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同探讨“双循环战略下的小城镇发展与规划”,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年会召开

导读

6月5-6日,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在浙江绍兴柯桥区召开,年会主题聚焦“双循环战略下的小城镇发展与规划”。


本文字数:10114字

阅读时间:31分钟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和乡镇服务农民功能”、“按照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小城镇发展的新定位,既是新挑战,也是新机遇。


6月5-6日,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以“双循环战略下的小城镇发展与规划”为主题,在浙江绍兴柯桥区召开。本次年会由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和浙江工业大学承办,绍兴越州都市规划设计院、柯桥区安昌街道、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干部培训中心和《小城镇建设》杂志协办。



浙江省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先行先试区,也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出的一系列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都在全国进行了推广应用,近年来又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未来社区和美丽城镇等领域开展前沿探索。本次年会采用线下参会与线上直播并行的模式,线上线下参会人数合计近万人。会议邀请多位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领域的高水平专家和学者,进行精彩的学术演讲,共同探讨新发展时期小城镇如何破解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迈向共同富裕。


大会开幕式


 

主持人:耿虹

学会理事、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博导


会议开幕式由学会理事、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耿虹教授主持。


何兴华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首先,何兴华副理事长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认为,在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小城镇的发展提出新定位新要求的背景下,以“双循环战略下小城镇发展规划”为主题可谓立意高远务实。在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篇年,如何在新的发展格局中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按照资源条件禀赋、发展基础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仍是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深入研讨。


李    枫

学会总体规划学委会委员,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


李枫副局长代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致辞。她首先表达了张兵局长对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年会召开的祝贺。继而表示,今年年会的主题有益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过程中,进一步探讨小城镇的规划在“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在当前紧约束的条件下,如何在城镇更新、提质增效、减量发展等条件下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提高小城镇发展质量,需要广大规划工作者献计献策。


顾    浩

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


顾浩副厅长代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对大家相聚在浙江柯桥承办的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表示欢迎。他表示在浙江省区域一体化发展非常明显的背景下,小城镇因其自身的特点,将成为浙江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他希望通过本次年会的探讨,为小城镇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谋划新的发展路径,使小城镇在我国新发展格局中更好的起到支点和基点的作用。



郑华均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


郑华均副校长代表浙江工业大学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浙江工业大学城乡规划学科建设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浙江工业大学近年来围绕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以及浙江省“千万工程”和“美丽城镇”规划实施,以浙江为标本,积极探索特色小城镇的理论体系,参与诸多小城镇的决策咨询、技术服务和规划设计工作。他希望通过本次年会的举办,更好地向同行学习,促进学校城乡规划学科的建设发展。


马海明

柯桥区委常委


马海明常委代表柯桥区政府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欢迎。他对柯桥区的历史沿革进行了介绍,认为从柯桥镇到绍兴县城到今天的柯桥区,其发展历程可以说正是一部小城镇规划演进和发展建设的缩影。他希望到会的专家为柯桥未来的发展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出专业建议,并预祝本次年会获得圆满成功。


主旨报告(6月5日)


主旨报告环节由学会理事、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耿虹教授主持。


主旨报告1: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规划的思考

顾浩  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


首先,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精准落地”作用,“多规合一”的乡镇规划,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底层蓝图、落实空间保护利用要求的平台,是指导空间重构、生态重塑的基础,是推进治理精细化现代化的依据。


其次,浙江省丰富多彩的小城镇孕育于不同的地理格局,其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新型城镇化格局中扮演重要作用。浙江省有不同类型小城镇,例如融入都市发展类型、具有良好产业基础类型、有丰富自然人文遗产类型、城乡融合节点类型等。在主体功能区基础上对小城镇进行分类引导,对奠定全省保护开发格局、促进“两山转化”、推进共同富裕十分重要。


最后,报告对乡镇规划中的规划指标与用途传导、先底后图的全域全要素布局、指标管理和边界管护结合的用途管制、功能与布局结合的用途分类和管制规则、层级传导的用途分区与控制线落地、详细规划管控单元划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景观风貌管制、重大项目和工程安排和保障、村庄规划重点任务的细化和传导,以及乡镇空间网络化数字化治理十个实践环节做了详细介绍。


