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与市场路径

CAIVD 中国体外诊断网 CAIVD 2019-04-26

   

点击上方“CAIVD”关注我们

在2018年第十届中国体外诊断产业高峰论坛上,朱学军博士带来了题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与市场路径”的精彩演讲。朱博士表示,我们国家当前整个行业面临大的政策非常多,属于政策密集出台的时期。对于整个产业来讲,无论是生产、经营流通、使用和服务的产业,面临相当大的机遇和困难,用两部分加以阐释:一是对于目前的政策怎么看;二是市场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一、推动促进体外诊断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


第一、医疗器械创新政策对于从事生产的企业有很大影响;

第二、离不开深化医改这个大背景,无论对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服务行业都带来很大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行业监管政策,包括今年国家长春长生疫苗案爆发后,整个行业的政策监管难度越来越大。

 

政策鼓励医疗器械创新


1、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比较重要的是《中国制造2025》,美国曾因2025对我们国家发难,因此更应该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加强医药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诊疗设备、医用材料的国际竞争力;


3、高度重视、鼓励创新。《十三五规划》发展智能化移动化新型医疗设备:开发高性能医疗设备与核心部件,发展高通量低成本基因测序仪、基因编辑设备,加速发展体外诊断仪器、设备、试剂等新产品;


4、《高端医疗器械设备进口时代》中国制造的崛起推动了国产医疗器械水平的提高,替代进口医疗设备成为必然趋势;


5、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为了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鼓励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促进医疗器械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6、十大医学中心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包括医学影像、检验、血液净化、病理中心成为独立医疗机构;


7、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将产品注册和生产许可进行解绑,促进研发机构及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投入医疗器械产品创新中;


8、数字诊疗装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早期诊断、精确诊断、微创治疗、精准治疗为方向。

 

对深化医改背景及趋势的认识


当前医改遇到的问题:控费。无论是医疗机构、医保、病人,对于费用的承担忍耐力都已经到了极限,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大规模的忍耐大幅度的医保费用,这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安定。其原因在于国家的经济长期面临下行趋势,从2010年以后国家的GDP增速一直处于降低趋势。


GDP由原来的两位数到现在基本维持在6.5~6.9之间。经济下行对国家财政收入方面有了限制,包括减税的要求,减税的呼声越来越大,国家的收入又不可能增加,但是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增幅还是还是非常大的。


平均增幅大概在20%左右,尤其在2008年,四万亿的投入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了医疗健康中,当时的增幅达到了25%。2017年仍然维持在11.3%,国家期望之后保持在10%。

中国医疗卫生支出比例

中国医疗保险费用收支增幅趋势

控费解决方当事方,涉及政府、医保、病人、医院。三医联动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案。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成了控费当中最大的一个来源。


最终医改模式看向了三明——三明模式(“腾笼换鸟”)


第一步,挤压费用空间:第一刀砍向流通领域,通过集中招标的方法把药价(耗材、诊断试剂)水分挤出来;第二刀砍检查费、检验费、营养用药等;

第二步,用第一步砍掉的费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和医生待遇,病人支出调高的部分由医保报销,最终做到了老百姓的总体负担不增加,医院总体收入不减少,医保的整体支出不增加。

 

医改面临两个层次的调整,一是费用结构,目前医院的医疗收入中,药品占40%,检验、检查、医用耗材占15%,医务性收入还不到30%,比例比较低。我们希望医院的收入中,医务性收入占比大于50%,药品降低到25%,其他检查费用10%。除医疗服务外其他的都为成本。


二是诊疗层级调整,目前三级医院门诊诊疗人次占49.7%,二级医院占37.5%,一级医院占12.8%。大量的人员到三级医院就诊,二级一级以及家庭医生的占比很少,这跟国外差别很大。所以,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这个占比倒过来,大量人员在一级医疗机构首诊,然后通过转院到二级三级医院。这对整体行业会有一个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对于整个产业来讲,降低费用只有两个途径:第一,降低检验设备及诊断试剂采购价格;第二,减少检验次数。

