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媒介技术更发达的时代,人们对死亡的焦虑和对亲人的思念会减轻吗?

妙语 Venus 胡师姐新传考研清北专列 2022-12-15

北大胡师姐

北大新传院研究生

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7年

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

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

胡师姐20级新传考研QQ群


“那个想改造癌细胞的女博士走了,终究没有战胜病魔,在她离世后的一个深夜,抑制不住思念的丈夫发了一条微博,上面写着:从灵魂深处喷涌出来的悲伤根本无法抑制”

 

一周前,这条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的一条小消息,被掩藏在众多的国家大事和热点新闻中,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关注。毕竟,每一天,就有6315人因各种原因死亡(该数字统计于2017年)。每个日常,人们并不愿意主动谈及疾病和生死,但仅有在这春雨纷纷的清明时节,才会放肆地让悲伤和思念流淌出来。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在这个媒介异常发达的时代,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离去又“归来”的AI男友:

沉浸,让身体在场


以技术对人的影响为主题的英剧《黑镜》第一季中,有一集让人印象深刻:一次车祸夺走了女主玛莎的男友的生命,在朋友的推荐下,玛莎用男友在社交网络上留下的信息塑造了一个“仿真男友”。在一段时间内,玛莎可以和男友保持“媒介亲密”,手机那端的“男友”的语气、声音、表达习惯、知识结构,几乎是真实男友的复制品,仿佛他还在身边,从未离去。


或许是出于内心的贪婪和情感的需求,玛莎开始更高阶的尝试,她输入了男友所有的背景信息和社交信息,定制了具有人造躯体的人工智能“男友”,当她真实地触碰到那个柔软的躯体的时候,泪流满面。


那一时刻,我们很难分辨,那是一种“媒介成瘾”还是真真切切的对爱人的思念,也许思念是让人上瘾的,所以玛莎进入了欲罢不能的状态。


说到这里,似乎大多数人能猜到某个结尾:玛莎发现无论这个人工智能的男友与自己的男友多么的相似,何等的“智能”,都无法代替一个真实的,有情绪的,有深层情感流动的活生生的人。以至于在一次次的顿悟和歇斯底里之后,玛莎将那个超过十几米距离就失去部分功能的人工智能男友——束之高阁。



关于技术的“能”与“不能”,并不是一个以好坏对错来分析的二元关系,在此我们不做展开的剖析,但当技术为人提供应激悲伤阶段的缓冲和安慰作用的时候,当丧亲者内心中嘶喊出来的“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你为什么不说话”,当突发离世者的亲友没有充分的告别猝不及防的“被分离”,再去思考这个人工智能的“亲人”,哪怕他能与你多说几句话,多几句告别,这种适时的“互动”和“陪伴”,可以是一种绝佳的疗愈,这种疗愈对于生命来说,它是一种唤醒,是一种重现,是一种致敬。


至于这个人工智能“亲人”的塑造过程,如果归结为日常的媒介内容的积累和转化,或许是没有异议的。每个人都处于媒介环境之中,而媒介环境是由各种媒介营造的社会情景,这种情境是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日常生活的模式是基于生活情境塑造的,而社会情境与媒介情境早已无法严格区分开。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介环境无疑深入到每一个生活情境,当一个个生活的场景嵌入媒介之中,这让人们极少去思考,透过媒介,我们到底是淡忘了彼此还是仅仅是缓解了思念。


在AI男友走入生活场景的时候,人进入了沉浸的状态中,身体的在场取代了主体在场,这个在场的身体,又是由媒介、技术、符号、场景、时间、空间等要素共同构筑的非真实空间所掌控。当然,就如同这个女主玛莎一样,AI赋予了她选择的可能,是否愿意“沉浸”其中, 是每一个人可以去面临的选择。


来自天堂的回复邮件:

互动,被拉近的“生死场”

 

相比影片中的人工智能,现实生活中也有与此很接近的传播形态。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网络祭祀就已开始出现,直到近几年祭祀网站越来越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加。写悼念文,开办个人网络纪念馆,购买仿真电子祭品,这些传统的网络祭祀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从现有祭祀网站的应用技术来看,部分采用了仿真技术,通过艺术效果实现身临其境的氛围,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也有部分祭祀网站开始将“实体墓”概念引入到网络祭祀中,甚至将现实中整座的墓园做成网络背景,营造出真实观感。


然而这种单纯有祭祀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技术镶嵌,仅凭这一点,似乎无法真正的刺激到人们的情感内核, 在众多的网络祭祀方式中,有一种让人印象颇深:给过世的亲人朋友发一个邮件,会收到来自天堂的回信,回复的信件会根据你的信件内容一一呼应,如同亲人还在。



