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韧性视角下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以南京市线路新村社区为例

王强张梦洁项宏艳 中国城市规划 2023-04-18

导读

社区韧性因其较强的实践价值成为当今城市韧性研究的重要领域,而社区公共空间是社区居民日常和应急使用频率最高的户外场所,故公共空间韧性对社区整体韧性水平提升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现实反思的方法从社区公共空间的重要地位和研究进展两个方面来阐述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研究的必要性;然后对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的特征及要素进行研究梳理,进而从空间冗余性、互通性、多样性和高品质四个维度构建了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的评估框架,并对线路新村案例社区从以上四个维度进行公共空间韧性现状问题分析,提出优化公共空间布局、提高公共空间便捷可达、复合公共空间功能及形式以及提高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等社区公共空间韧性提升策略,以期为我国社区韧性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字数:7364字

阅读时间:23分钟


作者 

王强,华中科技大学

张梦洁,华中科技大学

项宏艳,南京工业大学


关键词

社区韧性、公共空间、评估框架、优化策略


0

引    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城市的系统复杂性和应对外部扰动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各种“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频发,大大增加了城市治理和健康运行的难度,但安全、稳定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环境。2020年在应对疫情的防控过程中,我国对社区这一城市基础空间单元施行了有效而系统的管控策略,构筑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起到了很好控制疫情、阻断传染的作用,这一现象进一步引起了整个规划届对于社区这一空间单元和韧性议题的高度关注和思考。


韧性(resilience)是一个起源于工程力学的概念,指一个系统遭受外部冲击后维持自身稳定并恢复原有状态的能力[1]。近年来,韧性概念逐渐应用于社区这一城市基本空间单元进行相关研究,社区韧性概念应运而生。国外对于社区韧性研究起步较早,对社区韧性的概念内涵、评价体系和提升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2]。我国社区韧性起步较晚,国内目前正处于引介和本土化阶段,但也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主要在于社区韧性的综述研究[2,3,4]、社区应对疫情等突发性扰动的相关研究[5,6,7]和社区韧性提升策略研究[8,9,10],此外也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和国外韧性社区实践介绍等有益探索[11,12,13]


从社区空间构成来看,公共空间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社区韧性研究多是从城市系统构成的经济、社会、工程、生态等维度展开,缺乏从规划视角对其社区公共空间的韧性水平分析和优化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从规划视角出发,针对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研究的必要性,构建了社区公共空间韧性评估框架,并以南京线路新村社区为案例,剖析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的现状问题,进而提出导控性的规划策略。


1

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研究的必要性


1.1 社区公共空间的重要地位


从社区的空间构成来看,主要由住宅楼、公服建筑、停车、市政等硬件设施和景观、道路等公共空间所构成,社区居民的邻里交往、公服体验、交通出行等日常社区活动都是围绕社区公共空间来展开。除日常使用外,公共空间在社区应急防灾和抵御外部干扰过程中有着疏散、避难、救援等重要的作用[14]


国外发达国家在韧性社区的营造中,把社区公共空间的韧性提升视为社区韧性建设在物质空间层面的重点,如:日本六甲道车站北地区在“阪神大地震”后,通过“土地区划”政策来拓宽道路和增加广场、公园等社区公共空间来满足应急防灾对于公共空间规模的需求,通过公共空间植入防灾避难功能、疏通避难和救灾通道、完善公共空间消防和医疗配套等措施系统提高社区公共空间的应对突发性扰动的能力[13]


1.2 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研究进展 


社区韧性的优化策略研究中,国内也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如于洋等(2020)根据社区应对新冠疫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提出需要从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两方面优化社区韧性[6]。王世福、黎子铭(2020)基于新冠疫情的启发,认为社区韧性构建需要在设施空间硬件保障、治理服务资源匹配和治理能力体系建构加强应急治理能力[7]。朱华桂(2013)认为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和物理结构四个方面影响社区韧性[8]


