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恕我直言,很多中国人真的没弄懂过“清明”

2017-04-03 共青团中央

▌来源:东南网、团天津市委、团河南省委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389rgf2ay&width=500&height=375&auto=0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气温逐步开始升高,雨量也逐渐增多,恰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正如古时农谚所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除了是农事历法外,清明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祭祖、扫墓是它最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符号。这一切,据传说起源于一个已失传多时的节日——寒食节




相传在春秋时期,忠臣介子推在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为了请介子推出山,晋文公亲自到绵山相邀,可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


为了逼介子推露面,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定为寒食节,每逢该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宋代后,寒食扫墓的风俗逐渐融入到清明之中,再加上踏青春游等习俗也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渐渐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



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就生动描绘了禁火、扫墓、踏青、插柳等清明风俗活动。



南宋理学大家朱子还在其创作的《朱子家礼》中,专门对清明节的习俗和礼仪进行了简化规范。


到了唐玄宗时期,随着“清明节扫墓”被正式编入礼典,清明假期便与寒食节连在一起,成为那时继元宵假期之后春天里的“小长假”。 



放眼古今,尽管“清明”的含义不断变化和丰富,但“清明”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却早已根植进了中国人的内心





无论是孩童老人,还是乡人游子

每当清明时节

永远是对故人无尽的缅怀和思念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3895xlevi&width=500&height=375&auto=0
(《清明忆英烈》 来源:团天津市委)


这就是清明

一个农历的节气

一种情感的寄托

一份文化的传承

坚守与传承




在这个清明

让我们点燃火把













传承,那份永恒的精神


致敬,那些不朽的青春



清明祭英烈主题H5
长按左侧二维码观看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学区房| 话题| 惊天秘密

18年 | “两会” 爆笑 | 辞职


编 辑 | 吴 笛 



共青团中央

微信号:gqtzy201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