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规划年会 | 专题会议十一: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集思广益的 中国城市规划 2019-04-11

导读

11月25日,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专题会议“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特邀四位专家作主题报告,另邀18位年会优秀论文作者宣读各自的学术论文成果。与会嘉宾围绕会议主题及发言报告的议题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文字数:7014字

阅读时间:20分钟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


2018年11月25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承办的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专题会议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会议主题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刘健

齐飞


本次会议由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刘健副教授和学会常务理事、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齐飞研究员主持。


本次专题会议特邀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丁奇教授,学会理事、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段德罡教授,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助理、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栾峰副教授,和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刘大威副厅长四位专家作主题报告,另邀请了18位年会优秀论文作者在会议上宣读了各自的学术论文成果。与会者围绕本次专题会议的主题“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及发言报告的议题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特邀主题报告

(按照时间顺序)


丁奇:乡村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探索与实践

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报告结合近期住建部在青海贫困县大通县景阳镇土关村的试点,提出了三层次的共同缔造工作体系,其一是转变思想,改变工作方法;其二是组织发动,汇集多方合力;其三是建立制度,保障五共开展


在思想转变方面,规划师要从“专家”转向“参谋”,要跟村民交心,成为编外“村民”,政府方面从“政府唱戏、群众看戏”转向“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县镇政府由指挥员转变为辅导员,激发村民主体与内生动力,进而推动村民从“不理解、不支持、不参与”转向“我能干、我会干、我要干”。


在组织发动方面,要简历“一根红线穿到底”的纵向机制,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将党和政府的服务落实到全体村民,建立全体村民都参与的“1+4N”村民自治组织,即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建立村庄合作社、村庄理事会、村民协会、建设监督委员会四类村民组织,汇集政府、社会和村民及村民组织多方合力。


在制度建设方面,建立四方(全体村民、各级政府、规划团队、社会力量)参与的共谋机制,项目建设及流程的多维共建体系,财务和项目实施的共管制度,小手拉大手的环境共评和多方参与的建设成果验收共评制度,进而实现环境改善成果、脱贫增收、和谐幸福氛围等方面的共享。


段德罡:设计下乡 杨陵实践

学会理事、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报告结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斗城乡工作室在陕西杨陵多年的驻村实践经验,致力于探索关中地区普通村庄的建设与发展模式,形成了一套贯穿“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的工作方法,并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


在全域乡村规划层面,通过对村庄的分级分类研究,建构了“分级管控、分类实施”的乡村发展与建设模式;在村庄层面,通过“一村七图”、“村庄规划项目化”提高规划实施的针对性与操作性。在项目设计阶段,致力于通过精细设计,推动乡村建设的现代性、科学性,并大力推广建设废料在乡村建设中的再利用,倡导通过节俭营村、以俭养德来传承乡村传统。在建设实施阶段,通过与工人师傅的深度交流与引导,培育乡村建设中的“工匠精神”。在乡村空间环境建设的同时,择机推动乡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发动村民参与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并结合村庄特色展开产业运营实践。报告总结梳理了当前规划设计团队下乡时需要面对的系列问题和挑战,提出规划师必须沉下身去、扎根乡土,才能真正做好乡村工作,为乡村地区的品质提升发挥专业价值


栾峰:广泛乡村动员与集体能力重塑:乡村规划建设的关键基石

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报告结合近年来做的调研以及实践经验,从现代化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瓦解和集体能力消逝的必然性为出发点,认为应当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深刻思考究竟构建怎样的未来乡村。针对原村民,应充分考虑代际差异和小利益群体差异,强化村民整理利益的保护和增值,同时为村民的差异化发展提供必要支持;还应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引导更多社会资源下乡。由此,将未来乡村构建成为以原村民整体利益为基础,多元化外来资源介入,具有高度开放性和集体能力的新型复合体。


