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培训 | 人社部国家级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

现场直击的 中国城市规划 2023-11-22

导读

2023年10月17-22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承办的首届“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广州成功举办。本届研修班聚焦“智慧城市建设”,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重要论述为出发点,旨在培育智能化思维导向的规划科技工作者。研修班邀请了院士、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专项专家、高校和科研机构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专家、智慧城市建设领军规划院专家等,通过特邀报告、课堂培训、实地研修等多种形式,开设智慧交通、智慧社区、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等多项专题课程。


本文字数:10415字

阅读时间:32分钟

 


2023年10月17-22日,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委托,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承办、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协办的首届“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广州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领军规划院、省市规划院的院长、总工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有关高校的教授、研究员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骨干等90位学员参加了研修。


研修班合影


本届研修班列入国家级高级研修项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快人才自主培养,不断提升我国规划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研修班按照高水平、小规模、特色突出的办班原则,聚焦 “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主题,通过主题报告、实地研修等多种形式开展智慧城市规划技术专题及技术转移转化相关内容教学,旨在培育智能化思维导向的规划科技工作者。


开班仪式


启研修学习之旅

探智慧城市建设之路


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讲座教授叶嘉安,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孙玥,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学会理事、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周素红,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邓兴栋,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经理许险峰总规划师陈志敏总经理助理刘洋、副总规划师闫永涛出席了开班仪式。


 

石  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石楠秘书长指出,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学会一直十分重视人才培养,通过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培训等,为规划行业人才搭建交流提升平台。本次研修班是学会首次承办人社部的高级研修项目,作为人社部培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重要抓手,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学会将不断搭建人才培养专业平台,建立持续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规划科技工作者。


 

孙  玥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


孙玥书记表示,广州作为我国城市规划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在智慧城市领域也一直奋勇争先、有所成就。广州是我国智慧城市首批试点城市,近年来,广州高标准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三位一体的智慧城市建设,为超大城市智慧化、现代化治理提供了“广州样本”。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空间数据生产者和使用者,为广州的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管理提供高效、智能服务,以精细化管理实现大城善治。她衷心期待各位专家和学员们在实地研修和课堂培训中教学相长、互相启迪,讲出高水平、学到真本领,同时希望大家为广州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管理建言献策。


理论学习有广度

专题研学有深度


研修班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叶嘉安教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交通规划设计所张晓明所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周素红教授,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钮心毅教授,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数字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詹庆明教授,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委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孙永生所长,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委员、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贺艳院长,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土地与自然资源利用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国土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常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经理助理、科技质量部部长、创新中心主任刘洋围绕“数字孪生实景三维、智慧交通与数字治理、智慧社区数据赋能、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自然资源监测监管”进行专题授课。同时,研修班结合理论学习组织学员前往广州市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广州塔景区联勤指挥部、广州智慧交通指挥中心等地进行实地研修。


五天的理论学习分别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经理许险峰、副总规划师闫永涛、规划专业总工王鹰翅、规划专业总工方正兴及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主持。


主持人(从左至右):许险峰、闫永涛、王鹰翅、方正兴、曲长虹


叶嘉安:智慧城市大数据与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讲座教授


叶嘉安教授通过剖析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历程,介绍数字孪生在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案例和最新研究成果,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堂内容丰富、启人深思的专题课。


叶嘉安教授指出,传感器、信息和相关信息技术与应用是智慧城市的核心,主要表现在智慧交通、智慧路灯、行车记录仪、智慧家居、智慧环境、手机数据、公交车数据、智慧商贸、智慧购物等,有很多的传感器都可以提供信息,帮助人们做出更为合理、科学的判断。与传统大数据的来源不同,智慧城市中各种各样的感应器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翔实的新数据,如时空大数据、智能电网和传感器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等,相应地出现了城市信息学、城市分析学,通过智能系统分析,展开数据资源应用探索,助力城市健康发展。叶嘉安教授特别强调时空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的重要性,指出其为城市管理提供支撑和抓手。