主旨报告2:江苏省重点中心镇发展回顾与展望

张伟  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


江苏省“小城镇发展概况”、“小城镇发展启示与反思”和“发展建议与展望”三方面进行分享。


1978年至今,江苏省小城镇数量先后经历了乡改镇驱动下的逐年增多和乡镇撤并驱动下的逐年减少,小城镇发展战略由全面发展逐步转向重点培育,重点中心镇的数量逐渐下降,分布趋于非均衡的过程,重点镇培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回顾江苏省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一方面持续稳定地培育有利于重点小城镇地位和作用的提升,城镇空间网络化格局下重点中心镇的必要性下降;另一方面经济薄弱地区的重点小城镇未起到辐射带动作用,重点中心镇的“贴边”选址有待优化、其示范作用未能体现。


最后,报告提出针对江苏省小城镇未来发展,推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镇村一体、多元特色发展、分区引导和多策联动、持续培育等建议。


主旨报告3:乡村振兴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的几点思考

曾鹏  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国土空间规划究竟如何为乡村振兴提供空间要素的支撑,是我国发展新时期的关键问题。


报告通过对乡村概念的再认知和对乡村发展变迁规律的再梳理,结合对发达国家乡村振兴特征和共性的提炼,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出了空间规划视角下的新思路,包括振兴目标与战略、空间支撑、实施落地三个层面。


由此,进一步提出乡村振兴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路线和六个基本逻辑:地域分工逻辑、国土安全逻辑、城乡统筹逻辑、融合发展逻辑、空间网络逻辑、实施传导逻辑。这些思考有助于将乡村振兴的价值传导到实际规划的技术路线中,营造城乡融合的美好人居环境。


主旨报告4:美丽城镇 美好生活——揭秘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小城镇发展转型过程

陈前虎  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小城镇的持续特色发展是浙江城乡融合发展的奥秘所在,是浙江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浙江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报告从“时空位”——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小城镇发展历程与宏观态势、“新阶段”——当前小城镇发展的新阶段与面临的老问题、“新理念”——从《雅典宪章》到《马丘比丘宪章》和“新格局”——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城镇建设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从产业发展阶段、居民生活方式、企业生产方式、政府职能转变和人居建成环境等方面,梳理了浙江省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对当前浙江省小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由此从生产型到生活型、高品质城镇化助推高质量工业化、从《雅典宪章》到《马丘比丘宪章》三个维度,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新思想。


最后,基于对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行动的政策解析,展望了未来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新格局。


主旨报告(6月6日)


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陈前虎教授主持。


 

主持人:陈前虎

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主旨报告5: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的思考

耿慧志  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首先回顾了1978年以来乡村规划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组织建设、城乡融合、扶持措施五个方面重点解读了2021年6月施行的《乡村振兴促进法》。


接着以上海6个镇为具体研究对象,介绍了上海市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的地方实践。提出在目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对乡村建设规划需要实行城镇开发边界内外的全域管控:在城镇开发边界内是基于土地出让的规划管控;在城镇开发边界外是基于生态底线、粮食安全、美丽乡村的规划管控。


继而指出,“项目制”作为资金转移支付的主要载体,是当前乡村建设规划管理面临的重要议题,并列举了项目与资金的四种对应关系。最后,以野奢民宿为引子,提出“如何寻求乡村发展与农民利益联结点”的开放性思考。


主旨报告6: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实践与探索——以宿迁农房改善为例

段全猛  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首先介绍了宿迁市的区位、农村概况等基本情况,继而从国家、省、市三个层面介绍了宿迁农房改善的背景。


其次,结合宿迁农房改善的实践和探索,从“系统谋划定方向、整体计划定目标”两个方面展开介绍。其中系统谋划定方向具体需要做到“优化镇村体系研究、完成乡镇总体规划、优化镇村布局规划”;整体计划定目标具体需要做到“确定搬迁和建设选址原则、确定具体搬迁建设村庄、高起点规划提升设计水平、规范施工保质量、强化资金保障、强化配套保障等措施”。


最后,报告对农房改善未来的工作提升做了思考展望。


主旨报告7:四川省撤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对策研究

周学红  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党委委员、副总规划师


首先简要介绍了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的政策背景和进展情况(简称“两项改革”)。自2019年10月启动至2021年1月结束,两项改革重塑了四川省乡村经济和治理版图,获得中国改革2020年度唯一省级特别奖。


其次,报告以合江县为例解析了“两项改革”的具体内容,并指出行政区划调整后,出现“部分被撤并镇生产功能弱化,人口外流、功能外溢,空间资源配置不平衡”等问题。


报告第三部分结合合江县案例,探讨了撤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对策。包括“一优四高”的目标导向,即生态优先、高标准保护、高效能开发、高韧性支撑和高水平治理。提出四方面策略,即系统研究,科学确定主导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统筹城镇开发边界;以人为本,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以文为脉,严格保护历史文化肌理。


