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冀明:焕发河流新价值——广东万里碧道规划建设实践 | 学术季
导读
9月20日,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之“从绿道、古驿道到碧道——广东省线性开敞空间传承与发展”学术活动成功举行。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低碳生态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魏冀明作题为《焕发河流新价值——广东万里碧道规划建设实践》的主题报告。
本文字数:3254字
阅读时间:11分钟
报告人:魏冀明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低碳生态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引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突出位置。2018年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提出建设万里碧道。这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决策。
一、水与广东
广东人水关系密切。全省河流约2.4万条,总长超过10万公里,形成东江、西江、北江、韩江、珠江三角洲、粤东沿海诸河、粤西沿海诸河7大流域片区。东江风光秀丽、西江峡谷壮阔、北江山峦交错、韩江文化深厚、珠江三角洲丰饶富庶。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百姓依水而居。河流的供水、灌溉、运输作用促进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七大流域片区孕育不同的地域文化。清代的10个府城所在地均与大江大河关系密切,留下了如潮州韩江广济桥、江门潭江碉楼等历史文化遗产。近现代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河流关系更加密切。数据显示,2018年水系周边2公里范围内分布全省80%的活动人群、82%的建设用地、71%的企业。
图:清代广东10大府城与河流水系关系图
(参考文献:東條, 琴臺. 清二京十八省疆域全圖)
图:广东省水系与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图
(累积到2017年由省科技厅评选的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名录)
但是改革开放40年来,由于我们对经济发展速度、规模的盲目追求,对河流的不恰当利用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一是防洪排涝的短板突出难以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威胁,2018年全省5级以上堤防的达标率仅为54%。二是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形势严峻,部分重污染河流水质仍为劣V类,黑臭水体尚未完全消除。三是水岸利用水平不高,水岸边分布大量的低效用地,特别是城郊地区空间品质较低。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广东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河流水系价值,创新治水的思路。
二、河流水系价值的新认识
01
流域是自然基本单元,河流是天然的生态廊道,是广东生态系统重要组成
流域是基本的自然生态单元,具有生态的完整性。河流水系是联系各种生态要素的天然纽带,可以实现左右岸、上下游的物质、能量的传输与交换。
广东省北部为山体生态屏障,以山为主体的生态斑块是水源涵养的重要载体。南部为南海,河口地区生态敏感性高。河流就是天然的生态廊道,串联山海,构建全省生态安全格局和生物多样性网络。
02
河流为城市提供连续的开敞空间和运动健康、文化休闲的场所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报告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数据显示,城市化和全球化生活环境不断加剧我国慢性病发病率。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百姓对运动健康的空间需求也相应增加。[1] [2]国际经验表明,河流水系在城市化地区形成连续的开发空间,是百姓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如日本东京河边的运动休闲设施等。
广东气候湿热,水陆昼夜温差形成微气候,为高温湿热的广东带来宜人舒适的环境。依托河流为百姓提供休闲活动空间,是提升城市品质,营造活动空间的重要方式。
图:2017年成人(20-79岁)年龄调整后评估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布[3]
03
优秀的水岸环境触发社会经济的发展
进入后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景观作为基础设施是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20世纪以来涌现出一大批如伦敦金丝雀码头、纽约麦迪逊广场等优秀案例。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企业、百姓对环境的要求随着提升。以水环境治理和景观环境提升为抓手,提供优质的环境和活动空间,推动两岸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成为包括上海(黄埔江、苏州河等)、杭州(京杭大运河)、深圳(茅洲河、大沙河等)、东莞(麻涌华阳湖)等城市的发展新思路。
图:麦迪逊公园与麦迪逊河、高线公园关系
三、以水系为抓手,水岸联动、
系统治理的思路编制总体规划
我们认识到,河流不仅仅是我们生产生活索取的对象。国内外河湖综合治理的目的正在从防洪、治污等单一目标向以治水带动治产、治城等多元目标转变,更注重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融合。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万里碧道可作为推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万里碧道的建设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民生工程,而且是一项经济工程。通过《广东万里碧道总体规划(2020-2035年)》的编制实现以下三个目的:
01
建立共同的目标