叶嘉安教授表示,3D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台阶,而数字孪生城市的出现是智慧城市发展另一个重要台阶。虽然实景三维的实现很昂贵,但为了使城市更加有效率和可持续,需要大数据和城市分析。面临数据存储难题,叶嘉安教授分析了大数据体量大、高速获取率、复杂性高、可变性、真实性、有效性、脆弱性、短暂性、可视化、价值十个特征,分析了大数据中可变时元问题、可变空间单元问题、地理背景不确定性问题等。他指出,西方城市规划从科学系统规划到公众参与规划的转变,也推动大数据的使用和分析


叶嘉安教授通过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再次验证了智慧城市高效率和可持续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好源源不断产生的时空大数据,通过与人工智能结合,演化形成的数据分析和新方法以及数字孪生,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更为准确和精细的工作,让城市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张晓明:广州城市交通数字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探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交通规划设计所所长


张晓明副总工指出,在数字时代、大治理阶段,城市交通数字治理是智慧交通的“新赛道”,是智慧城市、交通大脑的核心构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城市交通的最新要求。他强调,存量发展背景下,城市交通体系基本建成,城市交通治理重点应对不协同、不平衡、不充分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解决交通问题的底层逻辑正在从“以建设为核心”转变为“以治理为核心”,要在有限投入中实现合理使用,关键在于实现交通与城市的协同。


张晓明副总工认为,城市新发展逻辑已引起治理模式转向全程主动治理、整体动态治理、协同精准治理。而治理模式的核心问题是超大城市在不同治理尺度下如何实现交通对国土空间的主动协同与积极反馈。大数据时代,通过技术手段,研究并建立以人的活动为核心的全尺度、全流程超大城市交通治理主动支撑能力。


面向业务需求背后的技术瓶颈,张晓明副总工深入剖析了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如基于多源时空大数据的城市个体活动链快速识别与高效分析技术、高精度仿真技术,多场景治理方案智慧化评估技术等。


在技术理论分析后,张晓明副总工通过大量案例,详细介绍了其长期在不同应用场景中进行的技术探索。他以珠江新城和科学城职住空间问题中主动治理策略、公共交通治理中问题主动识别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全程主动治理;以广州市道路拥堵点治理为例,介绍如何通过多维数字分析、仿真评估等技术手段,实现整体动态治理;以道路、停车、货运与慢行治理为例,介绍如何通过“流空间”分析、慢行过街问题识别等,实现协同精准治理。


周素红:可持续交通与数字治理:理念、标准与实践

 

学会理事、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


周素红教授首先梳理了“城市交通-空间-规划”的理论和研究脉络。从理论层面上相关研究可追溯到1820年代到20世纪初,经济地理和城市地理经典的区位论都强调了交通可达性、区位与土地利用的关系;1920-1940年代,经典的土地利用三模式中,交通是用地模式形成的核心;1950-1960年代,开启本领域研究的“数量革命”阶段,重视模型的研究,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和规划建设应用;1970-1990年代,出现“数量革命”后的多元化转向,社会、人文维度受到重视,与此同时,信息化也在80年代开始赋能规划和建设领域;1990以后,进入信息化、智能化、再数量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通过梳理,周素红教授指出,交通和土地利用关系密切,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需求背下,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关注重点。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服务进入日常生活,智慧技术正从赋能城市的日常部门管理走向赋能智慧社会治理的新阶段,需要从智慧社会治理的角度重新思考城市交通-空间-规划的关系


周素红教授指出,伴随着技术进步,近年来,时空压缩趋势明显,交通方式的变化,影响了同样时间内可达范围的变化,进而塑造和重构了城市空间结构。因此,在这个层面,交通与空间在不停地发生变化。然而,一天的时间长度和人们的生活节律基本不变,基本需求也变化不大,因此,城市规划需要在变化中思考变与不变的关系。变化的是时空的关系,及其产生的各种联系,具体表现为交通和各种要素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变化中的不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进而组织未来的交通与土地利用等空间要素,考虑数据流与信息流等新流动性要素的作用,实现虚拟和现实之间的有机结合


