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城市更新,多元共享”,2019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召开

导读

8月30日-9月1日,2019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年会在北京清华大学成功召开,会议主题为“城市更新,多元共享”。


本文字数:6830字

阅读时间:20分钟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下称学委会)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联合承办,中国城市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中德城镇化伙伴关系项目联合协办的“2019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年会”于2019年8月30日-9月1日在清华大学召开。


本次研讨会以“城市更新,多元共享”为主题,针对新时期强调以人为核心、注重内涵发展和突出城市品质提升的发展需求,结合北京、广州、天津、深圳、南京、台北、德国等地探索,采取“特邀专家+征文宣读”相结合的报告方式举行。本次研讨会包括4场主题报告和交流讨论,“多元路径”、“空间营造”、“包容共享”、“多样生活”4个分会场及33个分会场报告,并借助于同步直播手段,内容丰富、聚焦主题、形式新颖、富有创新;与此同时,研讨会同期举办了城市更新主题展览,展示了全国近年来在城市更新领域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引起参会代表的强烈兴趣和反响。


与会代表合影


8月31日上午

开  幕  式


31日上午8:30,大会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泽生厅拉开帷幕。开幕式由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主持,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甄树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郭理桥、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和秘书长石楠、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悦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开幕式


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主持)


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甄树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郭理桥


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和秘书长石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悦


会议展区:“城市更新,多元共享”主题展览


8月31日上午

城市更新学术研讨会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由学委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阳建强主持,4位专家学者围绕着主题“城市更新,多元共享”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主持人:阳建强

学委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伍  江

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


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作了题为“城市‘有机更新’及其实现路径”的学术报告。报告指出:在中国已经持续了30年的快速大规模城市改造与建设活动必将迅速转型,城市建设与发展亟需从粗放型增量发展步入精致型存量发展的有机更新轨道。从客观规律上说,城市的增量型发展阶段是城市的初步建设阶段,城市的存量型发展阶段是城市的维护和提升阶段。就城市发展的全生命周期而言,增量型发展阶段是短期的、非常态化的,而存量型发展阶段是长期的、常态化的。城市的生命力既表现在战略性的空间布局与建设引领、城市能级的持续提升,也体现在那些细小尺度上的、微观层面上的积极应对和活力激发,有时更体现在那些非预见性的、自发的和时常涌现的自然更新过程之中。报告还强调,惟有尊重城市发展演变的规律,亦即城市有机更新的规律,城市的生命力才会愈加旺盛。


 

王  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作了题为“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学术报告。报告指出:新时期城市工作的新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加强人居环境建设、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在城镇化的下半场,城市更新将是城市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这需要以城市设计为引领,促进城市空间品质的全面提高,需要编制有温度和有体感的规划。在报告最后,王凯院长还强调要通过绣花式、微创性的更新模式,解决从设计到管理的一系列复杂问题,落实系统化的更新改造措施。


 

刘守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守英作了题为“地利共享与城市更新——珠三角案例”的学术报告。报告以南海为例,聚焦于城市更新过程中土地问题的解决和利益分享的实现,指出:城市更新的重要意义,就是要校正整个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而城市更新的重要工具,就是是从原来讨论地权的国有和集体所有转为地利的增值共享,并在城市更新的土地转性和用途转变过程中,分配增值收益。最后报告还延伸探讨了土地管理法修改的价值,认为土地增值收益在集体和国家之间分配有助于形成更有利、更优化的城市结构,也为更新做出了重要的制度安排。


 

边兰春

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作了题为“统一与多元:演进中的北京城市更新与再生”的报告。报告从北京作为首都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关键问题出发,指出:首都的发展要强调发展转型、强调生态环境的控制、强调城乡风貌的管控,以及做好新的减量存量模式下的利益分配;与此同时,要清晰认识到城市更新的三个基本转变,即: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机制转变,从土地开发到邻里更新的模式转变,从环境改造到社会共治的目标改变。


学委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阳建强为主题报告嘉宾颁发证书


在主题报告之后,主持人阳建强教授还邀请嘉宾参与了相关议题的学术交流和讨论,发言的专家包括:学会顾问、原住建部总规划师陈为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规划与自然资源委员会总规划师施卫良,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自然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王林,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黄卫东,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许槟,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恽爽等。


受邀嘉宾围绕着主题报告进行点评和交流讨论


8月31日下午

城市更新学术研讨会分会场一:“多元路径”


分会场一由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许槟和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沙永杰主持,9位专家学者围绕着主题“多元路径”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Thomas Kraubitz

