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9年5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西南交通大学16项成果荣获2018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3月25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在成都举行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为四川省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大会,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讲话,省政协主席柯尊平出席,省委副书记邓小刚主持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



2018年度四川省人民政府共授予省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87项,其中:一等奖34项,二等奖81项,三等奖172项。西南交通大学16个项目荣获2018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牵头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沈中伟教授和戴光泽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参加大会。



建筑与设计学院沈中伟教授主持完成的“现代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戴光泽教授主持完成的“用于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的轴端接地装置研制”分别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获奖代表沈中伟教授)


获奖代表戴光泽教授


土木工程学院高波教授主持完成的“汶川地震山岭隧道震害形成机理与控制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勇教授主持完成的“结晶高分子微纳结构调控与增韧机理”分别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电气工程学院卿安永教授主持完成的“多维度大集群物资保障全链溯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土木工程学院赵世春教授主持完成的“砌体结构抗震鉴定评估技术及应用”分别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沈中伟教授团队成果“现代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是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科领域首次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充分展示了西南交通大学在现代轨道交通综合体建筑设计与规划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现代轨道交通综合体是衔接高速铁路等交通方式,实现多模式高效换乘,整合多元化功能需求,融合多维度设计因素的当代最复杂的一种建筑类型。

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铁道部科技计划重大、重点课题以及四川省省级课题的支持下,系统地开展了研究,在综合换乘、空间组织、环境优化三个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一是提出了现代轨道交通综合体交通换乘理论,创新了综合换乘关键设计技术;二是建立了现代轨道交通综合体内、外空间重构与规划协同技术;三是实现了体验舒适、服务完整的现代轨道交通综合体环境协调与品质优化的设计变革与创新。项目成果解决了实际工程项目中交通建筑设计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建设水平的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



戴光泽教授团队主要从事高速列车关键材料可靠性、材料性能及服役寿命评价等方向的研究。获奖成果“时速350公里动车组轴端接地装置研制”针对我国高速动车组受回流系统中进口接地装置运行时出现大量故障、影响运营安全的情况,通过对载流摩擦磨损材料构效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粉末冶金+铸挤相结合的均质化组合成型工艺、大电流与高转速耦合工况下的摩擦磨损材料匹配关系、高速行驶中强振动工况下复杂构件的整体可靠性保障技术等关键解决方案,建立了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接地装置设计、仿真、制造、验证、优化全过程的研发生产体系,研发了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接地装置的检测评价平台。研究成果打破了高速动车组接地装置相关技术长期国外垄断,已经成功在四川城际轨道交通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转化,产品已大批量应用于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有力保障了我国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安全、可靠运行。


(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


(复兴号运行120万公里后摩擦盘磨面状态)


(复兴号运行120万公里后接地装置碳刷状态)


汶川地震发生后,高波教授团队针对隧道震害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与沉淀,“汶川地震山岭隧道震害形成机理与控制理论”获得了201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这也是土木工程学院首次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类的奖项。该项目基于汶川地震山岭隧道震害现象,在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平台,聚焦隧道洞口和断裂带处的抗震问题,创新引入瑞利波分析方法和断层瞬时强制大变形模型,解决了我国西部地区隧道结构在洞口段及断裂带处的抗震与减震理论问题。该项目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得到了美国工程院院士、原日本地震工程学会副会长等专家的认可。目前土木工程学科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关口,既面临巨大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本次自然科学奖也激励着土木工程学科的学者,脚踏实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铸辉煌。


王勇教授团队科研成果“结晶高分子微纳结构调控与增韧机理” 获得了201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该项目针对传统高分子增韧改性中需要大量使用弹性体、无机纳米粒子等增韧剂导致成型加工困难、结构调控效率低等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构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结晶高分子增韧理论,阐明了结晶高分子的片晶结构以及片晶间分子链构象的演化机制,实现了在微纳米尺度上对材料结构的精确调控,并将这些结构调控机制应用于结晶高分子共混物体系或复合材料体系的微纳结构调控,在显著降低弹性体(或填料)用量的情况下实现了材料韧性的成倍提高,成功制备了普通方法难以获得的超韧共混物或复合材料。研究成果被国内外著名专家多次引用或详述,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卿安永教授团队的“多维度大集群物资保障全链溯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 针对军事信息化以及全国各地食品/农产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迫切重大需求,紧紧把握新一代军民融合通用保障溯源系统信息维度多、服务地域广、应用行业多的特点,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分布式协调等先进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自主创新,形成以物联网硬件为基础、专业化软件为平台、满足国军标要求的多维度大集群物资保障全链溯源关键技术,提供军用物资和民用食品/农产品/药品多维度、高精度和可视化的全链全流程跟踪溯源服务,为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保障国计民生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该项目产品已应用于部队、全国肉菜追溯体系、农贸市场等多个领域。截止2018年4月,实现销售收入约5.56亿元,利润约1.7亿元,上缴税收近5700万,经济效益显著。



砌体结构是我国广大村镇及中小城市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量大面广。现有的抗震鉴定评估技术具有专业技术要求高、计算工作量大和评估时间长等特点,导致专业技术服务无法延伸至广大农村及中小城市。


汶川地震后,赵世春教授团队深入抗震救灾一线获取了详细的房屋地震震害数据,针对砌体结构抗震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砌体结构抗震鉴定评估技术及应用”项目提出了砌体结构位移延性的定量计算方法,解决了构造柱、圈梁等对结构抗震能力贡献无法定量计算的问题;提出了用于不同评估阶段的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表征指标,研究了不同地震烈度下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表征指标的需求值,系统地建立了砌体结构抗震鉴定评估技术体系。该项目成果具有快速、简捷、准确的特点,实现了砌体结构抗震鉴定评估技术的突破,促进我国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和鉴定评估应用技术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助推了乡村振兴,提高乡镇防震减灾能力,为建设安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提供了技术支撑。



内容来源:西南交大科研院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毛家兴


往期聚“交”:

2019年西南交大奋进之笔

交大位列第12!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出炉

听说要开学啦,交大笑开了花!

别样青春丨他们在交大当国防生

江山如画,快来Pick你心中的美图,有惊喜好礼哦

中国教育报丨西南交通大学打造聪明的高铁接触网医生

西南交大吴鹿鸣教授:钟情一生为教学

西南交大校友卢春房院士忆高考:报国寺前誓保国

新华社聚焦西南交大高温超导磁悬浮丨超级高铁:逐梦进行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