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如何加强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这场发布会给出解答
导读
2023年7月28日(星期五)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介绍“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本文字数:11636字
阅读时间:35分钟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22场,我们邀请到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先生,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先生,考古司司长闫亚林先生,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先生,交流合作司(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办公室)司长(主任)温大严先生。
下面,先请李群先生作情况介绍。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 李群: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国家文物局,向新闻界的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中国文物事业的关心、支持、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今天,我将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围绕“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这个主题,与大家作交流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前所未有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160余项,围绕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考察三星堆博物馆、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运城博物馆,向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致贺信。
国家文物局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努力推动我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6个方面:
一是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始终像爱护生命一样保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推进文物保护法修订,在文物保护、文物价值利用、流失文物的追索返还、打击文物犯罪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创建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联合出台《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莫高窟、应县木塔、大足石刻等保护利用。积极推进并筹备开展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推进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联合印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特别是加强黄河沿线9个省(区)30多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进一步提升黄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对文物犯罪始终保持严打态势,自去年10月部署新一轮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共侦破文物犯罪案件70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00多名,追缴文物11万多件。开展文物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督促整改文物火灾隐患和问题1.6万多项。
二是深化文物考古研究。谋求新时代中国考古的大格局、大视野、大发展,持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等18个重大项目,组织实施了268项主动性考古项目,举办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专题展览,推动中华文明历史研究不断引向深入。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入坞,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展现了中国的文物科技创新能力。我国深海考古取得重大突破,南海深海发现大型古代沉船,我们在沉船遗址核心堆积区西南角布放水下永久测绘基点,水下考古迈入深海考古新阶段。评定和公布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我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数达到55家。23个省(区、市)实施“先考古、后出让”的重要制度,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等基本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考古工作都提前稳步实施,路县故城、朔门古港遗址成为城乡建设中文物保护新典范。
三是提升文物传播力影响力。现在到博物馆看展览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新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当前的暑期、节假日,公众参观博物馆的需求激增,我们着力建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565家,免费开放率超过90%。我们还推介“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发布《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西安宣言》。加强文物鉴定体系建设和文物流通服务管理,推动研究适当扩大享受文物进口税收优惠的政策范围。举办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大活动,开展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遴选推介,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寻古中国》等精品节目,与网信部门联合开展“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何以文明”数字展览亮相联合国总部,文物传播影响力持续提升。
四是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圆满完成,这项工程是从2018年到2022年的一项工程。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核定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达到3.6万多处,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国立蒙藏学校等一批重要革命旧址完成保护修缮并已经对公众开放。联合开展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工作,进一步发挥革命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
五是加强文物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支撑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编制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意见,修订文物保护标准化管理办法,发布《“十四五”文物保护标准立项指南》,部署七大重点领域的标准群建设。完成第八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遴选,全国文物科技基地已经达到40家。开展《数字中轴》等17项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文化项目。推动云冈文化遗产保护和云冈学建设。
六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下力气解决文物保护力量“小马拉大车”问题,在中央编办、地方各级编制部门大力支持下,各级文物保护和考古机构编制持续增加,文物考古事业单位的职工野外工作津贴标准大幅提高,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升级为国家一类赛事。文物保护学科体系逐步完备,列入“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13家高等院校的考古学博士研究生指标增加57%,“文物”“文物科学与技术”等学位设置取得很大进展,文化遗产大学的筹备工作也在积极推进。
