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检验学组组织编写的《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实验室诊断中国专家共识》(下称《共识》)已经见刊,其中阐述了肺炎支原体(MP)流行现状、儿童MP呼吸道感染诊断流程、MP检测的不同方法及特点以及实验室质控。
MP流行现状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尤其以儿童和青年为主。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体,可占CAP的10%~30%,MP流行时可增加3~5倍。目前认为,MP的致病机制是通过黏附及细胞毒效应对呼吸道上皮造成直接损伤,也可通过免疫机制引起重症肺炎及其他系统损伤。
自2000年起,大环内酯类耐药MP在全球各地流行的证据越来越多,对临床抗菌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国、日本等国家报道的部分地区MP耐药率已达到90%~100%。重症MP肺炎治疗挑战性大,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实验室病原学诊断是MP感染诊断的关键。
儿童MP呼吸道感染实验室诊断流程
注:红色是确诊方法;紫色是初筛阳性,确诊需要病原学检测;黄色是疗效或复发评估。
MP检测的不同方法及特点
MP的检测方法主要分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两大类,需掌握不同检测方法的特点,依据不同需求和目的选择不同方法。
《共识》对于不同检测方法应用注意事项进行了如下阐述
《共识》对于实验室MP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判读进行了说明
《共识》对MP检测的质量控制提出全面具体的要求
《共识》提出Mp检测的质量控制是获得准确可靠结果的前提,并对检验的质量控制从检验前、中、后质量控制三部分进行了阐述。在检验方法选择的建议:病原学与血清学联合诊断仍然是目前提倡的Mp感染诊断策略。
对病原学与血清学联合开展的结果分析建议
MP血清学试剂性能比较
化学发光法帮助临床进行MP感染诊断及鉴别诊断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