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来了!一次48小时的灵感碰撞
本次大赛共有97个参赛组报名,每组1~5人,总报名人数为300余人。参赛选手主要来自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贵州大学等30余所高校和企业等机构。经过组委会初步筛选, 最终有50个符合比赛主题的创客团队的200余人来到比赛现场,参与48小时的激烈角逐。
本届成都赛区比赛是西南交通大学连续第四届举办,在西南交通大学122周年校庆之际,希望以该项赛事为平台,带动西南地区青年创新创业氛围。从本世纪初探索至今,西南交通大学首创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和创业实践的“四位一体”系统化教育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正式建立创业工程双学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机制;2016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正式获批建立了“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成为国内首批认定的16所高校之一,西南地区2所高校之一,对学校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4月28日上午,教育部国际司陈大立处长、留学服务中心张海霞处长、秦岚副处长等一行五人来我校调研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建设和发展状况。
5月18日上午11:00,教育部国际司许涛司长一行六人来我校调研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交大创客空间)和2018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成都赛区筹备情况。通过调研,许司长对我校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建设与发展和2018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成都赛区筹备情况予以充分肯定,希望我校能够充分利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的建设契机,加强中美两国青年创客在创新领域的深度交流,进而加强两国在青年层面的交流与沟通。
本届成都赛区比赛,在连续的48小时之内,青年创客们释放创新激情,摩擦创意火花,把一个个奇思妙想将在融合科学、艺术、工程、市场的全方位实践中,转化为创新的产品。在这48小时中,他们充分享受创新创造带来的乐趣。
最终,“新型麦粒灸施灸装置-速灸手套”项目荣获成都分赛区一等奖,“基于激光测距的空间几何测量仪”和“I can speak’——聋哑人之智能语音设计”荣获成都分赛区二等奖,“环保自动蜡染机”和“捷睿移车器”项目荣获成都分赛区三等奖。“EEE——趣激能运动健身神器”、“基于轨迹与图像识别的室内外导盲系统”等15个项目荣获成都赛区优胜奖。荣获一、二、三等奖的五支团队将代表成都分赛区赴北京参加8月决赛。
背景链接
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自201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大赛以“共创未来”为主题,倡导参赛者关注社区、教育、环保、健康、能源、交通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结合创新理念和前沿科技,打造具有社会和产业价值的全新作品。大赛通过比赛的形式促进中美两国创客文化与生态的建设,助力创客创新社区及众创空间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并充分体现中美人文交流特色,为两国青年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该项赛事是中美两国政府在人文交流领域开展合作的最高级别对话机制——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框架下的机制性活动,受到中美两国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美国,将每年举办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纳入当年访美的成果清单。2016年刘延东副总理和美国时任国务卿克里共同参观了大赛优秀作品展示。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中国,双方表示推动两国教育机构和学者间的交流合作,欢迎每年在两国举办“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并在两国更多地开设“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目前,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推动中美两国青年创客在创新领域的深度交流,进而加强两国在青年层面的交流与沟通,已经成为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的品牌活动之一。
自2018年开始,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由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清华大学、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和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承办。
本次大赛(中国部分)先在全国各分赛区进行初赛,之后从各分赛区选拔出最优秀的一部分参赛者到北京参加决赛。赛区比赛共设12个分赛区,比赛时间安排在4月1日到6月30日,比赛地点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厦门、深圳、成都、西安、温州、海口、沈阳、苏州。分赛区较2017年增加了沈阳和苏州两个分赛区。两国决赛将于2018年8月13日到8月17日在北京举办。
成都赛区是2014年以来中国部分最早的四个赛区之一(北京、天津、成都、厦门),主要面向中国西南,包括四川省、重庆直辖市、贵州省、云南省等地。2018年,成都赛区由西南交通大学和成都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同时协办单位还有西南地区金工研究会和成都创客坊。
2017年4月27日,根据中国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世界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4月21日指定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并呼吁各国支持这一理念。中国的这一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显示了创新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重要动力已获得广泛国际共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起到了重要的引擎和推动作用。这一理念得到许多国家的肯定,他们认为其加强了决议内容,有助于推动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创业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样的背景之下,成都市在2017年已被称为“宜业宜居之城、创新创业之都”。成都市奔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的目标,提出“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制定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设立“成都发展卓越人才奖”、培养造就“成都工匠”等,为人才建立绿卡制度,在创业扶持、住房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向高素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倾斜,为优秀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和政策支持,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
内容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摄影:鞠红伟 李君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刘中慧
往期聚“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