我先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们愿意回答各位的提问,并和大家一起交流。谢谢!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谢谢李群副部长的介绍。下面欢迎记者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央广网记者:
要发挥文物历史的承载者和传播者的作用,就要让文物“活”起来。请问在深化文物价值阐释传播,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方面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谢谢。
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 金瑞国: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挖掘文物的多重价值,持续推进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努力构建全类型、全链条、全媒体、全方位的文物宣传体系,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传播开,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正面宣传塑造文物“大品牌”。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及时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成立等重大成果,举办新闻发布会9场,开展贯彻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新修订的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深海考古重大进展、石窟石刻保护、博物馆事业发展等主题宣传20余次。成立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开通官方视频号,首日访问量、点赞数、涨粉数在近年中央部委视频号中名列前茅。今年1—6月,国家文物局官方微信访问量同比增长了46%,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文化遗产事业的重要体现。联合全国近200家文博单位建立了文物新媒体传播矩阵,相信大家会很快看到,携手并肩讲好文物故事。
二是主题活动壮大文物“朋友圈”。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和媒体平台优势,持续推出文物价值阐释传播精品,与中央网信办联合推介《文物保护在行动》系列短视频等100项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联合开展“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组织中央10个重点新闻网站、新媒体开展系列主题宣传,协调12个省份的网信和文物部门跨界合作,推出线上线下联动接力传播活动。与中国日报社联合开展“文明瑰宝 互鉴使者”全媒体传播展示活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策划推出国家宝藏(文明曙光)系列文物题材金银纪念币。首次开展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遴选推介,生动展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在文物工作的典型场景。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各地推出1万余项展示、教育、传播、鉴定服务,文物价值阐释与宣传传播“朋友圈”持续壮大。
三是精品节目点燃文物“共情点”。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10集《习近平的文化情缘》系列微纪录片,网络触达量超66亿次,联合摄制《寻古中国》系列节目,已播出《古蜀记》《古滇记》《玉石记》,阐释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历程;联合指导的“何以文明”数字大展全球巡展亮相联合国总部,享誉海外。与新华社联合制作《文物说节气》等专题广受好评,此外《文明生长在这里》《何以中国》等节目也将于近期推出,文物已经走出“深闺”、走近观众、穿越时光、融入当下,推动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请问我国博物馆事业建设情况如何?怎样更好地激发活力,推动博物馆守正创新发展?谢谢。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 刘洋: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国家文物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大改革力度,优化体系布局,提升服务效能,类型丰富、主题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化博物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在去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正式备案博物馆总数已经达到6565家。去年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全年我们仍然举办了线下展览3.4万个、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接待观众5.78亿人次。同时我们推出线上展览近万个、教育活动4万余场,网络浏览量接近10亿人次,新媒体浏览量超过百亿人次,博物馆正在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我们会始终坚持以改革激发活力,用创新引领发展,推动博物馆守正创新、提质增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从五个方面做一些工作: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我们会进一步完善博物馆开放机制,继续推进博物馆领域的一些重点改革任务。同时我们会积极探索和工业、高校等博物馆联合认证、共建共管机制,将更多博物馆纳入行业管理范畴,让博物馆发展更具活力。
二是优化体系布局。继续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和国家重点专题博物馆创建,支持省级、重要地市级博物馆特色化发展,启动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试点工作。同时我们会加大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规范支持力度,统筹不同地域、不同层级、不同属性、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发展。
三是夯实发展基础。开展馆藏一级文物备案复核工作,夯实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基础。推进馆藏文物保护利用重点项目实施,提升馆藏文物保护水平。推进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加大基础信息开放共享力度。
四是提升服务效能。我们会持续推进“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组织在博物馆里过传统节日、纪念日等活动,不断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指导各地因地制宜优化门票预约制度,加强讲解队伍规范和引导,提升开放服务水平。
五是扩大传播交流。我们会加强与媒体朋友合作,策划推出一系列精品节目,讲好文物故事、传播历史文化。研究制定加强出境展览的相关文件,强化统筹规划,提升策展水平,不断扩大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记者: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幅员辽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风貌。请问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工作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谢谢。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 李群:
谢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文物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所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世界遗产申报中,要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的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这“三个有利于”的要求,我们全面推进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
