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梳理】人际传播、拟态环境、把关人
MJC备考咨询请微信添加好友:Miss_MJC或Miss-MJC
上一条推送标题有误,十分抱歉,以下内容和上一篇相同,只是标题做了改动。
一. 人际传播
1.定义: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它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2.传播动机:传统的人际传播的方式有:谈话、书信、打电话等。人们寻求人际传播的动机可以表现为四个方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P82 —P83)
A.获得与生产、生活和社会生活有关的信息从而进行环境适应决策。也就是说, 人们要能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 就需要了解环境的变化, 并以此为依据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要获得关于环境的信息, 人们常常要借助人际传播。
B.建立社会协作关系。通过了解他人,和让他人了解自己, 来达到协作目的。而有效的渠道, 就是人际传播。
C.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自我认知常常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形成, 即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这面“镜子”来认识和把握自己。相互认知更是离不开人际传播。而这两方面是建立社会协作关系的必要条件。
D.满足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和伙伴,可以让人产生愉快的心理反应。
3.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参考《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彭兰)
A.网络人际传播是一种以文字交流为主
B.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广泛性,人们可以不断地变换交流的对象, 这些交流对象的来源也
更加广泛, 可以说, 基本上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
C.网络人际传播常常具有偶然性。网上聊天中的一部分, 具有很强的偶然性。相对来说, 萍水相逢的交流对象, 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预热期, 即在他们达到真正的交流之前, 他们可能需要用很多无聊的语言来进行彼此的试探, 这些试探决定他们之间是否有兴趣真正交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 有较多的冗余信息。交流对象之间需要多长的预热期, 主要取决于交流者的性格。
D.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匿名性。网络的传播对象往往带有偶然性, 也同时具有匿名的特点。这使得个体的表现往往与他在物理世界的表现大相径庭。同时, 这也使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 会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 比较任性。因为匿名性, 他无需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E.个体在网络人际传播中具有多重性。一个上网者可以同时与多个对象聊天, 或者在不同时候与不同的对象交流。在不同的交流情境中, 他扮演的角色可能是不同的。
二. 拟态环境(李普曼《公众舆论》)
1.定义:拟态环境即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2.提出: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并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词。
3.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三、把关人(库尔特o卢因)
1.定义:“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
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怀特的“把关”模式的不足在于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而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此外这个模式没有说明新闻把关的标准。
2.网络媒体“把关人”存在的问题(参考《“把关人”在网络媒体中的角色重构》霍洪田 )
A.网络管理法制环境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网络管理法制、法规还不太完善,因此“把关人”受到的约束相对较少,导致在信息内容方面、个人隐私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以及意识形态渗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B. 简化了把关程序。传统媒体的把关程序是记者→编辑→责编→总编,最少经过三层审稿程序;而网络媒体一般由网络编辑单独把关,这种简化过程优点和缺点兼备。传统的层层把关程序使得新闻稿件的质量更有保障,同时也使大量有效信息流失,降低了读者的知情权;而网络媒体则对此进行了改进,使得传播更具开放性,由此带来的新闻质量的良莠不齐也在所难免。
C. 提高了对“把关人”的要求。传统媒体对“把关人”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因为传统的“把关人”面对的信息内容相对网络比较少,主要传播媒介大多还是传统的,易掌握,且在时间上的要求也比较宽松。网络“把关人”则必须会熟练使用网络编辑技术,例如对网络编辑软件以及多种格式(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
画等)的网络内容了解及掌握。另外,网络“把关人”要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以最快的速度选出高质量的资料,这也对编辑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D. 网络技术尚不完善。网络技术虽在飞速发展,但不尽完善,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这种技术上的问题也制约了把关效果的发挥
(推荐《“把关人”研究及其演变》 黄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