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论研究 | 高密度超大城市的魅力生态公共空间营造——以深圳“山海连城计划”为例

单樑 刘迎宾等 中国城市规划 2023-11-22

导读

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自然助力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深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重点,从“生态资源保护与管控”到“绿色公共空间规划布局”,再到“魅力生态空间体验精细营造”,“山海连城计划”以“接力跑”的方式,助力深圳在生态公共空间营造领域实现了“公共政策——资源配置——体验营造”的“多级跳”。本文通过回顾深圳的探索历程,解读深圳固有生态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新时期深圳营造生态的价值转变,引出深圳“山海连城计划”的格局基础、营造框架和行动措施,以此为新时期高密度大城市的魅力生态空间营造提供重要的治理思路。


本文字数:7332字

阅读时间:22分钟


作者 | 单樑,刘迎宾,林晓娜,罗翰承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山海连城,绿色公共空间,城市生境,宜居城市,深圳


前  言


在生态文明时代,高密度高生态性的超大城市建设共识早已贯穿于规划设计实践中。营造生态、美丽、活力、魅力的高品质公共空间,提供具有吸引力和根植力的宜居城市环境——这是生态深圳建设的不变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深圳推出了“山海连城计划”,这是深圳面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举,真正以生态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立足生态质量提升和绿色游憩体验的精细化营造。“山海连城计划”构建“一脊一带十八廊”魅力生态骨架,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推动了深圳自然与城市系统的全方位升级,旨在让城市家园更美丽、更宜居。


#1

深圳绿色公共空间的探索历程


1

组团城市——

城绿交织、半城半绿的空间图底


深圳“半绿半城”的城市图底得益于深圳在总体规划层面对城市带状组团形态格局的远见规划与落实。在最早的1986版城市总体规划中,深圳就已充分结合自然地理特征与城市发展态势,初步构建了带状组团的城市结构,并在后续规划中持之以恒地推动带状组团格局逐步完型[1]。该结构通过几条关键轴线建立特区空间骨架,每个组团依托口岸,布局工业区和生活区,功能混合,条件均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这一格局确定了城市空间的轴线框架,划定了城市发展的生态底线,极大地保证了城市的品质与运转效率,奠定了城市宜居生境的良好生态本底。


2

生态线——

开启“锚固城市生态空间”的先河


2005年,深圳在全国开创先河,率先划定了974.5平方公里的基本生态控制线,并出台了《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通过空间上明确具体的线位及具有强制性的政策管理条例,将生态安全格局转译为实际管理中的文件条例,落实生态安全格局[2]。这在法规层面上为深圳城市空间格局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图1 在2005年立法划定了国内第一条基本生态控制线


3

绿道网——

开始“以使用来保护生态”的新篇章


2009年,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首次打破传统的“盆景式”生态保护模式,对深圳生态本底进行活化升级。规划融合生态保护与市民休闲活动,结合当生态保护需要和休闲活动增长需求、服务慢行通勤,贯彻“以使用来保护生态”的新理念。深圳自2010年起全面启动绿道网建设,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共建成总长约2400km,“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网[3],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间价值,进而触发了丰富的公共生活,从而引领生活方式更加绿色健康、公共休闲。


图2 在2010年编制实施全国首个城市绿道网系统规划——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


4

古驿道和碧道——

追求文化与蓝绿空间的融合


深圳地区古驿道是历史上南粤古驿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广州联系潮惠、香港地区的必经之路。由“古驿道线路+古驿道连接线”构成的全长323公里的深圳市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通过挖掘和传承海丝文化内涵、串联区域优势自然景观资源,彰显了海防文化魅力和自然休闲度假体验。这一古今辉映的线性历史文化产品,是联系大湾区历史文化脉络的先锋探索,同时与碧道蓝绿空间相融合,实现文化与自然的相互映衬。