 

深化医改的重大举措:5月31日,超级医保局挂牌。目前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政策目标有三个方面:


1、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实施医保准入价格谈判,实现“以量换价”,降低虚高价格;

2、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不合理使用;

3、建立配送商遴选机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推进购销“两票制”,减少流通环节。

产业面临的监管政策——全过程监管

降低体外诊断产品上市环节的政策


日趋严峻的过程监管形势


诊断试剂经营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


综合来讲,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合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包括使用单位,核心都是合规。长生疫苗案之后,合规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这样对于大量企业来讲,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出路。从2014年以来,国家成立了体外诊断试剂第三方物流,在全国各地开展。通过异地设库加多仓联动推动整个行业不断地集中。无论是监管维度、经营维度、使用维度都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方库房

 

二、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的市场路径


体外诊断产业的生态圈

市场路径一:创新是推动体外诊断产业发展的源泉

目前从2016年国家药监局实施创新审评到现在两年的时间,诊断试剂创新项目大概占25%。最近两年内国内创新审批诊断产品爆发点:

第一类:基因检测产品占将近40%。尤其是诊断试剂盒,包括诊断试剂产品


第二类:特殊病症检验产品

第三类:新的检验仪器

第四类:胚胎及新生儿检测


所以,对于国内诊断产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路径最重要的就是弯道超车,利用目前整个创新体系当中全部创新难度大,只能局部突破。创新产品是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体外诊断流通市场现状


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共有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41.0万家,其中,诊断试剂经营企业占比大约5%,约2万家。我国体外诊断流通领域整体也呈现“小、散、多”的格局。诊断试剂经营企业地域性分布明显,跨省及全国性诊断试剂经营企业凤毛麟角。产业整合壮大是不变的趋势。


体外诊断经营企业仍然是流通领域最佳的并购对象。收入、利润稳定、利润率比较高;医院粘性大、费用处理风险小;成长性非常好;人员专业素质高、可替代性差。截至2018年9月,国药器械已并购专业诊断试剂经营企业几十家,业务占比达22%,诊断试剂业务已覆盖全国范围。对于发展路径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专注、综合。混业经营可能会有很大的发展出路。


两票制对体外诊断流通领域发展的冲击,诊断试剂经营企业的转型:


福建两票制下体外诊断经营企业服务模式的根本转变



伴随着深化医改及医疗器械监管的不断深入,围绕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涌现了许多医疗器械服务新内容,这当中诊断试剂行业处于服务创新的前沿。技术趋势包括智能化、互联网化、服务化、精准医疗、多学科交叉、由医疗到健康。


企业参与院内管理服务提升:(一)资质管理电子化;(二)产品质量验收改善;(三)储存环境改善;(四)使用前管理改善;(五)诊断试剂用量管理改善;(六)产品召回与不良事件监测改善。


院内医疗器械全程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全程可追溯。目前,追溯体系使用最多的唯一标识是GSI编码。


通过追溯体系把生产厂家、供应商、运营商、分销商、医疗机构、患者联合在一起。

 

以上是通过政策方面,包括创新政策、生化医改、监管政策。对整个体外诊断产业来讲,有弊端,有困难,但更多的是机遇,尤其对于那些有创新意识的企业面临机遇更大。爆发性增长的创新型、颠覆性的业务会在不断的监管中诞生。


朱学军博士

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博士,现任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国药集团医疗器械研究院院长,在医疗器械领域已有20年从业经历,对医疗器械行业法规、质量管理、经营战略并购等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参与起草了《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行业规范和行业规划。


文字整理:雪墨


近 期 会 议




猜你喜欢

▶ 2018年中国体外诊断产业领军人物评选结果公示

▶ 关于开展2018年“创之星”杯中国实验医学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 关于开展“创之星”杯中国体外诊断年度优秀创新产品(仪器/试剂)评选活动的通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