标赫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BuroHappold)副总监


标赫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BuroHappold)的副总监Thomas Kraubitz作了题为“德国城市更新:政策、方案及最佳实践”的特邀发言。报告对德国城市更新情况进行了整体分析,不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总结,还提炼出柏林案例中体现城市更新的12条原则与10大经验。报告最后指出,城市更新是一个有温度的规划过程,每个地区的城市更新都需要有自己的土壤,而城市更新的土壤要根植于国家的管理制度和经济发展过程。


 

唐  燕

学委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学委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唐燕作了题为“精细化治理时代的城市街区更新:从制度创建到运作实施”的特邀发言。报告基于上海、北京等地的城市更新案例,阐述了城市更新所面临的诸多困境。这种困境一方面是精细化的,是因地而异或者因项目而异的,需要进行整合;另一方面的来自于跨部门的沟通难度,需要进行协调,这一切都需要通过更多具体的城市更新工作进行探索、实验和总结。

 

其他报告嘉宾则主要来自于本次年会征文的优录宣读者,包括:


西华大学法学院汪灏的“我国城市更新立法事权划分探析”;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祝贺的“亚洲视野下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四地比较研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梁思思的“始于情怀,长于制度:实操视角下街镇责任规划师工作挑战反思与路径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万成伟的“广州城市更新的治理逻辑、演变与发展对策研究”;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熊威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辅助的城市存量规划——以武汉为例”;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陶韬的“南京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二十年实践之思考”;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梁颖的“‘社会-空间’视角下老旧社区更新规划机制研究——以朝阳区新源西里社区为例”等。


会后,分会场主持人还为报告嘉宾统一颁发了证书。


分会场一主持人许槟和沙永杰为报告嘉宾颁发证书


8月31日下午

城市更新学术研讨会分会场二:“空间营造”


分会场二由学会理事、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和学委会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晓主持,8位专家学者在二层多功能厅围绕着主题“空间营造”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鞠鹏艳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总体规划所副所长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总体规划所副所长鞠鹏艳作了题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首钢更新改造规划实践”的特邀发言。报告依托于北京首钢更新改造的规划实践,阐明了首钢更新改造的意义和挑战,不但通过构建总体发展框架、详细规划研究、深化设计等环节,贯彻了首钢更新改造中“创新、修补、活力、绿色”的特点,还探索了其更新改造的实施模式和转型路径。

 

 

Matthias Bauer

AECOM中国区技术总监


AECOM中国区技术总监Matthias Bauer作了题为“多特蒙德前钢铁工业用地的城市更新项目”的特邀发言。报告聚焦于多特蒙德前钢铁工业用地的更新改造实践,探讨了如何基于渐进式升级和房地产方式来完成地段的产业更新和空间改造,这对于国内产业用地的更新实践具而言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他报告嘉宾则主要来自于本次年会征文的优录宣读者,包括: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范艺馨的“基于空间句法的街巷适老性改造新思路探究——以广州某街区为例”;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谷梦的“‘健康中国’视域下体育中心价值提升策略——以深圳大运中心改造为例”;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与景观设计所洪菊华的“基于传承式更新的沈阳市锅炉房改造研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蔡仁毅的“初探台湾都市更新中的代拆机制——以台北文林苑为例”;


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宋安琦的“基于人性化理念商业轨道站域交通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营口道地铁站域为例”;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晓宇的“微更新导向下的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管控探索——以沈阳市盛京皇城城市设计为例”等。


会后,分会场主持人还为报告嘉宾统一颁发了证书。


分会场二主持人袁昕和吴晓为报告嘉宾颁发证书


8月31日下午

城市更新学术研讨会分会场三:“包容共享”


分会场三由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黄卫东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潘芳主持,8位专家学者在一层南会议室围绕着主题“包容共享”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周  勇

图22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教授级高工、建筑所所长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教授级高工、建筑所所长周勇作了题为“生态修补、城市修复实践中的算法逻辑——三亚试点工作以来的阶段思考”的特邀发言。报告总结了双修工作实践中所存在的算法逻辑和规律,认为在深刻理解每一个城市系统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加减法、最大公约数和最优解等理念,精耕细作专业问题的最优解,实现因城施策、因势利导。


 

周子书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社会设计教研室主任和地瓜社区创始人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社会设计教研室主任和地瓜社区创始人周子书作了题为“地瓜社区”的特邀发言。报告首先介绍了地瓜社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然后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人类学方法和城市更新的结合,将负面城市空间改造成一个正面的有效的公共空间,或者是面向未来社会治理的单元。

