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季 | 聚焦文化传承•健康发展,第二届水网地区城乡发展与规划国际会议(2020)在线成功举办
导读
9月20日,作为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重要活动之一的“文化传承·健康发展——第二届水网地区城乡发展与规划国际会议(2020)”在线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苏州科技大学主办,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会议以“文化传承•健康发展”为主题,开展水网地区发展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到了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业内精英和政府管理者做学术报告,深入交流、研讨水网地区的城乡发展与规划。
本文字数:6323字
阅读时间:19分钟
人类文化传承与健康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议题。从世界范围看,水网地区社会经济发达、文化资源密集、城乡特色鲜明,但也面临不少挑战。2020年9月20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苏州科技大学主办,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的“文化传承·健康发展——第二届水网地区城乡发展与规划国际会议(2020)“通过腾讯会议、Bilibili直播平台、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直播平台成功举办。会议聚焦文化传承·健康发展,深入探讨人类生存空间的绿色生态建设、城乡健康发展,以及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等议题。此次盛会各直播平台人气满满,共吸引了国内外近一万余人次参会。本次会议被列入2020年度中国科协的重点学术会议,也是“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系列线上学术活动之一。本次会议由苏州科技大学城乡规划学科(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提供支持。
演讲嘉宾合照
01
开幕式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王雨村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教授、苏州科技大学校长陈永平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夏健教授,副院长朱建达、胡莹、王勇,以及城乡规划系全体教师参会。
主持人:王雨村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致辞嘉宾:石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石楠表示这次会议主题既是对2018年第一次会议主题的一次呼应,也是对这两年以来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热议话题的一次响应。席卷全国的“新冠”疫情给城乡人居环境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进而基于《城市文化北京宣言》提出了5点倡议。
致辞嘉宾:陈永平
苏州科技大学校长,教授
陈永平表示,本次国际会议是苏科大城乡规划学科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此次盛会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探讨水网地区城乡发展与规划的新挑战和发展趋势,相互交流城乡规划及相关领域近年来取得的新进展。各位专家学者的科学解读与思想碰撞必将为推进后疫情时代城乡人居环境健康发展与历史文化传承带来新的思考。
02
主旨报告
5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分别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段水城共融发展、绿色城市主义、威尼斯土地与水的长期关系、江苏的水与城镇、苏州历史文化保护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精彩发言。主旨报告由苏州科技大学科技产业处副处长(主持工作)范凌云教授主持。
主持人:范凌云
苏州科技大学科技产业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教授
吴志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
吴志强以近年来国内频发的城市内涝为切入点,对当下城市与水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水是城市生命的基本前提”的观点,并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水城融合发展的创新规划理念,从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智慧支撑科学决策、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吴志强认为应以世界眼光,着力建设引领未来的水城共融示范城市,将北京城市副中心塑造成世界城市发展的生态文明典范,全面落实习总书记对副中心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定位的要求。接着,吴志强借鉴中华传统理水智慧、凝练十二个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方案、集合500位市民的采访意见,形成了水城共融的总体方案。水城共融方案包含精明理水、智慧调水、海绵蓄水、生态治水、活力亲水、特色滨水的六大路径。
