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季 | 粤规院专场:聚焦健康与绿色,共创活力湾区
导读
9月20日,由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协办的学术季之“从绿道、古驿道到碧道——广东省线性开敞空间传承与发展”“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研究与思考”两场学术活动以“线上直播+现场会议”形式举行。8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分享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全院近百位技术人员参与交流,线上累计参会人数高达2500人次。
本文字数:4031字
阅读时间:12分钟
主持人:陈洋 博士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东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政策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
邱衍庆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理事长
邱衍庆院长在开场致辞中谈到,学术季是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指导下举行的,是交流规划领域成果的重要平台,具有学术性强、信息量大、参与度高的特点。本次论坛的两个主题十分具有广东代表性,“从绿道到古驿道到碧道,广东的线性开敞空间的传承和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思考和研究”可简称为“双道”,前者是生态文明历史传承之道,后者是促进经济发展之道。论坛的召开很好地切合了新时期规划行业发展脉搏,通过成果展示、经验分享、前沿探讨的方式,进一步推动城乡规划和城市发展上台阶、升水平。最后,邱衍庆院长预祝本次两场学术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从绿道、古驿道到碧道——广东省线性开敞空间传承与发展
广东省早在2009年就提出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设想,目前已在全省建成约2万公里的绿道,极大提升了沿线的生态品质与居民福祉;2016年,广东省又提出修复南粤古驿道,将历史文脉发掘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相结合;目前,广东省正在全力推动“万里碧道”工程,将水体治理、生态修复、水利设施改造、文化旅游等复合性目标融为一体。
上午场专题会议,我们聚焦绿道、古驿道以及碧道等线性开敞空间,围绕广东省多年来的实践探索,探讨线性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城市区域格局的影响。特别邀请深度参与相关项目的规划、建筑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各类线性开敞空间规划方案与建设实践进行了全方位解读。
学术报告:广东省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指引及重点线路建设规划与实施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专业副总工程师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专业副总工程师李鹏开篇全面介绍了南粤古驿道的来龙去脉。他表示,南粤古驿道起源秦汉,是打通五岭、完成全国大一统的根本,是中华文明联通世界的孔道,是海外侨胞家国情怀的归根纽带,是遍布广东跨越时空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
2016年作为绿道网体系的延续,广东省启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李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概括了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工作机制,他提到,横向汇聚全省各地市规划、建设、旅游、体育和教育等各界资源支持。纵向规划形成 “历史研究—指引先行—规划设计—落地实施”的编制体系。通过制定《广东省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指引》,明确26种古道修复典型做法,切实保障古驿道重点线路修复的质量和效果。
南粤古驿道的实施在社会各方面得到了广泛认可。李鹏表示,广东省通过实践经验总结,摸索出五大创新理念:
1.创造国内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形成活化利用的典范。
通过修复跨区域、大尺度的古驿道,将沿线古建筑、古村、古镇、古街等传统孤立的遗产点串联起来,整合形成线性文化遗产空间。
2.在保护古道本体基础上,协同开展古道沿线村居环境提升。助力乡村振兴,让偏远地区的乡村富起来。
3.推动生态修复,整合优化沿线山水林田湖草资源。对沿线600多个古树群、56000多棵古树名木完成保护修复。
4.引发理论研究新热潮。全省11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动申报古驿道研究中心,对古驿道沿线新领域进行研究探索,补齐“古道学”研究的学术空白。
5.形成“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三师专业志愿服务新机制。义务现场指导古驿道修复,高效实干、全民参与。
最后,李鹏指出,南粤大地上轰轰烈烈的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为全国的线性遗产文化遗产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使蜿蜒的南粤古驿道活起来,形成永不落幕的历史文化自然博物馆,迸发出新的活力!