 

其他报告嘉宾则主要来自于本次年会征文的优录宣读者,包括: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宋煜的“社会共生与底线公平:一种尝试性的城市更新逻辑——以北京“共生院”为例”;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张鑫的“基于共享思维的社区更新规划对策研究”的报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周志菲的“‘人口-空间’双更替下旧城社区公共空间多义性更新研究——以西安回坊为例”;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姚南的“基于多元共治的老旧社区微更新规划研究”;


深圳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吕诗佳的“指标与效能:城市更新公共价值贡献评价方法研究——以深圳为例”;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吴逸思的“社区微更新中第三空间的社区化过程——以广州为例”等。


会后,分会场主持人还为报告嘉宾统一颁发了证书。


分会场三主持人黄卫东和潘芳为报告嘉宾颁发证书


8月31日下午

城市更新学术研讨会分会场四:“多样生活”


分会场四由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王林和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委员、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教授级高工王佳文主持,8位专家学者在一层北会议室围绕着主题“多样生活”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沈  丹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风景园林中心所长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风景园林中心所长沈丹作了题为“老旧小区外环境改造的难点与技术政策应对”的特邀发言。报告总结了老旧小区外环境改造任务和难点,强调了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老旧小区改造的原则和理念,进而确立了从前期诊断到分级响应、再到规划统领的整体系统构想。


 

王承慧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承慧作了题为“基于共识机制的宜居社区营建”的特邀发言。报告梳理了宜居社区的内涵及其营建难点,提出了共识理论在社区发展中的应用路径,探讨了在宜居社区营建中城市更新的具体策略,包括制度体系的完善、既有宜居项目的改造、长期促进宜居社区营建等建议。

 

其他报告嘉宾则主要来自于本次年会征文的优录宣读者,包括: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左进的“城市更新视角下社区生活圈智慧化建设数据库构建”;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烙的“武汉麒麟路街社区公共空间健康设计策略探究”;


北方工业大学李婧的“‘社会资本’影响下的老旧小区参与式微更新比较研究”;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付毓的“‘向阳花计划’社区微更新实施追踪思考”;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嘉的“居民深度参与的城市更新规划实践——以华富社区更新改造规划为例”;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陈月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居住流动性实证影响评估”等。


会后,分会场主持人还为报告嘉宾统一颁发了证书。


分会场四主持人王林和王佳文为报告嘉宾颁发证书


在主题报告和分会场报告后,学委会还组织了2019年年会的系列活动,除了《城市更新主题展览》之外,还包括学委会的工作会议和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保护更新学术调研等。


8月31日晚

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


学委会工作会议在新华1949文化设计创意园区召开,由学委会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晓主持。


首先,学委会主任委员阳建强教授代表本学术委员会做了年度工作报告,回顾总结了一年来城市更新学委会开展的工作与取得的成效,对下一年度拟开展的工作计划进行了展望,并对城市更新研究的主要特点与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然后,围绕着年度报告和学委会未来工作重点,黄卫东、展二鹏、潘丽珍、洪亮平、沙永杰、袁锦富、边兰春、黄瓴、王林、李昊、赵明利等委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和交流,为学委会的人员架构、活动组织、学术方向、平台作用、会议申办等集思广益、建言建策。最后,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在总结性发言中指出,学委会还需要在进一步加强城市更新的理论性、扩大社会影响上多做工作,并推出更多更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学委会工作会议场景


学委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阳建强做年度工作报告


学委会的委员们畅所欲言


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做总结性发言


9月1日上午

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的保护更新实地调研


9月1日上午,受邀专家学者和参会委员代表对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的保护更新案例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走访:从西城区北京坊开始,穿越前门三里河公园、西打磨厂街,走串草厂胡同,不但了解了文化复兴导向下的传统商业区的保护复兴历程,感受到整体保护更新下的胡同空间变化,还近距离体验了北京老城保护性修缮和恢复性修建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的保护更新学术调研


为期两天的“2019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年会”,围绕着“城市更新,多元共享”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市逾400余位专家学者及管理、规划、科研人员和学生参与,不但首次采取了“特邀专家+征文宣读”相结合的报告发言方式,还首次引入了分会场同步直播模式,并结合城市更新主题展览,共同探讨了城市更新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创新,也取得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反响。


学委会年会花絮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陈为邦:城市更新,大有可为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19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年会通知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阳建强:基于品质提升的城市更新与修补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