最后,吴志强聚焦大运河(副中心段)创作了大运河生态文明交响乐,提出“五大乐章八大系统”的空间布局方案,系统整理了全球8个国际城市滨水区的大数据,提出最适合副中心运河段的系统设计。
Timothy Beatley
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Beatley以生态城市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自然与城市如何和谐共存的议题。
首先,Beatley提出,在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相关研究表明:漫步森林或是聆听鸟的叫声等自然环境下的活动能够切实提高人类的幸福感,进一步引出建立高度自然和弹性的生态城市概念。
其次,Beatley深入探讨了生态城市的发展内核,即建立起自然与人类之间和谐共存的城市空间,并从三个维度提出如何将自然融入到拥挤街道的城市当中:一是将建筑物作为基质连接室内空间与户外空间,二是针对城市中的新建项目进行景观植入,三是利用零散的绿色空间建立起系统的生态网络。
最后,Beatley提出了三方面建议:一是利用现存景观更新成为极具生态特征的城市空间;二是利用绿色景观节点、街道和花园等建立起紧凑的步行城市系统;三是针对生态扩张情况建立城市规划系统,避免城市人口的快速扩张对绿色空间产生消极影响。
Maria Chiara Tosi
威尼斯大学建筑与艺术系教授
Tosi以威尼斯泻湖(世界文化遗产)为例探讨土地与水之间的长期关系。首先,她介绍了威尼斯泻湖的资源基底和保护现状。其次,Tosi阐述了威尼斯泻湖目前在土地和水之间陷入矛盾的历史因素和问题成因,例如城市工业对流域的侵蚀污染、航运活动对沙堤和海床的破坏、旅游活动过于频繁、海平面上升、景观多样性的丧失、洪水和水土的治理困境等。
最后,Tosi提出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并对泻湖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两点治理建议:
第一,基于水陆内在作用规律,采用综合性的方法来促进水、土地和相关资源的协调开发和管理;
第二,采用多层次的治理方法,确保利益相关者和决策者之间进行更高程度的协调,以限制和化解不断加剧的冲突。
董 卫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董卫教授以历史的角度,探究江苏城镇体系的发展过程及规律特点,总结其对未来水网地区城乡发展的启示。
首先,董卫提出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整合、非遗与物质遗产整合,是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历史文化空间发展的必由之路。接着,董卫从历史的角度,对比不同文明时期、不同分区、不同类型的水乡城镇发展进程,总结出江苏古代城镇体系四大特征。董卫强调不仅要注重传统水乡单元所形成的自然-文化生态斑块的历史价值,将其融入当代国土空间规划系统当中,更要向历史学习,构建自然-文化资源一体化的城乡空间大格局,形成江苏特有的、整体性的历史文化空间体系,强化江苏省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的生态、经济、环境与文化引领作用。
最后,董卫呼吁建立“国际水乡文明联盟”,创新江苏水乡国家历史文化空间大格局,创新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亚洲模式,构建“自然-文化资源共同体”模式,为国际水网地区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王 勇
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第一,美丽苏州之彩色愿景。首先,王勇从“乡土中国”的转型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背景出发,提出古城古镇古村作为承载乡愁的物质文化载体,是勾画“美丽中国”最绚丽的底色。她指出,苏州的文化就是“水文化”,“美丽苏州”的核心是“水之美”,苏州的历史文化保护即保护特色的水文化。如果说水城是苏州的特色,那么江南水乡则是苏州的底色。通过“江南水乡”、“东方水城”的美丽建设,绘就“幸福新天堂”的美丽苏州“水之美”。
第二,江南水乡之底色传承。“水”赋予苏州灵动、柔韧和包容的文化底色,特色的水文化,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江南水乡聚落人居环境和空间特色。古镇古村是江南水乡人居环境的典范,发挥着文化认同、记忆延续、意义建构等多重社会功能。她认为,江南水乡核心是“水之乡”,水文化和古镇古村等人居环境是江南水乡重要的底色传承。通过江南水乡的底色传承,绘就如诗如画、留住乡愁的江南“水之乡” 。
第三,东方水城之特色保护。她从水城文化入手,分析了苏州古城保护在规划、立法及实践等方面的经验。王勇教授强调,东方水城的核心就是“水之城”。东方水城的保护是基于“水城”环境、以“水”为核心的特色保护。通过东方水城的特色保护,展现舒适宜居、古韵今辉的东方“水之城”。
最后,王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苏州科技大学所承担的相关苏州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与实践等工作,阐明了学校全面服务“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建设、为名城苏州的保护发展提供最直接最及时的服务的特色定位。
