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有人说“纸质书已经死了”,真的是这样吗? | 团团有话说
有态度 有温度 全网青年都在关注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共青团中央【团团有话说】栏目的问卷调查
记得在读书的时候,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现在那么普及,大家都是买纸质书,然后相互传阅。后来有了MP3、MP4、手机等设备,电子书也渐渐流行开来,有些同学甚至用只能显示一行字的MP3,看完了一本几十万字的书。
如今,我们的生活被电子产品包围着,智能手机、PC电脑、平板、Kindle等等,再加上电子书资源丰富,几乎是随手就可以获得舒适的阅读体验。纸质书,看得人越来越少。
甚至,有人说“纸质书,已经‘死’了”。但是,还是有一些人会更多的选择纸质书,在他们看来,纸质书才是真正的书。在清晨或傍晚,泡上一杯喜欢的热饮,伴着自己喜欢的音乐,读上几页书,是一种幸福。
今天的【团团有话说】,我们一起聊聊读书这件事。
此次参与填写我们调查问卷的网友,73.2%为18岁以上。
你的年龄是
在回收的所有问卷中,70%的网友还是在读书的同学。
调查结果显示,92.8%的网友最喜欢看的书还是文学类书籍。
在阅读方式中,94.7%的网友仍然会选择自己购买或去书店的方式阅读纸质书。而通过手机上的读书APP阅读的也有49.9%。排在所有选项第三位的是通过听书类APP进行“阅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纸质书仍是主流的阅读方式,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读书也不再局限于是”书“的本身,文字开始通过各种形式渗透在我们的生活里。
在调查中,一些网友讲述了他们和纸质书的感情。在他们看来,纸质书是“不可替代”的,更不会“死”去。
纸质书,是不可替代的
@明水
我认为纸质书是不会“死”的,因为现在依旧在倡导纸质书,阅读纸质书,甚至网络上写的好的小说,也要出版成纸质书。我认为阅读纸质书是人的本能,在电子产品上阅读的时候,更多的是在于字句内容,只有在捧着一本书的时候,才觉得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孟枚小公举
我觉得是不可能“死”的,因为就我个人而言,我也会更愿意去买纸质书,看完之后也可以收藏啊,然后以后再翻看的话,就会有一些和旧时光有联系的感觉,但是电子书的话就不会有这种感觉。而且我身边也有朋友在网上看完了电子书之后,在书店仍然购买了纸质书。
@兔酱的萝卜
小的时候,晚间爸妈常会拿出唱片,静静听一会儿歌,后来有了各种音乐APP,歌曲即点即播,但他们老调不改。有一天我问起来,他们只说是听唱片更舒服一些。我本不解,但当数字信息来到我喜爱的书籍时,心里才懂得了。尝试着看一本电子书,但我却更像是查找和浏览信息,找不回那个享受好作品、品味好作品的心境了,也许这就是纸质书的“活”。它“活”在我们每个爱书的人心中,无所谓内容,而是一颗沉静的心,一种余音绕梁的回味。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不这么认为。
手机阅读等方式,更加方便
@木子人青
电子书主要还是方便。尤其是出门在外,行李箱里装不下太多的纸质书,电子书只要有手机、平板、电脑、kindle等都可以看,十分方便。
@轩宁
快节奏的生活必然会使我们失去一些东西,这些阅读APP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能够博览群书,这是纸质书无法作出的贡献,也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灵魂。
@不知道叫什么
通过手机阅读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在不方便带书的时间里,偶尔的闲暇,打开手机阅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图片来源:@涮火锅的胖包
@猫中阿加莎
我认为喜欢读书的人,无论以何种形式都能阅读,当然电子设备导致眼部不适的除外。电子设备可能会在排版或插图上受到影响,不过不会严重阻碍我们去了解书中思想,阅读电子书籍时做笔记会更加方便,而且还可以边阅读边与其他读者进行交流。
书,是我的半个童年......
@茜茜
有一次,我在仓房收拾我的书本,发现有一本年代很久的书,都已经泛黄了,打开第一页,上面大大的写着我爸爸的名字很意外,没想到书竟然可以保存到这么久。从此我很爱惜书本,将它们都收藏起来,以后想给自己的孩子看看,也可以留作纪念,相信以后回忆起来满满的幸福。儿时的事情都会慢慢的印在脑里。
@苏啊浅啊之
小学时刚学会骑车能独立去上学,那时还没有空调,夏天家里很热,暑假犹是,我会在吃完午饭后,顶着大太阳骑车去小学附近的新华书店里看看书,因为那里有空调,后来这种习惯一直维持到读初中,整个小学时代我把少儿读物那个书架上所有我感兴趣的书都看完了,还去看了一些小说,不会的字就去查字典,我现在的文字基础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那个时候的积累。
@我的昵称很可爱
我小学时作文写的很差劲,很害怕写作文,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从何处下笔。从中学时代开始就慢慢的喜欢上看书了,慢慢的作文写的好了起来,有文字写了,我也养成了爱看书的爱好习惯,看书时边上放本子笔随时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看书是我持续做的最久的一件事。
“今年发现老花了,看书时老花镜,起身时近视镜,要时时切换,老宝宝心里苦呀。”(图片:@甜椒)
@涤生
我买了很多书,然后每本书都有记录当时买的原因。看过的书对于一些有共鸣的还会写下当下的心情。所以有时候翻开书,重新看,感觉都是回忆,偶尔看看自己当年写的心得,我还会重新标注时间写下现在看的心情。感觉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王刁刁儿
我奶奶只上到小学四年级,但是她最喜欢的娱乐方式是读书。我小时候总是感冒,也可能是要养身体,家里总是熬着中药,我和她一起倚坐在木门边看书读报,她老花眼很严重,我拿着报纸,摇头晃脑地给她读来听。童音、阳光和苦涩的中药味儿搅在一起,她微笑着,眯着眼,树荫浅浅,诗意地和画儿一样。小孩子是很怕喝中药的,每次喝中药时,奶奶总会把薄荷糖、蜜饯在一旁备好,我喝完后就递给我吃,如果我还哭闹,她就会跟我讲很久很久以前她在学堂里读书的故事。晚上如果停电,村里的人会出去坐在我家前的一片空地上乘凉,我兴奋地跑来跑去,大声喊:“看呐,月亮在跟着我跑呢!”奶奶一下一下地摇着蒲扇,在很远的地方看着我。我小学时对书有一种很执拗的热爱,大多是受了她的影响。
@wang
是我半个童年。
喜欢买书的我,年年行李超重......
