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暂别燕园四季,走向国际讲台 | 光华博士生马思佳任教荷兰蒂尔堡大学

本研 北大光华本科研究生 2023-11-16

  //  


偶然踏入管理学的大门

她寻找到了内心真正的热爱

未名湖光充满她四季的精彩

良师益友成为她人生的礼物

深入思考,智慧交融,直面实际问题

她在勇于试错中开启科研的星辰大海


2022年7月,光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方向)博士毕业生马思佳前往荷兰蒂尔堡大学任教,开启海外科研之路。自2008年学院第一位在海外获得教职的博士生曾玉萍赴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任职以来,学院几乎每年都有博士获聘海外教职,在国际讲台上传递中国学者声音。


光华读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是什么原因使她决定任教海外?科研道路需要怎样的素质与能力?对于未来有怎样的规划和畅想……本期访谈,马思佳校友将与我们详细分享。


+ + + + + + + + + + + 

个人简介


马思佳,荷兰蒂尔堡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助理教授。她出生于浙江绍兴,于2022年获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企业管理专业,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方向);于2017年获得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学士学位(管理科学专业)。她的研究主要关注新兴信息技术与平台商业模式对个体商业与用户行为的影响,其研究领域主要包含共享经济、全渠道电商、社交媒体,她的研究成果发表于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等顶尖期刊,并于多个国际顶级会议汇报。


+ + + + + 


1

(一)打开管理学的大门


1、 那么从你的求学历程开始讲起吧,带我们一起追忆一下高中到大学的转换。


高中的我就读于绍兴一中,有幸与一群勤学又活泼的小伙伴度过三年时光。唯一可惜的是我在高考中发挥失常,没能考上心仪的大学,而机缘巧合地来到了东南大学这座历史悠久且踏实低调的学府。坦白讲,录取于管理学专业也是一种偶然,因为年轻气盛的我填报的其他所有专业不是物理就是数学。但在真正了解一门学科之前,我们不应对其有任何偏见。

 

果然,我在管理学中找到了自己至今热爱的领域——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这是一门管理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相交叉,同时与经济学和心理学也相互关联的学科。以信息技术为背景,用数学模型等多样化的方法,以往仅仅关注知识本身的我们终于可以去理解并尝试解决商业管理相关的问题,并更加清楚地了解知识与对策的价值。不过当时的我们更像是在盲人摸象,对计算机网络、运筹学、数据挖掘等课程本身感到新奇有趣,写粗浅的创业报告与课程论文来锻炼系统性思维,索性这一探索和学习的过程还是挺充实愉快的。

 

2、 本科时,是什么原因让你决定报考光华?


仔细一想,来到光华也可以说是缘分使然。本科时,我最初更想出国留学,把英语当成一种爱好做着准备,但对专业与自我定位毫无头绪。直到我最喜欢的舒嘉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说,要想对一门专业的知识学问有真正的了解,就应该一学到底获得博士学位。而在申请博士项目前,可以考虑国内的硕士项目作为铺垫。老师的一番鼓励燃起了我对博士学位的好奇与向往,于是我开始了解并申请各高校的研究生保送项目,前后获得了七所高校的参与资格,参加了北大、复旦、上交的夏令营活动。


当时,我没有给自己定位到北大这一最高学府,心想着就把光华的夏令营当成一次出游,仰望一下就好。谁想未名湖之水、校园之绿荫,与光华老师们的智慧与引导深深地吸引了我。一番波折与苦思冥想之后,最终在三所高校之中,我选择了北大,因为我相信最高学府中会有一流的教育资源与学术氛围,相信学术无国界,相信自己。

 

3、 当时,为什么对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方向感兴趣呢?


