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军情丨陈湘安:我登上了美军航母小鹰号

2017-04-27 陈湘安 新三届

        作者简介:

        陈湘安 ,天天在线总裁、VV视频总编辑,资深军事观察员,著名东西方文化学者。


        湖南衡山人,1956年10月生于西安。1974年11月上山下乡;1976年入伍新疆陆军第四师。1978年7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随后转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2年毕业后任新华社军事记者,1984年赴云南中越自卫反击战前线担任战地记者。1988年10月创办《世界军事》并担任主编,1994年起兼作中央电视台国际时事评述《环球军事》节目主持人。1997年任新华社香港分社新华亚太电视中心主任。2005年起担任九州军事网、天天在线总编辑、总裁


        1997年出版《以色列的前世今生》;1999年策划并主持十集电视专题片《世纪末之战》;1999年策划、撰稿、编导八集电视专题片《西风东雨四百年》;2004年出版《美国:女总统倒记时》;2006年合作出版《沙龙传奇》;2013年出版新作《文化法则与文明定律:中华文明复兴的千年机遇》。

本文作者陈湘安。

 

        作者的话:

        海军节刚过,天文大潮来临。中国自己制造的首艘航空母舰,终于如期下水。这是令关心国家安危的广大中国军迷深受鼓舞的一个大事件。


        记得在《世界军事》杂志工作期间,许多军事发烧友对中国为什么不造航母感到情绪难平,曾经有一批批青少年读者要求我们号召全国有志者捐钱给国家造航母,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事一直没有启动。


        在“基辅”和“瓦良格”号来中国之前,还曾经有企业家请我和海军和空军的几个相关专业人士专程到深圳,研讨在海边建一艘航空母舰仿制舰寓教于乐的计划,但是,结果显然不如直接从独联体设法买一艘回来更易操作。这些往事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下面这篇小文是16年前写的。那时候,中国还不打算制造航空母舰。航空母舰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也随着全球一体的信息化作战样式发生了改变。


        今天,中国自己建造的第一艘航母终于下水驶向大洋了,之后还会有第二艘,第三艘……希望中国海军从此乘长风破万里浪,驰骋蓝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的守卫者。


作者:站在小鹰号甲板上,像是站在陆地上一样踏实。


陈湘安:

我登上了小鹰号 

 

      我身后的这个海上巨无霸,就是常年在中国沿海游弋的美国航母小鹰号。每当亚洲地区发生危机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它经常在路过香港的时候,停泊数日,有时也让记者们上舰参观采访。2000年,我带一个摄制组登上了小鹰号。 


身后一架 E—2C“鹰眼”、一架EA—6B“徘徊者”正在折翅小憩 。 

 

      对于一个男人,见到航空母舰,要是说内心没有难以抑制的激动,那他就没生长在20世纪——看见航母激动不是因为它是属于美国还是丑国,而是看到它就看到了人类航海技术千年累积的伟大成就,把整个一个小城市搬到了海上,就像人类把一个大铁疙瘩送上了太空,这是多么伟大的景观啊! 



        “小鹰”号航母是世界上最大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1956年造,1961年编入太平洋舰队。满载排水量8万吨,舰长323米,舰宽39米,可连续航行350小时、12000海里。


     舰上有4部飞机升降机,每隔30秒即可弹射1架舰载机升空作战。


F/A—18C“大黄蜂”,这个角度显得它身材修长。


        舰上贮存燃油7800吨、航空汽油5882吨、航空弹药1600吨。 

  

         “小鹰”号上的工作人员有5480人,设10个部门和1个舰载机联队。这10个部门中有一个竟是牙医部门,与医务部门并列。可见牙齿对美国人的意义。


甲板以上有8层楼。 


  “小鹰”号从底层到舰桥顶约有18层楼房高。最下面几层是燃料、淡水、武器弹药舱和轮机舱;第五、第六层是水兵住舱、行政办公室、食品库和餐厅;第七、第八层是舰载机维修间、维修人员和雷达操纵人员的住舱;第九、第十层是机库、战斗值班室和飞行员餐厅。而十层以上为上层建筑(即甲板以上),有8层楼房高,分别为消防、医务、导弹、电梯人员住舱,工具、通讯及电器材料库,军官住舱,司令部及舰长参谋人员、新闻人员工作室和休息室。
 