学术报告: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总体规划及坪石重点段建设规划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岭南乡村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施瑛教授对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总体规划及坪石基地重点建设规划做了简要的概括,并对规划设计及建设的过程进行概括性回顾。
1938年广州沦陷,广东紧急迁省会于粤北韶关。许多粤、港、澳的公立和私立大学、专科学校和中学如国立中山大学、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岭南大学、仲恺农学院、省立广州市工业高级职业学校、国立第二侨民师范学院、培正培道联合中学等院校辗转逆行粤北各地,坚持在烽火前线办学。尽管战争给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带来巨大困难,但粤港澳地区各个高等院校及中等院校同舟共济,共度时艰,坚持教学与科研的精神,增强了师生团体的凝聚力,促使大家克服厄运、寻求生存,使得华南教育的薪火持续燃烧,培养出日后近二十位院士(或学部委员),孕育出今天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广东著名高校和实验中学、华师附中、培正中学、广雅中学、执信中学等广东著名中学。抗战时期华南先师和学子的辗转流动以及解放后的院系调整,使得华南教育的星星火种燎原全国乃至海外各著名高校,影响巨大。
为展示、纪念和研究抗战时期华南教育“烽火逆行、弦歌不辍”艰辛而光荣的历史,施瑛教授梳理了华南教育与相关高校的血脉联系,传承“华南先生”教育精神,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的文化共同体建设,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在严密的史实考证基础上,保护及活化华南教育办学历史遗存,整合办学点自然地理以及历史人文旅游和体育资源,打造主题特色鲜明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使“华南研学”成为高校学科教育历史展示与研究、学生开展各类教育研学活动以及高校与地方科研互动合作的长效重要平台,助力文旅体扶贫、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学术报告:焕发河流新价值——广东万里碧道规划实践
魏冀明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低碳生态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我院低碳生态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魏冀明以《焕发河流新价值——广东万里碧道规划实践》为题作主旨报告。该报告围绕从广东与水、河流价值、总体规划和技术指引主要内容进行。报告提出碧道规划建设主要关注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理解水与广东的关系,河流是广东生态、生产、生活的纽带,但是由于改革开发以来不恰当的利用,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需要重新梳理河流的价值。
二是万里碧道是一项系统工作,要以流域为单元,构建河流生态廊道;让河流成为城市连续的开敞空间,以及通过水治理推进触发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是通过建立共同的目标、统一的格局、共同的计划以及协同的机制,系统推进碧道规划建设。
四是碧道是一项全生命周期的工作,设计建设要基于景观过程,而且在都市、城镇、郊野地区在设计前期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魏冀明提到,碧道不是静态的概念,它是不断演进的,需要在工作中按需求分阶段来完成具体的任务。对于景区、沿线的乡村、开放性的景点等,相关部门需通过不同的政策,充分调动市场和市民的积极性。通过这种积极性的引导,实现碧道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学术报告:从绿道、古驿道到碧道
我院总工程师马向明从珠三角发展路径特点、珠三角绿道建设、南粤古驿道的兴起以及万里碧道建设四个方面分享了《从绿道、古驿道到碧道》。珠三角为什么有绿道?马向明在回顾绿道的实践时提到,广东绿道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背景烙印。首先是北美绿道生态情节的烙印明显,其次是在实施环节,具有政府推动的运动式烙印。绿道打破城市绿地只能在城区,在非农建设用地上供给的局限,为城乡的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碧道,以社会-自然系统的耦合为目标。河流水系是实现生态网络连接的天然纽带,如何把握好河流的生态保护修复与社会利用的关系,马向明梳理了三点内容:
一是要用四维思维才能处理好水、生物、人在河流地带的空间分布和协调利用。
二是从部门的分治到协同共治,始终把握水的安全和生态的修复是基础。
三是后期的维护,要处理好自然力和人工力,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马向明总结,绿道作为广东首批线性开敞空间,慢行道与绿色空间的复合,提升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激活了生态空间的价值;古驿道通过文化线路、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的结合,丰富了广东线性开敞空间的内涵;而万里碧道建设作为复合型的生态景观文化廊道,由早期的面向个人到助力乡村振兴到治水结合,促进河流廊道沿线社会自然系统的调整优化,是逐步扩展的过程。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研究与思考
从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经验看,高度发达的铁路交通体系与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和空间布局优化存在互促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经历了以普铁为主的“1.0时代”和“高铁+城际”快速兴起的“2.0时代”,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对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受广东省发改委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了《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并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实施,规划围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任务,描绘了大湾区未来15年铁路网蓝图,引领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迈入3.0时代。
历史上各阶段铁路建设对大湾区城市群带来怎样的影响?未来又将怎样支撑起城市群空间格局的优化?下午场专题会议,我们特别邀请了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聚焦上述议题,深度解读《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并结合广东省和珠三角多年来在轨道交通规划建设、TOD综合开发实践中的探索,探讨城际铁路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城市群区域格局的影响。
