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鸿哲微谈丨西南交大杨维清——学生为其点赞的科研带头人


提问:一名好的科研带头人是什么样的?

实名举荐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杨维清教授。作为杨老师的学生,我想我可以帮他回答这个问题。



最近,杨教授团队的青年教师邓维礼和研究生杨涛,在国际期刊《Nano Energy》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影响因子13.12),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构建了一种基于独特豇豆结构CPZNs的柔性自供电压电传感器(PES),定量测量了其弯曲角度,并成功演示了PES在iHMI手势远程控制中的应用。这个可喜的成果,可以说,是和杨教授平时的科研态度、学术精神紧紧联系在一起的。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z0806jciyqf

▲《鸿哲微谈》第二期:邓自刚

当初我选择保研本校,就是因为先联系好了杨老师。他在我们院非常出名,年纪轻轻就入选了四川省的“千人计划”,曾经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深造一年就发了八篇论文的事迹更是让人叹服不已。所以当他问我愿不愿意去他们团队时,我毫无犹豫就答应了。

第一眼见到这位老师,我就觉得他踏实,有干劲。也不像一位教授,就像一个低调做研究的大神师兄。第一次交流,我们出乎意料地谈得来。杨老师很健谈,言语之间谈及的各种对科研的想法也让我觉得非常新颖。他总能说到点子上,稍微一提,就是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不知道哪里来的想法,第一次见面,我就暗自笃定,跟着他好好干,肯定能做出一番事情来。

这或许就是杨老师的人格魅力吧。

电量满格


开学进了组我就知道了,他确实是个非常有冲劲的人。

教授是科研的引路人,但是他不是像放羊一样拿着鞭子在后面驱赶学生,而是像放风筝一样,自己先风风火火地跑起来,还跑得飞快,简直让我们这一只只小风筝感到望尘莫及。

早上六点,杨老师就起床,去晨跑几公里,来到学校,就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十一点过到家,还要看一会书才睡。他的工作几乎是争分夺秒的,而且永远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连说话的声音都是比别人要大上三分的。

他的工作效率超高,思维运转速度也非常之快。即使是在午餐在这种休息的时间,和他一起共进一顿午饭,围绕着某一个点,他都能滔滔不绝地冒十几个新的idea出来。每次遇到和他一起吃饭的时候,我都恨不得拿个笔记本来记着。

我们实验室的所有人,都对他一直保持这种斗志高昂的状态感到佩服又惊讶。我们每次见到他,都是精神倍儿棒的。

杨老师给自己充电的方式就是跑步,他跑着跑着还可以吼上两句,酣畅淋漓地流一场汗,绷紧的弦又能舒张不少。

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他也经常给我们强调锻炼的重要性。他自己每天跑步雷打不动,还喜欢督促我们锻炼身体。有一次他晨跑完,给自己来了一张汗淋淋的自拍特写发到群里说:“你看,我都锻炼完了,你们还没有起床。”大家都在屏幕那边拿着手机笑得翻来覆去的。

师长力MAX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做事的这种积极和热情特别能感染人。他也特别在意如何去调动整个师门的氛围。因此我觉得整个课题组都是“活的”,有创造的生机与活力。

其实除了思维活泛,他骨子里真正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很足的,这种沉稳踏实的日常作风有着更大的磁场,无形之中给了我们莫大的榜样力量。有一个研究方向,我们六个同学扎在里面做,到现在一篇文章都没出。我们自己都开始急了,怀疑自己,但杨老师还一直在鼓励着我们,安慰着我们。他的态度立在那里,我们就始终有一块最坚强的心理后盾。

杨老师总是知道如何去呵护学生的自信心的。我能感受到,他对我们,就像是像对一个个小火苗一样悉心照料着。这种难能可贵的细致关注,可能就是杨老师师长力最max的地方了吧。

他是很尊重,很珍惜,学生的每一个想法的。他不会轻视学生哪怕很小的创意或者改进。有些老师或许会给学生“泼冷水” ——你这个东西也叫创新?仿佛要学生做出天大的成就或者弄出一个完全新颖的东西才有资格站出来说话。但是他不是。他有时候看到我们畏头畏尾着实难以下手的样子,甚至会走到我们旁边用一种类似开玩笑的语气说到:“哎呀你就乱弄一下,随便弄出个什么来,没事的。”