选择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专业既离不开个人的偏好,也离不开一路走来的恩师教导。

 

一方面对数理统计与信息技术的热情和好奇心将我引向了这一专业。在接触专业知识的伊始,我对运筹学、计算机网络、编程算法等课程本身内容更感兴趣。随着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我发现管理信息系统除了探究如何设计优化各类信息系统本身,更专注于如何正确使用系统,以管理的视角将信息系统更有效地融入于社会系统之中。技术本身是中性而可塑的,在数字经济与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希望自己可以提供一个理性而批判的声音,引导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及应用。

 

另一方面,我对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热爱也源于众多博学而耐心的老师们的影响。从东大的舒嘉老师、黄超老师,到北大光华的任菲老师、王翀老师、厉行老师、翁翕老师等等,我从老师们身上学到的不仅是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更包含对现实问题的不懈拷问,加之严谨的学术分析与触类旁通的思维碰撞。可以说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是一个广阔而新兴的领域,是各位导师们的教导与启发让我步入了这一学科大门。


2

良师、益友和那些故事


1、 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在光华读博的日子是如何度过的吗?


我通常的一天是从早上8点起床开始,出门买些早饭去学院工位自习一天,忙碌的时候工作到晚上9、10点,平常也会6、7点就吃饭回宿舍休息。每每从工位收拾东西回去的时候都能看到其他同学认真工作的样子,对自己的“早退”默默愧疚许久,但又会安慰自己放松一下可以重新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事实证明我确实在一天开始的时候最能专注工作。经常回忆起老爸跟我说的一句话:该静下来时能沉下去,该放松时能浮起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时间长了再多的工作也不会很有负担。

 

读博的日子最大的挑战其实是自我管理。前两年时间忙于进修课程,大部分时间只需安静地听老师们讲解,思路清晰,任务明确。从博士三年级开始,我们就需要自主支配大把的研究时间,主动摸索,全靠自觉。不仅需要合理安排日常工作节奏,更要把控不同研究项目的整体进度,推进研究成果的输出。这一方面每个人都会面对不同的情况,很难总结出合适的规律,要在心里和脑海中绷着一根弦,不轻言放弃。

 

除了努力科研,读博的日子里我也有幸能和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和放松,运动使人快乐,未名湖光令人放松,北京的四季和校园的春秋也美得惬意,这一切都是我读博日子里必不可少的治愈元素。

 

2、 回顾光华的读博生活,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在光华读博的五年,最大的收获是日益积累的研究性思维与学术能力。虽然以目前的资历还不足以完全厘清其精髓,但光华师资与学校氛围带给我的积累的过程是非常珍贵的。首先,我可以从老师们讲课与指导的过程中体会到,在深入了解一个领域知识的过程中,如何从清晰的构念及定义出发,运用严谨的方法去测度与分析构念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程度,进而探索不同理论构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当然,不同领域的思考方式各异,不论是基于何种数理统计模型与逻辑思维,我们始终需要以严谨的批判性思维去分析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及作用机制,简要总结称之为“讲故事”,实则是通过清晰的概念描述与作用机制,以足够的信服度来拓展知识边界,发现并证实创新性发现。这也仅是我目前对研究性思维与学术能力的初步理解吧。

 

除了个人学术能力的提升,我认为良师益友也是我在光华读博中非常重要的收获。一方面老师们总能以贯通的领域知识及丰富的学术经验为我们指明方向,提供宝贵建议,我尤其珍惜每一次与老师交流的头脑风暴过程。另一方面,同学们也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来源,分享学术过程中细小的心得,分担彼此的挫折并相互帮助。可爱可敬的人永远如此可遇不可求,让漫长的学术旅程变得不再孤独。

 

3、 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或瞬间?


