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本硕博人才培养,西南交大院长们这样说!
3月21日下午,犀浦校区综合楼430房间里,白色的桌子搭配着颜色鲜亮的椅子,按岛屿式的方式摆放,所有人分组而坐,与一般的会议不同,一切只为了更加方便研讨,重构本硕博紧密衔接人才培养方案院长研讨班首期研讨在这里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飞,校党委副书记桂富强,副校长冯晓云,30余位全校教学单位的院长(主任)及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齐聚于此。
“目前本科以及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是什么”“国内外一流人才培养改革总体趋势是什么”“如何将以学为中心教育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关注到不同学科专业特点以及不同学生兴趣志向”“大思政教育如何体现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学校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带着自己对“构建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框架”的提前思考,学员们开始了紧张又活泼的研讨。经过两个多小时研讨,总体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让我们来看看,学校领导及各位学员们都谈论了些什么?
今天我们举办重构本硕博紧密衔接人才培养方案院长研讨班。我想讲两个关键词。第一,“贯通”。为什么要贯通培养?咱们以前分开培养行不行?本科就本科,硕士就硕士,博士就博士,行不行?以前行,现在不行了!为什么?因为,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再从大众教育变成普及教育。而西南交通大学要在本科普及化的大背景下建成研究型大学,必须要直面贯通培养的命题。第二,“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面向未来、面向前沿、面向社会。其一,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要完成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范式转变,要以学生为中心。其二,要把人才培养与“双一流”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论是教育的五大使命,或者是“双一流”建设六大任务,首当其冲的都是人才培养。只有培养一流人才的大学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因此,人才培养和“双一流”建设必须贯通起来。其三,把人才培养和新工科、新理科、新文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四,落实拔尖人才培养工作。根据,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2.0”等文件,学校近期将加强对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5个学科的建设,同时,大力培育生物科学和中国语言文学2个学科。
这次培养方案重构的最根本意义就是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培养方案开始,到每一个培养环节、每一件事情,怎样突出“以学为中心”这个教学态势的到来,这是极其重要的。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探索,想要实现“以学为中心”,还需要多年的不断强化。同时,我们面对的要求越来越高,总学分要控制在不超过160个学分,这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另外,现在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各个学院写得都很通用,但是它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是否相适应呢?培养体系和培养全过程能不能和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相契合?学生毕业的时候是否能达成毕业要求,学生毕业五年后是否能达成培养目标?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科学评判。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也就是说,培养目标应该定在10年甚至更远的时间。这是我们制定培养方案很重要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好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高质量地完成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本硕博紧密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
主题发言
教务处处长崔凯: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哪里查找?其实只要抓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人才培养根本方向,以及培养“五有”交大人的本科人才培养总目标,看我们各院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是否能找出对应的元素,就可以找出问题与不足。这里我讲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专业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不清晰。第二,培养方案与产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第三,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理念上仍是站在“教”的角度;专业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度不高,课程更新太慢;部分通识课和跨学科课程深度、广度和挑战度都达不到预期要求,面临开不出来、开不下去的情况。第四,部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执行情况脱节,仍存在因人设课、因人改课情况。第五,实习实践环节薄弱,与产业契合度不强。第六,“拔尖创新人才”不够卓越,精英教育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相信,我们从问题出发,抓住关键,坚持我们“五有”交大人培养总目标,定能向理想状态更进一步。