为此必须创新与之相适应的产权及村庄事务等模式,并且将乡村规划与建设作为推动这一过程的有效途径,并据此提出5个方面的主张其一,将乡村规划和建设作为广泛社会动员和持续叠加导入资源的过程;其二,乡村发展的战略策划在注重资源分析的同时,更应量人裁衣,发掘行动者,采取对位扶持,不做没有根基的空想;其三,过程中特别注重激发村民自信,鼓励村民参与,通过共同缔造推动乡村集体的创新性修复;其四,高度重视共识形成的渐进性,为未来不确定性的发展留足余地;其五,积极推动政府资金的投入方式改革,增加津贴或提高工程资金灵活性,为进一步提升现存集体能力和活力提供重要动力。


刘大威: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江苏实践

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


报告结合江苏省的实际工作,首先概括了江苏省城乡发展的基本情况,归纳指出推动乡村人均环境改善的重要背景性原因,即城市蓬勃发展的同时,乡村未能实现同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十余年里,江苏省常抓不懈,从城乡规划全覆盖、村庄环境整治、镇村布局规划优化、美丽乡村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五个阶段性工作,积极推动了全省乡村改善工作。实现了从有没有规划到规划全覆盖,从最基础性的镇村布局到村庄发展,从村庄环境整治到改善。


在具体工作方法上,探索提出了面上的保底性整治工作内容到更为综合性的项目按照,直至更具综合性的特色田园乡村的分层次要求。在此过程中,通过发布《江苏共识(2011)》、《2012江苏乡村调查》、《当代田园乡村建设实践江苏倡议》、举办乡村创意设计大赛并设置紫金奖等一系列工作,动员了大批机构参与到乡村规划工作中来,并且出版社《特色田园乡村设计师手册》、《乡村营建案例手册》、《江苏地域传统建筑元素资料手册》、《江苏省特色田园南乡村规划建设指南(第一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引导乡村规划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术报告

(按照时间顺序)


张杰:乡村振兴下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左转或右转?

华东理工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系教授、博导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使得广大乡村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乡村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但在振兴的热潮中也暴露了乡村发展,特别是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左、右转问题,据此,报告基于城镇化制度、乡村建设制度与乡村保护规划制度的梳理,反思了乡村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解读了制度下的人口博弈、乡村价值评估机制与空间规划范式,揭示了引发左、右转的根源:一系列制度间不平衡性,及其乡村规划“人”与空间割裂,导致了乡村遗产保护、乡村振兴等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利益的背离。对此,报告结合湖北郢城遗址乡村规划,进一步提出了保护规划修补之策,即寻找丢失的规划本质、重拾双向价值取向、回归乡土本源、完善空间特质与强化遗产的多元体验等,以此实现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曹炎:田园综合体影响下的乡村旅游度假区发展研究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规划师


旅游度假区发展经历了多次转型与创新,乡村成为当下国内度假旅游的重要载体,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田园综合体”模式为当下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创新路径。报告介绍了阳山作为全国第一家以“田园综合体”模式发展壮大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通过产权制度、生产力和产业体系的创新变革,整合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功能布局,率先探索出一套企业、政府、村民、村集体通力合作的多路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受到外部环境、自身响应、资本循环创新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阳山的案例提供了具有地方乡土特色、可持续的乡村度假旅游发展思路。


李俊:电商经济影响下的淘宝村产居空间特征研究——以苏州市4个淘宝村为例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电商经济给乡村带来了经济增长,人口回流,为乡村注入了活力,但淘宝村中也相应出现了产居空间布局的新问题,给淘宝村的人与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挑战。报告通过对苏州典型淘宝村产居特征的调查分析,寻求电商经济下,如何规划引导乡村产居空间组织的方法,探索淘宝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推动淘宝村发挥优势,成为促进乡村脱贫转型的新典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载体。


汤玉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富平美丽乡村建设实践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所总工