记忆深刻的瞬间有很多,我希望分享两个对我影响深远的回忆。其中一个是在光华夏令营中听任菲老师分享学术之于她的意义。首先是学术工作的灵活性,不会受到朝九晚五的约束,虽然可能实际需要投入的工作量与强度都更大,但工作的过程大多是可以自己规划支配的,有足够的能动性。第二是学术成果的成就感,即使每个研究项目仅仅拓展了知识边界有限的一角,且过程往往比较漫长,但整个思维过程与最终展现的成果都将体现出自己的贡献,每一次成功的学术发表都是继续学术之路的极大动力。这是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两点,也是激励我在学术道路上坚持下去的一大动力。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记忆是一次和王翀老师的交谈,王老师分享给我关于工作与成长的四个建议。第一是时刻保持自我意识(be intentional),不论是做什么工作都要明白每项任务背后的目的,即使是放松也应意识到这是为了重新调整状态。第二是跳出舒适圈,有意识地尝试挑战自己的弱点,而不一味循规蹈矩、一成不变。第三是偶尔吃点亏,不是所有工作和事物都能平等或对等地展开,多付出、吃点亏,完全不是坏事。最后一点是要合理利用资源,包括学院、老师、同学、亲友等很多人都是非常愿意相互帮助与提升的,这需要我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身边的资源,为自身的发展目标助力。这几点建议我一直记得,并以之时刻勉励自己。

 

4、 回顾学院对博士生的培养,你认为有哪些举措对你帮助很大?


光华管理学院在培养优秀博士生方面有着扎实的体系基础和充分的资源支持,我对其中一点印象深刻。根据学校的“破五维”精神,鼓励多样化的学术成果输出,放宽学术成果评价标准,鼓励大家提出除学校要求外的其他学术成果形式。这一点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到我,但在看到多样化、创新性的学术成果得到认可时,我也有很多感动,感到学术虽然严格,但最终不会是被拘束的。

 

5、 你的导师是?聊聊你们之间的故事吧。


我的导师是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的任菲教授。任老师是一个极为细心、耐心且专业学术能力出众的研究者与导师,从夏令营为我们分享学术的意义,到大四期间建议我扎实经济学与统计学知识;从博士二年级为我提供与万飞师姐深入合作的机会,到之后鼓励指导我与电商企业的合作;从思考与引导博士论文的整体框架结构,到求职道路中的种种帮助,任老师始终是我五年博士生涯和学术道路中的坚定支持,我也始终明白自己的努力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

 

在和任老师相处的过程中,我最喜欢的是和老师讨论的过程中她给予的细心指导。老师会注意到我思路中的每一个逻辑环节,并对我提出挑战,激励我反复斟酌推敲。同时,老师也会针对核心的研究话题与我一起头脑风暴,与我分享相关的重要研究思路,拓展与重构我的习惯性思维。思维是一种很巧妙的事物,任老师一直很强调独特思维角度的重要性,同样的话题用巧妙的框架和逻辑去思考,往往可以发现很多新的特点与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总会分享很多诸如此类的研究技巧,令我获益颇深。 


3

科研之路的探索


1、 无论是在校生还是刚刚毕业几年的学生,有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想要向哪个方向发展。面临诸多选择,为什么选择了做学术?学术的魅力在哪儿?


对我而言,学术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选择,更是一种工作风格与成长道路的选择。

 

首先,我享受学术过程中相对透彻地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是学习与思考已解决的问题,还是面对新的或未成型的问题,都是相对较有挑战性与实际意义的,挑战问题的过程也是挑战自己的能力,经过一番挑战后我们也能对问题及其背景有更深刻的理解和知识储备,我很向往这样的工作风格。

 

第二,学术道路有很多与博学多才的老师和同事进行思维碰撞的过程,无论是讨论一个问题还是分析新的现象,交流思考的过程本身是智慧的交集,常常充满惊喜而令人回味。

 

第三,学术工作重在不断成长与自我改进,推进研究项目需要我们挑战惯性思维,展示学术成果需要我们有优秀的表达与沟通能力,管理研究项目需要自我层面的企业家精神,指导学生需要我们有充分的耐心和教学能力,这些多元化的成长与脑力劳动也是吸引我的重要元素。最后,如任老师所言,学术成果能带给我充足的成就感。不仅仅是最终的论文发表令人欣慰,期间的阶段性成果也能带给我充足的动力。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也还可以为自己培养出的优秀学生、学者而感动满足。


2、 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在校期间要做哪些准备?或者说要培养自己哪些素质和能力?