规划提出万里碧道完整的概念、任务、阶段和分类。广东万里碧道是以水为纽带,以江河湖库及河口岸边带为载体,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建立的复合型廊道。通过系统思维共建共治共享,优化廊道的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格局,形成碧水畅流、江河安澜的安全行洪通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自然生态廊道,留住乡愁、共享健康的文化休闲漫道,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
图:碧道“三道一带”示意图
明确碧道建设“5+1”重点任务,即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景观与游憩系统构建五大建设任务和共建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一项提升任务。
图:碧道建设“5+1”重点任务示意图
为了适应全省复杂的建设基础和发展情况,规划提出碧道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稳固基础阶段、建设成型阶段和发展成熟阶段)和四种类型(都市型碧道、城镇型碧道、乡野型碧道和自然生态型碧道),建立差异化的建设标准,引导地方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全省依托大江大河建立“湾区引领、区域联动、十廊串珠”的总体特色格局。通过打造十条特色廊道,彰显广东美丽诗画河湖特色。
图:广东万里碧道总体特色格局
02
建立共同的推进计划
规划提出按照“三年见雏形、六年显成效、十年新跨越”的目标要求,稳步推进广东万里碧道建设。到2022年,全省力争建成5200公里碧道,优先补齐短板,突出重点。到2025年,全省力争建成碧道总长度超过7800公里,基本覆盖21个地级以上市中心城区及县(市、区)城区、主要城镇的重点河段。
03
建立协同的机制
规划明确省市分工和部门协同的机制。由省委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的意见》。该《意见》明确部门的分工、省市任务,为万里碧道建设工作的推进提供强大的政策推力。
四、以全生命周期设计的理念
推进碧道建设
碧道的建设是一项因地制宜、久久为功的工作。因此,在反思过去单一专业导向的设计工作思维和方法的基础之上,要对建设技术提出全新的要求。
01
开展基于生态过程的空间设计
由于河流具有异质性,因此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是物质交换的重要空间。过去安全唯一的水利工程建设让水岸地区坚不可摧,形成有力的水上长城,阻挡洪潮对城市、乡村、农田的冲击。但是单一要素的基底降低了异质性,阻碍了要素的流动。
碧道的设计要从生态过程的角度出发,强化从不同尺度、不用空间、不同专业进行融合。一是从流域和区域结合的尺度出发,考虑上下游的生态格局与景观连续性,建立整体的景观格局,明确定位与总体结构。二是对水、岸、城三类空间进行分类,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和需求,提出设计任务。三是以安全提升、生态修复为导向,协调多专业的技术要点设计水岸空间。
图:景观与游憩设施建设适宜性空间要求
02
导入经济要素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人的地方才有需求,有人的地方才有风景、经济。在项目前期进行产业的策划,在满足安全和生态的前提下为水岸空间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全省各地目前涌现大量以“EPC+O”模式开展的碧道建设。让投资方、设计师、施工方、管理者共同参与碧道全过程。
图:建设、投入、运营全过程示意图
五、结语
碧道内涵并不一个全新理念,如浙江的五水共治、美丽河湖以及众多学者的文章、呼吁等,都与我们对碧道内涵的理解不谋而合。万里碧道由于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从省层面的顶层设计到各地方的建设行动,将理念转为实践。碧道在实际落地的过程当中仍会遇到许多不可预测的问题,但未来也会逐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广东万里碧道的探索正在从理念走向实践,未来持续的探索与实践将为国内提供水岸共治、系统治理的理论与样板价值。
鸣谢:
感谢马向明总工程师对工作的指导。感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广东省水利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碧道规划编制组全体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上滑查看全部)
[1]]Sallis, J. F. (2006).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President's Council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Sports Research Digest. http://www. fitness. gov/publications/digests/december2006digest. pdf, 1-8.
[2]Harnik, P., & Welle, B. J. (2009). Measur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a city park system. Trust for Public Land.
[3] 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糖尿病地图(第9版) , http://www.diabetesatlas.org/.
供稿单位: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李鹏:广东省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指引及重点线路建设规划与实施 | 学术季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粤规院专场:聚焦健康与绿色,共创活力湾区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袁奇峰: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广佛全域同城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点击进入学术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