当前,面临新一轮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变革,周素红教授强调,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流动性和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出行需求的交通,而是融入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更广泛的流动性和交通议题,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步骤,推进相关标准的形成。


针对前面背景,周素红教授指出,当下亟需系统性地开展流动性、交通、空间与数字治理的基础研究,深入探讨城市时空间的关系,并从精细化、人文化、扁平化和开放化等角度,构建数字治理新模式。通过多维度的交通数据采集与智能化分析,实现精细化交通服务,倡导数字治理中的人文关怀维度,并推动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机制。面向未来,需要进一步思考治理模式的转变,倡导开放共享的理念,在数据安全保障下,促进数据与技术的有序流动,形成面向未来开放共享的众包机制,吸纳全世界数据与智力资源赋能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钮心毅:新技术与新数据支持下的数字化规划技术——应用领域、前沿趋势

 

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钮心毅教授表示,近十年是新数据、新技术对城乡规划学科和行业产生巨大影响的十年,也是规划学科和规划行业最关心新数据、新技术的十年。要讨论新数据与新技术支持下的新城市规划设计,需要讨论规划技术变化对规划、设计的影响。新数据和新技术的引入激发了规划技术变革,产生一系列新的规划技术。其中,时空大数据、人工智能分别是“新数据”、“新技术”进入城乡规划学科的代表


钮心毅教授认为,时空大数据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时空大数据记录了大规模城市活动、能反映城市活动与城市空间关系,而“城市活动”和“城市空间”关系本身就是城市规划研究核心内容之一,时空大数据为空间城市系统的优化提供决策支持。当前时空大数据规划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感知空间中活动时空现象、认知空间中活动时空规律、发现作用于活动的空间因素、探知活动与空间的作用机理4个方面。今后时空大数据规划技术的研究前沿将是挖掘活动时空规律和演化规律、探知空间与活动的作用机理。


钮心毅教授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城乡规划是业内比较关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让机器从大量的经验“数据”中学习(训练),让机器自己积累出“知识”,再用获取“知识”进行判断,解决问题,规避了城市规划知识提取的困难。当前支持建模预测、方案制定、方案选择、规划实施等的人工智能规划技术还有待发展,用于规划实施、规划监测的人工智能规划技术是近期可能的突破点。


最后,钮心毅教授指出,时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长时间序列时空大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等技术,用于探知城市活动的时空规律和演化规律,将是今后提升数字化规划技术的关键,也是更好支持城市规划设计的途径


詹庆明:规划信息化发展与人居环境评价

 

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武汉大学数字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教授


詹庆明教授认为,国土空间规划需要走向动态化、综合化、开放化、法制化、定量化、科学化。在新《城乡规划法》的推动下,目前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主要是编制的科学性、管理的高效性、监督的有效性。


詹庆明教授梳理了城市规划信息化发展历程,指出新技术辅助规划层面由以问题为导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阶段向模型预测、定量评价、智能分析、科学决策等过程的智慧规划阶段发展。他认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数字规划、智慧规划,在更高层次上提升规划信息化水平。应将数字信息技术贯穿于规划编制、管理与实施、监督评价全过程。面向规划应用,提升与整合规划信息及大数据资源。建立智慧规划系统平台,提高审批效率与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逐步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智慧型生态规划。


詹庆明教授指出,目前新型测绘技术主要包括倾斜摄影测量、无人机、激光雷达、InSAR基础地理实体、实景三维、人工智能、大数据、城市信息模型、数字孪生等。


詹庆明教授通过武汉市TM影像(1993)、1987和1993年武汉水面影像融合、武汉建成区增减专题图、土地利用与动态监测等案例介绍了可见光和彩虹外航空及卫星遥感影像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他通过大量的影像资料重点介绍了激光扫描仪、无人机倾斜摄影、热红外、夜间灯光遥感、气溶胶等多种遥感传感器在城乡规划的应用。


孙永生:广州数字名城探索与实践

 

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委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长


