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和孩子一起更好地面对疫情?听听心理专家怎么说!
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让这个寒假有些特殊。每天和孩子朝夕相处,各位家长有没有留意过,孩子的心理是否有变化?
这些紧张的氛围,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一些微妙的变化~
遭遇疫情是人生的一段特殊经历,在保护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如何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减少疫情给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央视少儿频道《快乐大巴》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专家黄峥博士为大家提供专业意见:
疫情中怎样保证孩子情绪稳定?
疫情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带来威胁,同时也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这些会对小孩子的内心安全感产生一些影响。家长要在保障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心理疏导的工作:
1、家长以身作则,注重防护,不恐慌。
焦虑和恐慌情绪很容易传染,特别是小孩子非常容易受到情绪的暗示。如果家长每天焦虑不安、忧心忡忡,孩子就会有一些不必要的恐慌情绪。特别是对于年纪很小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告诉他们简单明确的信息,做好安心保证。让孩子知道:只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做好清洁、防护,避免并不必要的外出,家人都会健康平安的。疫情一定会过去,一切都会恢复正常!
2、不要让孩子对疫情的信息过载。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给孩子提供关于疫情必要和可靠的信息。不必去追寻、搜索所有关于疫情的报道,避免家人和孩子都接受过度的刺激。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危机事件中,如果反复接触信息,也是一种应激来源,会让一些人心理受到间接创伤。所以,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接触到的信息,保持一定的筛选和过滤。
规律和有秩序的生活能够增强孩子可控、可预期的感觉,也是帮孩子恢复和建立安全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假期里,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按照正常规律起床、吃饭、睡觉,合理安排好学习和娱乐的时间,也可以进行一些居家小锻炼。这些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抵抗力,同时也能增强孩子的内心安全感。
4、一定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家长可能会说,这个假期哪儿都不能去,我天天在家陪着孩子。但是陪着并不一定等同于高质量的陪伴。真正地关心孩子所思所想,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小问题,跟孩子进行积极正面的交流;同时可以和孩子多做亲子游戏,或者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
对于表现出焦躁不安或者烦恼、有恐惧情绪的孩子,家长需要多花时间来陪伴他们,还可进行更多的身体接触,比如多抚摸、拥抱孩子,甚至晚上陪孩子睡觉。小孩子最容易从这些亲密接触以及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中重建内心的稳定。
除了保持情绪稳定,如何在疫情期间和孩子谈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样的话题?
如果孩子问到跟疾病和死亡有关的问题时,家长又该如何回答?
面对这样一个超长的寒假,我们如何能让孩子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央视频“快乐大巴”,心理专家给你专业解答!
了解更多资讯,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下载央视少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