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规划年会 | 专题会议十五:山地城乡的品质提升之路
导读
2018年11月25日下午,2018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专题会议“山地城乡的品质提升之路”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103A厅举行。与会嘉宾围绕如何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划时代性转变,破解山地城乡的品质提升难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本文字数:6023字
阅读时间:20分钟
2018年11月25日下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主办、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山地学委会”)和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承办的2018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专题会议“山地城乡的品质提升之路”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103A厅举行。
学会理事、山地学委会秘书长
重庆大学教授李和平
专题会议由学会理事、山地学委会秘书长、重庆大学李和平教授主持,参加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山地学委会委员,来自规划学界和业界的代表共200余人共同参与了本次专题会议。学会副理事长、山地学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赵万民教授,学会常务理事、山地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毛其智教授做了特邀报告,七位嘉宾分别做了主题性报告,山地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做了整体点评,另外,还有多位学界代表踊跃发言,围绕如何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划时代性转变,破解山地城乡的品质提升难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形成了如下主要观点和建议(按照发言顺序)。
赵万民:后三峡时期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性及其评价
学会副理事长、山地学委会主任委员
重庆大学教授赵万民
为什么叫后三峡?1992年国家正式提出三峡工程建设,1994年全国人大通过三峡工程建设,1997年长江截流,航运就开始中断了,2009年水利枢纽工程完成,库区移民迁建初步完成,2010年进入后三峡时期人居环境建设。三峡工程涉及到水利、发电、航运这些技术性措施,随着水利工程完成,从2010年后面临的就是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建设问题。
三峡工程是地区产业和经济结构的一次大调整,是中国一次特殊形态的城镇化过程,包括了生态环境和移民安置的长期稳定,历史文化遗产等复杂问题,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当时,我们就提出,三峡不能延续原先的方式,而应尽量往纵深发展,因为三峡在长江流域的咽喉地段,人居环境建设非常重要,如果这一块地方生态搞坏了,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就真出问题了。最近中央提出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明确两岸纵深近一公里只能维护生态,不可以新建建筑,这与我们数十年来的研究,在科学性上是一致的。
后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复杂,需要破解生态环境变迁、人口迁移和再安置、聚居稳定和安全、人地矛盾、时空范围局限等难题,也需要同许多不正确的观点做坚决的斗争,例如当年各个地方政府提出“沿江一条路,沿路一排房,房前工商业,房后种口粮”,这是万万要不得的。三峡地区从人居环境角度就是要覆盖广阔的时间与空间,解决人居和生产生态安全的问题,这也表明了山地人居环境的地域性和科学性是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位一体作为支撑载体,山水格局和生态环境作为构成本质,这个工作是最为核心的,是将生态理念纳入,文化理念纳入,资源环境纳入,让城乡规划学研究的层次更多、内容更丰富,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性。
单长江:基于山水格局影响下的城市规划研究——以桐庐县江南新城为例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单长江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营城经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山水格局思想赋予了我国古代城市形态与建筑布局丰富的内涵。进入现代,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以及西方城市规划观念的不断引进,我国城市开始盲目扩大、迷失自我,将原本优秀的建城思想弃之脑后。使得城市失去特色、千城一面。如果说“上海没有黄浦江、北京没有香山、天津没有海河、广州没有珠江、桐庐没有富春江”我们的城市便没有分别。报告从古人营城的思想内涵出发,以桐庐县江南新城为例,探求区域山水格局思想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张通过构建山水格局框架,界定出城市的主要生态廊道与绿色静观基底系统;不同的自然纹理元素将整体城市空间组团化,有机地被山、溪、河等自然元素所划分,形成微地理结构系统;由山、水等元素所构成的生态廊道与景观绿色基底区域,是必须严格控管保护的限制建设地区;通过“远朝山峰”,保留实现通廊,作为城市眺望体系的一部分,并指导城市的总体高度控制。
杨春:“两山理论”引导下的浅山区保护思路及规划响应——以北京市浅山区保护规划工作为例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杨春
