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世界哲学大会亲历记(一)

金振豹 静修与读书 2022-01-06

哲学,这门古老的学问,在普通人的眼里总是显得深奥、神秘、高大上。这个起源于希腊的词本意是“爱智慧”。哲学因而也可以被称为“智慧之学”,最初是一切科学的总和。随着各门具体学科不断发展,并渐成体系,从哲学这个摇篮当中脱离出来自立门户,留给哲学的问题也越来越玄奥:什么是存在?世界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人有自由意志吗?诸如此类。据说是有关生命和宇宙的根本问题。不过说实在的,对大部分应付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尚且自顾不暇的男男女女们来说,这样的思考很多时候带来的似乎不是智慧,而是自寻烦恼。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那些靠哲学吃饭的职业哲学家们写的论文和说的话,又总是塞满了无数晦涩难懂的术语和推理,让人敬而远之。因此当有百年历史的世界哲学大会终于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京召开时,比起那些严肃而又重大的话题,还有那些在学术圈里享有盛誉的哲学家们,公众的兴趣和热情更多地被几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民间哲学家”点燃。

(哲学大会上重要讲座之后的问答环节。这种场合相当考验学者的功力。哲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举行。组织方没有对与会者的身份进行筛选,向一切爱好哲学和研究哲学的人开放,充分显示了本次哲学大会开明、包容的人文精神。)

 

不得不说,那些动不动就声称自己掌握了“通天哲学”,“绝对真理”,建立了“超时空哲学体系”的“民间哲学家”很可能比官方媒体对哲学大会的报道让哲学大会吸引了更多眼球。但如果因此就把世界哲学大会称为“奇葩大会”,称之为是“四分赶集、三分学术、二分神经、一分洞见”,这只是显示了论者自己的无知和轻浮,无损于这场哲学界的盛会第一次在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古老中国召开的重大意义。在这次哲学大会上新当选的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主席,意大利米兰语言与传媒国际大学哲学教授卢卡·斯卡伦蒂诺指出这次哲学大会之后,哲学研究不可能再像原来一样。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来自中国和外国的哲学家在这次哲学大会上对中国哲学传统的阐释和发扬让世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哲学在当今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意义。

(卢卡·斯卡伦蒂诺教授

 

作为哲学学术圈之外的人,我对哲学的兴趣首先来自在中国政法大学读博士阶段对方法论和法哲学的研究。当时还翻译过德国法学家莱因荷德·齐佩利乌斯著的《法学方法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和《法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两书。但是,促使我在离开学术圈之后继续保持对哲学的关注,尤其是开始对中国的道家、佛家和儒家传统产生兴趣并不断深入的,是我自己个人的生命困惑。

 

2012年夏,我在北医三院被诊断患有淋巴癌。对自我疗愈的探索,让我开始接触静修打坐,进而开始深入对道家、佛家和儒家传统的阅读和研究。因为当时还在上幼儿园的女儿的教育问题,我开始关注源自德国的华德福教育及其理论基础——由德国哲学家鲁道夫·斯坦纳开创的人智学。静修打坐的实践以及相关理论研究,让看起来很玄奥的哲学思考产生了重要的实际效果:淋巴癌在过去六年时间里没有恶化;而且我当时还患有的其它疾病,包括萎缩性胃炎、前列腺炎等也得到了彻底的缓解和恢复。我开始看到自己过去所受教育及学术训练一个根本的缺陷:过份地偏重于对外在世界的关注和追求,而忽略自己内在的感受和发展。这种教育和学术倾向是普遍性的和时代性的。它的背后是西方哲学思想以及由它所生发出来的科学思维在过去几百年的发展和对社会及文化潜移默化的塑造,由西方及于东方。每一个中国人,从政府高官、学术大家、商业巨子,到平民百姓,都无不受其影响,却往往对此缺乏足够的自觉和反思。

 

所以,哲学并非与我们的生命,与我们的人生无关紧要之事,并非无须再为生计奔忙的有闲阶层或者以哲学为专业的职业学者的专利,而是关系到我们的身心健康、生活目标、文化认同、子女教育、人际关系等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也关系到我们所处之社会各个方面的来龙去脉。我们诚然需要努力生活、成家立业、脚踏实地地过好生活当中的每一天,却也需要在这过程中努力保持觉知,用另一双眼睛来观察这个在努力生活着的“我”,与这个作为“他者”的“我”的喜怒哀乐拉开一点距离,并通过“我”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来更好地认识“我”,及其发展的可能和方向。在生活中有了这种意识,就掌握了最核心,也最重要的哲学方法,让我们开始有可能触摸到那些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与之对话。

 

(刚刚卸任的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前任主席,著名的现象学学者,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哲学教授德莫特·莫兰 )