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其实需要很多综合性素质,包含贯通的专业领域知识、过硬的方法技巧、灵活的沟通表达能力等等。经过这几年的博士训练,我能想到较为重要的能力素质包括几点。

 

首先,研究者一定需要有耐心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前提是透彻理解问题,这不仅需要我们在有甄别能力的情况下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还需要研究者能够有效采用合适的方法去解构问题并予以分析,最终在清晰的理论边界内提出对策。

 

第二,在试错中成长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勇于尝试与犯错。例如在研讨会中敢于提问,面对老师与同学敢于请教问题与分享自己的思路,这既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对自己成长的信心。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合理的时间管理与足够的自制力。博士生涯与学术生涯的时间安排是非常自主灵活的,这需要研究者有强大的自制力,专注于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上。专注是一种对各种诱惑说”不”的能力,是一种对自己工作的热情与投入,也是对自我的管理。


3、 是什么原因决定去海外任教呢?


我个人一直希望积累更多的国际交流经历,可惜因疫情博士四年级的交换未能成行。寻找海外教职的想法最初是任老师给我的建议,不仅是因为我在一次国际会议中表现出来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也是因为海外教职市场非常广阔,值得一试。经过一番努力和足够的运气,我有幸拿到了蒂尔堡大学经管学院的工作机会。

 

在激动之余,其实也有些关于家庭与个人的疑虑,此时多亏任老师为我询问了对荷兰学术界更了解的高彧老师,并帮我分析了利弊。相对而言,荷兰高校教职工作的压力不大,学者往往有充分的时间来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无论是将来在海外发展还是回国,充足的研究时间都是很大的优势。与此同时,海外教职也有很多学术合作的机会,同事们的研究背景与合作网络更为多元化,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机会也很多,对今后拓展研究视野有很大的帮助。总体而言,拿到这个工作机会是一件很幸运的事,路程会充满挑战但也定会收获满满。


4、 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应聘的过程吧,对方学校比较看重哪些方面?


我在博士五年级上学期的11月左右准备好了求职所需的材料,陆续发送了求职信息。蒂尔堡大学在12月底左右给我发送了群面邀请。群面一小时,主要是对方相关专业的师资主力根据我的简历信息依次对我提问,具体问题涉及海外经历、研究资源、研究内容、教学经历、学术规划等方方面面。群面通过后,对方决定给予我学术面试的机会,面试时间为1月底,包括为时一个半小时的研究展示和与十位相关师资的单独面试,研究展示即围绕我具体研究的讲座与讨论,单独面试是对方院系对我进一步了解,寻找潜在合作及回答我相关疑问的机会。最终,对方在2月中旬为我发放了工作机会,予以一周时间考虑。


总体而言,对方学校会综合考察我的研究潜力、教学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待人处事能力与对未来的规划。对方会重视候选人在顶级期刊中的发表潜力,以及代表作的质量,不会根据当前发表期刊数量而提前筛选。我在入职后跟这里的同事聊天时了解到,院系招聘的重要标准是评估候选人是否有评选终身教职的能力,这其中会同时包含一个人的研究、教学和科研服务能力。

 

5、 什么时候入职?对于未来的工作,有怎样的规划和想法?