之所以那封回信会让人泪流满面,是因为单向的“信息叙事”与基于经验、体验的“故事叙事”比起来,显得缺少流动、少了情感、欠了回味。也正是因为“给天堂的一封信”是无法有去无回的客观单向发送,因此纵使是“编造”和“制造”出来的互动,也让人欲罢不能,因为这种互动编织的是日常生活中细微的情感、理性、智慧,而不仅仅是个体的体会,给出的是耐人寻味的思绪,也由此从内向传播跨越到了虚拟的人际传播之中。恰是这种互动,给了以生命、生死为主题的生命传播一个宏大的视角,从幽幽絮语到双向“互动”,并不存在任何技术难度的设置,加之巧妙富有情感寓意的回复,容许了丧亲者保有对生命的更多理解,某种程度上舒缓了对死亡的恐惧和丧亲的痛苦。


直播“死亡”:一种媒介仪式的书写方式


直播不是什么新鲜的形式,但直播的内容却有时让人震撼。最近,台湾一位知名体育主持人将自己的临终画面曝光,记录了他在家人的陪伴下服下药剂,平静倒下的过程,与我们常规想象的歇斯底里不同,倒在自己儿子怀里的那一幕,所有人一起唱起赞美诗,那画面平和、暖心、庄严。选择安乐死的方式,在中国他是第一人,选择以视频方式记录下来,也是前所未有。比起此前有过的诸多安乐死的影视作品,这真实的场景让人本能地动容。


直播“死亡”的过程,已超出对技术的讨论。当我们视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而存在,它对生命的意义在于它使生命的含义得到延展。生命首先是连接,是无处不在的连接,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依存,相互介入,相互塑造。这样一个朴素的事实,往往被遮掩在工业革命对人们真实情感诉求的碾压之下。用生命的眼光看待互联网,也用互联网的思想看待生命。因为它已经超越语言本身,在心念与心智上交感形成生命有机体。从这一点,媒介即讯息的特征,在生命为主题的传播中,正在逐渐凸显。



在这样一个清明时节,我们讨论死亡,讨论生命,这看似严肃的话题之中,实际上隐藏的是一种借助媒介而呈现的“生命传播”,而生命传播最大的特点之一,它是一种自我卷入(involved),它关注自我、关注心灵、关注关系、关注交流、关注反思和理解。面对死亡就是面对生命,与逝者对话的本质就是与自我的对话,在由人工智能、社交互动、网络直播所架构起的互联网世界中,在这个虚拟的超时空叙事场域里,人们认知叙事的能力与文本发生着关系,而关于生命的传播就是这种痕迹、情感、情绪、想象、欲望。在流动之中,我们终会了解,人,是传播的最终目的,社会建构终究是为了人的幸福生活,社会建构的种种技术手段,终究是一种“自我的技术”。


正如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所展现的:最美的收获是圆梦, 最好的给予是陪伴。至此清明之际,希望你在阅读中也找到最好的告别方式......



【推荐书目】


1.《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作者: [美] 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

译者: 彭小华 
版本: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年7月


2.《生死学十四讲》

作者: 余德慧 / 石佳仪 
版本: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1年4月


3.《死亡如此多情:百位临床医生口述的临终事件》

作者: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版本: 中信出版社 2013年7月


4.《当呼吸化为空气》

作者: [美] 保罗·卡拉尼什 

译者: 何雨珈

版本: 猫头鹰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年12月


5.《恩宠与勇气:超越死亡》

作者: [美]肯•威尔伯 

译者: 胡因梦 / 刘清彦 

版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年6月


6.《中国人的病与药:来自北大医学部的沉思》

作者: 王一方 
版本: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3年7月


【参考文献】


1,中国第一例选择安乐死的人,和一家让患者“等死”的医院,丁香园


2,生命传播:自我·赋权·智慧,师曾志等编著


3,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艾伦·兰格


4,十二堂生命课,柳红


5,那个想改造癌细胞的女博士走了,人民日报


大家有任何问题,可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推荐阅读:

1.胡师姐弟弟:北大本告诉你为什么要考名校

2.19北大新传专硕初试状元:想要跨考逆袭名校,北大是你的不二选择!

3.美团饿了么否认“窃听”,那为何我聊到啥,你就推荐啥?| 一周大事记(3.18-3.24)

4.专业课看书不会做笔记,胡师姐来拯救你!!

5.胡师姐团队小小助招新啦!可免费获得胡师姐考研辅导课程哦!


【注意啦】


最近,同学们如果升级到最新版的微信,会发现订阅号大变样啦!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文章,千万别忘记“星标”胡师姐新传考研PKU哦。


只需四步:①点击左上角的“三个点” → ②点击查看公众号 → ③再点击“三个点” → ④选择星标,分分钟get!



【星标后怎么找】


只需两步:①点击右上角三条横线就可以看到星标的【胡师姐新传考研PKU】啦 → ②点进去查看我们最新的文章吧!



以梦为马,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北大胡师姐新传考研

微信号 : MissMJC1

你“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