孙永生所长首先介绍了广州数字名城建设的初衷,他在简要介绍广州城市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指出广州作为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广州充沛的市场活力和高速的城市更新,为遗产保护活化带来机遇和挑战。为保障在存量发展时代,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广州建立了完善的名城法规体系。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了管理技术门槛。数字名城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数字技术来支撑名城管理,降低管理门槛。


孙永生所长指出,名城保护工作主要包括保护名录、保护规划、保护措施、监督检查,相对应的四大关键环节为普查建档、规划管理、修缮更新、巡查监管。针对名城保护工作中的四大关键环节,开展面向管理的数字名城建设实践探索主要有:文化遗产普查平台与智能识别、历史文化名城“一张图”管理平台、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数字测绘、历史文化名城智慧化监管系统,通过数字赋能来优化名城保护工作他强调,所有的数字名城最后要回归以人为本,数字可以提升管理的效率、精度,但取代不了温度。


孙永生所长在详细阐述数字名城建设的四大实践探索后,通过“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修缮咨询工作机制”的着重介绍,阐释了“以人为本的全过程陪伴式技术服务”理念,强调听民声、集民意、解民惑、聚民力。


最后,孙永生所长展望未来,他希望管理能从二维走向三维,建立历史文化名城时空云平台;应用从管理到公众,建立跨时空虚实融合的综合展示平台;数据从封闭到共享,实现“国家-省-市-县”名城智慧化监管;技术从高度到温度,数字赋能回归以人文本。


贺艳:数字技术赋能让文化遗产实现重生

 

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委员

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


贺艳教授首先分析了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时代背景,进而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中常见的难题,如大遗址中面积大、不能建、看不懂、产出低;街区区位好、权益杂、保民生、渐进式;古建筑空间小、易受损、观光多、理解少;近现代建筑创新知、转功能、回收长、算账难。她表示,在数字时代,技术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贺艳教授介绍道,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更好的记录、保存历史文化信息;数据库、大模型和人工智能辅助更好的管理与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再现消失的传统,更好的阐释和加强公众理解;移动交互和数字传媒带来更广泛的传播和受众触达;历史与科技跨界融合产生全新的文化消费升级产品,从珍贵的包袱转变为城市新型消费场景、文化赋能经济增值。


贺艳教授表示,历史文化名城划分为三个技术集群,即保护记录、研究管理、展示阐释,共同构成数据进入和产出的全过程。目前国际趋势是数据采集轻量化、数据管理可视化、数据重建智能化、远程交互协同化。贺艳教授强调,通过数字科技和优秀文化资源的结合,可以更好地重构公众与历史的情感关联,形成数字消费新热点。通过 “文化+艺术+科技”的展示手段,为观者营造前所未有的亲历感、沉浸感、参与感,讲述可分享、有共鸣、有温度的文化遗产故事。


贺艳教授通过北京钟鼓楼的“时间的故事”、圆明园的“数字复原”、进京赶考红色文化探访路、首钢睿馆工业遗产等实践案例,展现数字技术搭建起现代与过去的桥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尊重。她希望通过场景驱动、内容为王来带动内容场景技术不断地迭代和发展。


最后,贺艳教授呼吁加大用数字科技保存和阐释文化遗产丰富信息的力度,加大数字科技赋能文化遗产国际交流和传播的力度,加大全球数字科技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力度,打通数字内容+智能装备+数字消费产业链,构建数字经济新增长点。


常青:自然资源监测数据管理应用的探索与思考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土地与自然资源利用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国土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


常青副所长首先从发展脉络、体系构建、地方实践三个方面对自然资源监测工作进行了系统介绍。他以1998年前、1998年-2018年、2018年后三个历史阶段梳理国家自然资源监测体系的工作脉络,指出国家自然资源监测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呈现出职能从分散到整合、管理范围逐步扩大的特点。新时期,国家自然资源监测体系建设中切实支撑保障“两统一”职责定位,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各地自2020年开始,围绕国家工作部署,陆续在体系构建上进行落实深化。常青副所长重点介绍了北京调查监测方案。


