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季 | 聚焦社区生活圈的韧性营造

导读

9月23日下午,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重要活动之一“社区生活圈的韧性营造”主题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主办。活动邀请了上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从理论学术、规划实践和管理实施等角度畅谈后疫情背景下的社区营造。


本文字数:6013字

阅读时间:20分钟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的社区共同体, 9月23日下午,作为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系列活动之一,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主办的“社区生活圈的韧性营造”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


在全球范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大背景之下,社区规划的危机应对面临新挑战。与传统的住区规划相比,社区生活圈规划更应体现多元包容、弹性适应、社会协同等特征。在上海近期开展的相关探索与实践中,有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技术创新,如何实现更动态与弹性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目标,如何实现服务要素、空间与治理的联动,如何搭建更多元协同的规划参与和社区运营机制都是重要的议题。


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浦东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规划编审中心、上海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从理论学术、规划实践和管理实施等角度,重点针对功能复合、时空统筹、差异管控、协同治理等方面进行深度探讨,籍此为全国各地社区生活圈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嘉宾合影

会场掠影


01

开幕致辞


 

致辞嘉宾:金忠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金忠民副院长对各位专家、同行参加论坛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些都为新时代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全方位落实社区生活圈理念,提高相关内容编制与实施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进一步搭建规划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共谋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共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


 

主持人:葛岩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详细规划学委会委员,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大办副主任


02

主题报告


对于“社区”和“韧性”的概念探讨

 

报告嘉宾:唐子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政府参事/同济大学教授


唐子来教授指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的最有影响力的概念之一,通过对“社区”和“韧性”等概念展开探讨,打造应对经济变化、社会变化、环境变化和安全变化的社区生活圈。


唐子来教授认为,社区可以分为实体社区和虚拟社区,社区并不只是一个空间(space),其本质是一个场所(place),只有吸引人们在其中活动,才能真正形成社区,才能具有“韧性”。韧性是一个系统,社区或社会暴露于危险中时,能够通过及时有效的方式,抵御、吸收、适应并且从其影响中恢复的能力,包括保护和恢复其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功能。韧性有很多层面,城市有城市韧性,社区有社区韧性。但不论何种空间单元,其韧性都具备四个基本维度,即应对经济变化、应对社会变化、应对环境变化和应对安全变化,社区韧性重点关注后三者。“疫”也是“灾”,社区韧性既要抗“灾”,又要抗“疫”,应对社会发展新常态。


多元成长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和实践

 

报告嘉宾:奚文沁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所所长/上海市工程咨询行业协会副会长


奚文沁所长指出,上海社区生活圈实践从“上海2035”总规层面的导向提出、到全市层面技术导则的出台、再到不同试点的推进,不断探索着对城市生活地区的规划优化。奚文沁所长通过分析上海实践特点,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探讨多元成长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的路径。


奚所长认为,针对上海这一特大高密度城市,社区生活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发现短板、适应趋势、引导需求,形成问题清单,聚焦关键要素;


二是建立规模适宜、层级清晰、衔接管理的生活圈构架,一般分为十五分钟、五分钟两个生活圈层;


三是以多元需求为导向,形成针对性、多元化的“菜单式策略库”, 要素配置突出保基本、重提升、增特色;


四是因地制宜、高效集约,提供空间保障,构建均衡紧凑、契合活动、有机串联的生活圈模式,面向未来预留弹性空间;


五是精彩设计,艺术加持,点亮社区生活;


六是共建共治、多元协作,有序推进行动,夯实决策、实施、资金、人力资源支撑体系,鼓励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城市转型背景下社区规划和更新的基本导向——《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导则》简介

 

报告嘉宾:戴  明

上海市规划编审中心/博士


戴明博士从社区生活圈理念解读入手,提炼了上海近年来“以人民需求为核心”,以存量社区为重点,以实施为导向的全视角生活圈设计经验,为全国生活圈规划建设工作提供上海思路。


戴明博士首先对社区生活圈的理念、目标和治理方式进行诠释,提出生活圈是上海长期以来提倡以人为本城市生活的延续和传承,《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即通过规划标准和指引,将生活圈的概念落实为具体化、可操作的方法。


上海的生活圈建设行动,经历着从被动到主动、从散点到系统、从单一方式到多项目多方式协同的三大转变,在规划编制、土地出让前评估以及实施行动层面,不断落实生活圈理念要求。结合控详分类落实中心城、新城、新市镇及产业园区内的各服务要素;利用土地出让前评估实施快、实施性强的特点推动生活圈建设;在实施行动方面,初期以微更新为主,以小动作提升门前屋后的空间环境品质。目前,上海正全面系统地推进生活圈整体更新,结合上海城市更新四大行动计划,基于区域更新评估形成社区整体方案。