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先礼: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我们梳理了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学术型硕士学术性体现不够,创新性成果少,研究水平偏低,部分学生缺乏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培养区分度不高,没有面对真实情境学习,同时,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博士方面也存在进入研究状态慢,第一项研究成果普遍比较晚,出成果的平均时间较长,四年按时毕业率偏低,6年达不到学位要求的博士比例高;工程博士,我们是刚刚起步,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构建培养方案是第一要务。第二,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存在问题,我们梳理发现,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存在偏差;培养方案区分度不高;培养方案创新性不足;课程设置科学性不足;培养过程缺乏改革与创新。学术型和专业型人才培养趋同化问题如何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如何构建?如何有效提升导师对研究生的责任意识和指导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破除博士毕业率低下的难题?希望大家在培养方案修订中重点关注以上三个问题。
小组代表分享发言
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郝辽钢:第一,学校对学院的办学定位要更清晰。第二,学院培养方案的核心、中心要更突出,作为重构工作的突破口。第三,要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教师首先要转变。第四,要理清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从而实现学生的精准培养。第五,教师在此次重构培养方案后,工作量会增加,相应的资源配置和后期保障应跟上。第六,引导大学生对综合素质有更精准的认知,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钱林茂:第一,博士生毕业年限应更加科学地设置。第二,培养方案的边界设定是宽一点好还是窄一点好,还需进一步研讨。第三,新工科要发展,跨学院、跨培养单位的人才培养如何开展,课程如何设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第四,课程内容偏陈旧。第五,博士课程质量有待提升。第六,双语课程目前更偏重形式,如何改革。第七,培养年限还应综合考虑。
人文学院院长石磊:第一,本科生数量过多。第二,非本校硕士如何顺利切入学校的贯通式培养,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三,硕士生生源相对薄弱,还需进一步提升生源质量。第四,原来在本硕博贯通培养方面曾有一些尝试,但是个中环节还需进一步打通,同时老师增加的工作量也需考虑。第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相对薄弱。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庆想:如何实现以学为主,我们认为,也很有许多措施很容易实现。比如允许免修,免修一门课并减相应学费,但必须保证学生学的基础。又比如,跟着学院上一门课需要一学期,但跟着做课题,也许一个月就能学完,这中间可以做调整。同时,基础课设得太多了,而专业课相对较少。
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成坚:小组主要讨论了两个内容。第一,核心课程要改变,学分过高的设置应改进。第二,课程的设计、内容的安排,需要基于现实需要而破旧立新。同时,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Lutz Plümer分享了德国的一些教育心得,他指出,德国的教育方式更偏传统,目前交大的教育中竞争性相较更强,或许应有相应平衡。同时,创新教育是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缓慢推进的过程,不能太急躁,要付出更多努力,最终,我们会获得更大的成果。
主题发言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蒲黔辉: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常态培育机制
要真正做好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实际上是要建立一个拔尖创新人才常态培育机制。我们前期做了一些实践。我们2017年6月起实行本硕博学生由一个副院长来一体管理。今年2月成立了学生培养领导小组。同时,在岗位聘任、绩效发放、职称评审等方面对老师的付出予以制度上的保障。学院每年还在校拨经费基础上补充了100万以上经费专门用于教育教学。从去年起,学院启动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四大工程来支撑改革。我们设计构建的本-硕-博的培养体系,整个时间想控制在八年。在本-硕阶段设置两次弹性退出的时间点,让不愿继续参与的同学,能及时回到相应阶段的学习。但是,贯通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如何克服学术近亲繁殖的弊端,如何协调运行多年的本、研阶段不同部门的管理,如何保障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有序实施。我们认为应对措施应包含学生的学术交流及访学、国际化导师团队制的构建、职能部门协同运作,以及最重要的多级制度保障。
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陈维荣:推进“电气+”试点
目前,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存在两方面深层次问题,从外界而言,产业变革与结构调整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从内部看,教师对“学生为本”培养理念认识高度有待提高,分配制度导向、教学激励力度有待提高,“良心活”的教学生态不易激发教师内在改革动力。这两方面都将极大影响培养目标的制定,因此,需要非常慎重。我们这一次的培养方案,最核心的是要科学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要面向产业未来发展,并贯彻落实工程教育认证12项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定了以后,在课程改革上就要有一个系统性的考虑,应打破原有课程体系禁锢,在多种约束条件下制定最优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电气学院目前计划推进“电气+”试点,其一,电气+其他学科,如新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二,不仅学科要+,培养单位也要+,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新工科人才,打造“新工科”企业合作共建新典范。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郝莉: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修订培养方案
