖国、社会和学校给予的教育和帮助传递给更多的人,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祖国、社会和学校。对于选择保研和支教团,最初她也十分纠结,最后选择了研究生支教团,是因为刘毓鑫觉得在青春中,总有些更值得去做的事情,支教并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是用我们的力量给那些孩子们一次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她希望在未来的某天,那些孩子可以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他们想去的地方。
从2020年加入经济学院团委、学生会,刘毓鑫先后担任了经济学院学生会综合办公室干事、综合办公室主任、主席团轮值主席等职务,做学生工作的这三年,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也收获了很多温暖。她说:“教育是一场爱与被爱的双向奔赴。”她认为用微小的力量回报祖国的栽培是她应该承担的责任,为祖国西部的孩子带去教育的希望是青年的担当,她会竭尽全力地工作,踏踏实实地教书,全心全意地育人。
刘毓鑫建议在大学前三年进行一个基本综合素质的锻炼。首先可以参加一些学生组织,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可以和团队小伙伴们一起组队参加创新实践类的学科竞赛,可以通过去地方走访调查,然后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进行一个整体报告的撰写,这不仅培养个人的能力,更多的是和团队默契的配合训练。最后要多去尝试一些自己之前没有尝试的事情,去敢于把自己的短板补齐。加入研究生支教团是她酝酿思考很久之后慎重的人生决定,她深知会舍弃许多东西,但是她每一次问自己时,她都不后悔。
李姝姿——资源与环境学院
现任水文2001班创实委员,曾任院学生会纪检部副部长、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项目组副组长、资环2001班心理委员。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三等奖;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取得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乙等证书、英语四级证书、英语六级证书等;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省级项目立项与结项;曾获中南民族大学第27届“共青杯”辩论赛团体冠军、2023年中南民族大学“启程杯”辩论赛团体亚军。
李姝姿始终坚持为同学服务的理念。入校以来,她一直担任班级干部,认真做好班级内的每一件事,她还担任院学生会纪检部副部长,三年的学生工作经历让她的大学生活变得丰富而充实,“会学,敢想,能做”,李姝姿始终牢记学院书记的教诲。纪检部的工作虽然简单,但她并没有因此懈怠,而是更加认真对待,在汇总学生每月的早签时,她总是会一遍一遍的核对,以防出现差错。在院学生会这个大家庭里,李姝姿在服务大家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温暖与感动。
冥冥之中自有缘分。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姝姿看到一位学姐分享的关于支教生活的朋友圈,一颗想去支教的种子便在她的心里悄然生根。当她看到今年支教团的招募选拔信息,在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下,李姝姿果断选择报名。为了笔试,她认真的准备有关西部计划和我校研支团的相关内容,为了面试和试讲,她每天在宿舍里反复练习,让室友假扮学生,最终在众多优秀的同学中冲出重围,如愿加入了支教团。有人问她为什么会想到去支教,她说“能在青春年华里,用自己的一束光去照亮更多人的路,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
对于想要加入研支团的学弟学妹们,李姝姿认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颗能够为祖国西部建设事业甘于奉献的心,而不是在自己一时冲动之下做的决定。其次,因为研支团是要奔赴祖国西部地区的,那里会有很多的少数民族的学生,所以要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第三,学习成绩要好,要有一定的志愿服务经历和学生工作经历,这对于今后的支教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支教是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希望之后每一位想要加入研支团的学弟学妹们都能够用这一年的时间,充实自己的青春。
杨煜——管理学院
曾任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文艺部部长、文工团负责人、工商2008班团支书、工商2104班班副。本科期间多次获得专业奖学金;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支教生、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取得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乙等证书、初中英语教师资格证书等。
在大一了解了研支团以后,杨煜就将加入研支团定为自己的目标,一方面是在志愿活动时收获的那一张张笑脸与真挚的感谢,让杨煜对志愿工作有了更加深刻感悟,在下乡支教时与孩子们的每一次接触,感受为人师的责任之重、意义之深,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用教育帮助更多人的决心。另一方面,她始终记得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青年一代要到基层中去,到人民中去建功立业。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希望能响应国家号召,用自己的学识和才干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最后,加入研支团支教是一个锻炼自己、挑战自己的机会,她希望能在最好的年华给自己的人生画上精彩的一笔,收获成长也收获感动。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支教老师,杨煜在大学期间不放过任何一个锻炼和成长的机会。身为非教育专业的学生,她深知想要成为好老师,自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她认真学习专业课程,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在高分通过四六级之后,自学教育学相关知识,一次性通过初中英语教师资格证笔面试。从课堂展示到学习成果汇报,她都积极上台分享,培养自己的台风和表达能力。学习积累之余,她也通过志愿活动等方式站上讲台去实践。她相信,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好老师。
杨煜还在班级和学院团委学生会任职,担任班级团支书、管理学院学生会文艺部部长和文工团负责人。多年的学生工作经历也让她拥有了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执行力。在担任各种大型活动的负责人时,杨煜也会因为工作量大而感到压力,但她总用最快的速度来消化不好的情绪,用最积极的态度来感染其他成员。管理学院的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红歌大赛、文工团汇演、跨院联谊等活动都有她的身影。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她养成了做计划表的习惯,同时也慢慢的由原来的“爱拖拉”变成了“马上做”,从最开始遇事犹豫不决,到现在只要确定了目标,就会全力以赴的朝着目标前进。
在忙碌的生活里,杨煜习惯于把时间“对半”度过。一半的时间留给学习和工作,按照制定的计划表高效率执行;另一半的时间留给自己,做一切让她热爱和感到放松的舞蹈、书法等爱好。她用心感受,用心生活,在紧张的生活里找到自己的松弛。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
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研支团代代传承
他们将在祖国西部教育的沃土上,
做成长的守望者,
而后,静待花开。
我校与鄂州市签订联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合作协议
三全育人 · 微光|教学标兵韩晓乐:“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中南民族大学
图片来源 | 李鹤颖 张俊潇 宋凯娜 刘毓鑫 杨煜 李姝姿
文字来源 | 刘姿铄 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编辑排版 | 刘姿铄
责任编辑 | 宗茗
审核 | 桂孙来
投稿邮箱 | weixinmind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