 

从这里能看到未来的海战怎样打。 

 

        舰长授海军上校军衔,美军对航空母舰舰长和副舰长的规定是:必须在舰上驾机起降过800-1200次和有4000-6000小时飞行纪录,担任过飞行中队长或航母舰载机联队长职务,才有资格担任。

 

遥望中国的航空母舰……


        美国的第一艘航母“兰利”号是由一艘运煤船“木星”号改装的。1919年6月开始改建,三年后正式加入现役掀开了美国航母的历史。  

     

    

        1922年9月拍摄的“兰利”号。有趣的是,它的舰尾有一个鸽子间,饲养信鸽,用来为飞行员领航。



         二战期间,美国共建造了30多艘大型和轻型航母,124艘护航航母,其中有50多艘是在一年之内建成的,不能不令人对美国的工业实力感到惊叹! 


        尼米兹级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载机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航空母舰,也是继“企业”号核动力航母之后,美国第二代核动力航母。 


        假如只是使用象征意义,要我们用一个词来代表航母的话,20世纪的历史就可以用一个这样的词来注解——“航”行天下。


        每当世界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据说美国总统对军方的第一句话问的就是:“我们的航空母舰在那里?”



        其实,航母的时代早就该过去了。航母已经是当代最虚张声势的大型兵器。按照战争规律,它早就该退出历史舞台,就像它的前任,当时的海上巨无霸战列舰,460毫米的大舰巨炮也挡不住它退出战争舞台的步伐。

        航母横行天下的原因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始终没有打起来。

        在世界舰船兴衰的时间表,上一个巨无霸是战列舰。


中国引进改造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


        下一场战争,必将是航母的终结。


        航母早已不是舞台的重心,导弹和天战武器正在毫不留情地取代它的位置。但是,在世界大战没有到来之前,航母绝不会自己退出历史舞台。 

首艘中国制造的航空母舰,昨日下水。


附:

国产航母昨日下水:


        央视记者报道: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26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第二艘航空母舰由我国自行研制,2013年11月开工。目前,航空母舰主船体完成建造,动力、电力等主要系统设备安装到位。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整装待发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准备在大连船舶厂(原426厂)下水。



披上彩带的国产航母,下水仪式已准备齐备。





(本号获作者许可推送,图片部分作者提供,部分来自网络。)


最新阅读:

天文大潮来临,国产航母要下水了?

静茵:雪域高原的悄悄话

蔡晓鹏:九号院·杜润生·中央一号文件

浙君子:一城一图 · 自驾欧罗巴足迹

38000公里!退休夫妻自驾房车畅游欧洲

静茵:雪域高原的悄悄话

张维迎:有两种人是政府无法替代的

达康书记为何一夜爆红?

北大校花绽放  燕园芳菲四月天

1982版中国大学生

马小冈:走下莫干山

吴畏:“昆山5·7假彩票案”亲历记

浙君子:抵制色诱的另外一个世界

张河:永远的吉冈由纪

陈小鹰:浪漫的开颅

甘惜分先生抗战年间的一次人生劫难

甘惜分的探路人生

童兵忆甘惜分:百岁人生只为真

喻国明忆甘惜分先生:

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

胡德平兄妹送别母亲魂归共青城

李昭老人魂归共青城,

与胡耀邦合葬

马波:怀念耀邦

史上最牛实习生:

那一年耀邦出镜,我出了一点力

董必武幼子董良翮追悼会,

俞正声王岐山献花圈

董必武儿子董良翮去世,

孔丹回忆联动往事

邱晓华:中国经济的今天和明天

李梅:我眼中的顾晓阳

浙君子:长焦镜头下的亘古高原

陈锡文:我与中国农村50年

项俊波落马预示着什么?

龚湘伟: 留学的孩子你好吗?

王友琴:未曾命名的湖和未曾面对的历史






莱茵河漂流之旅

穿越欧洲的今昔


每天讲述最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新三届公众号推广交流

微信号:james_gz7

合作电话:13570472704

投稿信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