本次宣讲内容在报告人对富平美丽乡村为期三年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全生命周期的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全案服务的一些思考。在研究国内美丽乡村发展阶段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美丽乡村4.0—资本、策划、建设、运营相结合的乡村全生命周期建设。通过富平建设实践梳理出乡村建设全案服务模式,探讨面向实施的美丽乡村工作重点,包括村域产业发展引导、乡村层面多规合一、建设实施方案及施工期驻村指导等阶段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董翊明:美丽乡村营造之“道”与“器”——“道以载器、器以载道”的浙江乡村振兴内生路径探索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报告从价值之“道”与方法之“器”出发,评述了美丽乡村营造的“九流十家”思想根源,指出了当前认知、主体、手段、政策的“道器分离”问题,认为美丽乡村营造可达到“道法自然”、“中庸之道”和“器以载道、道以载器”三重境界,提出可遵循“道以载器”的生态融合、文化传承、产业兴旺3种内生发展之道,以及“器以载道”的差异自建、适土活化等7种要素集聚之器,真正实现乡村生活、生产与精神的回归。


石晗玥:基于共享经济的互动式乡村发展路径探究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报告从共享经济的理念入手,认为传统城乡互动模式中的各要素不再是平行关系,并从传统的信息要素中提炼出“共享场”的存在,提出以“共享场”为基质,人口、产业、文化为介质,资本贯穿其中的共享互动模式。报告指出共享经济加速了城乡人口流动与融合,促进了城乡产业的互补与衍生,催化了城乡文化的交融过程。以安徽省先锋村为例,结合其特征以及四大核心问题,规划提出通过构建“村+企”精细化合作管理模式,以共享经济模式为基础搭建多共享板块;强化功能互补,突出乡绅文化要素;点线结合,刺激交通尽端完善;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打造品质智慧乡村的四大发展路径。


赵四东:基于“两山”理论的乡村振兴发展机理研究——杠杆原理视角的余村观察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报告立足于杠杆原理“主客体+支点+杠杆”的组成要素解构和“两山”理论“试点先行—理论完善—制度设计—哲学体系”的发展脉络梳理,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空想派—乡建派—革命派—新村派—振兴派”百年实践路线图的反思,借助“两山”理论诞生地余村的案例解剖,构建出“两点一杠杆”的三体协同机理,即两山主客体动态转换场域,利益相关者群落功能体价值转换载体,软硬兼顾双向传动的支撑体导控界面,并进一步提出基于“两山”理论的乡村振兴发展机理可以表征为生态伦理、空间逻辑、权益思维3个更深层次理论维度


李雪飞:基于内外协同的传统村落可持续保护发展探讨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报告指出传统村落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珍贵资源和文化活遗产,在城镇化、现代化战略格局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理应处于相对重要和优先的位置,也同时面临较一般乡村更为复杂和紧迫的挑战。传统村落的可持续保护发展,需要内外协同形成多方合力:既要激活村民主体性,重塑内生动力;又要推动制度创新,吸引外部动力。不同地域、不同特征类型的传统村落具有不同的资源条件,面临不同的问题,需要多元化、差异化创新应对。


宁暕:新时期“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办法探索——以武汉市童周岭村为例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规划师


为顺应我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和“多规融合”的时代背景,我国村庄规划的改革迫在眉睫。随着我国自然资源部的成立,村庄规划的规划内容逐渐向全域化、全要素、全过程的思路转变。报告以武汉童周岭村为试点,尝试从村庄规划的工作框架、技术标准、规划内容以及规划成果四个方面探索村级层面“多规合一”的编制思路,对传统村庄规划编制办法具有一定的突破性。


侯杰:精明收缩  山地乡村居住空间的均衡发展导向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报告从山地乡村的认知、理论和实践困境切入,引入精明收缩理念,通过资源的合理退出和优化重组,在认识乡村居住空间演化的逻辑规律下,从地理、设施、产业、文化4个方面进行空间要素的相关性分类和综合评价。以空间集聚和功能优化为手段,引导形成山地乡村田园生活的适度集聚模式、有机更新的乡村产业主导模式、特色各异的乡村文化融合模式。


周婕:精准扶贫政策下的美丽乡村空间规划探索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


报告指出贫困是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在国家扶贫进入攻坚期的背景下,解析“精准扶贫”国家治理政策与乡村空间规划结合的路径,以恩施白果乡为例,采取过程交互式的规划方法,通过精准到以户为单位的公众参与,政府各有关部门、开发方、规划设计方等多利益主体的共商共谋,寻找“自存与共存”的平衡点,并通过硒资源的利用和空间规划设计技术,实现顶层设计的落地。