通过对既有研究成果梳理可以发现,对于社区韧性提升策略主要关注于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经济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包含外部公共空间和硬件设施等,社会经济层面包含社区治理、人口结构、经济水平等。当前国内对于社会经济层面的研究开展较多[9],但物质空间层面的研究较少,且现有成果集中于住宅建筑和公服设施等,对于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更为缺乏。


城市规划的核心研究对象是空间,从规划视角对社区公共空间展开研究,弥补社区韧性研究领域的空白,是社区韧性研究的必要性科研工作,也是城乡规划学科新兴研究方向之一。


2

社区公共空间韧性评估框架构建


在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的提升过程中,应先识别导致社区公共空间韧性脆弱的要素,进而制定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来提升韧性。影响空间韧性脆弱的要素可以通过评估框架来识别,但评估框架的建立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科学性:评价要素可以真实体现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的提升需求,可以从韧性特征出发;二是系统性:评价要素能全面体现社区公共空间的格局、功能、规模、品质、通达等方面;三是可行性:评价要素能够便于收集和分析。本文研究梳理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进而构建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的评估框架。


2.1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特征研究 


社区公共空间韧性本质上社区这一空间单元具备的一种属性,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城市空间韧性和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的特征进行了一些研究。Fariba Gharai从城市空间组织的视角,提出空间韧性包含冗余性、多样性、稳定性和互通性等特征[15];Åsa Gren等(2018)从空间形态的视角,提出空间韧性应包含多样性、自组织性、冗余性和学习能力等特征[16];高莺等(2017)认为社区公共空间韧性应包含多层次性、开放性、连通性和多形态等特征[17];申佳可和王云才(2018)提出社区公共空间韧性应具备“空间格局韧性”和“空间环境韧性”,具有适应性、互通性、开放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等特征[18]


空间韧性的特征很多,构建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的评估框架需要聚焦与社区公共空间关联较大的特征。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空间韧性和社区空间韧性特征的现有研究成果,重点从4个方面分析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特征:空间应急响应体系的冗余性;应对扰动时空间便捷可达的互通性;适应多类型扰动空间的多样性;此外,高品质的空间环境在社区应对扰动的过程中也会对居民身心健康产生重要作用。


2.2 社区公共空间韧性要素研究


关于社区公共空间构成要素学术界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如于洋等(2020)认为公共储备空间和空间环境品质会对社区空间环境韧性有影响[6];田丽(2020)针对老旧小区的空间韧性提升提出需要关注应急场所、空间布局、空间互通可达等韧性构成要素[19]


结合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特征和已有社区公共空间韧性构成要素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的构成要素应包含空间布局、空间互通、空间功能及形式和环境品质等方面。其中,空间布局应该关注公共空间布局的均衡性;空间互通在于公共空间的互通可达,同时还需关注应急通道的设计和引导;空间功能及形式重点需要关注社区公共空间应急功能的设置,以及发生突发性扰动时空间形式能否适应空间功能的应急转化;空间环境品质方面需要注重精细化设计和健康卫生方面。


2.3 社区公共空间韧性评估框架


本文基于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特征和构成要素的相关文献综述,构建了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的评估框架(图1)。主要从目标、准则和要素三个层面构建评估框架,目标层是致力于提高社区公共空间韧性水平;准则层包含冗余性、互通性、多样性和高品质四个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特征;要素层基于准则层的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特征展开,冗余性特征对应公共空间多中心均衡布局和应多路径急通道的设置,互通性特征对应空间衔接互通和应急路径指引,多样性特征对应空间功能多样(包含多种应急防灾、休闲康体、游憩娱乐等)和形式多样性(应对多种不确定扰动的多样空间需求),高品质特征对应精致而健康的公共空间设计。


图1:社区公共空间韧性评估框架


3

案例社区公共空间韧性问题分析


南京线路新村社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红山动物园附近,目前社区已经发展成由上个世纪50年代、70年代、90年代单位公房共同组成的成熟社区,社区建筑组织形式为行列式,多为4-6层多层建筑为主。通过现状调研发现,公共空间集中于社区空间中心布局,空间对外联系依赖南部唯一的社区出入口;由于社区建设年代久远,存在大量空间环境老化的问题;此外,社区的应急防灾意识较为欠缺以及空间管理水平不佳。


