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如何规划、建设、管理好?北京城市副中心经验来了

北规院课题组 中国城市规划 2022-05-09

导读

副中心控规批复后,城市规划建设重点由“蓝图绘制”转向“高质量实施”。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与“城市副中心质量”匹配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与制度构架,探索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扁平管理”模式下的精细治理方法,在通州区政府和副中心规自局的组织下,研究针对“千年城市”目标下既有规划实施机制中的短板弱项,系统构建了全流程的副中心规划建设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形成产研一体的“研究报告+指导意见+保障机制+智慧平台”系统成果。


本文字数:3078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01

战略思考:“城市副中心质量”内涵和控规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高质量发展,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高质量发展的深入实施,需通过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的协调支撑来实现。副中心控规提出构建“城市副中心质量”的规划建设管理框架,要求从创新规划编制和管控体系、加强政策集成与创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和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等方面,形成逻辑闭环的体系。


高质量发展的实施体系思考


同时,随着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暴露出传导机制不健全、管理规程不完善、指示研究需统筹、工程质量待提高等问题,亟待有效统合。例如,工程建设中的缺乏全过程管理、设计与施工不协同等问题,就需要全面深化扁平化的服务与审批流程,研提制度化的机制办法,保障“空间规划——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等环节的不走样。


规划到实施的全流程不走样


课题组认为,探索建立高质量实施副中心控规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应聚焦实施中的突出矛盾,并积极探索改革措施、出台创新机制、建设精品工程,捋顺规建管运行机制和扁平服务流程,并通过不断实践积累形成一套可推广、可示范的样板制度。另外,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体系角度理解副中心规建管体系,一是需要对标“指标体系”要求,结合副中心控规“六个城市”的规划指标,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二是对标“政策与标准体系“,有针对性的研提符合实际的政策与标准,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三是结合城市体检评估与实施监督,建立实时监测、定期报告的统计体系和常态化的评估机制;四是推动规划有序有效实施,实现从规划到建设项目的实施监测。


02

框定骨架:明晰思路框架,构建规建管体系


研究统筹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构建了由“规划指标、编制审批、建设实施、监督评估、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六个子体系构成的副中心规建管体系,并研讨形成“科学示范、高效精细、高质有序、闭环有效、完善适用、创新集成”的子体系目标,有效引导规建管系统持续完善生长。


副中心高质量规建管体系框架


规划指标体系,重点关注指标的传导要求、组成维度、统计方式和评估方法,科学引领规划实施;编制审批体系,创新建立副中心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高水平编制、高效率审批的编审制度;建设实施体系,建立逐层、逐片、逐项的规划实施体系,夯实建设工程质量的保障路径;监督评估体系,建立副中心实施监督和体检评估机制,依托副中心智慧平台,首次建立了针对建设项目的动态监测库。法规政策与技术标准体系,在全市法规和标准较为完善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加强集成创新,发挥副中心样板示范作用。


03

畅通脉络:加强环节串联,实现全流程精细管理


针对规划管理既有的“链条过长、部门分管、环节脱钩”等问题,研究聚焦各环节“接口接缝处”和内部流程,充分发挥副中心集中授权、扁平管理的优势,实现全流程的高质量治理。统筹梳理编制审批、规划实施、规划许可、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的重点难点,完善细化各环节的具体流程,明确部门权责关系;同时,出台保障规划建设管理质量的配套机制,畅通高质量体系的“脉络”。


副中心规建管操作流程的思考


04

丰满轮廓:聚焦重点领域,研提要点与体系内容


按照抓问题、抓重点、抓示范的原则,研究系统回答了“副中心的规划体系是什么、如何提高规划的编制科学性、怎样实现精细高效审批、如何保障规划有序有效实施、怎样提高实施建设质量”等问题,研提规建管体系的具体内容与创新要点,例如:


规划体系突出副中心特色。构建以副中心控规为统领、两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组团、街区、细分单元、地块”的传导模式。详细规划精细编制、规范表达,优化“街区控规、深化方案、规划综合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的编管体系,加强城市设计的品质引导作用;总体规划先备后批,备案副中心拓展区规划的基础上,夯实乡镇域规划的法定支撑作用。同时思考各类规划技术要点并制定编制标准,加强副中心的“精细化”示范。


副中心“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管理审批突出副中心效率。按照政府管规则制定和公益底线、市场管精细设计与实施的原则,理顺市区政府、党工委管委会、相关部门的权责关系,构建分级分责不分散的编审机制。充分发挥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集中管理作用,完善各级各类规划和不同服务环节的扁平化管理流程,实现副中心的事既快又好的办。


规划建设突出副中心质量。研究建立了统筹匹配、逐层实施、动态跟踪的副中心实施建设体系,一盘棋统筹“投资计划、建设规划和项目实施”。统筹单元,提出按照组团、家园等规划空间边界调整行政和实施边界的副中心模式,逐步推动街道行政边界调整,同时以“细分单元”为最小单位编制规划综合实施方案。


统筹项目,系统整合工程办、规划、发改、住建等部门的统计口径与台账,形成统一制式的建设项目库;创新建立实施项目动态监测平台,建立278项实施任务和388项重点工程的动态监测机制,统筹评估从用地到工程项目的七大类、全要素实施任务,评估实施进展、剖析具体问题,为体检评估、年度建设计划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统筹机制,探索全过程专家咨询、集中工作营、黑白名单等保障机制,提高规划设计和实施质量。


建设项目的标准化建库的探索


副中心重点建设项目和组团2020年实施进展评估


05

打通关节:耦合管理需求,建立全方位的机制保障


研究深入实施与管理的“需求端”,课题组与管理部门一并直接拟定了多个示范性较强的机制工具,通过标准化与制度化的规程文件,打通痛点关节,形成“1+N+1”的应用成果。


服务高质量规建管的“1+N”保障机制(部分文件)


依托课题制定“1份指导纲领”。形成《关于城市副中心高质量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从规划编制审查体系、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纲领意见,已由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正式印发。


创新制定“N”个保障机制。例如,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独立第三方技术审查与服务工作方案》,探索引入独立第三方平台,完善技术审查、质量监管、实施评价的全过程咨询服务体系。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工作方案》,量身定制“12+9+1”的副中心责任双师模式,跟踪规划实施,共建首都社会治理的新型生态群落。研提《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专家与技术团队审查及技术服务工作机制》,优化“多规合一”协同平台运行机制及审查管理规程。试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筑师负责制工作方案》,保障从设计方案到项目竣工的不走样。探索《关于副中心工程建设项目事中事后评估工作方案》,建立具体规则和评价体系,通过实证检验的反馈提高工程质量。部分文件已印发实施,直接保障了副中心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行。


第三方技术团队主要职责


副中心及拓展区责任规划师(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建设项目事中事后评估机制


建立“1个智慧实施平台”,侧重实施监测与技术支撑,重点对用地资源、规划审批情况和项目实施进行动态跟踪,形成从规划到项目竣工的“全生命周期一张图”,与“全市一张图、副中心规建管三维智慧平台”共同构建副中心智慧管理的立体网络。


副中心智慧平台


结    语


在副中心控规实施开局时期,对规划建设管理体系框架、保障机制、实施进展的系统思考,能够为副中心控规的高质量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副中心的规划建设需要一茬接一茬地干,通过在工作中不懈探索创新,以全程陪伴的方式“全力以赴把城市副中心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使之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成为新时代的精品城市”。


本文依托课题《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规建管体系框架与保障机制研究》形成,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主要成员为:邢宗海、赵勇健、郭斯蕤、田耕晨、高娜、邓艳、付征垚、徐林、张鑫、王晓卓等。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看过这篇文章,你对北京市责任规划师的了解就超过了身边99%的朋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促进人人健康的北京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研究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北京印发《2021年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力争211个项目全面开工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