一是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已经成功地将“良渚古城遗址”“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等8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像“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展示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坚韧根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见证我国在古代世界海洋商贸活动当中的重要地位。前几年,我们还申遗成功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这展现了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也是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这十年在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方面我们取得非常明显的成效。
二是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国家文物局督促指导各地切实履行世界遗产公约的义务,提升保护展示水平。今年,国家文物局连续组织召开全国大运河、长城保护工作会议,系统部署近期工作任务。组织各地启动实施像莫高窟、长城、大运河等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的修缮、展示、阐释工作,对世界遗产加强监测预警,探索系统保护、科学管理、全面展示的有效体系。
三是在世界文化遗产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国家文物局加强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合作,指导香港等地加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联盟,积极推动海丝沿线国家的联合申遗。去年国家文物局还与澳门特区文化局共同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促进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扩大海丝申遗的影响力。同时,国家文物局还积极参与世界文化遗产国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在气候变化与遗产保护、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修订等重大事项当中,发出中国声音,坚守我们国家的文化利益。
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做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今年,我们将全力争取“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申遗,这个申遗点在云南省普洱市,现在我们正在全力准备;会同北京市做好“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的各项工作。同时,我们还要更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录,以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有利于”重要指示精神为遵循,对照世界遗产的申报标准,梳理培育申遗潜力项目。通过更新预备名单,进一步构建起实证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精神、展现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中华文明标识体系。谢谢。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我们注意到,最近有媒体报道,气候变化正在对敦煌莫高窟产生一些影响,甚至有的媒体援引部分言论,说“山洪、洞窟塌方、湿度飙升已经在发生”。我的问题是,文物保护有关部门是否注意到这些问题有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与此同时,对这些气候变化的相应因素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应对?谢谢。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 邓超:
感谢您的提问,我们注意到了近期相关媒体的报道。首先请大家放心,敦煌莫高窟并不存在媒体报道所说的“湿度飙升、山洪和洞窟塌方”这一现象。敦煌莫高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文物材质特殊,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敦煌研究院长期持续关注、监测、研究莫高窟所在区域的气候变化。30多年的监测数据表明,莫高窟所在区域年均降水量约40毫米,以小雨和中雨为主,大雨和暴雨仅发生过6次。莫高窟所在区域气候整体呈暖干化趋势。近几十年来,也未发生过洞窟坍塌现象。
其次,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文物局批复实施莫高窟本体保护、崖体加固、环境整治等文物保护项目51项。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累计完成86个洞窟整体保护修缮,形成古代壁画保护、沙砾岩石窟崖体加固、风沙灾害综合防护、石窟监测预警等成套关键技术体系,建成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体到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上,一方面,通过薄顶洞窟加固、安装窟门等保护工程,已全面解决雨水渗入洞窟问题,减缓了洞窟内微环境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全方位监测,及时掌握洞窟内温湿度变化情况,据此实施动态开放管理,确保也实现了洞窟内微环境长期处于安全阈值范围内。同时,我们与气象部门密切合作,建立健全暴雨洪水预警体系和突发洪水应急指挥平台,提早获知气象变化数据,有效预判突发天气,及时采取应急预案和防护措施。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莫高窟保护工作,指导敦煌研究院修编《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实施《莫高窟壁画彩塑文物保护中长期工作计划》,重点谋划提升莫高窟综合保护能力;实施莫高窟防洪三期工程,降低极端天气下洪水对莫高窟文物本体安全的威胁;加快推进智能窟门建设,提升洞窟微环境调控能力。莫高窟是个例子,我们在古遗址石窟寺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很多措施。国家文物局会同重庆市人民政府,将于8月19日在重庆大足举办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论坛主题聚焦“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石窟寺保护”问题,也请广大媒体朋友积极关注。谢谢大家。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基本情况和重要价值?谢谢。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 闫亚林:
感谢您的提问。“考古中国”是国家文物局设立的重大考古研究项目,目的是围绕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开展联合攻关,以持续系统的考古工作,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认识。
2018年,我们提出了长江下游河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等三个先导性项目。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2020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申报管理指南(2020年-2035年)》,系统部署5大关键领域、11个重点方向的研究项目,包括早期人类和现代人起源、早期社会、文明与早期国家起源、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与早期王朝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聚落与城市考古、水下考古等。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立项夏文化研究、石窟寺考古等18个重大项目,批复实施427项主动性考古项目,涉及153个遗址,覆盖全国24个省(区、市),93家考古机构的110余支队伍参与其中。浙江良渚、陕西石峁、四川三星堆、河南二里头、西藏夏达错、新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等遗址取得重要发现,为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崭新的实物证据。