众多现状村庄的公共空间问题和应急隐患使得线路新村社区对研究社区公共空间韧性具有一定典型性,本文运用社区公共空间韧性评估框架,对线路新村社区从冗余性、互通性、多样性和高品质四个维度进行现状韧性水平分析,识别制约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的问题所在。


3.1 冗余性不足 


在空间冗余性方面,线路新村社区的主要问题在于公共空间布局不均衡和应急通道单路径。①公共空间布局上,主要聚集于社区空间中心位置附近,北部和南部居住组团缺乏应急场所,应急场所缺乏整体性设计;此外,一些较为开敞应急潜力空间,由于停车占用、植被种植、道路隔断以及私家庭院设置等原因未能发挥其应急潜力(图2)。②防灾通道上,现状应急通道仅依靠两条主路径导向现有应急场所,路径较为单一,潜在风险较大;此外,小区仅南侧临城市道路,且只有一个对外出入口,如若发生突发性扰动需要外部救援和逃离小区一个对外通道难以满足应急需求(图3)。


图2:线路新村社区应急场所现状布局图 

 图3:线路新村社区应急通道现状图


3.2 互通性不足 


在空间互通性方面,线路新村社区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防灾路径的指引。与周边式和混合式居住空间排列相比,线路新村社区行列式的建筑布局具有良好的空间互通和导向性,但是现状调研中发现,并未在现有空间基础上进行应急系统标识,如应急场所标识和应急通道指引,在应对扰动时容易产生空间使用混乱和缺乏应急导向等问题;此外,停车位的缺乏导致路边随意停车的现象,也造成了应急通道的不通畅和应急功能受影响(图4-5)。


图4:应急通道现状   

 图5:应急场所现状


3.3 多样性不足


在空间多样性方面,线路新村社区的主要问题在于空间功能较为单一、空间形式较为均质。①空间功能上,现状三处公共空间主要是康体和休闲景观功能,缺乏应对突发性扰动的医疗、消防、抗震等应急储备功能,缺乏综合功能的公共空间难以很好的应对各种不确定的外部和内部扰动(图6)。②空间形式上,现状三处公共空间规模大小较为均质且空间形式基本为块状、较为单一,社区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扰动时难以进行公共空间改造以及植入应急功能,空间适应调整的弹性较低(图7)。


图6:公共空间功能现状

图7:公共空间规模形态


3.4 品质感不足


在空间高品质方面,线路新村社区的主要问题在于空间环境老化和空间健康卫生状况待提高,这对社区日常和应对扰动过程中居民的身心健康有一定不良的影响。①空间品质感欠缺上,由于社区建成年代较为久远,公共设施和建筑立面老化现象严重且公共空间缺乏系统的修补与维护,环境景观精细化程度欠佳。②空间健康卫生上,公共空间的铺装积水和周边垃圾收集点布局造成现状公共空间的环境卫生问题,同时桂花、广玉兰等常绿树种的选择不利于公共空间(尤其是宅前空间)的通风采光。


图8:公共空间环境老化 

图9:公共空间健康卫生现状


4

案例社区公共空间韧性优化策略


4.1 优化公共空间布局结构,增强冗余性


增强社区空间冗余性,有助于提高社区应对突发性扰动时公共空间的应急响应能力。本文通过挖掘潜力公共空间、梳理公共通道、增设出入口等策略来优化线路新村社区公共空间布局结构,进而增强社区空间冗余性。考虑公共空间布局的均衡性,将现状潜力公共空间纳入公共空间体系;将社区东侧住宅山墙与小区边界之间的空间积极利用为社区公共通道,完善公共通道体系、成环成网;同时在社区南侧新增社一处小区出入口(图10)。