常青副所长从规划编制和实施角度,重点介绍了监测数据工作如何服务日常规划业务的开展。规划编制方面,常青副所长选取北京城市保护利用格局建设、城市职住功能结构优化、城市体检评估三个方面,介绍了数据监测应用,指出高节奏、高变化情况下需要汇聚法定数据和时空大数据,监测科学蓝图的编制传导和反馈的合理性。规划实施方面,常青副所长介绍了北京规划实施实践,纵向上从“批、储、供、用”,强调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整合与贯穿衔接;横向上以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为例,介绍土地配置与耕地保护、存量盘活、政府固投、财政收入等多任务、多部门的联动协同;三是对实际中的特定规划实施对象,深化调查监测类型与标准,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


常青副所长强调,土地、投资、财税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抓手,当前处于城镇化中后期和经济动能转型的关键期,城市空间利用进入以存量盘活为主的阶段,需要综合运用“法定数据、部门数据、时空大数据”,识别分析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深层次问题,更深入地认识城市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键性规律及其演变,更主动地将自然资源要素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相统筹,科学制定规划,谋划规划实施,推动自然资源监测监管工作能用、管用、好用。 


刘洋:城市感知与监测预警研究和实践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经理助理、科技质量部部长、创新中心主任


刘洋总经理助理首先介绍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科技建设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广东省城市感知与监测预警企业重点实验室研发的一系列技术和相关的实践案例。他指出,实验室依托新城市科学的理论背景,通过多专业融合,形成可度量、可实施、全链条的技术服务体系,为支撑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定量化、智能化技术支撑


刘洋总经理助理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在自然资源和城市环境监测预警、社会感知和产业经济监测预警、透明城市和地灾监测预警、数字孪生技术四个方面的探索。


在自然资源和城市环境监测预警方面,通过构建遥感大数据+大模型+专项监测预警,实现自然资源(田、林、水)、城市环境的监测预警。并以广州“酷城”计划、无人机机场+AI违法建设智能巡检为例介绍了此方面的实践探索。


在社会感知和产业经济监测预警方面,开展“人口-土地-住房-产业”时空协同感知、高精度画像和定量耦合研究,为协调人地关系、支撑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定量化、智能化技术支撑,并以康鹭片区治理、产业经济大平台、室内位置服务等探索来展现此方面工作。


在透明城市和地质灾害预警方面,通过全覆盖调查技术、全灾种机理研究、全过程防控技术,构建多尺度地灾监测技术体系,并以SAR卫星管线漏损、地下管线智能化综合管理等案例进行示例。


在数字孪生技术探索方面,主要介绍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参数化建模、GIS引擎与游戏引擎深度融合、实景三维模型轻量化与调度机制、三维应用云端运行方面的探索,并以智慧番禺数字孪生应用示范平台、广州名城数字化建设案例进行展示。


沉浸式体验调研切问题

技术转移转化成果可感知

01

研修主题:数字孪生实景三维

1

广州市智慧城市运行中心

(“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


“穗智管”是“广州城市智慧大脑”建设成果,学员们在此调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城市治理现代化中的应用。

用心感受规划与数字的结合

体验“穗智管”如何让城市治理更智慧

2

广州塔景区智能化管理平台


学员们调研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广州塔景区全域化数字共治管理平台,数字孪生底座对重点区域精细化治理的赋能支撑。

结合广州塔实时数据分析,认真思索智能化管理


02

研修主题:智慧交通与数字治理

3

广州智慧交通指挥中心


学员们调研智慧公交、智慧客运、自动驾驶出租、预约出行及相关技术应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4

科学城智慧交通“新基建”项目


学员们调研智慧+车城网交通“新基建”项目,切身感受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成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03

研修主题:智慧社区数据赋能

5

猎德街道花城广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


学员们感受猎德街道视频图像识别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社区治理和安全保障的应用,调研了“融合通讯、事件协同、指挥联动”的社区指挥调度系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6

南方电网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


南方电网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以“老城市新活力”为契机,成为广州市“社区事·大师做”首个落地的变电站项目。化“邻避”为“邻利”,创新地在传统变电站中融入市民公共空间,面向公众常态化开放,兼具电力设施、科普沙龙、沉浸体验等多元化功能。学员们在这里体验了“科技+科普+规划”的融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04

