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兴华:人居实践视野中的小城镇规划新思维

导读

2018年11月25日下午,2018规划年会专题会议十二“共享时代中的小城镇创新发展”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三层大宴会厅D召开。学会副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原司长何兴华作特邀主题报告。何兴华副理事长将人居科学与小城镇规划相结合,针对小城镇规划的问题、人居实践的视野、小城镇规划的新思维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近年来的一些思考。


本文字数:6484字

阅读时间:19分钟


何兴华

学会副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原司长


01

小城镇规划的问题


小城镇争议的原因


关于小城镇,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争议了三十多年。何兴华副理事长认为是因为对小城镇的理解不一样导致的。


作为居民点,小城镇属于居民点体系的中间环节,强调的是居者实践。居民点是客观存在的,所谓小就是规模不大,所谓城镇就是性质不太明朗,处于城乡过渡的中间状态(费孝通语)。


作为管理单元,小城镇属于与“乡”平级的行政建制,强调的是社会治理。由于管理单元可以不断调整,例如人民公社、改乡为镇、撤乡并镇、移民建镇等,就会有很多不同看法。


作为政策对象,小城镇属于政府开展工作的手段,强调的是政府作为。政策对象可以灵活使用,例如搞综合改革试点镇、设重点镇,搞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封历史文化名镇等。这些政策对象,很可能在行政单元中重叠,也可能另划了一块。这时候,我们把小城镇称之为大战略,并不是说所有居民点意义的小城镇或者行政建制镇都要大发展。


因此,关于发展小城镇的争议,主要是由于对城镇化重点的不同看法引起的。


小城镇研究的重点


小城镇与城市或乡村一样,属于一个研究的领域,不可能归于某一专业或学科,用一种研究方法。重点要研究小城镇在居民点体系变迁中的一般规律,特别是能吸引人们在小城镇这样的居民点上居住的真正原因。只有了解一般规律,才能为管理单元的调整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为政策对象的设立提供相对可靠的决策咨询,真正发挥学术的作用。


城乡规划学科如何在众多研究小城镇的学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认清我们学科的本质特征,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能指导建设实践,改造物质世界城乡规划学科需要对人类社会各种活动所产生的空间需要进行整合,保障大众的基本需要,协调精英的增补需要。当然,城乡规划学科对于小城镇的研究,并不是小城镇研究的全部内容。


 小城镇规划相关概念


这里所说的小城镇规划,是指政府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而不是一个学科或专业。小城镇规划,狭义讲就是镇规划,可以分为镇区和镇域两个层次。由于镇内包括集镇、村庄居民点,以及各类政策对象,也可以作广义的理解。


作为居民点,包括建制镇镇区、集镇、自然村的规划;作为管理单元,包括镇域、乡域、村域规划;作为政策对象,包括各类试验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规划等。由于镇包括县政府驻地镇,小城镇规划扩展为县域规划。又由于县级市不少都由原先的县改为市,县级市的市域规划,乃至大中城市行政辖区范围内,也有不少小城镇规划的内容。


由于镇与村关系密切,人们经常将村镇规划作为组合词使用。由于“改乡为镇”,而且乡镇是同一个行政级别,所以也有乡镇规划的提法。当将县域及以下的区域作为区别于城市建制时,又有了乡村规划之说。因为乡村居民点规模较小,规划经常与设计一同开展,于是又有了村镇规划设计一词。


规划下乡的探索


我国由政府组织的规划下乡已有六十年历程了,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各有不同的原因和重点。


一是1958年至1977年的二十年,国家的主要目标是谋独立,建立国家工业体系是重中之重。因此将农民组织起来计划生产粮食,统购统销,用“剪刀差”获得启动资金。规划下乡主要是为政治需要服务的。


二是1978年至1997年,阶段任务是谋富裕,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并取得成功,乡村工业化与乡村城镇化势不可挡,大量的建设需要安排,生态环境受到威胁。规划下乡主要是为乡村建设服务的。


三是1998年至2017年,以促进城镇化作为起点。执政党领导我们谋强盛,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关键。从小城镇成为大战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再到美丽乡村建设,从特色小镇到田园综合体,一直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规划下乡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今天,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期,小城镇规划需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准的行动。


02

人居实践视野


关注人与物的互动



上图为何兴华副理事长所改绘,竖轴是人的干预程度,横轴是空间尺度,中间的内容是科学揭示的世界,是主观与客观一体的。要想在人类知识体系中为人居的内容安插一个位置,需要看清人居实践的创造性本质。


吴良镛先生强调,人居环境是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的整体。理解这个问题的难点,并不是空间的尺度和类型,而是“人”与“物”的关系。


一是定位于人,即居者,关注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方式;二是定位于物,即环境,关注物质环境及其营造方式;三是定位于居,即实践,关注人类的居住活动及其文化创造过程。单纯研究人的需要,是人文学科或者社会科学的长处。专门研究物质环境,是工程技术或者应用科学的长处。人居科学的任务是研究人与物互动的过程,也就是人居实践活动。