#2

新时期深圳绿色公共空间的价值转变


1

中国特色先行示范区提出更高品质的宜居要求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公布为深圳宜居城市规划建设树立了更高的使命。作为中国特色先行示范区,新时期深圳城市建设应当深入挖掘深圳的先行示范价值,坚持“生态文明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精神的引领,通过规划与设计结合,供给与营造结合,在保障住有所居、安全安心的同时,满足新时期健康、休闲、亲自然、可持续的乐活需求[4]。服务于城市更高品质宜居要求的同时,深圳需要响应人民对于更加幸福美好的城市生活的向往,担负起“全球标杆城市”的使命,为中国乃至亚洲高密度城市的宜居新范式做出有益探索和引领。


2

深圳绿色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2.2.1 山河海资源未能与市民生活发生紧密关联,利用率与体验感不足


深圳拥有世界范围内都十分显著的山-海-城地理空间格局,加之最早划定的基本生态控制线,优化和锚固了城市的山海平面基底与城市组团边界,促成了深圳“半绿半城”的城市图底。然而,山海河资源未能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发生紧密关联,利用率与体验感不足,山体成为背景、水滨只是边界。长达252公里的海岸线约43%为生产物流功能,被大量市政基础设施占据;刚性的生态线管控使得山体成为城市生活的“无人区”,山、河、海与城市生活之间形成了灰色消极空间,无法使人们充分感知环境、享受自然。


2.2.2 问卷调研显示市民需求得不到满足


2017年,《深圳总体城市设计设计和特色风貌保护策略研究》进行了六千份市民问卷调查,发现深圳高密度的空间、快节奏的生活,加速催生了人们对于绿水青山、健康休闲体验、亲近大自然的需求。高压力、快节奏的深圳人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生活的需求,由于绿色空间可达性较低、趣味性不足等原因无法得到满足。


图3 调查问卷统计居民放弃户外活动的原因和公共空间参与度考虑因素


2.2.3 部门建设条块分割


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5]。然而当前深圳营造绿色公共空间的建设与管理部门存在职能分割,缺乏统筹协调等问题。生态斑块的有效连接决定了绿色公共空间是否能形成连贯的整体,进而实现城市生境完整。然而深圳的各类生态斑块划定与管理被掌握在诸多不同的职能部门里:城市道路由交通部门规划建设,水源保护区和蓝线划定由水务部门主导,城管部门规划综合性公园,林业部门负责郊野公园等等。这些生态要素的碎片化管理导致了生态资源难以共享,建设要素间缺乏联动,对空间价值的综合提升缺乏考虑。


3

深圳绿色公共空间营造的价值转变


新时期随着深圳宜居城市建设新追求,对城市绿色公共空间的营造价值也逐步发生了转变。绿色空间原本仅作为一种人与自然的边界隔离,其实质是“背向”市民体验的单调环境;而如今其逐渐拥有了“面向”市民的公共开放属性。通过不断融合的人与自然关系,深圳以绿色空间持续伴随市民体验为核心,以更加精细的匠心营城,实现绿色公共空间营造价值的转变。


2.3.1 从“环境”到“生境”,构建生态文明时代的都市自然生境空间体系,筑造人与万物的共同家园


“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人、自然与城市彼此影响、彼此依存。新时期,城市绿色公共空间的打造更要遵循生命的法则、生境的逻辑,通过自然生境空间体系的网络化构建,才能降低生境破碎化对城市带来的影响[6],为城市留下更多野生生物的栖息家园,同时增加市民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从“环境”到“生境”的转变,意味着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统筹“山海林田湖草湿”生态资源,在高密度城市中开辟出具有生态效应的绿色廊道,让高建设度底盘下破碎化的都市生境,得到系统连接,成为更高质量、更有生命力的人与自然生命的共同家园。


2.3.2 从“资源”到“体验”,让自然生态成为可感知可参与的生态体验、成为可供市民享用的公共休闲产品


对自然生态环境单纯的“资源”认知概念,转化为可供市民亲自体验的休闲产品。深圳通过设计的手段,使人以低生态干扰度亲近体验自然,关心自然,进而满足了市民共享和亲自然的活动需求,带动全民在享受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加入到保护自然生态的行列中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都市生境。