研修主题: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

7

千年古村:泮塘五约


拥有900多年历史的泮塘五约,是广州仅存的保留最完整的清代乡村聚落。2016年6月,泮塘五约被列入广州首批微改造项目,是广州首个以“保留”为目的的城市更新项目。改造中,五成的建筑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8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地处广州西关,有“广州最美骑楼街”之誉,代表了西关地区近代商贸与市井文化。街区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的具体体现,是名城保护与发展、保护与民生、保护与生态三者关系协调统一的生动实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05

额外添加调研项目,满足大家的求知欲

9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10月21日晚,应学员们的强烈要求,重点调研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模型室、遥感中心、未来实验室。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分组讨论拓思路

感悟分享扩收获


10月21日晚,五组学员们围绕研修班学习感悟、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技术要点和理论前沿展开了热烈而愉快的分享和讨论。


分组讨论现场全景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研修班圆满落幕

实践探索启新程


10月22日下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了研修班结业仪式,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堪强,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邓兴栋,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陈志敏、总经理助理刘洋出席研修班结业仪式。邓堪强副局长在听取学员交流汇报后发表结业致辞。


 

邓堪强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邓堪强副局长用三个“好”表达了他对这届国家级高级研修班的高度赞扬。第一,研修班策划组织的好。各位学员、各位专家都来自各大顶级科研机构和规划院,大家把不同领域、不同城市的宝贵经验带来广州,集中交流,充分体现了跨界融合的优势,同时研修班采取了课堂培训、实地研修的组织方式,充分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特色;第二,智慧城市主题选得好。今年7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这次的研修班将智慧城市作为主题,有高度、有深度、有热度;第三,他希望广州规划系统的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落实好这次研修班中专家和学员贡献的智慧。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数字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周垠,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规划设计中心总经理郑书剑,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规划所所长高见,南宁市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信创科技院副院长罗绍辉,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际交流部副主任王雨分别代表各组进行交流研讨。


从左至右:周垠、郑书剑、高见、罗绍辉、王雨


周垠表示,五天紧张的理论实践学习坚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信心、恒心、决心。智慧城市建设最终要的是智慧作为方法,关心人的需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


郑书剑认为,城市规划智慧化转型一定要回归城市发展的核心痛点,特别是规划职能的核心场景诉求;数据的开放性、持续性、协同性是智慧城市规划价值形成的根基;智慧城市需要以解决城市规划痛点为目标的正向技术开发。


高见表示,各地规划院在数据获取、更新、共享方面差异很大,技术能力相对弱的单位不具备深挖大数据的能力,需要支持;需要思考规划单位参与城市建设工作的边界和商业模式在哪里。


罗绍辉表示,参加此次研修班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对标专家教授的讲课,以学到的知识解决工作中迫切需要优化的内容。


王雨建议,增强智慧城市转型的低龄化的认知,低龄起步是智慧城市教育的重要抓手;校企合作,设计院开放一定的数据平台用于学校教学培训。


最后,石楠秘书长指出,学会是规划行业公共的学术平台,学会将继续搭建好这一类的培训、教育、研修活动平台,也会继续争取人社部、中国科协方方面面的资源,办好更有针对性的研修班。他建议学员们消化学习成果,做好落实工作,实现学习成果本地化;希望各位学员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同事、其他机构,让更多人享受这次研修班的学习成果。


学员们也纷纷表示,在研修班中不仅获得了知识,也收获了友谊。研修班虽然结束了,但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充电”前行,建设让人民满意和热爱的新型智慧城市。



精彩花絮

找出认真的你


提问的学员太多,男女各选一个代表吧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举起的是手机、记录下的是知识


*本文根据现场报告整理,已经专家审核。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规划年会 | 对话武汉二:数字孪生城市与智慧规划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五十四:科技赋能城市建设与治理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行业动态 | 第二届“CIM与智慧城市建设论坛”顺利召开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