下午,共9位专家学者和业内精英围绕“历史文化传承” 、“城乡健康发展”和“绿色生态建设”三个议题展开探讨与交流,分别由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系罗超、顿明明和张振龙三位副教授主持。
从左至右:罗超、张振龙、顿明明
03
议题一:历史文化传承
阳建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阳建强首先介绍了滨水区与人的生活、休闲功能的紧密联系,强调了滨水环境的重要性。其次,他介绍了滨水地区开发建设现状,主要存在忽略城市与滨水的关系,亲水性受到影响;建设量强度过大,人口容纳量超过环境容量;滨水地区用地被侵占,公共性受到影响;滨水地区受到严重的工业与生活垃圾的污染等问题。再次,介绍了英国的码头改造、荷兰的鹿特丹水城区改造以及法国巴黎改造等案例。
最后,阳建强教授通过连云港老港区地区的功能更新与品质提升方案与广州珠江后航道洋行码头仓库区的保护与再开发方案,探讨了这些独立的又比较特殊的城市功能如何融合到我们城市发展当中。
相秉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与理论学委会委员,清华同衡总工程师兼长三角分院院长,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
相秉军指出,研究江浙水乡地区名城的形成机制与价值特色对于促进名城的区域性保护与突出城市特色有重大意义。接着,他从水陆变迁与区域治水营田、水陆交通网络与交通方式变迁、重大的人口迁移、运河的建设与漕运发展、海盐产业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文化中心转移与地域文化的影响、战争等历史事件8大方面阐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总结了江浙水乡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形成与发展规律。
最后,相秉军从山水人居环境主题、运河文化产业、手工业与商业文化、非物质文化、名人文化、军事战争与革命文化、近现代文化主题、主题水利、农耕文明、文明起源、城市历史与遗存10个方面对历史文化名城价值与特色进行分类,并从城市选址、城市传统空间营造、有机的空间轴线、古城河道与街巷等方面展开介绍。
梅耀林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
梅耀林探讨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的若干问题。一方面,从国家部署、江苏省进展以及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践出发,探讨了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背景,梳理了相关政策演进及规划进展。另一方面,梅耀林总经理探讨了对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的几点认识:一是“国家文化”应当如何体现?二是大尺度线性特征的“公园”怎样在空间上呈现?三是国家文化公园在中微观层面的“现实模样”是怎样的?四是空间散布的公园“本体”怎样展现国家层面的整体价值?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他认为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一个新生的概念,建设内容和实施路径有待探讨。
最后,梅耀林提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能够率先探索一条新路径,营造一批新空间和实践一种新生活。
04
议题二:城乡健康发展
杨林生
中国地理学会健康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杨林生就传染病与生态环境的演变关系展开了探讨。首先,他谈到长时间的气候演变、极端气候事件等均会增加传染病病原体的流行风险;气候变化驱动下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具有自然疾病控制作用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屏障作用消失;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人口的快速流动等社会环境的协调同样也会影响传染病的传播,并列举了人类活动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爆发的7个驱动因素。接着,从我国主要传染病与生态环境的演变关系入手,研究了近20年我国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主要传染病变化,列举了鼠疫、登革热等相关案例,研究发现发达密集的路网、城中村等非正规建筑聚落的生态环境等均为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
最后,杨林生从农业活动方式的变化,传染病时空分布格局变化及人口学变化等方面提出生态环境快速变化下传染病防疫面临的挑战。
王 兰
同济大学教授,健康城市实验室主任
王兰从后疫情时代城市空间的健康属性、针对传染性疾病的空间规划策略和蓝色空间的公共健康干预三个方面提出了后疫情时代健康城市空间规划思考。
首先,王兰从健康与健康城市的定义出发,介绍了城市空间的健康性,提出了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讨论了城市发展对传染性疾病的影响。接着,提出了传染性疾病的空间规划策略:一是多空间尺度的防控策略,二是替代性护理场所规划策略。其次,结合水网地区特色,讨论了蓝色空间的公共健康干预,介绍了其总体研究现状、健康影响及规划干预框架,综述了健康影响路径并作出研究展望。最后,王兰教授表示未来健康城市不仅需要市政设施和医疗机构,更需要一套能提供宏观和长远公共健康保障的城市系统。
