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聚焦 | 浙江的“未来社区”长啥样?
导读
自今年浙江省两会“未来社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浙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浙江的“未来社区”到底长啥样?现在又进展到哪一步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本文字数:1854字
阅读时间:6分钟
自今年浙江省两会“未来社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浙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又有实质性进展。近日,省政府正式印发《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也标志着浙江已着手开展未来社区建设试点申报工作,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将全面启动。
浙江已经着手启动“未来社区”的建设,来源:中国蓝新闻
为什么要建未来社区?
“未来社区”的概念,对不少人来说还略显陌生。放眼国际,却已有不少“未来社区”的建设先例。以加拿大为例,以建设更智能、绿色、包容的城市为目标,打造了Quayside未来社区。欧洲BLOCK模式、新加坡COMPLEX模式、日本共享住宅,也都能看到未来社区的影子。
在中国,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居民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也与日俱增。但是,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新旧社区发展参差不齐,加上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出现,对新型城镇化提出严峻考验。
建设未来社区,就是要寻找一条“新路”。在国内,浙江是首个要提出建设“未来社区”的省份。早在2018年12月,浙江省发改委牵头就未来社区建设展开问卷调查,共收回3万余份有效问卷。
问卷结果显示,民意比较集中的主要在这些方面:
重房地产轻人文,邻里关系淡漠,缺少文化交流载体平台;托幼难、入幼难,优质教育资源稀缺,覆盖人群少;社区医疗“看得起”但“看不好”,养老设施与服务缺失,健康多元化需求难以满足;停车难、公共交通出行不便,物流配送服务不完善等。
而这些民生问题,都在浙江未来社区的打造方案中有了解决办法。
“未来社区”到底长啥样?
未来社区将以塑造“和合”特色邻里文化、创新邻里贡献积分机制、打造邻里互助生活共同体等为重点,构建“远亲不如近邻”的未来邻里场景。
针对邻居关系淡漠的现状,未来社区将以塑造“和合”特色邻里文化、创新邻里贡献积分机制、打造邻里互助生活共同体等为重点,构建“远亲不如近邻”的未来邻里场景。
大家关心的社区教育问题,在未来社区也有了答案:将高质量配置托儿服务设施,重点发展普惠性公办托育机构,探索临时看护、家庭式托育等多元化模式,强化专业托育员培训和监管体系建设,实现3岁以下幼儿托育全覆盖;提升扩容幼小服务设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打造“名师名校在身边”青少年教育平台,围绕3—15岁年龄段教育需求,打造社区青少年线上线下联动的学习交流平台,打通优质教育资源进社区的渠道,集成素质拓展、兴趣活动等多种类型教育服务。
对于停车难、公共交通出行不便,物流配送服务不完善等问题,浙江提出了“打造未来交通场景”,将构建“5、10、30分钟出行圈”。在这个出行圈中,通过统筹车位资源,创新车位共享停车管理机制等,可以实现5分钟取停车;通过创新街区道路分级、慢行交通便利化设计,可以实现人在10分钟内到达对外交通站点;运用智慧数据技术,集成社区快递、零售及餐饮配送等物流需求,可以实现30分钟配送入户。
此外,“终身学习”的未来教育场景、“全民康养”的未来健康场景、“大众创新”的未来创业场景、“循环无废”的未来低碳场景、“艺术与风貌交融”的未来建筑场景、“优质生活零距离”的未来服务场景和“政府导治、居民自治、平台数治”的治理场景都将出现在未来社区中。
据悉,在九大未来场景的基础上,浙江将鼓励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未来社区建设新模式、新产品和新机制,及时总结推广。
一图读懂浙江未来社区怎么建
本文来源:综合中国蓝新闻、浙江在线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风雨规划路 | 董黎明:地理学在城市规划应用的几个案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文章精选丨省域尺度的人居环境特色塑造——江苏案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案例丨日本高架桥下的奇妙空间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