2.3.3 从“保护”到“活化”,转变“盆景式”的自然生态保护,重新认知、挖掘、发挥绿色生态的多重价值


从旧有的对自然环境的简单保护,转变为发挥绿色生态多重作用的“活化”。将深圳最具代表性的海湾、山体、河流、大型绿地等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进行系统连接和生境复育,建构连接山海与城区的生态系统网络和城市级漫游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做更有“温度”的体验设计,提高资源在空间中的利用效率与效果,立体展现深圳的山海都市特色,将城市大美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营造连山、通海、贯城、串趣的生态和体验网络。


2.3.4 从“共识”到“共实”,推动建设绿色公共空间营造的实际项目,奠定绿色生境发展基底


“山海连城计划”已经成为城市级魅力生态空间骨架营造的共识性行动纲领。为实现空间骨架的贯通,需要强调整体性,加强多部门、多要素的整合统筹,包括生态、交通、景观、建筑、公共艺术等。更要强调行动性,构建“目标-行动-项目”的实施路径,将连接的蓝图,精准分解为针对不同部门的实施项目,在全市一体化的营造标准上,密切配合,共同营造、共同实施,开启城市治理建设的新机制。


#3

山海连城计划:家园深圳的魅力生态骨架


1

构建“生态格局引领”的全域全要素“保护与开发一体化”国土空间完整格局


在生态文明新时代下,“山海连城计划”是深圳市对于全域全要素城市空间营造的规划回应与创新实践。深圳市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新视角,顺应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的要求,统筹蓝绿与城市建设空间,开展空间资源的全要素设计,创造一种山、海、城相依的新型城市格局关系[7],为深圳全要素空间的资源整合与管理提出系统的建构目标、要求和标准。 


3.1.1 复育完整连贯的自然生境系统,完形深圳山海组团城市的生态格局


“山海连城”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空间治理从“线性”思维转变为“织物”思维,实现由单纯的整合向系统“集成”的转变,以生态格局为引领践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整合统筹全要素自然资源,明确自然保护地等生态重要和生态敏感地区,着力构建重要生态屏障、廊道和网络,形成“连续、完整、系统、有形”的生态保护格局。深圳市以国际著名公园城市为标杆,着力打造公园之城,实现了“千园之城”的建设目标,形成“自然公园-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的三级公园体系[8]。未来深圳的发展目标是从“千园之城”向“一园之城”愿景再出发,通过系统化、体系化的连接,追求更高品质城市环境以及更精细化的城市治理,联系碎片化生态孤岛,扩大野生动植物栖息生境,让市民的亲自然体验更为便捷,城市将更自然健康、更公平共享、更具独特魅力和更人文关怀。


图4 深圳市“山海连城”结构示意图


3.1.2 统合自然资源全要素的保护与开发,构建全域国土空间完整格局


“山海连城”计划立足保护和发展相统一的视角,以空间格局优化为统领,优化配置全域自然资源,精心塑造绿色生态空间,实现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构建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国土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和国土空间的有效保护、有序开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山海连城”计划适应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观与资源观转变,从关注土地资源转向关注全域所有资源,统筹“山、海、林、田、河、草、湿、城”等全空间要素,创新统筹自然资源保护与城市开发两者关系,识别并转化生态产品价值,探索紧约束条件下的生态空间发展,实现所有自然资源的全域优化配置和整体效率提升,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空间品质。“山海连城”计划构建的魅力生态骨架更是对深圳“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城市空间结构底图的进一步演绎与设计,建立自然与城市、保护格局与开发格局互为“图底”的新型图底关系,统合自然资源全要素的保护与开发格局,为深圳建立“一脊一带领全域、十带八廊连组团”的全域国土空间完整格局。


2

搭建“连生境、连生活、连生趣”的“一脊一带十八廊”魅力生态骨架


“山海连城计划”通过进一步完形深圳山海组团城市的生态格局,用绿色连接城市工作生活休闲的重点区域,连山、通海、贯城、串趣,实现连生境、连生活、连体验,营造深圳的一脊一带十八廊“魅力生态骨架”,成为保育深圳山海自然完整生境的生态网络、多视角体验山、海、城大美的魅力骨架和提供日常身边的亲自然、健康生活方式[9]