我们目前有这样一些思考,当下的课程体系设计关联性不强,没有形成“迭代”,也没有真正地实现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这是我们需要在本次培养方案修订中需要注意的。同时,还要引入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为核心精神的设计思维,从而改进我们的工程教育;在专业学习阶段开展跨学科教育,特别是在学生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引入跨学科课程,让学生学习如何与不同学科的人进行沟通与合作;强化工科学生的通识教育。为了做好新的方案,信息学院在上学期就作了6次研讨,老师们也带着问题开展了大量调研,最终形成了一个讨论稿。我们认为,第一,所有学生既要有软件设计能力,也要有硬件设计能力,打下良好基础。第二,把相关内容分级,以应对不同学生的知识需求。第三,根据最新的一些学科的发展开设跨学科课程。第四,加强实践,给实践更多学分。第五,设置选修学分,如学生可以选非本专业的课程,硕士可以去选一些本科的课程作为自己知识的补充,也可选择博士课程作为提升。
力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康国政:厚基础、重创新的力学基地班构想
从力学学科角度来讲,本科生和研究生常态化教育环境下,缺乏系统、科学的基础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使得现有力学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同时,现有生源质量不足以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优质导师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是目前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问题。我们也调研了国内著名高校的基地班,基本上都是本硕博(本博)贯通培养。依据这些,我们构建了力学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框架,拟开设力学基地班。我们定位于工科基础,强化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核心课程和力学学科核心课程教学,夯实基础,注重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就是厚基础、重创新。我们计划了3+1.5+3.5的学制,这样的模式下要在学生的本科阶段构建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研究生阶段则注重创新力的培养。在学生进入基地班后,本科三年完成力学学科的基础课程学习,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开始学习高阶的力学理论。同时,我们有学术导师可以用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形式带着学生一起做研究,科研训练将贯穿8年,论文工作阶段鼓励去海外的知名高校进行联合培养。中间也有考核退出机制。
小组代表分享发言
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院长王永杰:建议课程应分为四类:公共类、基础类、应用类、前沿类。其中,基础类的应注意课程要随着本硕博之间知识迭代、思维的应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同时,不同课程之间的边界要确定。这组课程主要的训练是学生的能力和思维,是知识和思维智慧层面的。应用类要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专家提出要利用好项目的实践。前沿类则需要把知识和创新结合起来,体现前沿和交叉,同时考虑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的不同侧重。就学生层面,本科重点培养基础能力素养,硕士要考量知与行的统一,博士则要重点培养前沿创新能力。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院长刘晓波:我主要汇报交通运输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数学、管理学和工程学是我们整个学科的基础,运筹好、最优化理论好、统计好的学生就能成为优秀人才。但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将导致我们学科“能力问题”“分配问题”理论的作废,理论的更新成为当前必须研究的重要内容,专业结构也会变化,学生的培养也必须据此作出改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旻昊:我们的讨论更关注基础,要培养卓越拔尖人才、大师级的人才,我们认为,必须夯实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基础。在研究生阶段,要注意把高阶的基础夯实,为将来的博士研究做保障。同时,通识教育、创新训练等也要加入这个构架。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Lutz Plümer:十分赞同开设以项目为驱动的课程,这类课程将解决学生知识无法灵活应用的问题,推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建筑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沈中伟:引入设计的思维来做培养方案很有价值。对于建筑学科而言,方案的构建需要非常清晰的设计,我们的学科是科学、工程和艺术的结合,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把人文的、科学的、技术的内容贯穿其中,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延伸阅读】:院长班第二次研讨会聚焦深入推进公共与通识课程教学改革
内容来源:西南交大报
作者:陈姝君 孙蕊 郎佩然
摄影:鞠红伟 张枭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刘芳
往期聚“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