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日 | 直面震之殇,探寻震之源,反思震之防
导读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
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为什么我国的地震灾害这么严重呢?如何科学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让我们一起看看。
本文字数:2162字
阅读时间:7分钟
作者 | 王志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
全国防灾减灾日
一
震之殇——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众多灾害当中,地震灾害具有影响范围大、破坏性强、造成损失重的特点。一次大地震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巨大的破坏,使一座繁荣、美丽的城市在数十秒钟内变成一片废墟。近百年来的地震资料表明,中国平均每年发生20次5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5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7.5级以上的地震,平均10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8级以上的地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境内发生了多次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地震(图1),造成24万余人遇难,16万余人受伤。唐山地震造成大规模伤亡和损失,是20世纪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之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图2),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图1 唐山地震破坏场景
图2 汶川地震破坏场景
二
震之源——我国地震灾害为什么严重
全世界地震主要集中于两个地震带上(图3),一个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世界上约80%的地震发生在这里;另一个是欧亚地震带,这一带地震约占世界上地震的15%。我国位于这两大地震带交汇部位,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图4),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我国接近60%的国土面积位于7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区,近20%的国土面积位于8度及以上地区,2/3的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受到强震的威胁。
图3 世界地震带分布
图4 我地震带分布
现代城市人口和设施密集、财富高度集中,建筑与基础设施系统规模庞大复杂,在遭受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时,城市往往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极易产生连锁、放大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的灾难。另外,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会进一步扩大灾害影响(图5、图6),如地震可引发海啸、滑坡、核泄漏事故等。
图5 地震引发海啸
图6 地震引发滑坡
三
震之防——如何科学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就像大海会有波涛汹涌,天空会有风云变幻一样,是完全可以认知的。根据国内外城镇防灾建设的经验,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有效减轻地震灾害风险。
3.1 编制和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抗震防灾规划是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减轻地震灾害的纲领性文件,在充分考虑城市的地震和地质背景、场地条件等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按照确保城市功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对城市防灾布局、土地利用(图7、图8)、防灾设施以及各类抗震防灾措施等进行的时间与空间安排。通过科学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系统的防灾韧性,是规避、抗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举措。
图7 处于断裂带上的房屋倒塌
图8 砂土液化导则地基失效
3.2 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
抗震设防是各类工程按照规定的可靠性要求,针对可能遭遇的地震危害性所采取的工程和非工程的防御措施,一般是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一定的抗震构造措施,以达到结构抗震的效果和目的。我国建筑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历次地震灾害经验表明,严格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和建造的工程,在预期地震的作用下一般都能达到其抗震设防目标,也有很多超过预期地震作用下的建设工程也有良好的表现。另外,对于抗震能力不足的既有建筑工程,可以通过抗震加固方式来提高工程的抗震承载力。
3.3 采用建筑抗震新技术
建筑隔震技术(图9)是在建筑物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柔性隔震装置(如橡胶支座)把建筑物和基础分开,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传递,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达到预期的防震要求。隔震技术目前已在国内外大量工程中进行了应用,在2013年芦山地震中,采用隔震技术建造的芦山县人民医院建筑结构和室内设备仪器完好无损,震后马上投入紧张繁重的医疗抢救工作,隔震门诊楼成为震后全县急救医院。
图9 隔震建筑与非隔震建筑地震响应对比示意
3.4 建设防灾避难场所
防灾避难场所是预先配置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应急辅助设施及应急保障设备和物资,具备服务城市级和责任区级应急功能用于因灾害产生的避难人员生活保障及集中救援的避难场地及避难建筑。严重灾害造成大量居民无家可归,需要救助、治疗和安置(图10、图11),灾害发生后组织好居民安全避难,是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十分有效的措施,防灾避难场所则成为灾后安置灾民、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
图10 无避难场所时灾民避难混乱
图11 灾民在避难场所内组织有序
3.5 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
大量事实表明,防灾减灾意识不强、自救互救知识缺乏,是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通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演习等,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与避灾自救意识,掌握避灾自救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避灾自救与互救能力(图12),可以降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也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因素。
图12 互救自救与避震演练
本文供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河南暴雨之后的回顾与思考:防灾→减灾→韧性,与风险共存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512防灾减灾日 |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跨区域协调规划实践分析——以威州、水磨、淮口三镇为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 | 全球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灾害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