关注居者的实际体验



东方人把自然作为基础称之为“大自然”,其重要性是无法替代的。生命现象、人类社会现象都是自然条件下产生的。人是生命的一部分,居住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创造出来的。人居是人类活动空间需要的体现,首先是客观的。同时,作为仅次于认知的科学类型,人居又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同样需要有多种满足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将居住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居者的实际体验,才能将人与物关系的研究落到实处。


建筑学专业要在建筑类型研究、建筑设计研究的基础上,更多关注用户体验和资源利用。风景园林专业要在园林和风景区研究、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基础上,更多关注观赏者体验和资源利用。城乡规划专业要努力克服城市研究和乡村研究、规划研究与设计研究两分的状态,更多关注政府、市场主体、城乡居民,以及规划师的规划行为对地表空间环境变迁的实际影响。


关注人居实践的全过程



此图来自1992年的联合国人居奖获得者英国建筑师John F.C. Tuner的英文原图,揭示了为什么人居实践令人那么困惑,因为可能性太多。所以当把居作为动词的时候,就和人居环境设计产生了很大的不一样。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也就不单纯是修桥修路改厕所了。


人居实践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利用各种资源,对人居环境进行选择、营建、使用、维护、改造等活动的全过程。人居实践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活动的重要内容,既是人居实践的对象,也是人居实践的主要成果。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只是人居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没有包括人居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关注人居实践的层次



物质空间形态的构成,取决于各类资源要素利用的方式。建成后的物质空间又成为资源和要素的重要方面。资源要素利用的方式,反映了决策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情况。利用中的资源要素又成为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体制机制和制度情况,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形成后的制度又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居科学关心的是具体时空间范围内人与居的互动。治根的事情,也是最难的事情,是社会文化的改进。资源利用的问题,最后集中反应的都是整体的文化,所以文脉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关注人居实践观的历史形态



此图表现的是人居实践观的变迁。最初,人们普遍关心物质营造与环境设计,强调把东西做出来,看得见、摸得着。当地表环境的人工化程度增加,为什么人、用什么标准的问题随之产生,于是关注财富分配与资源利用。财富分配和资源利用涉及面宽、利益关系复杂、矛盾尖锐,问题提升到社会治理与公众参与。人工环境保存久远、文脉延续,处理保留与新建的关系是永恒的主题,历史保护与文化创造逐步受到重视。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化增强了人类对共同命运的认识,绿色发展成为共识,全球互动与生态修复盛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网络社会的形成,万物互联的趋势不可逆转,智慧集成与系统优化成为发展方向。


何兴华副理事长指出,人居实践观是不断累积的,不能把它们看作一种“范式转移”。


关注人居知识生产的科学化



人居科学与其他专业有个重要的区别,它不是某个专业在人居这个领域的延伸,而是人居科学中对于某个专业知识的应用。


常识是科学的来源,不能等同于科学。通过实态调查向现状学习,研究无建筑师的建筑、无规划师的规划,是一种生产知识的方式。技艺是科学的来源,也是科学的应用,但不全是科学。职业建筑师、规划师做规划设计工作,如果不做科学研究,并不生产科学知识。治道是科学的来源,更是常识、技艺、科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公共部门运作的方式与对公共政策和治理的研究不能划等号。哲理是科学的来源,也是人类对于世界和人生原理的认识,是各种认知能力的整体反映。哲学与科学不能划等号,科学规划,说是很容易,做是很难的。


03

小城镇规划新思维


反思原有的规划观


虽然重视以人为本,但是往往将人与物对立起来,在强调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徘徊。没有真正认识到人与物的互动过程才是规划的本质。


虽然重视沟通共享,但是没有将实体对象研究和主体行为研究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对谁的居住、谁的场所问题采取了回避态度。


虽然重视规划管理,但是没有认识清楚,即使规划专业自身闭环,仍旧只是人居实践的一个环节,不明白规划不能独自解决复杂的城乡发展矛盾。


虽然重视资源利用,但是对于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重视不够,没有真正认识到文化的深刻影响和长远作用。


虽然重视生态智慧,但是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的极端重要性和自然环境的基础性作用,不理解人居实践是一个“累加”过程,不是“替代”过程。


虽然重视科学规划,但是对什么是科学、已往发生的或他处发生的规律是否就是科学,缺乏深入思考,人为拔高了信息技术的科学地位。


新时代新认识


城乡规划政府职能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小城镇规划不能独善其身。但是,从居民点变迁角度看小城镇,并不是由哪个部门管理的问题,而是小城镇规划本来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城市问题与乡村问题互为因果,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是同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其长久的动力源自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关系的改善。小城镇,正是在城乡融合中发挥作用。小城镇规划不能画地为牢,需要摆脱部门主义和学科偏见,从更宽泛的人居实践视野,用人居科学理念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指导。