图5 深圳市“山海连城”空间布局规划示意图


“一脊”是横贯深圳中部、连绵百公里的绿色山脉,串联深圳所有的自然保护地(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郊野公园和水库水源保护区),汇聚了深圳最有代表性自然地貌,是容纳近万种野生动植物栖居的生态家园。在“一脊”上的非生态核心保护区,设置多个饱览深圳山海城全景城市看台,提供缆车、森林小巴等多种交通设施和服务驿站,方便普通市民到达和安全观景。


图6 山脊与生态廊道


“一带”是从东到西、串联海湾、半岛、湿地、沙滩的滨海蓝带,全长约283公里(其中海岸线长度260公里),孕育珍贵的海岸带生境,通过深圳河与沙头角河连通东西海岸,提供高丰富度和极具湾区活力的滨海生活方式。


图7 东部生态海岸带


“十八廊”是从山脊引出、深入城区的十八条山海连廊,包括八条山廊、十条水廊。其中,八条“山廊”,连通主脉之外的众多独立小山体,构建连通山脊与海岸带的生态廊道,并为市民提供能快速进入的、大尺度自然休闲公园,并布局在不同标高上、近距离观赏多样城区风景、展现特区建设成就的观景点。十条“水廊”,恢复山海间的自然河流系统,并深入城市中心,串连历史和文化节点。与碧道相衔接、提供绿荫覆盖、无红绿灯的独立自行车道和滨水步道,让市民亲近水岸,塑造多样的亲水活力,并成为观赏城市天际线的开敞视线廊道。


图8 竹子林山廊:“山-城-海”变化风景


3

统合市区条块,形成“美丽深圳”的共识性行动纲领


“山海连城计划”为深圳全域、全要素空间的自然生态资源的集成与治理描绘了一幅城市级的战略蓝图。新时期生态、宜居、美丽、可持续的城市营造需要城市治理模式升级,在新治理模式下“山海连城计划”聚合生态、城管、交通、水务等部门既有项目构想,计划将集成绿道、碧道、古驿道、公园等系统,在明确共识指向下统筹部门条块、凝聚建设合力,成为全市构建“魅力生态骨架”形成“美丽深圳”的共识性行动纲领。


“山海连城计划”坚持生态优先,以复育山海生态系统为基础,用最少的人工介入、采用针灸点穴的手法,达到提升生态质量、创造游憩体验价值的目标行动,是长期、持续的精细化营造过程。各条山海连廊将在项目指导下,坚持“生态复育优先,原真性、亲自然、低扰动、轻建设,各美其美、文化特色,开源共创、公众参与”四大原则,由各区政府整体统筹、逐步实施。


3.3.1 生态复育优先


“山海连城计划”的首要任务在于自然生境的复育,全面评估生态系统质量,研判现有生态问题,通过构筑连续的山海廊道强化生态连通治理,贯通被割裂的关键生态节点,连接从山到海的破碎斑块,对植被与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行保护与复育,从而恢复生态系统要素完整的自然生境,构筑更健康、更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复育的核心在于营造高密度超大城市的都市生境,为连绵城区带来更多生物多样性和舒适环境,实现自然与城市更好地渗透融合,夯实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和提高人类福祉的基础。借鉴巴塞罗那绿色连接计划,在高密度城市空间中营造绿色连通体系,通过城市公园、景观栽植道、垂直绿化、生态廊桥等方式将自然生境与城市进行无缝连接,创造更多融合自然的生态公共空间体系。


3.3.2 原真性、亲自然、低扰动、轻建设


坚持低扰动、轻建设,采取针灸式介入,让魅力生态公共空间有机生长。借鉴新加坡公园连接道系统,通过针灸式的设计手法,充分衔接现有路径基础,改造路径上的阻隔点,采用尽可能少的建设手段在关键节点进行连接,有效串联现有的绿色斑块,实现整体连接。


保持生态自然原真性,创造亲自然游憩体验价值。采用原真质朴的亲自然步道,融合山林环境,实现保护自然野趣特征的同时共享自然。引入香港郊野公园建设理念,提倡质朴野趣的标识与游憩设施,鼓励就地取材,营造与自然共生的活动场景。观景点设施采取轻盈的体量和亲自然建设方式,最大程度保持生态自然环境的原真性,创造自然、质朴、野趣的山林生态游憩体验。