通过实施“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一是推动了重大领域、关键问题取得进展和突破。区域性文明进程研究全面推进,考古工作薄弱地区、冷门领域短板得以补强。二是促进了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考古学和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密切合作,课题意识和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广度、深度不断拓宽。三是建强了考古队伍。央地、校地、省际共建高水平科研平台,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在合作攻关中脱颖而出,队伍专业化水平、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四是以史育人成效显著。“考古中国”平台已发布75个重要成果,让公众及时了解最新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成果,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今后,我们将秉持“大考古”工作思路,谋求中国考古大格局大视野大发展,持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深入研究阐释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请大家继续关心关注中国的考古工作。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刚才介绍到,今年召开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请进一步介绍一下大会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以及国家文物局在国际文化遗产交流合作方面还将会有什么进一步的举措?谢谢。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 李群:
下面请国家文物局新成立的一个司——交流合作司司长温大严先生回答这个问题。
国家文物局交流合作司(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办公室)司长(主任) 温大严:
谢谢您的提问。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共有21个亚洲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3个文化遗产国际组织的150位代表出席,其中包括16位部长级官员及大使、3位国际组织负责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成员国、观察员国总数由发起时的10国增至18国,选举中国担任首届联盟主席国。会议发布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西安宣言》,启动了亚洲文化遗产基金,成立了“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是我国主导创建的首个文化遗产领域国际组织,也是目前亚洲区域内唯一一个文化遗产专门性国际组织,从发端设计到落地成型,贯穿了习近平主席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理念。
联盟大会召开后不久,习近平主席见证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签署政府间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协定,成为中国—中亚峰会期间文化遗产领域的重要成果。党的二十大后,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持续深化与法国、美国、英国、意大利、希腊、埃及、突尼斯、塞浦路斯、伊朗、沙特、乌兹别克斯坦、南非等文化遗产大国和文明古国在协议商签、联合考古、世界遗产、水下考古、博物馆交流、人员培训、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等领域深度合作,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内容;我们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东盟等国际平台广泛结交朋友,参与文化遗产国际治理,发出中国声音;今年,恰逢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我们与柬埔寨、尼泊尔、缅甸、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有力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今年下半年还将举办“一带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
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主席致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贺信精神以及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持续推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走深走实,建强建好秘书处,做好内外协调统筹,用好国际平台,发挥文化遗产弥合分歧、凝聚人心的独特作用,多措并举实现文化遗产外交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请新闻界的朋友们持续关注并帮助我们做好这项工作,谢谢大家!
封面新闻记者: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个别博物馆出现了预约难的现象。请问国家文物局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怎样解决上述问题?谢谢。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 刘洋:
谢谢您的提问。您说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国家文物局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确实,近年来博物馆热在持续升温,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高涨,特别是在寒暑假及一系列节假日都出现了部分博物馆预约难的情况。
近期,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调研,选取了全国45家大中型博物馆,里面既包括国家一级博物馆,也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博物馆,还有一些重点地方特色的专题博物馆进行了专项调研。我们发现,出现预约难的情况还是主要集中在一些热门大馆,这背后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高品质文化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一些“黄牛”抢票、囤票干扰了博物馆正常运营。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文物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7月14日,我们印发《关于加强博物馆暑期等节假日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优化服务。在优化服务供给方面,很多博物馆采取了延长开放时间、提高参观人数限额的措施。故宫博物院和四川博物院专门设立了服务于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快速预约和检票通道,缩短排队时间。在提升规范管理能力方面,很多博物馆都出台了专项管理办法,规范社会讲解,禁止在博物馆内开展商业拍摄等活动,优化参观体验。中国国家博物馆近期还联合北京警方对加价倒卖免费门票的“黄牛”进行专项打击。在宣传引导方面,很多博物馆都及时发布了票务信息,能够实时发布展厅的游客数量。同时,很多博物馆也发布了声明,引导观众共同抵制商家“代抢”等扰乱参观秩序的行为。
在这里,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向加班加点工作在一线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扩大服务供给,缓解供需矛盾。重点加强对一些非热门优质博物馆的宣传推广,为公众参观博物馆提供更多选择。指导各地博物馆推出更多高品质、多元化展览和教育活动,进一步优化服务供给。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与公安部加强合作,专题研究打击“黄牛党”具体举措,加大审查监管和打击力度。三是创新工作思路,完善预约机制。指导各地通过分时段预约、动态投放门票、预约系统优化升级等形式,提升预约管理水平。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增加预约名额等措施,进一步满足观众需求。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恶意抢票、囤票、爽约等行为,增加他们的成本。最后要加强社会讲解资质资格认证,维护参观秩序,优化参观体验。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请问,文物在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谢谢。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 邓超:
感谢您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注重发挥文物资源独特优势,统筹兼顾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城乡建设中文物保护,不断完善制度设计。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工作,增加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公布、原址保护、区域评估相关要求,推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空间管控,全面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强化文物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刚性,坚决杜绝城乡建设中“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现象。首都功能核心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持续推进,央属文物保护水平持续提高。
二是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好中央财政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支持、指导正定、承德、平遥、曲阜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整体保护,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与环境整治,阐释文物价值,赓续城市文脉。我们近期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探索在新时代盘活用好文物资源新路径,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让旅游成为感悟中华文化的过程。我们出台促进文物合理利用指导意见,文物建筑开放导则及案例指南等,鼓励引导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地探索文物建筑开放与活化利用政策创新。文物古迹成为重要文化地标和旅游目的地,世界文化遗产地年接待游客超3亿人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年接待游客3460万人次。
三是重视乡村文物保护,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助力乡村振兴”大调研,重点关注乡村低级别文物保护问题,总结提炼乡村文物保护利用的经验做法、典型案例。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期还在和农业农村部开展渔文化保护,指导各地实施一批乡村中古民居、祠堂、戏台等文物保护修缮项目,持续开展“拯救老屋行动”,在浙江松阳等地探索民居类文物建筑适应性修缮,既要留得住乡愁记忆,又要让群众过得上美好生活。指导四川省开展乡村石窟文化公园试点建设,探索石窟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路径。推进乡村遗产酒店项目,建设乡村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期待乡村文物成为乡村振兴的资源支点。谢谢大家!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刚刚介绍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进展,这里也想问一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也进入了第五阶段工作。能否介绍一下第五阶段工作的主要目的和相关进展?谢谢。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 李群:
好,我来回答您这个问题。你刚才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它的全称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这项工程是从2001年已经启动,目前进入了第五个阶段。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一项由多学科联合攻关,针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华文明起源进行研究的一项国家支持的重大工程,现在进入了第五期的研究,从2020年12月开始启动。第五期还是实施多学科交叉结合联合攻关等方式,目前的研究团队由全国29家科研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组成,分8个专题来整体推进。这两年来主要取得了五个方面的进展:
一是核心遗址田野考古工作取得新进展。山东焦家遗址发现目前我国黄河下游最早史前城址,距今5000多年。辽宁牛河梁第一地点的新发现由9座台基构成的大型建筑群,在此之前牛河梁遗址发现的“女神庙”是坐落在这样一个台基群上,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陕西石峁遗址皇城台发现大型建筑转角石雕以及集中成排分布的墓地。湖北石家河与城河遗址发现水塘和梯田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四川宝墩遗址展现出农田环绕居住区四周的聚落模式,聚居区四周由农田环绕,宝墩遗址也距今4500多年了。河南二里头遗址新发现了“多宫格”式网络状都城布局。四川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壕沟内新发掘6座“祭祀坑”,出土12000多件文物。这是田野考古当中取得的新进展。
二是测年方法取得新的突破。研究团队利用碳十四测年技术,对陕西石峁遗址F6白灰面进行年代测定,填补了国内白灰面遗迹测年方法的空白。我们国家在测定方法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石灰的测定证明古代人也会用石灰。同时,研究人员采用贝叶斯统计和核密度估计法对测年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重点遗址的关键时间节点探索都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每个年代更加准确、精确。尤其是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年代测定中取得重大突破,测年数据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公元前1012年,3、4、7、8号坑埋藏年代是一致的,总体上是商代晚期遗址。
三是精细化古环境复原。古环境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史前基本环境特征以及重大环境事件对文明进程的影响。对距今5300年前后河南双槐树遗址的地震、距今4600年—4300年期间长江下游地区大规模洪水泛滥、距今4200年前后气候干冷造成的稻作农业加速西传,以及距今5200年、3800年、2800年前后的西部降水增加等重大环境事件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初步揭示了自然环境对我们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四是深入推进古代生业经济研究。研究显示,手工业经济专门化和规模化是各区域社会复杂化的共同特征。一是跨区域资源技术整合是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逐步形成更为广域复杂社会的一个重要原因,距今4300年的山西陶寺遗址已经初步获得跨区域社会资源的能力,进入夏时期的二里头遗址加强了对不同区域的玉石、金属、特殊陶器等资源的控制和管理。二是中原地区显示出明显以粟为主,黍、大豆、水稻为补充的混合型农业生产体系。三是稻作农业发展是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复杂社会进程并造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的稻作农业模式也与早期复杂社会结构存在共生关系。
五是考古学理论研究不断深化。这次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团队通过考古发掘、结合古史记载,发展文明理论,全面描述中华文明的形成历程,从全球视野分析中外文明的交流互动,深化“区系类型”“重瓣花朵”“中国相互作用圈”等重要理论研究,拓展了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演进进程的认识。
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用更多科学考古的成果,进一步深入实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大突出特性。谢谢。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几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再见!
本文来源:国家文物局、国新网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人居视点 | 迈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新征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理论研究 | 全域保护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以枫桥镇为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新时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探索——以洛阳为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