基于公共空间系统的优化,对线路新村社区进行应急系统设计(应急场所、应急通道、应急出入口等)。首先,将规划新增及现状公共空间设置为应急场所,优化现状南部和北部居住组团应急场所缺失、整体不均衡的布局现象;其次,将规划公共通道设置为应急通道,打破现状应急通道单一、潜在风险较大的现状;最后,将南侧规划的两个出入口设置为应急出入口,满足消防等应急外部联系的需求(图11)。


图10:公共空间规划图  图11:应急系统规划图


4.2 提高公共空间便捷可达,增强互通性


增强社区空间互通性,有利于社区应对扰动时社区公共空间的便捷可达、开放互通。本文提出对线路新村社区进行应急系统标识、应急通道强制管控、应急防灾宣传等规划和实施举措,实现加强社区空间互通性。①应急系统标识上,对规划的应急公共空间和应急通道主路径进行标识,强化空间识别性和导向性,避免应对扰动时空间使用失序和混乱等现象(图12);②应急通道强制管控上,通过开发地下空间或者建设停车楼等举措来满足停车空间的需求,禁止在应急通道主路径上停车和摆放私人设施等堵塞空间行为(图13);③应急防灾宣传上,通过在公共空间和主要出入口布设宣传栏,以及积极开展社区应急防灾讲座和应急防灾演练等活动,让线路新村社区居民熟悉社区应急系统设计和如何正确维护及使用(图14)。


图12:应急系统标识图

 图13:应急通道管制图 

  图14:应急防灾宣传图


4.3 复合公共空间功能及形式,增强

多样性


增强社区空间多样性,有助于满足社区应对多类型扰动时对空间功能和形式的多样性需求。本文提出复合线路新村社区公共空间的功能和形式的策略,进而强化社区空间的多样性。①公共空间功能上,基于现状社区公共空间康体和休闲景观等功能基础上,植入应对突发性扰动的医疗、消防、避难、储备等应急功能;②公共空间形式上,规划新增公共空间的形态和规模都对现状进行了较完善的补充,形成长条状、方形、不规则块状等多种形式,以及大小不一的多种规模,有助于根据应急储备功能的特点布置相应功能;③功能及形式相匹配,储备和避难需要空间宽敞且规模较大的公共空间;带状空间有利于医疗功能的使用,医疗救护和检查等工作沿带状空间便于有序展开;消防是各个公共空间都必须配置的基本功能。结合应急功能对空间形式的需求以及规划公共空间的形式特点,合理植入应急功能(图15)。


图15:场所应急功能图


4.4 提高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增强

品质感


增强社区空间环境品质,有助于社区日常运行和应对扰动时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和促进心理健康。本文提出对线路新村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进行精细化设计引导和加强空间健康卫生的具体策略,实现促进线路新村塑造高品质的空间环境。①空间环境上,打造面向全龄化的空间环境。面对不同公共空间或同一空间不同区域,可根据其固有的环境特征,以儿童、年轻人、老年人的行为偏好和尺度为参考,划分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空间活动区,形成代际共融的环境氛围。精细化设计形成的良好空间环境,在平时生活中丰富了空间应用的内涵,增强了居民对空间的使用频率与熟悉度;在灾害发生时,积极抗扰动能力保障了居民的人身安全,使得防灾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②空间健康卫生上,通过合理布局垃圾收运点,不占据重要的应急防灾通道且满足服务半径的需求,可与周边绿化景观相互融合形成边界弹性的半开放式空间,避免其本身的特殊性导致空间品质降低。此外,优化植物配置,精细组织绿化空间形成良好的生态屏障,对社区防火、暴雨、空气污染等起到防御和阻灾的作用。应对当前社区绿化竖向层次结构简单、配置单一导致防灾的效能不显著的问题,可将多形式、多层次的绿化空间融入到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中,以乡土树种为主并结合景观季节性变化来综合搭配多种性能植物,如选用耐火性能好的雪松、银杏等乔木,丰富景观层次的灌木。植物的合理配置在起到防风防火阻止灾害蔓延扩大的作用同时,也保证了公共空间的景观品质与健康卫生。