我在7月底抵达荷兰,8月1日正式入职,入职那天正好是全系的欢迎午餐会,一到这里就见到了很多同事,并得到了许多学院及院系关于新员工入职的帮助信息。午餐会后,还有很多同事主动过来自我介绍,加深对彼此的印象和联系,热心给予帮助。因此,入职过程很是顺利。

 

对于刚刚步入教职阶段的年轻研究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抓紧把手上进展中的研究项目推进下去,将博士阶段的工作论文写好,并通过评审发表在优秀的国际期刊中。得益于系主任的推荐,我参与了美国信息系统会议的年轻教职论坛,在其中与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师讨论职业发展的关键,其中一个记忆深刻的要点是,在学术生涯的任意一个时间点,最好都保证有两篇在审的论文、两个几近成型的项目和两个完善中的研究想法。时刻管理不同研究项目的进度与自己研究的重点所在是学术生涯规划的重要部分。

 

与此同时,记得任老师跟我们强调过,研究者需要时刻思考自己的研究定位与专长,寻找并建立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建立研究身份感,这也是我在学术工作生涯中希望坚持贯彻的一点。最后,我也意识到相对于其他教职而言,我的教学经历仍然比较匮乏,因此我也会努力完善传道解惑的技巧与能力。


6、 对于想要从事学术的师弟师妹,有哪些建议?


总结而言,对于希望从事学术工作的师弟师妹,我依然想强调以下几点。首先,尽快确定并深入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虽然很多时候想法会与现实相错,想研究的问题无处着手,有机会研究的话题略显陌生。但是对于想研究的领域,我们依然可以时刻留意,跟进最新的研究进展,将自己的思考与想法记下来,以便研究机会到来时大展身手;对于有机会研究的话题一定要学会提出关键的痛点问题,将其作为锻炼自己思维、分析技能与表达能力的珍贵机会,若是兴趣不大的项目可以采用短平快的方式尽快输出成果,然后将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并希望专注的领域中,尽快建立自己的研究特长。

 

第二,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劳逸结合,保持适度的压力和松弛度。我曾从哈佛管理评论中看到两个达成目标的重要因素:自制力与情绪健康。不论遇到何种困难与挑战,研究者都应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将大目标化成小任务逐个击破,让研究化为成长的过程,而非负担。最后,保持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讨论的习惯非常重要。交流表达不仅是语言组织的过程,更是逻辑重组的联系,我们可以在练习表达思维的同时根据他人的反馈来反思调整,避免闭门造车。


4

生活与未来


1、 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理想的生活状态吧。


记得刘俏院长在一次演讲中说到:“(生活)并不是在暴风雪中寻找栖息之地,而是学习在暴风雨中跳舞”,我对此感触颇深。未来生活的变数众多,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并不是我们能够轻易预测或变更的,与其寄希望于他人的改变,不如从自己做起。坦白讲,我才刚刚踏上独立生活与正式工作的人生阶段,对前路的坎坷有所知晓却未亲历。目前来看,我理想的生活状态大概包括几个要素。

 

首先,我希望自己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能够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与灵敏的思辨能力,以独立思考的眼光看到学术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第二,我希望自己在工作中找到前行的动力和满足感的同时,也能维系生活与工作的平衡,留有一些自由时光来运动、阅读、亲近自然,与家人和朋友们维系亲近良好的关系。听上去仿佛很普通平常的心愿,需要我们在不间断的挑战面前维系乐观的心态和不懈的动力。

 

2、 关于未来生活,有哪些期望和畅想?


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很多很多,例如在短期内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能够让我有更多的灵活性回家看看,回国与恩师老友们相聚。长期来看,还是希望祝愿自己和无论是学术圈还是业界的大家工作顺利,拥有幸福而充实的每一天。最后,虽然个人贡献微薄,但衷心希望祖国越来越好,祝中国学者与学术成果的水平日益增长,在国际社会上得到更广泛、深远的认可与影响力。

推荐阅读

刘海洋:90后光华学子执教伦敦政经

从光华求学到浙大任教,她是学术隧道里的追光者

我院博士生姚晶晶获法国里尔科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职

李燃:有意义的“燃烧”

我院博士生邹韬获澳洲国立大学教职!

媒体看光华 | 本土经管博士缘何屡获海外教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