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浮生三十,诉说生长中的故乡

闫广博 中国城市规划 2022-04-01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于春节前夕推出“规划师眼中的故乡变迁”有奖征文活动,本文作者闫广博从一个规划人的角度,将内心感知的故乡客观阐述了出来。


本文字数:4684字

阅读时间:13分钟


闫广博


作    者


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 ,工作于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左滑查看作者信息


引    言


我的故乡是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一个叫闫庄的村庄,她没有大山的郁郁葱葱,也没有江河的浩浩荡荡,她就是一个安静又普通的平原村庄,四五百户,一千多人,两千多亩耕地,此刻才发现我能说出太多的村庄规模,唯独家乡给了概数,我的cad、图纸、文本、说明书中没有闪现过她的名字。


作为一个规划人,看到这个征文的时候想了很多,是不是应该按照论文的形式,找一个切入点或者主题进行深入阐述。思虑再三,我认为将内心感知的故乡客观阐述出来,更真实且有意义。


图1 故乡的交通区位条件(作者自绘)


一、生态本底


儿时故乡的环境不夸张的说可以借用《兰亭集序》的描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图2 网络照片示意,但远不如当年故乡林荫道

   

小学时代印象最深的生态表征有两个:两侧柳树筑起的林荫道和灌溉防洪两用的坑塘


躺在行走在“柳廊”的牛车上是那么的惬意;坑塘同样承载了我更多的记忆,因为她是我们洗澡、嬉戏的绝佳场所——扎猛子摸砖头、把枯萎的树当船开、捉鱼、烤鱼,不亦乐乎。


中学时代(1998年)

故乡的总体印象就是干旱,因为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河流、坑塘持续干涸(再也没有游过泳),村里的饮水也被迫由使用了几十年的露天水井改为深井(150米);“柳廊”因为修建较宽的村村通而消失,其实更多的原因是为了筹集资金。


大学时代(2005年)

干旱的自然条件有所改善,河流坑塘中的水渐渐可以蓄积,听村里人说是从某某处调(买)的水,但水质极差(目测即可鉴别)。即使如此,在春冬两季(农业生产所需)人们为了灌溉也能让他在几天内消失于无形,殊不知后面带来的土壤板结问题比干旱更加可怕。


毕业后(2013年)

整体环境明显改善,水量充沛水流清澈,但是一个生僻词“雾霾”越来越让农民所认知,农村地区和环境优渥的关系,由原来的“亲兄弟”渐渐变成了“远房亲戚”。


图3 水质好转后的坑塘(作者自摄)

 

二、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根据亲身体会大致分为手工劳动、小型机械化、机械化三个阶段。种植类型也进行了一个轮回“大田作物(玉米、小麦)——经济作物(棉油、果树)——大田作物”。


背后有两套逻辑:(1)机械化生产的升级;(2)家庭收入构成的转变



手工劳动的小农时代:劳动力就是第一生产力,解决温饱问题。


个人小经历:

六岁那年,一天早上四点多被爸妈从被窝里薅起来去收小麦(不是虐童,是避免一人在家不安全),收割的工具是手(你没有听错)——目的是保持土壤松软,利于玉米播种。那时候镰刀是主力工具,但精益求精的地道农民爷爷要求全家这么干,无奈贯彻执行。这样劳动强度导致人们必须全身心投入大生产,因为那是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有出息一定逃离农村”是那个时代最时髦的话题



小型机械化时代: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的雏形,全民努力奔小康。


时下推崇的规划思路“规模农业、订单农业、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指导”,在当时已经初步形成。


该阶段典型特征就是大规模种植果树、棉花、大豆、蔬菜等具有高附加值农作物,原因很简单:


  • (1)小型机械化释放了更多的生产力;

  • (2)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玉米一斤最低一度降至4毛;

  • (3)市场经济在农村开始显现,消费需求升级倒逼村民要赚更多的钱。


产业发展小结

我村统一种植百亩果园,县农业局定期派技术员在大喇叭上进行技术指导,关键节点进果园教授修剪技巧;村民自发种植棉花,规模达几百亩;农产品公司与农户签订冬储白菜协议,定期收购。


这种状态持续了数年,但不知何时种植默契忽然消失了,今天思考可能是人均耕地面积太少,经济作物种植收入已经难以应付“复杂的消费升级”