何兴华副理事长认为需要强化三类思维、落实三类思维、建立三类思维


强化主体、系统、特色思维


强化主体思维。以人为本需要具体化。这里的“人”,是与小城镇相关的全体居者,这是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要重点考虑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土地权益的保护、土地收益的分配使用。对于农民而言,核心是宅基地使用权、资格权、所有权政策的落实。要尊重各地的民风民俗,从朴素的人情、简单的日常生活中挖掘乡土文化内涵,通过具体的规划措施展示出来。


需要考虑规划范围内居者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的整体利益安排,考虑规划对其带来的影响。不是到城市里去或者回到乡村去的问题,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才是关键。


强化系统思维。小城镇作为乡村之首,始终不忘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要通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综合措施,确保当地群众安居乐业。小城镇作为城市之尾,是城市功能延伸服务的具体场所,要更好地统筹人才、资金、土地、社保、文化等政策,让各个方面形成合力。


放到城乡融合的历史长河中认识规划对象,对环境设计、资源利用、社会治理、文化保护、生态修复等内容进行智慧集成和系统优化,服务于效率和平等,维护乡村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强化特色思维。小城镇规模不大,产业更要合理分工,体现特色,避免重复产生的恶性竞争。重新认识小农经济,将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美的产品,通过网络平台整合到更大的市场。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


成功的规划就是要找到特色,即生存的依靠与发展的底气。要放在具体区位和空间条件下来认识小城镇,不能照搬发达地区的经验,更不能生搬硬套发达国家的经验。


落实底线、增值、跟进思维


落实底线思维。保护自然资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适应气候地理地质和条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保护历史文化,划定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等保护的范围。


不是样样内容都安排好,而是明确哪些内容不能动。点线面结合,划出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将经过批准的规划确定的底线,通过占地规模、建设总量、环境指标、整体风貌等要求和具体项目落到实处。


落实增值思维。高度重视现状调查和分析,要对农田、山林、水面,房屋、道路、农业设施等进行详细测绘,对实物的质量、权属,及使用者的收入情况、改扩建意愿,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安排,针对现状条件,明确具体项目建设的时序。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决定分散居民点的去留,明确拟长久保留村庄的功能分工和拟合并村庄的处理意见,切实提升宜居水平。


对规划布局将要影响的拟建设用地的土地增值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同时要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落实跟进思维。统一用地分类方法、图纸空间范围,规范内容名称、规划期限,建立协调的规划体系和灵活的运作机制。通过新技术手段,建构信息平台,将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各类信息整合到同一个空间构架中。制定评价体系,不断反馈信息,将经验决策与数据辅助决策结合好。


动态跟踪、全过程监督居民点变迁情况,经常性地对规划实施带来的影响进行检讨,并按照一定程序修改完善,更好地实现总体规划确定的整体目标。


建立急所、磁铁、促成思维


建立急所思维。优先安排防灾减灾、扶贫攻坚、农村危改、社会治安方面的内容。寻找发展新动能,挖掘优势资源,扩大就业机会,提高整体收入水平。有一个大体上合理的布局,把急需要上马的项目安排好,指导近期建设,避免二次改造。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范围,尽量不占耕地。有利于开展土地整理,改革土地制度。


好比下围棋,虽然始终不能忘记大场,但必须处理好急所,否则全功尽弃。必须切实提高小城镇的应变抗压能力,建设韧性城乡。


建立磁铁思维。要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发挥县级机构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要传承、发展、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切实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要改变容器思维,切实提供有利于保障基本需要,平衡增补需要的各项公共政策,在空间安排上为宜居、宜业、宜学、宜医等创造条件,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


建立促成思维。要发挥村民自治组织、投资企业等各方主体的作用,组织好公众参与。要充分与各个利益相关方协商,提出共同遵守的规则。在向本地居民宣传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了解本地居民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和实用技能,促进本土智力与外脑的交流学习,处理好外来人口与原有居民的关系。在土地政策、住宅提供、社会保障、基础服务等方面综合考虑。


把事情做成,不能停留在协调沟通阶段,不能光有共享成果的理想方案,需要在复杂的矛盾的利益关系中找出维护公共利益的具体规划措施。


04

结        语


最后,何兴华副理事长强调,要充分认识规划师下乡面临的挑战。例如,对三农问题理解不深,普遍存在“精英意识”,不大善于与基层政府和农民的自治组织打交道;直接干预物质环境建设,对农民的财富积累、利益关系等问题重视不够;强调单纯土地观点,还没有形成地表空间综合资源的理念;规划实施缺乏手段,对建设资金筹措、土地权属纠纷等矛盾处理没有经验。


搞小城镇规划,不是假期下乡寻根怀旧,不是城市生活压力的偶然释放,不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更不是小资情调的复古避世。生活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应该是生活方式的选择,而不应是社会地位的反映。研究城市,还是乡村,应该是研究领域的选择,而不应是学术地位的反映。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


相关阅读

口述历史 | 何兴华:规划下乡六十年

城市创新发展论坛丨何兴华:人居科学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2018规划年会 | 专题会议十二:小城镇品质提升与创新发展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