健康融入社区生活圈规划

 

报告嘉宾:王  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健康城市实验室主任


王兰教授的报告重点关注后疫情时代,如何将健康融入社区生活圈规划,通过规划设计建设为城市中的人提供健康保障,在社区层面为我们建立一套能提供宏观和长远公共健康保障的社区系统。


王兰教授认为,一个健康城市应该是由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整体。城市空间健康性的规划设计要求可分为两大方面:


一是空间对于慢性疾病的影响,规划设计可以从减少污染源对人体暴露的风险、提供可获得的健康设施以及促进体力活动和交往等三个重要途径进行改善;


二是空间如何针对传染病提高防控效益,也有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三个重要途径。 


随后,王兰教授提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开展如下的社区规划议题:避免敏感设施位于社区的上风口;社区卫生中心设置发热门诊、小规模隔离区、紧急的护理空间;为医护人员提供紧急、基本的生活支持;日常健康方面,通过健康影响评估来规避健康风险;重视社区替代性护理场所的规划设计等。最后,王兰教授呼吁,健康城市的关键应该是通过对城市空间要素进行规划和设计,减少健康风险,合理配置健康资源,实现健康公平,并引用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来结语 “如果规划的目的不是为了人类和星球的健康,那么是为了什么?”


塑造韧性社区共同体:生活圈规划提升策略思考

 

报告嘉宾:吴秋晴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规划总监


吴秋晴总监基于 “塑造韧性社区共同体”这个美好的目标愿景,通过对既往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的梳理、思考与提升,从系统完善、空间重塑、精准管控、弹性适应与社会协同等五个方面提出策略,探讨生活圈韧性提升的可能。


吴秋晴总监从韧性营造的角度,对近阶段社区生活圈规划编制技术提出如下提升建议:


一是要素性提升,强化生活圈体系的结构完善。横向拓展层面,更复合化定义社区的生活功能,并扩大居民以外服务人群的范畴,同时增强对品质提升与特色引导型服务的配置引导;纵向联通层面,推动医疗、文化、体育等优质资源的下沉,并完善对5分钟街区生活圈的要素引导;


二是空间性提升,从传统只考虑“空间”覆盖率满足,发展到对“时间+人”的综合评判。提升街区空间安全性,基于全时空导向精细管控要求,适当柔化使用边界,推广嵌入式微设施体模式,并积极提升体验的精彩度;


三是因地制宜实现精准管控,施行多维因子的指标体系,部分类别设施可以总量管控替代单项管控,并积极纳入对有效服务量的认定;


四是适应性与成长性提升,促进社区社会生态的平衡,并提升多场景应对的可能;


五是实现协同治理,通过一系列机制的建立,有效拓展社区事务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与积极性。


03

嘉宾交流


 

交流嘉宾:关也彤

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


关也彤局长分享了浦东缤纷社区的经验,从管理者视角提出社区建设需要更加注重“软功夫”。在项目立项阶段需要有热心人牵头做,强调居民参与,倡导弹性空间及功能多样;建设阶段不仅是工程实施,更是一个社区凝聚的过程;后续维护阶段需要社区自治组织注入活力,塑造居民主人翁意识,同时加强宣传,突出“小项目,大意义”。


 

交流嘉宾:张尚武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张尚武副院长提出社区韧性面临的四大关键问题:


一是生态系统,社区生态系统最核心的就是包容性、完整性和多样性;


二是创新思维,随着社区不断进化,创新会成为今后社区的一个功能;


三是空间弹性,社会结构是动态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在变化,社区需要留足弹性;


四是共治共享,生活圈不只是物质建设,更是社会网络的重建。


 

交流嘉宾:于  海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于海教授通过分享上海seeding计划、纽约世界中央厨房、里约贫民窟音乐社群等三个案例,强调无论是空间的韧性、还是生活圈的韧性,归根到底来自人的韧性,确切地说来自高密度互动社群中人的韧性,必须通过人的联系重建相互信任和合作,使得社区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交流嘉宾:万  勇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城市记忆空间研究院院长


万勇主任提出关于社区生活圈韧性营造的五个维度:


治理维度上,与国家治理体系、行政建制相衔接;


学科维度上,明确在城市规划编制、管理体系中的定位;


空间维度上,把握空间体系方面的规律性、逻辑性;


时间维度上,关注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维护,实现从“有没有”、“够不够”到 “好不好”;


供求维度上,盘整空间资源,提质增效,满足动态化多元需求。


 

