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组图告诉你,“我”的前半生比罗子君的更精彩!
各位最近有没有被《我的前半生》刷屏啊?剧中的罗子君着实火了一把,老公出轨、离婚,最终又化身职场女强人,这样的剧情简直是大反转有木有?
爱操心的网友们也表示:这样的人生,真是简直了!
小微却想说:“大家要淡定啊!”
电视剧情再精彩
那也都是演出来的
再精彩也是电视剧
不是现实生活
如果你们看了《油田的前半生》
就不会说《我的前半生》精彩了!
曾经靠车运油费时费力,如今管道密布效率大大提升。
起初,每次西北石油局拉运原油都会闹出“大动静”。因为技术所限,一辆又一辆的运油车就像一条长龙,成为了油田上特有的风景。虽然壮观,但却费时费力。
在2015年,采油一厂的油气处理全部实现了管线集输和信息化管理。曾经的油车长龙早已被一条条的管道取代,虽然壮观的“风景”不见了,但效率提升了很多。
采油三厂完成了由简陋小厂向瀚海明珠的转变
曾经孤零零的办公楼如今已是绿植密布
采油三厂成立之初,仅有一座办公楼、员工住的是营房车,室外是简陋的球场,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
经过8年的艰苦创业,采油三厂不但保证了油气产量稳步上升、生产安全有序进行,同时也先后建成职工公寓、食堂、室内综合性体育馆以及荷花池塘。在戈壁滩上开垦土地种植绿色蔬菜,并先后种植各类果树600棵、花卉1200株、树木300棵。
九年前的轮台基地真的只是一个基地,稀少的绿色显得格外珍贵。如今的轮台基地早已大变样……
说到绿化,轮台基地不得不说。九年前,轮台基地真的可以用荒凉来形容,除了简单的几栋楼房,就仅有那些稀薄的绿植了。
如今轮台基地,绿意盎然,移步换景,大片的草坪、树林、果木和花丛层次分明,莲花池边微波粼粼,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成为油田职工生活的后花园。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基地栽种植灌木、乔木等10000余株;加种小叶白蜡、千头椿等耐旱品种;开辟无公害蔬菜种植地,使基地绿地面积增加了60000平方米,且先后获得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花园式单位、“建设巴州奖状”荣誉。
2002年的采油一厂,只是一个 “草园子”,如今早已成了“植物园”!
采油一厂是油田最早的采油区,2002年的采油管理区,一排简单的平房就是它的全部。在杂乱花草的映衬下,这块土地显得格外苍凉,难怪有人会叫它 “草园子”。
如今,一晃15年过去了,经过干部职工的共同建设,曾经的草园子变成了现在的“植物园”,里面种满了葡萄、杏子、苹果以及各种花草树木。曾经的小平房也经过改造升级了,办公住宿条件大幅改善。
寸草不生的雅克拉采气厂如今也是鸟语花香,俨然是沙漠中的一个大花园。
雅克拉采气厂刚刚建成的时候,只有黄土与它相伴。因为戈壁土壤碱性大,植物很难存活,寸草不生的场景在这里随处可见。
正因如此,石油人的目标很明确。不成功建成绿色油田决不罢休,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付出,最终才有了如今的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雅克拉采气厂。
沙参二井的变迁见证着油田的不断成长
1984年9月22日,沙漠中的一声惊雷,沙参二井的重大突破为我国的油气勘探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是重要的里程碑,但也仅仅只有一个简单的石碑而已。
如今,沙参二井已经成为西北石油局最为生动的文化教育基地,翻新后的“一碑、一雕、一墙、一井”,不断丰富的内容,更加生动的展示了那段历史所承载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
80年代的厨房只有一口简单的炉灶,如今各类设施一应俱全。
80年代,条件所限,厨房仅有一口大锅,一个炉灶,就担负起了为石油人生火做饭的重任。
现在艰苦的日子早已成为了过去,石油人终于也有了像样的厨房,多样的厨具,整洁的环境,再也不用为了吃什么而发愁。如今的石油人,不仅能吃饱,更能吃得好。
最初只有寥寥数人驻守沙漠,如今油田到处都是红色的身影。
在80年代,设施简陋,人手有限,虽然只有寥寥数人,但是前辈们依然不畏艰险,勇闯沙漠深处,用自己的双手为后人打开了一道油气勘探的大门。
如今油田现有职工近4000人,红色的身影在油田的各个角落忙碌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老前辈们宣告: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看完了油田的“前半生”,是不是比电视剧精彩多啦?石油人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当中迎难而上,为油田的建设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现在看来,油田的前半生已经足够令人欣喜,但是它的发展还在继续,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就让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