@熊
那时的纸质书对我来说总是很贵很贵,长大了补偿心理驱使我看到喜欢的就买。于是年年行李超重......
@楉楉今天睡觉觉了吗?
某个同桌午休之后突然间饿疯了,于是……我看他嚼了一整个连堂的课本。事后他甚至还能一本正经地评价各科课本的口感……所以到现在我一看见新课本就像上去啃一口尝尝,虽然一直都没真下得过去嘴,但是真的是超级超级好奇啊……
“我怎么会爱上数学?”(图片来源:@清风)
@程毅成
@LZH23
作为处女座,书保存的还是挺不错的,不允许出现折角。
@alienshun
我讨厌那些把书弄的脏兮兮的人,有人问我借书,我都要他们写保证书。
图片来源:@戈壁
@白王
对我所有的书都是高度洁癖,不能接受弄皱弄卷乱涂抹
把书弄成这样,估计上面的几位同学完全接受不了吧(图片来源:@五羽)
@只欺负小萝卜的......
以前上厕所的时候老喜欢带本书,然后家人老催我出厕所。
@我还可以再吃一口吗
我的朋友们生日,我都会送一本纸质书,用钢笔在扉页写上祝福,特别有仪式感。
@爱读书的卡文
我记得我每年过生日,我的好朋友都会送一本纸质书给我,(当然我也会送给他纸质书)当然送纸质书的意义不仅是书,也代表着一份纪念,不仅把知识送给了我,也把温暖送给了我。
@海绵宝宝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说亲密点就是我的闺蜜,我们一起上小学初中高中,虽然不是一个班但我们还是会经常相聚,我们在我们的生日,开学,放假的甚至是有一些小假期的时候都会互送一本书,因为我们互相了解,所以我们看的书都一致,看完后还会互换,也是因为书,我们有着聊不完的话题,在高考前我们约定了一起上同一所大学,报名那天约定要一起交换我们的“信物”所以纸质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来自火星的恐龙
记得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心情非常抑郁,通过一次雷锋活动,去图书馆整理图书时,无意间发现一本励志的书,它的封面,插画和里面的排版我都非常喜欢,我拿起这本书读时,他的每一段话,每一句字似乎都能敲开我的心扉,将我心中的疑惑一一解开,后来它也是我成功地振作起来。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
@怂怂
杨绛的《我们仨》,这本书在不同的阶段可以读出不同味道。
@我小时候很高的
从小爸爸就特别要求我要读书。从小四大名著文言版就让我读。那个时候理解不理解我不知道,反正我记住了《红楼梦》里面好吃的菜,列了一张长长的单子,都是菜名。
图片来源:@阿文
准备好入坑考古的小学童
@小山
图片来源自网络
云上抹点醋
非要挑一本最喜欢的书的话,那应该是梭罗的《瓦尔登湖》吧,当时买了三个版本,做满了笔记。
你有多久没有完整的读完一本书了?
记得上学的时候,为了学习、考试、升学,书几乎是我们生活里出现最多的东西。而除了课本之外,一些课外读物也成了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法宝”。还记得,一本《青年文摘》或是《读者》,在同学之间来回传阅,晚自习前的阅读课也成了很多人记忆中的小美好。
到了工作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时间被工作或其他所占据,我们买的书多了,看的书却少了。趁着网站活动“拼单”回来的一大摞书,要么没有拆封,要么在拆封后被束之高阁,还有的被精心的放进了书架,成为了“摆设”,再也没动过。
我们时常感叹:哪有时间读书啊?但其实,读书的时间并没有那么难找。
午后、睡前,或者是在上下班的路上,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读书时间。我们可以看书,可以听书,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与书邂逅。而这一切只是取决于你愿不愿重拾那份阅读的快乐。
书籍是人类的朋友,也是我们进步的阶梯,与书为伴,其乐无穷。不如就趁现在,读上一本书吧。
文 | 六一
扫描图片上的二维码
定制标准版团旗、团徽,下载团歌
校 审 | 吴 笛
编 辑 | 李 栋(咪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