杨老师会表情放松地这么笑着,声音戏谑又尤其温厚。把我们都弄得都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每次开组会的时候他还经常说:“你哪怕张牙舞爪一点也好,我希望学生,特别是你们年轻的学生,不要唯唯诺诺。”每次他说到唯唯诺诺这个词时,语气加重,眉头紧皱,裹挟着强烈的恨铁不成钢之感,仿佛因此痛失了很多很多。

所以在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提,我们要做东西需要材料或者经费,杨老师都尽可能地给我们提供,还在精神上不断给我们加油打气。刚进组的新人们刚刚体会到杨老师的“豪气”作风,往往都会觉得受宠若惊。我还记得有一次一个项目差100万,各方申请项目基金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杨老师说:“你们放心去做,钱的事情我一定想办法。”后来,他寻求到学校王顺洪书记的帮助,最终解决了经费问题。

如此有魄力的老师,我还真的没有遇到过第二个。

人格魅力


其实我们对他的尊重,除了因为他师长的身份,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于他个人的学术能力和人格魅力。他既让人感到尊敬,又让人感到朋友般的亲近。

他会把“能者为师”挂在嘴边,这句话简直成了人人耳熟能详的“杨老师金句”。谁有能力,谁掌握真理,谁就是老师。他鼓励我们都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去尊崇所谓的教授权威。

“教授的面子害死人啊。”一位水平高超,名声在外的教授说出这样的话,多少还是让人有点吃惊的。但是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还真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因为他给人的感觉就是安安稳稳,踏踏实实地扑在科研上,不带一点浮尘的。他就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科研工作者的位置上,所以什么意见他都愿意听,在学术上,我们是可以用平等的身份,去自由交流的。

杨老师还曾亲口对我们说过:“如果哪天我不做教授了,只能拉三轮车谋生,那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就会去的。我的生存能力是很强的。”我觉得这正是他这个人最有意思的地方。或许很多教授都是名牌大学毕业,顺利读研读博,各种优秀都贴在了身上,自带一股读书人的清高与傲气。杨老师的傲气却体现在极强的生存力和生命力。把他放在什么样的环境,就能快速适应。

他原来提到过:“刚到美国那会儿,压力大吗?大啊!别人都是什么清华北大的博士,我一个非科班的,又是半路出家。但是我会问啊,我就经常向这个向那个请教。我比不上你,但是我向你学习,我们做朋友嘛!我每天都工作到最后一个离开。回国一看,发现自己,欸,还不错嘛!”

我们都是极其愿意听杨老师讲这些的。细细思索,越听就越觉得是这个道理。就比如有人可能经常抱怨自己做科研特苦吧,杨老师就不会这么想。他一直教我们要怎么算账,就是只算自己赚的,不去算亏的。他说不要老是说做科研做科研,就说玩科研,意思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出来的成果还能标上自己的名字,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天天都是赚的,那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所以天天都能过得快乐。

杨老师这个人,总是相当乐观爽直的。

他的嘴边不挂什么大道理,但是他的价值观,坚韧质朴,就如同生长在泥土中的小草,任它怎样风吹雨打,也是动摇不了的。

当然杨老师及也并非生来就是杨老师。他现在的心态与格局,除了本身的乐观性格,还真少不了丰富的人生历练。

以前他是中学老师,是高中物理奥赛教练;现在他是大学教授,是入选四川省“千人计划”的杰出青年。以他现在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再回头看看这些年,可以称作是传奇了。

当然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来源:扬华研究生新闻中心 扬华微语

记者:何梦琳

文案:何梦琳

摄影: 王泓颖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杨千依



往期聚“交”:


鸿哲微谈丨西南交大邓自刚——用青春力量托举大国重器的“高铁侠”

你没见过的交大街拍 !想来交大“捏脸”吗

神奇动物在哪里?在交大!

西南交大版《隐形学霸鉴别指南》等你查看!

你看!输入法里都是爱交大的印记

谈着恋爱修学分?西南交大有一门选修课火了!

什么?珠峰冰山的垃圾竟然“漂流”到了交大……

为了拍到这样的交大,我们等了一个秋天

收到这条镂空的微信了吗 ?那是交大在想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