浅山区是山前平原与山区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人类生产生活与山地自然生境的交接缓冲区域。北京市自2004年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浅山区概念后,以协调发展思路推动地区建设,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破坏、违法建设滋生等问题。鉴于此,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严格保护浅山,严格建设管控,将浅山区建设成为首都城市建设发展的第一道生态屏障和首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新要求。浅山区的地理环境相对复杂,现在学界对浅山区没有相对统一的概念,因而在浅山区保护规划中尝试进行概念界定,形成了北京市浅山区规划规范,涉及10个区,共69个镇乡街道,744个行政村,总面积约3915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24%。从特征上把握,浅山区是生态源地、人文胜地、人居福地,是深山的一个门面,是平原的一个天然屏障,是首都市民可以方便到达的自然保护地,是首都城市后花园,整个浅山区在全市来看,是非常适合人居的环境,整个山区的城镇化进程应有所推进,但需要从非建设空间主动规划、建设空间自我约束和引导浅山区绿色发展三个方面明确浅山区保护规划思路和具体要求,以期实现浅山区生态保护与人居环境建设双赢。
张栩晨:多因素影响下的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分析——以重庆涪陵区为例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张栩晨
张栩晨的学术报告首先介绍了相关研究背景,包括新一轮总规背景下城市发展方向选择的重要性与西南地区山地城市的迫切性与现实需求,他指出科学合理地对城市发展方向进行指引,是目前许多西南山地城市规划面临的重要问题。建设好西南这些城市,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针对该问题,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总结了目前判断城市发展方向的基本方法,梳理出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引导因素和限制因素,并强调在选取影响因素时应注重系统化与因素化之间的平衡。然后,选取已获用地指标奖励的典型山地城市涪陵为例,从自然生态因素、经济发展因素、人文空间因素和政策引导因素四方面构建综合分析框架,来评判对城市发展方向的影响,并通过多情景比较,对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作出指引性判断。最后,他提出影响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的因素非常复杂,应当充分结合城市自身特色构建因地制宜的系统分析框架,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可以将各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考虑进来,另外,还可以通过GIS平台引入城市拓展模拟,以确定城市增长的阶段性边界和终极边界,并提出相应管控策略。
韦元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山水城市格局营造——以新疆乌什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师韦元丽
“山水城市”的起源于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理论,杭州就是典型的山水城市的代表,整个杭州是文人加匠人的组合,文人像白居易,像苏轼。自概念提出近30年间,“山水城市”理论认识更加深刻了,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今天所说的山水城市不光光是空间上与自然山水有高度的融合,在精神层面需要有山水文化。一般印象上,山水城市多数是针对南方山水文化积淀较深的城市,而新疆大部分就是荒漠、戈壁,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孕育的文化也不一样,石山与冰川积雪呈现出一种边塞之感,乌什县城和周边的山水共同组成了一中苍凉壮美的独特山水城市,这种山水城市脱离了传统的山水诗文的意向,暂且称之为新的民族山水城市。韦元丽指出在乌什县“山水城市”格局营造中,以尊重为前提,通过生态的研究,寻意,筑形,山水之魂等方面,探索了“山水城市”理论在新疆的适应性,以及当地民族文化与中国古代山水文化、“山水城市”融合发展的路径,试图营造出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山水城市”。
毛其智:中国城镇化的几个问题
学会常务理事、山地学委会副主任委员
清华大学教授毛其智
山地城市品质提升的第一要务就是城镇化品质提升,在提升城镇化品质的基础上各项工作才能逐一做提升,未来的发展就是要把各个工作结合在人居环境或者是创造高品质人居环境的范围里面。世界上城镇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些共同的规律,一些以前认为不会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最后都在中国发生了,以前认为我们可能会避免的事情,最后也都没能避免。毛教授还介绍了参加联合国新城市议程的心得,从最初的6个领域,22个议题,到10个政策小组,最后汇总了80多个需要各国政府加以承诺建议,应该说每一项都与提升山地城乡品质相关,把这些工作做好了,把文化工作做好了,把治理工作做好了,把空间组织好,经济发展好,生态环境还有抗灾能力一些技术标准,住房都做好了,整体的质量就提升了,品质就高了。这么多任务如果简单化的话,可由三句话表明:①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②确保可持续和包容型的城市经济,③确保环境可持续性。另外,毛其智教授强调一定要注重概念的科学性,即第一科学问题是基本概念的正确性,这是周一星老师在十五年前的讲话,就是讨论的时候,要看所说的概念对不对。吴先生经常说,考虑问题考虑不清楚的时候,就先从“1+1=2”开始算起,从最基本最基础最原始的概念开始推演,可能到复杂公式的时候就有不同层次的认识了。最后,毛其智教授希望山地城乡规划有重点的方法突破,所有规划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即要有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还应该尊重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人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就是我们城镇化的工作,做好了希望人聚就能聚,如果没做好基础工作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程堂明:因“趋”分异,谋“势”而行——山区村庄发展导控研究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堂明