最后,提出思考和展望:乡镇撤并意义深远,需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撤并镇发展的规划引领作用,提升撤并镇的发展质量。


主旨报告8:基于认知地图方法的小城镇空间意象构成要素和特征初探

张立  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秘书长,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导


空间意象的研究方法自凯文·林奇应用于城市意象研究后,被大量运用在城市、乡村的相关研究中。小城镇作为中国城镇体系中的特殊一级,其空间特征不同于城市和乡村,但对小城镇空间意象的研究尚未全面展开。


基于认知地图的方法,选择多维度、多类型的研究样本,探索了小城镇空间意象特征。其一,在认知要素方面,小城镇与城市相比出现了明显差异,个体认知以地标和道路为主;其二,小城镇具备认知类型高低并重、认知范围离散的特点;其三,小城镇集体认知普遍由主街、主村、关键地标组成,并从城乡关系、空间形态两大维度划分了集体认知类型。


最后,结合空间句法方法的验证,提出了小城镇意象的空间认知新要素,即主街、通路、场所,初步建构了中国特色的小城镇的空间意象理论框架。


高峰论坛

双循环战略下的小城镇发展与规划



高峰论坛环节由小城镇规划学委会秘书长、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干部培训中心张立主任主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何兴华副理事长,学会理事、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耿虹教授,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陈前虎教授,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曾鹏教授四位专家对“双循环战略下小城镇概念的新内涵”、“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小城镇规划应对”、“国家战略中对小城镇定位描述的转变”等问题展开了深入和热烈的讨论。


讨论一

双循环战略下小城镇概念的新内涵?


何兴华副理事长认为,在双循环战略下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小城镇的概念:首先,小城镇的概念服务于国家战略,因此对小城镇概念的解读必须放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其次,小城镇的概念是动态变化的,对小城镇概念的解读要基于城镇化过程的动态背景中;最后,要把握小城镇“以人为本”的建设核心,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立足于服务居民的需求,并与生态文明、网络社会快速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要求互相补充。


耿虹教授指出,小城镇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历史角色,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小城镇的定位需要重新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首先,小城镇的职能具有地域性、区域性特征,受周边核心大城市的影响巨大,不同城镇有不同的定位;其次,小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应该得到明确,更多地承担社会安全、文化传承和基层保障等作用;最后,在小城镇职能分化过程中,要把握好小城镇对下服务乡村、做好公共配套服务,对上承接城市、共同发展的双重作用,使小城镇得以健康发展。


曾鹏教授从三个方面对小城镇概念进行解读。首先,从时代背景角度,双循环战略是国际国内发展情境下国家主动且必然的战略选择,也是应对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选择;其次,从小城镇自身角度,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国内外供给关系得到新的重组优化,小城镇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的转型;最后,从小城镇面临的机遇角度,要把握小城镇独特的城镇美学,在当前高品质建设的要求下,建设高质量的小城镇。


陈前虎教授提出,首先,我国从低水平内循环逐渐发展到国际国内高水平的双循环阶段,对小城镇工业产业发展水平的要求有所提高;其次,无论生产、生活方式如何转变,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需要通过环境再造来推进双循环的发展,需要对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的品质进行根本性改变;最后,以浙江为案例,他认为双循环战略下,需要通过类似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城镇建设等工作,为小城镇留下高端人才。


讨论二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小城镇规划应对?


何兴华副理事长认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不是对原有规划原理的冲击。小城镇规划应在县级或更高层级的规划中明确其定位,才能更好地指导小城镇的各项规划,因此对小城镇的规划思考一定要在更高层级的空间规划中体现。


曾鹏教授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要优先保障粮食安全,让农业的发展能够支撑国内的循环;其次,要注重小城镇活力的释放,要给予小城镇对应事权,让乡镇可以主动配置资源要素,在双循环背景下保障小城镇规划从编制到实施的落地。


讨论三

如何看待国家战略中对小城镇定位描述的转变,从十四五“强化县城的综合服务功能,把小城镇培育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到今年两会“提升强化小城镇服务农民的功能”?