交流嘉宾:程  蓉

上海市规划编审中心副主任


程蓉副主任指出,生活圈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随着政府工作层面对公益性设施环境的关注,存量规划、精细化管理等方面转变,当下韧性生活圈呈现新特征:


一是从全要素、全覆盖、高标准的角度,广泛、多元、精准体现人民诉求;


二是更关注存量用地的规划方法;


三是强调实施操作,全方位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内涵;


四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长期动态监测机制。


03

专家访谈


 

访谈人:金忠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金忠民副院长分享了参与《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编制工作过程中的三点体会:


一是重新认识规划的主体“人群”,应把包括各组“人群”在内的全体居民都作为社区规划的主体平等对待,尤其要研究人口老龄化的规划对策和残疾人无障碍设计,彰显全生命周期的关怀,促进全龄段不同“人群”的全面发展;


二是统筹空间资源非常重要,社区生活圈规划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关键是统筹配置社区各类资源,尤其要关注小微空间资源挖潜和分工协作机制这两方面;


三是规划应突出分类指导和弹性适应,强调空间的弹性适应,分类指导,适应社区生活圈发展阶段、人口规模与结构、服务需求、生活方式等变化和重大技术变革,有序进行功能转换,预留弹性发展空间。


他认为,以韧性为目标,分类指导社区生活圈建设,构建共建共享的社区共同体是需要长期研究的命题。


 

访谈人:赵宝静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赵宝静副院长回顾了上海社区在本次疫情中显现出的公共服务与治理能力方面的一些不足,提出在社会差异化与复杂化不断增强的当下,应积极探索建立社区新的空间模式,不仅是配置生活服务和公共活动的基本单元,也应被视为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防灾减灾基本单元”,重点体现五大规划新特征:


一是系统性,既要提供完善、公平、全覆盖的基本生活保障,又要发展高品质、特色化的服务,满足全年龄段人群需求;


二是便捷性,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确保居民在适宜的出行范围内使用到具有一定品质的公共服务;


三是包容性,要关注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使用需求,加强文化要素、地域要素、民族要素的植入;


四是成长性,要有效应对未来生活方式的转变,引导居民需求实现持续更新;


五是参与性,要充分发挥自下而上的社区自组织力量。


 

访谈人:张帆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张帆院长指出,通过这次新冠事件可以看到,上海这样的高密度全球城市尤其面临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严峻挑战。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政府实现源头防治的主战场,也是市民保障自我安全的最后一公里防线,应根据上海实际情况,对标国际经验,形成上海做法,实现“平时”可持续的公共卫生保障和“疫时”可应对的空间资源的弹性转换。


张帆院长认为,需要强化社区生活圈作为城市防疫基本单元的认识,从更全方位、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规划视角。一方面,以”平时”强”战时”,做强社区公共卫生设施,另一方面,从”战时”看”平时”,备足社区应急空间构建上海“平时生活圈,战时防疫圈”的主阵地。


同时,规划应整合协调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的不同诉求,通过对接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社区医疗卫生专项系统;应建立社区层面公共卫生防疫要素的空间配置标准;应加强与公共卫生相关的社区空间资源排摸,为社区量身定制弹性应急转换清单;应预先为特殊时期制定一套细致有序的社区空间综合管理预案;应建立社区层面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防疫风险管理大数据平台等措施,在空间统筹、方案引导、共识统一、数据支持等方面开展行动。


04

互动问答


在场听众针对如何平衡轨交站点周边土地价值较高与公服设施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学校的体育场地等半公共设施未来是否可以向社区或是所在的生活圈更好地开放与嘉宾进行互动。


大家从适宜布局在轨交站点周边的设施类型、制定公益性设施的容积率奖励办法以及完善运营造血机制等三方面进行交流。目前上海长宁、徐汇、静安等区的学校开放率已经达到了40%至50%以上,同时也在社区规划导则内提出“有效服务量的认定”,未来将会根据开放时长折算一定的体育设施用地,提升实际使用效果,降低设施配置难度。


05

结语


社区生活圈是城乡生活、发展和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的社区共同体。社区不应仅仅是每个居民的生活居所,还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心灵家园。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推动形成社区生活圈理念的广泛共识,提升社区韧性与社区健康,发挥“多规合一”优势,明确目标、多策并举、落实行动,推进社区生活圈理念的有效实施。


供稿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

本文根据论坛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专家审阅。专家主题报告,后续会有详细报道。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收官!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聚焦双循环体系下的城市转型与治理,响应新时期城乡治理的新要求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总体规划学委会年会召开,聚焦“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点击进入学术季专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