牛 强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市规划系副主任,教授
牛强以武汉疫情为切入点,分别从城市建成环境与人的行为活动两个方面分析了新冠肺炎的影响因素与相关性。
首先,他回顾了武汉疫情发展的时间线,展现了整个疫情从发生到发展到受到控制的过程。接着,运用大数据分析,爬取微博疫情求助数据,将其空间密度作为新冠肺炎严重性的一个衡量标准,最终筛选出726条有效数据,归纳总结居民行为活动数据、社区人口数据、绿地数据、水域数据、建筑数据、公交站点数据以及地铁站点数据等数据,选取人口密度、儿童人口密度、老龄人口密度、到水域的距离、到绿地的距离、公交站点密度、地铁站点密度、建筑密度、容积率作为建成环境方面的自变量因子,选取社交行为、购物行为、交通行为作为人类行为活动的主要研究内容,揭示了武汉建成环境、人的行为和疫情之间的相互关系。
05
议题三:绿色生态建设
段学军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段学军首先从宏观视角探讨了大河沿岸的重要价值。其次,从岸线概念、岸线特征、岸线资源等概念逐步递进到岸线资源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其关系可分为三个方面:
1)城镇起源角度,城镇的形成发展和分布与河流息息相关,江河湖海交通要津处,往往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地方;
2)城市发展角度,城市对于河流岸线有较强的依赖性,临河原则是中国城市选址的重要原因,且城市的等级越高,对河流的依赖程度就越高;
3)产业发展角度,河流岸线对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业用水来源以及河流运输功能。
随后,段学军指出岸线空间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并提出岸线资源综合评价管控分区的技术和方法体系。最后,段学军介绍了其团队对莱茵河下游生态修复的研究,认为长江岸线较难恢复到完全自然化的状态,因此可多采用近自然、仿生化等方式提升岸线的质量。
刘 锋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生态和规划建设组组长
刘锋从认知、探索和实践三个层面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深度思考。首先,他从国家战略认知、基本情况介绍、基本特征总结、时代要求定位、独特基因挖掘等五个角度来全面认知了一体化示范区。接着,他提出了示范区以生态作为切入口打造“一心、两廊、三链、四区”的生态格局。通过加强轨道交通引领网络式多组团的发展模式,建立交通路网,让整个网络空间组团顺畅连接。在保护好水的前提下进行发展动能、发展模式的转变。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共享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实现城乡均等化,拒绝传统的郊区化。最后,刘锋组长通过对水乡客厅、环淀山湖世界级湖区、元荡岸线贯通及生态修复等7个项目,介绍了示范区目前建设管理工作的具体推进。
于 立
英国卡迪夫大学中英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苏州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于立的报告从绿色生态发展的概念出发,提出“绿色发展”、“生态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表述方式。他以顺德水乡为例,分析该村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的消费与生产模式的概念。于立认为绿色生态发展是可持续生产与消费作为乡村实施的一种思路,通过相关实例说明了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城市与乡村消费与生产空间,以达到提升乡村内生性发展目的。
于立分别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人才政策、规划设计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最后,于立根据土地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提出以发展权转移(TDR)来实现发展利益的共享,同时分析了TDR在地方政府与土地使用者之间共同享有土地发展权效益的问题以及解决此类问题的初步思考。
本次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苏州科技大学城乡规划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第三届水网地区城乡发展与规划国际会议的召开。
供稿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学术季 | 学会城市设计学委会年会召开,聚焦“城市•人居•设计”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总体规划学委会年会召开,聚焦“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聚焦双循环体系下的城市转型与治理,响应新时期城乡治理的新要求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点击进入学术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