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奔走呼吁 从黄河边的遭遇谈起

汉加 汉加风 2022-08-25


12月11日,读了篇黄河边播报的微信文章:讲到他80岁、持旅游签证到访加拿大的母亲,因为摔了一跤,造成股骨骨折。救护车送到医院后,等了两~三个小时,轮到去拍X光片;护士说手术前在等候区规定暂时不能吃、不能喝,在病床上呆了足足等候了50多小时,感觉如同呆在了上甘岭。手术后在医院观察呆了两晚。

期间,床位费3530元/天;租用手术室的费用是2000多;两万多的手术费账单;再去医院拆线,花去了750元;3530元仅仅只是床位费。病人进了医院之后的,院方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需要给钱的。比如擦身子量血压打止痛针,还有医生的询问,护士的每一个帮助的动作……少的几十元,多的几百元。这方面的费用5天高达8000多元。

这一次骨折的账单大约5万多元,尽管黄河边为他的母亲,在出行前办了份5万加元的旅游保险。


笔者读到此文后,在第一时间给黄河边打了电话,询问要不要帮助。

大家知道,从整理完所有的医疗费单据到向保险公司理赔、到保险公司把赔偿款拨付下来,需要时间。从黄河边的文章中读到,现在加拿大医院“收费的医生说了,不交钱不能进入下一步。医生说:访客就诊最后不付钱溜号的实在太多了,医院也是没办法”。可见黄河边是需要一些周转金的。


曾经有过报道,由加拿大薪资协会 CPA (Canadian Payroll Association)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一半,准确地说是48%的加拿大工薪族表示,如果工资支票晚到一周,他们就会陷入经济困境;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发生,他们在下个月内攒够 $2,000应急都很难!在加拿大生活,不少人感叹很艰难。


还好华人习惯日常作一些积蓄,但身边的银行帐上常年能备有随时随地能拿出5万元加币,对于每月要还房贷的华裔媒体人来说,笔者估计这也是件头痛的事。


在温哥华的媒体圈里呆了多年,笔者知道,大部分的中文媒体人的月收入大约是2千~3千左右(广告销售员会高些)。所以,这个行业留不住人,不时听到有同行跳槽从事地产、贷款、银行、保险等其他行业。一名中英文皆流利的记者,能写得出一手锦绣文章,若不是出于对新闻的挚爱,何必守着一份低收入的行业,忍饥挨饿呐?


从北美范围来说,记者、报业、媒体主播,属于十大低薪行业。从黄河边遇到囧境来看,整个媒体行业、尤其是自媒体、独立撰稿人之间需要具有互助机制,遇到困难时,才能相拥着取暖。


“窥一斑而知全豹”。今天此事发生在黄河边身上,明天同样的事也可能发生在红河边身上。华裔移民都有在中国的父母或亲朋,都有可能在探亲时遭遇到类似的情况。作为媒体人能作的是更多的宣传,让到访加拿大之前的游客明白加拿大医疗费昂贵的情况,也希望菲沙沿岸卫生局在提高医疗机构效率、对于自费的访客,是否可以安排去看私人诊所,在减低些医疗费方面作些努力。


最后,不管你过往是否同意黄河边文章中的观点;但现在,黄河边需要帮助,这是人性与爱。黄河边是文化人,他不会接受施舍。呼吁近期能有更多的广告客户找他做广告,各界可以提供多方面关于医疗政策方面的信息。



 移民到加拿大,我们都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让我们用温暖的怀抱来彼此扶持和鼓励。

大家都在看




关于我们  

汉加风平台聚焦于加国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草根创业。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闲闲聊时事》为一周新闻综述;《加国职场》关注留学生就业;《汉加财经》为北美和中国每日财经简讯及《温哥华创业故事》系列、《加国养老》专题。

新闻线索:vanwestca@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