5

总   结


城市发展时刻面对着各种不确定性,需要从各个维度和各个空间层次提升韧性水平。社区是最基本的城市空间单元,城市与众多社区的关系就如同人体与细胞的关系,一个个社区细胞的健康和韧性关系着城市有机体的免疫能力和韧性水平。


本文通过构建社区公共空间韧性的评估框架,以南京线路新村社区为典型案例,从冗余性、互通性、多样性和高品质四个维度分析既有社区存在的空间韧性现状问题:冗余性方面,存在公共空间布局不均衡和应急通道单路径的现状;互通性方面,主要问题在于缺乏防灾路径的指引;多样性方面,问题在于空间功能较为单一、空间形式较为均质;高品质方面,在于空间环境老化和空间健康卫生状况不佳。基于现状问题分析,提出优化公共空间布局、提高公共空间便捷可达、复合公共空间功能及形式以及提高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等空间韧性提升策略,以期为我国社区韧性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本文所构建的评估框架和优化策略仅是定性层面的分析和研究,还未进行深入的量化分析,未来需要在这一方面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上滑查看全部)

[1]孙久文,孙翔宇.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进展和在中国应用的探索[J].经济地理,2017,37(10):1-9.

[2]彭翀,郭祖源,彭仲仁.国外社区韧性的理论与实践进展[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04):60-66.

[3]王冰,张惠,张韦.社区弹性概念的界定、内涵及测度[J].城市问题,2016(06):75-81.

[4]崔鹏,李德智,陈红霞,崔庆斌.社区韧性研究述评与展望:概念、维度和评价[J].现代城市研究,2018(11):119-125.

[5]马超,运迎霞,马小淞.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提升社区韧性的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2020,44(06):65-72.

[6]于洋,吴茸茸,谭新,赵博.平疫结合的城市韧性社区建设与规划应对[J].规划师,2020,36(06):94-97.

[7]王世福,黎子铭.强化应急治理能力的韧性社区营造策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启示[J].规划师,2020,36(06):112-115.

[8]朱华桂.论社区抗逆力的构成要素和指标体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50(05):68-74+159.

[9]刘佳燕,沈毓颖.面向风险治理的社区韧性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12):83-91.

[10]周霞,毕添宇,丁锐,荣玥芳,孙立,马文琳.雄安新区韧性社区建设策略——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03):108-115.

[11]陈玉洁,张平宇.沈阳铁西区社区弹性特征与成因分析[J].地理科学,2018,38(11):1847-1854.

[12]郑彬,郝艳华,宁宁,许伟岚,胡曼,陈志强,于益,赵希彦.四川省应对风险灾害社区抗逆力水平TOPSIS法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05):699-702.

[13]梁宏飞.日本韧性社区营造经验及启示——以神户六甲道车站北地区灾后重建为例[J].规划师,2017,33(08):38-43.

[14]胡斌,张明子,吕元.社区公共空间的防灾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学报,2013(S1):46-50.

[15]刘志敏,修春亮,宋伟.城市空间韧性研究进展[J].城市建筑,2018(35):16-18.

[16]Åsa Gren,Johan Colding,Meta Berghauser-Pont,Lars Marcus. How smart is smart growth? Examining the environmental validation behind city compaction[J]. Ambio,2019,48(6).

[17]高莺,冯祥源,李若帆.“城市双修”理念下的韧性社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C].2017:1039-1046.

[18]申佳可,王云才.韧性城市社区规划设计的 3 个维度[J].风景园林,2018,25(12):65-69.

[19]田丽. 基于韧性理论的老旧社区空间改造策略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0.


  *本文为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



烽火七月,向上人生路。青春规划,擘画未来河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直播V站特别邀请全国各大院校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宣讲院校特色专业、招生政策、录取规则等,为立志投身于规划事业的同学们架设桥梁,指点迷津,欢迎院校自荐,联系邮箱:www@planning.org.cn,本征集长期有效。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文章精选 | 基于“资产为本”理论的老旧社区更新路径与实践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会常务理事李志刚:提升社区韧性,共建美好“家园”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人本视角下老旧社区居民时空行为特征研究——以成都市倪家桥社区为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