学术报告: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解读
周家中提到,规划的总体思路是打造以港深、广佛、澳珠为核心的1小时交通圈。湾区至粤东西北通达圈,以及周边省会城市的3小时通达圈,打造大湾区123交通圈,其具体措施包含三个方面:两个优化:优化大湾区对外路网大通道布局,优化湾区内核心城市建的快速通道;两个补短板:补齐跨珠江口铁路通道短板,补齐市郊铁路短板;两个强化:强化香港、澳门与国家路网衔接,强化铁路与港口衔接。
学术报告: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三阶段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
我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助理总监王果回顾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历程,结合国际湾区轨道建设经验总结,从建设的几个阶段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进一步深化解读了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规划。
总结日本东京、美国纽约和旧金山等国际一流湾区发展经验,王果表示,以多层次融合发展的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引导城市群格局有序拓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且具备率先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区域之一,城际铁路建设已经历了以普铁为主的“1.0时代”和“高铁+城际”加速发展的“2.0时代”,在城市群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高端服务业培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路网规模、路网密度、人均铁路里程以及客运出行占比等多方面来看,大湾区铁路网较国际一流湾区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且存在“东岸强、西岸弱”、东西两岸连通度差、核心平台连通不畅等结构性问题。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辐射周边”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建设目标,构建“内融外拓、多网融合、三地衔接”城际铁路格局,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助力建设国际一流湾区迫在眉睫。
学术报告: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实践与思考
徐士伟 教授级高工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轨道交通所所长
广州交通规划研究院轨道交通所所长徐士伟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发展现状,对规划的实践做了一些思考和探讨。徐士伟表示,目前大湾区轨道网络初具规模,但轨道体系构成不尽合理,与长三角、川渝方向对比仍有较大提升的空间,同时,铁路客运持续增长,枢纽布局和互联互通有待优化,存在未引入城市中心区线路客流偏弱、跨市轨道客流分担有限等问题,难以适应湾区发展要求。针对现有问题,规划做了以下实践:
建轨道就是建城市。就大湾区广佛18条、穗莞6条、深莞10条等跨市轨道线路,未来如何更好推进规划、建设、运营,从而推进复合功能轨道线路建设,促进轨道与城市更深层次的融合,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徐士伟认为,全面转向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是我们要更深层次探讨的方向。
学术报告:广东省轨道沿线TOD综合开发的实践经验与趋势展望
金 祎 高级规划师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院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金祎分享了广东省轨道沿线TOD综合开发的实践经验,她认为,TOD综合开发是支持大湾区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以“轨道+土地”相耦合的发展模式,能够促进交通-空间-产业的协同发展。结合目前广东省轨道沿线TOD综合开发现状特征,金祎认为城市规模、站点区位和城市既有资源是影响站点综合开发的先天要素,规划引领、重大项目带动、滚动开发是后天要素,国土空间资源保障是重要支撑。基于已有项目实践,对TOD综合开发的推进提出以下建议:
1.系统性思维推进TOD综合开发,从空间网络化、区域一体化统筹考虑问题;
2.加强规划引领,通过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保障空间落地、促进站城融合;
3.加强站点周边国土空间资源保障,围绕铁路站场促进存量更新改造;
4.整合资源推动研究-规划-设计-施工的全流程服务,模块化统筹综合开发项目。
学者精彩的报告后,两场专题会议分别进行了对话交流环节。嘉宾们针对“线性开敞空间对城市和区域的影响”“从绿道到古驿道到碧道的传承与延伸角度探讨碧道重点任务‘5+1’”“碧道规划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湾区滨水打造的关联程度”“如何能够让生态这种设计更能够融入到实际工程中”“古驿道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方案”“大湾区规划对区域提高效能和促进区域提高发展两个发展理念的关系平衡”“轨道交通规划中如何针对性解决不同城市差异化发展需求”“如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轨道均衡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下,地下空间建设的控制和路径及其对应的权属开发主体的研究与看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探讨。
图:“从绿道、古驿道到碧道——广东省线性开敞空间传承与发展”专场会议对话交流环节 | 图:“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研究与思考”专场会议对话交流环节 |
本文来源:南粤规划(ID:gdsplan)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学术季 | 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年会:后疫情时代城市经济的转型与创新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空间治理”专场会议要点集锦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文化、影像与空间治理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点击进入规划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