何兴华副理事长指出,小城镇存在的意义原本在于服务周边的村庄,不论是小城镇的集市、县政府、学校、工厂等,都对周边农民起到不同的服务作用。因此,中央文件对小城镇定位的进一步明确,是符合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的。


耿虹教授认为对小城镇定位的新表述,符合中国国情。回溯小城镇发展历程,小城镇原本就是由集镇发展而来,为广大农村的生产资料提供交换场所。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城镇服务乡村的传统功能并没有丧失,同时它还被赋予了现代的服务功能,小城镇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乡村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


工作会议


6月5日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举行了工作会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何兴华副理事长出席会议,学会常务理事、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彭震伟教授主持会议,委员们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工作会议。


会上,张立秘书长作学委会2020-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报告。彭震伟主任委员报告即将开展的委员会换届筹备工作情况。线上参会以及在座委员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促进小城镇规划学委会进一步发展的宝贵意见。


最后,由彭震伟教授和何兴华副理事长分别做工作会议的总结。彭震伟主任委员提出,学委会的工作重点应紧跟小城镇内涵的变化而变化,在规划转型时期积极拓展研究领域;学委会要做好服务工作,委员们应积极思考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学委会的特色。


何兴华副理事长首先对于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在过去一年多克服疫情干扰,积极推进工作给予了肯定。他希望学委会在当前知识传播方式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能够不断创新学术交流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学委会工作模式。


工作会议合影


平行论坛(6月5日下午)


平行论坛一

上半场主题:双循环战略下的小城镇发展

下半场主题:小城镇的治理与转型发展


 

赵华勤

上半场主持人

 

张国涛

下半场主持人


平行论坛一分别由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赵华勤和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张国涛主持。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董翊明和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刘伍洋分别作主题报告。


董翊明(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董翊明以《浙江小城镇发展的“略”与“术”》为题,梳理了浙江城镇化与工业化转型历程,提出“略以载术、术以载略”的浙江小城镇发展路径,包括道法自然的共生之路、趋利避害的适产之路、入乡随俗的集群之路、分类制宜的对象细分之术、分解菜单的任务落地之术、分级衔接的规划引领之术、分批验收的考核评价之术、部门联动的要素保障之术。


刘伍洋(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刘伍洋以《基于精明收缩的乡镇收缩型规划转型路径及趋势》为题,思考了转型期乡镇发展的收缩特征和新形势,提出基于精明收缩的乡镇“收缩型规划”路径,结合衡南县宝盖镇国土空间规划实践,详细探讨了“收缩型规划”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论文宣讲环节,入选论文作者分别对论文进行宣讲。宁波市鄞州区规划设计院夏羚宣讲论文《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行动方案编制探索——以宁波市东钱湖镇为例》,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戴晓玲宣讲论文《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小城市体检报告——乐清柳市镇的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赵雪琪宣讲论文《工业大镇人居环境的特征、成因和提升策略:基于长三角、珠三角20镇的调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朱雷洲宣讲论文《园区型非集建区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以中华科技园非集建区规划研究为例》,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李伟宣讲论文《“非集中建设区”型小城镇空间规划思考——以淮安市码头片区为例》,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徐愉凯宣讲论文《双层逻辑作用下的乡镇自建社区“微更新”探索与实践——以井冈山市龙市镇无物业小区更新改造实践为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明俊宣讲论文《工业大镇的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


 

王海卉

 

曾  鹏

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本场论坛邀请了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海卉副教授,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曾鹏教授为宣讲论文做精彩点评。


平行论坛二

上半场主题: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探索

下半场主题:新时期村庄规划编制探索


 

赵  辉

上半场主持人

 

徐涛松

下半场主持人


平行论坛二分别由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赵辉和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徐涛松主持。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懿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助理俞静分别作主题报告。


陈懿(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陈懿以《“时空数据”下的小城镇全域规划初探》为题,剖析了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小城镇全域规划的基本思路、内容、地位作用与挑战,提出了新时代小城镇全域规划理念与智慧城镇管理方法。提出借助现代地理信息手段,全域集成各类空间数据,基于时空大数据开展“时空数据+”下的小城镇规划,构建小城镇全域规划体系。


俞静(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助理)


俞静以《“实用性”视角下村庄规划的编制探索》为题,提出实用性村庄规划是多规合一背景下以乡村物质环境建设为基础,以乡村振兴发展为目标,以乡村国土空间为载体的特定类型法定规划。报告以上海市吴房村为例,介绍了典型远郊农业村的规划发展经验,认为未来村庄规划的编制需要充分的体制机制创新,多方共同参与。

 

