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沙拉 2018-05-26


沙拉有一个小小的目标,希望能发掘港九新界,一些口碑比较好的云吞面,然后一家一家去试吃。


目标不是要选出香港最好吃的云吞面。而是想通过舌尖的体验,在味觉上,尽可能地感受云吞面的美妙,以及弄明白,这些被称为「传统正宗」或「地道美味」的云吞面,究竟有什么差异。


算起来,在香港,沙拉吃过至少 10 家不错的云吞面餐厅。有意思的是,如果用通用的食评文字描述,大抵都差不多。但实际上,不管从碗碟卖相、面条粗细、食物颜色,还是味道上,当食物被送到嘴里时,沙拉知道,它们有很大的不同。


甚至,从餐厅发展轨迹来看,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时代背景,经营理念,但各自又牵连着不同的人情故事。


这就是食物有趣的地方。哪怕是同一个秘方,不同的人,烹制出来的东西,也尽然不同。


没完成目标前,这些感受上的细节,就先不谈论了。


说回发掘云吞面店,当然是,既要尝试热门的餐厅,也要品尝那些冷门的,可能只在当地食客中,有口碑的非著名小店。


兴记面食家,就是这样一家有口碑的隐世小店。


小店经营至今,已有 50 多年的历史。店面非常小,大半的地方是传统格局的厨房,店内和店外,只能摆得下几张小桌子,估计最多坐不到十人。


店铺所在的街,叫基隆街,是一条藏身于居民区的普通街道,周边大部分店铺是修车的。所以,来吃面的人,都是附近的居民熟客。


看过一篇苹果日报副刊的报道——《保护地痞 尊重职人 邵仲衡好呢味》,写兴记面食家背后的岁月故事,颇能代表香港传统餐厅小店的发展。


话说,相识于 60 年代的张华、陈喜和唐芳,原是深水埗大南街的小贩。1963年,年轻时候曾在[湾仔永华面家]做过学徒的张华,提议三人合伙,在柏树街开面店,结束小贩走鬼生活。到了 80 年代,再迁到如今的基隆街。


面店走过半个世纪,三位合伙人,早已年迈,其中唐芳,退了休,由儿子唐能顶上,其余两位,仍然在店里主持大局。


不过,不变的是,店内的食物,始终是那几样——传统云台面、炸酱面、南乳猪手和牛腩。



这款云吞捞面,无论是汤底,还是云吞和面,吃第一口的感受,是味道非常浓郁,这大概就是,许多人所形容的古味吧。捞面的面条,较为硬及爽脆。汤底的大地鱼味较为突出,看资料,老板之一张华说,这汤底,用的都是好材料,加了罗汉果、大地鱼、虾角和猪骨等,熬制两个小时而成。


印象中,除了罗汉果,其他食材,基本是云吞面汤底的标配了。但使用罗汉果做法,曾经查过资料,也算云吞面汤底的传统做法之一。




直接加汤底的鲜虾云吞面,和捞面相比,只是加了汤底浸泡之后,口感上带来的细微差异。个人觉得,面条的话,是捞的好吃,云吞的话,反而是加了汤底的好吃,大概是有汤水渗入之后,味道更浓烈一些。


不过,兴记的云吞面,并非永华等面家一样,采用传统的云吞在下、面条在上的摆放方法。但是,云吞的做法,还是属于细蓉,所谓要“一口一个才好吃”。


以及,虽然店家强调的是传统广式云吞面,但加鲜虾的做法,其实是从港式云吞面流行起来的。



南乳猪手。红磡新大光灯云吞面,也提供南乳猪手。不同的是,兴记面食家的猪手,更软熟一些,相对来说,也稍微油腻一点。单独吃这一大碟,挺腻的,从味道上来说,更适合拌饭吃,而不是作为小吃。



最后一张全家福照。吃完这一顿,非要说一些缺点的话,就是整体味道偏咸了一点。


饭后买单,和服务阿姨聊天,她说,来这里的人一般都点炸酱面。我说吃不下了,她笑嘻嘻回:你下次再来吃吧,真的值得一试。




参考资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special/art/20150617/19186464


《苹果日报》的报道,里面提到的邵仲衡,查资料才知道,原来是tvb演员,演过《大时代》的丁孝蟹。兴记面食家,是邵仲衡吃了十几年的小店,也是因为他,《苹果日报》才有机会达成这次采访。有兴趣的复制链接查看。






兴记面食家



餐厅地址:九龙太子基隆街51号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09:00-03:00

人均消费:50-100元港币



— the end —


探索,发现不一样的趣味香港

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左下点赞,右上分享



来,长按关注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