机械化大生产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农业已成为附属。


近十年来,大型机械化的普及引发大田作物的回归。根本原因是家庭收入发生结构性变化,工资性收入占比远远超过农业收入,经济作物种植性价比远远低于工资性收入。


算个小账:

理想状态下,一个劳动力可负责3亩棉田,亩产出350公斤,每公斤14元(2018年棉花期货价格),年毛销售收入1.5万元,减掉各种成本可收益1.2万元。现在农民工月工资水平基本在5000左右,经济作物种植明显不具竞争力,更何况大田作物,所以农业已经成为农村的附属产业


图4 我家一年的收成(农业只能成为附属)


三、生活品质


谈生活品质必须谈人,笔者继续算个小账。


空心村始末,城镇化作为根本原因大家耳熟能详不再多谈。随着机械化时代到来,农村“过秋”现在基本两天搞定,一天雇佣大型收割机直接将农作物变为颗粒入仓;一天播种机翻地播种。收割播种一亩地支出80元,每户5亩地支出400元(人均1.2亩),一个青壮年劳动力工资一天200元,外加来回路费明显不划算,因此农忙时期热闹的农村也在消失。


即使如此农村生活品质也明显转好,比如住房由原来的土坯房升级为砖瓦房、路面由原来的土路升级为硬质路面、夜晚由原来星月采光升级为路灯照明、厕所由原来的旱厕升级为冲厕(虽然还不太成熟),但也有诸多切身问题尚未解决。




The Change of House


滑动解锁

1

儿时的住房条件


2

现在的住房条件


图5 住房的变迁

(儿时的住房条件VS现在的住房条件)

   

1、交通问题


2016年我闺女“有幸”成为留守儿童的一员。几年的奔波经历告诉我,区域交通条件借助国家政策提升明显,京津沧早就实现一小时交通圈,儿时的泥泞土路变成了硬质路面,不用担心“人不留客天留客”现象的出现,但美中不足的是公共交通的最后两公里依然靠爷爷的三轮车进行接驳


2、教育问题


承接留守儿童的话题,小时候我们可以在本村加邻村(相距500米)完成小学阶段的教育,并且完全自己结伴上学。现在由于村庄学龄儿童减少,本村小学旧址已经转为宅基地,邻村也只保留了2个年级,3年级以后统一在乡镇解决,于是伴随留守学龄儿童诞生了专职接送的爷爷奶奶(早1中2晚1共4个来回)


3、医疗问题


首先点赞国家新农合的巨大作用,人们不再惧怕大病。然而日常就医条件却大不如前,之前村里可以“养得起两类医生”,一是医生世家之后,二是卫校毕业的本村学子。如今,前一类人由于各种证件难办被停业,后一类人由于追寻更高的收入而外出,导致村里只剩下一间政府资助建设的“标准卫生室”。村民也只能选择服务半径超3公里的诊所就医。


4、消费安全


农村是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供给地,也是各种过期、山寨产品的倾销地,“康帅傅、王老古、大个核桃”等商品屡见不鲜。农村居然开始担心食品安全,真是太过讽刺。


5、基础设施


通信设施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最强,从2G到4G再到普及光纤,仿佛让这个普通的村庄连接了整个世界,各种国家政策甚至新奇趣事渐渐代替家长里短成为人们首选的谈资。


美中不足的是村庄给水、卫生问题仍难以解决。人们频繁反映水质差,以至于大部分村民驱车几公里去买处理过的纯净水。我没有将水带往权威检测机构,不便下结论,只能说用水感受:出水温度30度左右;泥沙含量肉眼可见;用洗洁精洗刷永远是滑滑的;做饭口感明显不如处理过的水。


卫生问题主要包括污水、农业生产及生活垃圾。没有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是农村的共性,“渗井”作为一种集体智慧给地下水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传统养殖缺乏整体统筹,导致夏天全村异味弥漫。生活垃圾已经按照规划外包,定期清理至乡镇垃圾填埋场,由于费用和人员问题,每周清理一次(农忙除外),可想而知垃圾收集点周边的景象。

  

四、村民自治


2018年发生了三件事展示了故乡异常强大的自治积极性


第一,2018年汛期我县降雨量创下历史新高,通村公路被大雨冲毁,用了两天时间村民自发将路修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效率之高前所未有;第二,村庄夜间照明设施全部村民自发捐款解决;第三,为迎春节故乡成立微信群,自发捐款购置文化娱乐设施,短短两天筹集近两万元,大大提升了全村文化生活水平。


原因剖析:

村庄百度百科定义:人类聚落发展中的一种低级形式,人们主要以农业为主,又称农村或城乡结合地区。


其实我更倾向于从人的社会化属性来定义,村庄是一群有着复杂的宗族关系、相近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历史经历的人组成的传统社区。该社区成员对美好生活高度渴望,一旦有可致富的好政策、好领导、好项目,他们将发挥超乎想象的的团结力,归根究底乡村振兴毕竟还要靠自己


图6 故乡文化展演,老乡提供

(左:扇子舞表演;右:传统锣鼓表演)


五、一点感悟


三十多年来故乡向着美好家园目标不断迈进,政策上从取消农业税到发放粮食直补,再到休耕补助,增强农民的认同感;建设上美丽乡村行动提升了村容村貌,增强了村民的自豪感;经济上村民收入稳步增长,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但付出的代价是“农村不再像农村”。


作为乡村出身的规划师,深知乡村振兴的困窘,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农村特有的生产要素就是耕地,前文论证过由于人均耕地面积有限,即使规模化种植也难以明显提高收入。必须研究适合当地土壤环境的高效农产品(全生命周期带来经济效益),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使农产品创造更大的价值。


实施建议


农业产业做到有的放矢。首先,由政府(或乡贤)主导,将村庄土壤、水等主要生产要素取样送至农业科研院所,根据检测结果科学选取农作物品类,编制种植技术手册对村民进行培训;其次,政府针对农作物种植优势,申请“三品一标”,创建当地品牌,与此同时,积极开拓销售市场及农产品加工企业,深挖农产品的潜在价值,延长产业链,真正做到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最后,利用物联网技术,引导新型农民开展订单农业,拓宽收入渠道。


2


产业振兴的前提是用地承载,城镇化进程导致农村建设用地增量几乎为零。研究“村庄(废弃宅基地)——开发区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创建村庄飞地,用来引进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从而规避村庄在对外交通、市政供给、公共服务方面的弱项。


实施建议


充分利用空心村“优势”,打通政策通道,做到村庄建设用地异地开发的终极目标,即将村庄内闲置宅基地进行农业复垦,相应指标腾挪至集中建设区用于经营性开发(工业、商业),用地则作价转化为村庄集体资产,进行企业入股或融资。


实施结果


既实现了村庄闲置土地的再利用,又解决了农村(区位、交通、市政、配套差)招商难的问题。乡村产业得以振兴,城镇开发区获得额外土地指标,农产品加工企业扎堆规模化经营的三赢局面。


实施难点


农村建设用地入市的政策和程序合法性,需要政府部门解决,同时简化相关项目审批程序(毕竟农产品不能等)


3


活力重塑的途径是人的回归,让人回去不是目的,留住人才是关键。持续稳定的高收入是外出人员回乡的必要条件,也是乡村实现自我造血能力的体现,是村庄公共服务、消费安全、文化休闲提升的助推剂。


实施建议


消费安全,规划干预能力有限,只能寄望于质量监督和工商部门。


教育方面,由于过低的人口密度难以实现均等化,规划师可从“区域”的角度审视,建议周边“X个村”合建小学,但要改善“校车制度、午休条件”,降低家长接送频次,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还能解放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


医疗方面,建议设立“村庄责任医生”制度,定期到村庄走访,并对常见病进行诊治,一周两天足以解决村庄常规需求,让卫生室“活”起来。


文化方面,村民追求美好生活向往的潜力是巨大的,场地在村庄永远不是问题,器械设备也可以实现自给自足。需要企业和村集体介入的,主要是农业技能、商品推介、产业前景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一旦产业形成规模,无需“规划”相应文化生活也会顺理成章。


六、结语


人人内心都藏着故乡,不管曾经贫瘠的她,还是现在生病的她。希望未来故乡在一系列惠民政策和规划的引领下,在各方帮扶和努力下能绽放出属于她自己的光芒。最后为故乡写一则广告: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闫庄村,期待各位领导、科研院所、企业家助力发展!

 


“故乡变迁”话题讨论区


一万个人心中就有一万个故乡,规划师眼中的故乡变迁又有另一番新的视角。作者的描述是否引起了你的共鸣?抑或你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欢迎点击文末“写留言”参与讨论。



相关阅读

荷花,留待光阴 —— 雄安新区里的诗意白洋淀

寻梦:而立之年油田小镇的再启程

何以解乡愁:一个规划师眼中的故乡变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