报告分享了三个核心词:“趋”未来趋向的预判,“势”就是现实的形势转变,“控”就是乡村的建设导控。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国家又颁布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从振兴规划可以看出,农业变成一个有奔头的产业,实际上是充满了活力;农民成为了新职业,农民不是身份更是职业的代表,农村变成宜居的家园。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城镇化发展的30年,我们的城镇化向高质量转变,农村也会变得更秀美更生态、更宜居更便捷,农业更精细,农民更职业,农村更乡土更特色。程堂明也指出,当前乡村人口和用地不断萎缩,农村日益空心化,传统“自上而下”的传统村庄规划已经不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不能满足新时期下村庄产业发展的需求,因而,需要打破传统的“中心村-基层村”乡村建设模式,通过山区乡村发展的主要影响要素的分析,对山区乡村的未来趋势进行研判。以石台县为例,采用实地调研和大数据分析二者结合的方式,谋“势”而行,从“态”势、“区”势、“地”势、“文”势视角对石台县村庄居民点进行分类,并提出导控要求,实现村庄的差异化、扁平化发展。
张华:山地城市“山”与“城”的空间互动设计策略浅探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张华
“山”是山地城市宝贵的生态景观资源,是山地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和特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近40年的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口和大量的物质要素向城镇空间集聚,发生了一些城与山建设的非常尴尬的局面,出现了向山要地的不当现象,例如在湖南武陵山区,对山地进行大规模的开山建设,把好好的生态山体推成了平地,另外,选择在临山地块高强度开发,没有通透性,也没有秩序感,让山地城市中的居民有山临山、面山却看不到山。因而,需要在山地城市中以“看得见山”为切入点,以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为目标,通过在控规城市设计层面,从“城”见“山”、“城”靠“山”、“山”入“城”三个角度对山地城市中“山”与“城”的空间关系、互动要素进行研究,结合三维视线分析、可视域分析,提出预留标志性视点视线通廊、加强近山界面轮廓呼应、营造空间互动渗透廊道等三方面的具体策略,增强城市空间与山体生态空间的互动。
付鹏:基于土地价值评估的山地城镇空间形态导控——以贵州省习水县为例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付鹏
付鹏根据参与习水县的一线实践,探索了山地城镇空间形态导控的方法。习水县位于贵州北部,生态环境非常好,但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比较显著的问题:第一,城市土地盲目扩张,用地不成体系,缺乏有效控制;第二,新建高层建筑围住了旧城区低矮建筑,形成了“围城”形态;第三,城市开发避重就轻,埋下了“城中村”隐患。为了实现山地城镇空间形态的有效导控,需要土地价值指导城市空间形态塑造,对影响土地价值评价的因子进行筛选,建立总体城市设计GIS数据库并打分赋值,利用数字化平台的缓冲区分析和加权叠加分析技术,对中心城区土地价值进行分值量化计算,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加权叠加,将叠加后的分值图落到以道路划分的基本形态导控单元。再根据山地城镇的空间形态理论及方法,在土地价值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总体城市设计的功能结构和不同的土地利用性质,将城市形态通过地块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三个方面进行导控,并结合眺望分析法来分析城市建筑高度以综合控制山地城镇外部空间形态。
杨贵庆:特邀点评
山地学委会副主任委员
同济大学教授杨贵庆
专题会议的主题为山地城乡的品质提升之路,很好地契合了大会主题,即共享和品质当中的品质。赵老师与毛老师的两个特邀报告体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一个可以看到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性问题,另一个就是城市权利,城市发展的人本性问题,这两个价值观,是研究的一种总体框架,也是一个目标追求。在这两个主线下,上下半场的报告都做了很好呼应,上半场让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脱颖而出:山水格局、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下半场导出了两个挑战:导控如何管控,山和城如何互动,都非常契合大会主题。会议上,看到了专业大咖,更特别地,看到了年轻研究学子所展现的学术底蕴和积极探索精神,试图在人与城或者是山水和城乡之间多向量、多变量、多限制影响要素下更好地提升山地城乡空间品质。不过,面对市场力量与资本力量,我们需要在经济、社会和空间环境之间找到更好地平衡点,在报告中看到了一些城市的天际轮廓线,非常狂妄地在表达资本的力量。这让我想到前几年已故的弗里德曼提出的需要和想要,你饿了你要吃,这是需要,但是吃得过量了你还要吃,这是想要。我们已有很多开发,已满足了基本生存,但是资本的力量,或者是市场的力推,使我们满足需要了还想要。资本对土地的攫取,导致了在山坡上大量建房,这是在解决需求问题吗?还是在解决我们的贪婪问题?因此可以看到城乡规划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如何来制衡市场,在山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更好地来找到一种平衡点,去有效导控和管控,这是作为规划人应该努力探索的方向。
专题会议主持人李和平教授作了最后总结,认为我国70%为山地,山地城市也占了总城镇数的一半,山地城市跟平原城市相比,无论在用地选择的敏感性,山水元素梳理、城镇化路径选择、空间品质提升等共性议题,还是新疆独特山水条件、北京浅山区保护等特色化议题,都需要深入探索科学可行的技术与方法,针对地区特点和阶段差异开展分区分类的系统研究和规划指引。本次专题会议聚焦于“山地城乡的品质提升之路”,就是希望通过全国各个地区的规划同仁一起交流前沿理论和鲜活实践经验,共同推动山地城乡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会议结束时,赵万民教授、毛其智教授、李和平教授、杨贵庆教授为专题会议报告者颁发证书,并与部分参会代表一起合影留念。
嘉宾们合影
专题会议现场
参与代表踊跃发言
本次专题会议中各位专家学者发表观点活跃,参会代表提问踊跃,围绕山地城乡高质量发展进行了长达四个小时的深入而热烈地讨论。
供稿单位: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相关阅读
觉得好,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