正是这种从“我”出发的意识和体验,让我早早就对即将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深感兴趣(参见本公众号2017年10月17日文章“学以成人——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的意义”)。我深信听听来自世界各地的哲学家和哲学爱好者们对从生命到信仰、文化、伦理、技术、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根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对于自己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一些个人安排,我在为期八天的哲学大会召开三天之后才开始参加大会,错过了一些我很感兴趣的主题讨论,比如人的精神性、全球时代背景下“学以成人”的意涵、自我、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发展、道家哲学、儒家思想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释义学(hermeneutics)和中国哲学等。尽管如此,接下来五天的议程仍然让我收获甚丰。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本次哲学大会总共有一千场讨论会。同一时间会有许多场讨论会。因为对哲学学术圈不熟悉,我只能凭直觉和嗅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讨论会。不过,我发现就算是那些去了之后才发现比较无趣的讨论会,往往也会从别的方面让我有所启发。

 

五天里我参加的报告和讨论会主要涉及犹太教哲学、情感的认识论意义、基督教哲学和中国哲学的比较、儒家哲学和商业伦理、韩国儒家学者丁若镛(俟庵)的思想、历史上的女性哲学家、医学和生物伦理等,还有一场对2013年在雅典举行的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的回顾和讨论会。最后三个晚上我听了分别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杜维明教授、丹麦神学家皮娅·索尔托夫特和纽约大学哲学家威廉·L·麦克布里德做的关于作为精神人文主义的儒家、丹麦神学家齐克果关于自爱的思想,以及如何评价马克思作为哲学家的地位的讲座。这些内容相对于整个大会提供的海量思想盛宴来说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已足以让我大开眼界。

 

(几位来自西班牙的学者组织了一场对第23届雅典世界哲学大会的回顾分享讨论会。雅典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是:“哲学:审问明辨和生活之道”)


(讨论会后合影。这是我在本次世界哲学大会上最享受的讨论会之一)


并不是所有的报告和交流都是非常专业的。我想世界哲学大会并非只为职业哲学家自娱自乐而设,而是为所有认真对待人生,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个永恒的话题感兴趣的人士而设。我参加的那场以“基督教哲学和中国哲学之比较”为主题的讨论会,就是由一位西班牙的高中哲学教师组织的。包括这位高中哲学教师在内的三位报告人报告的内容都比较直白,不难理解,就象是一堂高中哲学讨论课。我是事后才知道其中一位来自印度的报告人是印度一个天主教区的总主教托马斯·梅南帕兰皮尔(Thomas Menamparampil)。梅南柏兰皮尔主教因为长达二十多年致力于印度东北部的领土和种族纠纷和解,还曾于2011年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他的报告是对基督教思想和中国哲学,其实主要是儒家哲学的一个粗线条和概括性的比较。另一位报告人来自爱尔兰,但生活在比利时。他说自己教授哲学,但给我的感觉更象是牧师。他的报告对基督教的特征做了概括,说现在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少了,其原因是基督教的标准是非常高的,比如要爱你的敌人,婚姻神圣,不可解除等等。他的结论是因为基督教的标准非常高,它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和别的宗教相互协调的。坐在边上的梅南柏兰皮尔主教一边听一边直摇头。我指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是生下来就活在一套价值观或者说信仰体系里面。哲学不是让我们简单地肯定一种价值观或信仰体系,而是学习对自己习以为常的价值观或信仰体系进行反思;也就是说,我们要一边走一边自我觉察。对此,作为主持者的西班牙人反对说我把“行动”和“反思”看成是两个步骤,而它们实际上是不可分的。如果这位哲学教师是因为了解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而提出这个看法,那倒是不简单。(未完待续)

(“基督教哲学和中国哲学之比较”讨论会会后合影)

(讨论会当天晚上从会上新认识的一位朋友那里了解到梅南帕兰皮尔的身份,第二天清晨去参加大会时在国家会议中心又遇见主教并和他交流静修冥想的意义。他的谦逊和开放让我印象深刻。)




《拉开距离看人生》正式出版

 

《拉开距离看人生》一书是德国人智学者,生命传记资深咨询师苏珊娜·霍夫迈斯特博士在将近二十年研究人智学和作为咨询师为来访者提供生命传记咨询之基础上完成的。生命传记工作对于我们理解自我,包括人生当中的危机和疾病,发现人生当中的丰富资源并从中获得自我发展和实现的勇气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在本公众号2017831日所发表之文章“拉开一点距离看人生——《人生何处去》译后记”有比较深入地解说。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一过”,通过阅读《拉开距离看人生》这本书,我们也将更清晰地看到我们的人生经历当中哪些因素成就我们,哪些因素限制我们,进而有可能开始更有意识地主动把握自己人生的走向,成为自己人生之导演的自由之旅。本书已经由我本人翻译并正式出版,定价80元。有意购买本书者可以联系左女士,微信号:zmy_9991,手机:18112869991购买本书者可以加入金振豹博士主持的《拉开距离看人生》读者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