李茹冰:一个“失田村”的绝处逢生 ——以浙江省台州市白鹤岭下村规划为例

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


乡村振兴是新的历史时期对乡村发展的新要求。乡村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取短期的经济增速。尤其对于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的村落,如何在生态制约、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乡村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白鹤岭下村是距离黄岩区一级饮用水源地长潭水库最近的上游村庄。该村的发展受到了极为严苛的生态制约限制。报告以白鹤岭下村为例,探索一条应对生态制约,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实现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


张和强:再脉络化与主体回归——汕头市乡村规划的转型思考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师


报告跳脱城乡二元、城乡统筹发展的既有框架,关注到乡村本身,从发展脉络、村民主体着手,回顾汕头市乡村规划的发展历程,探讨村民、基层管理者、政府、规划师以及社会团体在乡村规划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总结目前汕头乡村规划的特征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参与式的规划技术路线。


李冠元:行动导向下的乡村振兴规划创新探索——以杭州新叶村为例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规划往往面临难以落地的问题,乡村规划应以行动为导向进行创新转型。报告分析了当前乡村规划难以落地的原因,并通过新叶村规划的实际案例,提出了六大转型重点:上下结合调研、多元主体协作、数字技术支撑、行动计划指导、多元版本解读、年度评估保障


刘瑞刚:由“三农”到“四乡”——新时期乡村振兴规划关注要点的若干思考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所长、高工


报告讨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乡村振兴规划必然需要紧密结合“三农”这一核心抓手,“三农”不仅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概念,更是一个与时俱进、不 断扩展自身内涵的专有名词。以“乡业、乡民、乡村、乡愁”四个维度来构建对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读框架,并探讨乡村振兴规划应该重点关注的方面。包括:以供给侧改革、供应链逻辑为特征的新乡村产业;聚焦生活于乡村空间之上的更加多元化的居民;村庄+田园”的全域空间逻辑 ;以及通过“乡愁”归源来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吕攀:“四定式”的北京市保留型村庄规划管控方法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市域内的大量的保留村,如何落实减量任务,如何控制村庄无序蔓延,如何传承村庄特色,如何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成为实施关键。本报告针对新形势下村庄规划编制要求,提出“定量”、“定界” 、“定形”和“定规” 既“四定式”的规划管控方法;并以2016年住建部评选的“全国村庄规划示范”-《北京市门头沟区炭厂村村庄规划》的相关内容为实证,对管控方法进行验证。


董鸣:新型城镇化下的市域村庄布点规划路径探讨——以宜城市为例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在新型城镇化下的发展诉求下,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逐渐由“单一”的小农经济向“多元化”的产业经济转变,农村居民聚落点亦表现出向农村社区集聚的特征。报告针对宜城市市域范围内现状村庄的分布特点以及村庄人口空心化、用地粗放化、资源沉淀化等问题,在合理的架构村庄布局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多因素评价分析方法,考虑自然条件、人口总量、经济产业、交通设施等因素对中心村布点进行均好性遴选,以地貌分布特征线索将市域内的选点村庄划分为团块状、线性状以及斑块状三种类型,并分别提出相应的撤并控制方法,以期支撑宜城市“多规合一”中建设边界的划定,也使非法定规划的乡村布点规划具备更强的实施性。


龙湘雪:基于条件判断的乡村规划编制探索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报告以台州市白鹤岭下村为例,分析当下乡村发展和乡村规划的困境,指出乡村规划应当修正思维方式、增强可实施性。进而提出了基于条件判断的乡村规划理念和关键内容,并以岭下村为例展示条件规划编制实施的全过程,以期为乡村规划的编制提供新思路。


现场讨论


报告颁证


墙报展示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


相关阅读

2018规划年会 | 专题会议五:城市更新,品质生活

2018规划年会 | 专题会议二:城市生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2018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十九——设计下乡:如何避免城市化

2018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二十三:面向实施的数字化城市设计 务实与实务

觉得好,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