在论文宣讲环节,入选论文作者分别对论文进行宣讲。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庄凯月宣讲论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语境下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探索——以重庆市奉节县兴隆镇国土空间规划为例》,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李鹏宣讲论文《鲁南沂蒙山区小城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探索——以莒南县文疃镇为例》,重庆市长寿勘测规划院胡鹏宣讲论文《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乡镇路网优化路径思考——以重庆市长寿区龙河镇为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诗琪宣讲论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管控策略——以云南普洱古茶园为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庞磊宣讲论文《特色风貌营造导向下的整治完善型村庄规划探索——以北京市苑南村为例》,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孙瑞宣讲论文《新城乡关系下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方法初探》,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江婷宣讲论文《小城镇与乡村互促共荣关系探讨—以高陇镇田园综合体规划为例》。


 

耿慧志

 

彭  翀

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本场论坛邀请了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耿慧志教授,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彭翀教授为宣讲论文做精彩点评。


平行论坛三

上半场主题:小城镇的高质量发展

下半场主题:小城镇与城乡融合发展


 

张莘植

上半场主持人

 

钟  晟

下半场主持人

 

平行论坛三分别由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上海创霖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莘植和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院长钟晟主持。浙江省小城镇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吴一洲教授和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堂明分别作主题报告。


吴一洲(浙江省小城镇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教授)


吴一洲以《浙江省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与空间分异研究》为题,将五大发展理念与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和制度可持续性四个维度进行交叉分析,提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框架。通过对浙江省近900个乡镇评价单元进行评估,分析当前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瓶颈,最后提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四大路径。


程堂明(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程堂明以《接足“地气”做实“底气”的村庄规划导则编制的探索》为题,以《合肥市村庄规划编制导则》为例,对编制过程进行介绍。在接足“地气”方面,通过掌握村庄发展实际和各地经验,凸显区域风貌特色,重视村民在规划中的参与性,最终形成符合规范、便于实施的多元成果体系。在做实“底气”方面,强调对县、乡、村控制要求上下传导的协调性,产业空间分区准入的引导性,区域、点位和弹性三级图则管控的约束性,多类留白的探索性和综简内容差异性的把握等四点内容。

 

在论文宣讲环节,入选论文作者分别对论文进行宣讲。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彭万忠宣讲论文《生态文明新时代震灾镇重建对小城镇空间规划的启示——以四川“6.17长宁地震”震中镇双河为例》,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佟昕宣讲论文《减量提质背景下保留型村庄宅基地减量路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缪文婕宣讲论文《交通拓展下脱贫乡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以云南省振太镇秀山村为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林玉宣讲论文《工业大镇的空间韧性评价及优化研究》,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徐婧宣讲论文《文化引领视角下京杭大运河乡村聚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韩锡菲宣讲论文《“乡村振兴”热背后的美丽乡村建设“冷思考”——浙北平原的嘉兴探索》,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李玉婷宣讲论文《社会分层视角下艺术村公共空间隔离和融合发展策略研究——以北京崔各庄乡何各庄村为例》。


 

董洁霜

 

谢  华

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系主任、副教授

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广西大学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本场论坛邀请了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系主任董洁霜副教授,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谢华教授为宣讲论文做精彩点评。


大会总结


为期两天的学术年会分别由彭震伟教授和耿虹教授进行了总结。


彭震伟

学会常务理事、小城镇规划学委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导


彭震伟教授对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对于本次年会的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今年的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年会选择“双循环战略下的小城镇发展与规划”为主题,首先考虑的是小城镇在国家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这是对小城镇进行研究、进行规划的首要前提。其次,小城镇的发展要注重差异化、特色化,小城镇是把城镇和乡村紧密联合在一起的重要环节,要放在完整的城镇体系之中进行个体或群体的规划。最后,他表示小城镇在我国的城乡人居体系当中依然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当中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耿  虹

学会理事、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博导


耿虹教授认为,本次会议的内容包含了从国家战略层面到国土空间规划层面到小城镇在双循环战略下的定位与发展路径思考等丰富的内容,以及一系列小城镇规划与实践优秀案例的分享和交流,在会场内外均形成了非常浓郁的学术氛围,会议充满了丰富的、可持续的问题思考和探索。她最后对会议的各个承办单位、协办单位,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感谢何兴华副理事长的全程参与,感谢学委会委员们的支持以及所有参会代表的热情参与,会议圆满结束。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处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关于召开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的通知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小城镇规划优秀案例分享”交流活动要点集锦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小城镇”研讨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成立30周年暨小城镇规划学委会2018年年会圆满落幕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