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客论邮】新邮“四方连”该怎么供应?

倪俊峰 鼓山邮话 2022-04-24






四方连邮票因其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且常附带的边纸上记载着各类邮票的信息和配有装饰图案,故而备受集邮者的青睐。但是,随着我国整版枚数的减少和版式的多样化,经常导致破版后取得的四方连数量减少,与集邮者的普遍需求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也给集邮网点日常服务带来一些问题。

近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纪念邮票的网点零售实行线上线下两个渠道,部分零售量供网厅销售线下自提,每人最多可一次性在网厅购买5套邮票。如此一来,按照集邮者的思维惯性和收藏心理,普遍都认为线下可以自提得到1个方连和1套邮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的集邮者确实得偿所愿,但也有的地方迳直给集邮者5套单套的邮票。

某地取到5套单套邮票的集邮者质疑集邮柜台的做法时,邮政企业给出了“方连应留给预订户,因为他们是邮政长期客户”的说法,如此以来,便在网络集邮群聊里炸开了锅。许多邮友表示邮政企业如是说缺乏站得住脚的依据,显然有悖于公平,甚至于有变相将用户区别对待的嫌疑。

平心而论,如果集邮者所订购的邮票,在未特别标注是方连的情况下,集邮网点只要足量供应即可。但是笔者认为在可为可不为的情况下,不可单纯以错对来看到此事,而是应当认识到许多集邮者不仅是邮政企业的一名普通客户,更多的是对于邮票有特别的情怀,驱使他们常年坚持排队购邮,而作为邮政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以更加暖心的做法回馈集邮者的这片深情,这也是“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具体体现。

根据笔者多年的了解,许多网点为了留住预定用户,确实存在用零售票里的方连换取预定票里的单套邮票,以确保预订户方连邮票的充足供应。这样的做法看似没有违规,却有失消费者的平等权益,也不是国企应有的做事风格。有人不禁要问,为何花同样的钱,却得不到同等的对待?

笔者认为,集邮窗口应当将零售票与预订票区分管理。在零售票充足,且用户一次性可以购买4套邮票以上的情况下,窗口完全可以采取先到先得的原则,尽量供应四方连,满足集邮者零购的需求,而不能把零售票里的方连作为作为“备胎”,变相倾斜给预订户。同样,对于预定用户方连的供应,也应采取先到先得的原则,并在预定时将此明确告知用户,以免产生误解。

同时,省级集邮文传部门在新邮破版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基层窗口的工作实际和集邮者的需求,根据邮票版式特点,尽量使邮票破版后能可保留最大数量的方连,而不能因为单纯顾己工作方便机械化破版,将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转嫁给基层窗口和让集邮者买单。

此外,集邮窗口的工作人员面对集邮者时,应当多倾听其心声,尽可能地想用户之所想,而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回应其需求和质疑,集邮者亦不能因己私利提过分要求,在增进相互沟通的基础上,构建彼此之间良好的关系。





❖文:倪俊峰

❖来源:如倪所想的新浪博客

❖采编:文白



【博客论邮】“戳”有味道

【博客论邮】可以大书特书的集邮说明

【博客论邮】集邮也要过“五关”

【博客论邮】纪念邮戳亟待规范管理

【博客论邮】邮票设计宜简洁

【博客论邮】求知--集邮的最美

【博客论邮】信封贴在邮票上

【博客论邮】地名邮戳研究大有可为

【博客论邮】信销票的收集和收藏

【博客论邮】何为经典邮票

【博客论邮】“同题材加贴”说长论短

【博客论邮】对明年邮政改革精神的几点思考

【博客论邮】“网络"淘邮趣无穷

【博客论邮】一则新闻的奇葩包装(别拿邮迷当傻子)

【博客论邮】邮票价格原来都是邮商的奸计,想要邮市回归良性循环,怎么破局?

【博客论邮】文献是集邮活动的镜子

【博客论邮】玩是需要知识的

【博客论邮】集邮者应学会“断舍离”

【博客论邮】集邮与炒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