3.3.3 各美其美、文化特色


依托山海连廊构筑的生态游憩网络,整合周边价值资源与文化特色,展示特征性景观风貌,让山海连廊成为承载城市多样化人文魅力的容器。通过各条廊道的特征性价值挖掘,串联沿线特色风貌地段,塑造特色体验路线,从而展现独具特色的景观风貌、彰显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氛围,形成差异化的廊道体验。


连接公园、商圈、地标簇群、地铁站等兴趣点,衔接居住地和工作地,融合丰富多元的公共生活方式,形成多元复合活力的魅力生态公共空间,激发沿线活力。引导公共艺术与创意介入空间环境设计,植入趣味性休憩设施和互动性景观,强化公共文化氛围,让更多人体验、创造文化。


3.3.4 开源共创、公众参与


基于多元广泛的主体参与推进山海连城的规划建设,实现公共价值利益的最大化,让市民产生“家园”共鸣,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借鉴新加坡铁路走廊的工作坊形式,搭建高水平城市设计协同平台,邀请各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市民和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参与。倡导社区营造市民共创,与社区联系紧密的“山海城径”,可由街道、社区等基层管理主体主导推进,组织规划研究和实施,鼓励社区居民共同设计和缔造。通过强化生态空间营造的科普与宣传,引导市民建立正向生态资源价值保护意识。


近期深圳市正着力推动竹子林山海连廊、香蜜湖山海连廊、福田河山海连廊、大沙河山海连廊的贯通,逐步连通山脊翠脉,打造中央山山脊公园群以及推动山顶观景点的建设,完善中央山山脊公园群的登山方式,建设缆车等轻型交通工具实现大美景点的快速可达。


#4

展  望


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绿色、生态、可持续是深圳市的不懈追求。纵观深圳城市规划与设计历程,以人为本、持续服务于人的生态宜居都市生境营造是一条贯穿始终的隐形主线。


深圳面临人口、土地、资源和环境“四个难以为继”的矛盾,“山海连城计划”以“接力跑”的方式,对接高成本、高密度、高建成度下深圳人不断升级的宜居需求,对绿色可持续走向精细营造进行系统创新。从扩张发展转变为内涵提升,通过转型升级来破解空间资源硬约束,实现空间的高品质。未来仍需不断完型和夯实自然生态本底,不断追求更高品质的都市生境,不断追求公共产品的迭代进化,创新思考供给服务于高品质生活的生态产品,探索突破小地盘超大城市的资源瓶颈,实现高度城市化地区自然资源保护开发模式的创新以及城市生态空间治理能力的升级。


从“试管”走向“示范”,深圳一直坚持不懈地探索生态文明、绿色可持续的“中国方案”,以国土空间提质增效聚力打造未来可持续发展先锋,通过深圳实践进一步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上滑查看全部)

[1]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转型规划引领城市转型——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吴健生,黄乔,曹祺文.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8,38(11):3756-3765.

[3]周亚琦,盛鸣.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解析[J].风景园林,2010,5:42-47

[4]余池明.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健康城市[J].城市,2020,01-02:72-75.

[5]陈为邦.高质量人居环境需要高质量规划体系[J].现代城市,2019,14(4).

[6]何萍,王波.城市自然生境空间体系构建研究——以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为例[J].规划师, 2020(23):38-43.

[7]庄少勤.新时代的规划逻辑[C]. 武汉:第一届全国国土空间优化理论方法与实践学术研讨会,2018.

[8]单樑,周亚琦,荆万里,周正.住有所居 居乐其境——新时期深圳宜居城市规划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规划,2020,44(07):110-118.

[9]王芳,张婷婷.深圳:打造“山海连城”生态宜居城市[N].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10-16(001).


*本文为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国常会重磅部署!事关超大特大城市,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科学编制改造规划计划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专家视点 | 广州如何规划超大城市空间布局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龚正: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