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希伦·A·洛厄里: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 基础书目带读10

花裙子 胡师姐新传考研清北专列 2022-12-15


团哥

4分钟前:

大众传播效果专题可是大家答题的“灵丹妙药”了,结合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对这些理论进行思考和知识更新是必要的,但是了解这些理论源流,了解理论产生的背景、过程、意义、不足等等,更可以帮助大家对大众传播效果理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当时的理论背景来类比现在),团哥提醒大家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要在走过的这份传播路线上插上互联网小旗哦~



书目简介:《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对于大众传播经验研究的历史采取了十分特别的叙述方式。其独特之处在于,它用"里程碑"将这一领域的历史组织在一起。何为"里程碑"?这个词来源于古时候人们放在道路(如罗马的阿皮安路)沿线的石头,这些石头用来告诉行人他们已经走了多远,还需要走多久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而书里的14个里程碑则给读者提供了一幅关于大众传播研究所走过的"学术路线图"。对于大众传播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回答了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来自何处?我们是如何到达这里的?我们在哪里?我们将向何处去?



作者简介:希伦·A·洛厄里,是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社会学教授、研究员、著名学者。与梅尔文·L·德弗勒合著的教材《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被誉为传播学效果研究著作中的经典。



本书评价:

这本《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注重介绍了传播史上几次大的在研究方法、技术、研究领域有改善或革新的新闻研究事件。从传媒对受众的直接/间接影响、到对传媒自身的思考,这部书更多是研究层面的,其中对考察量的筛选、控制,对调查方案的设计,以及对研究结果的理论洞察,都给了做传媒学术研究者以直接经验。

 本书涉及了十四个传播学史上特别是前期研究的重点研究,有些到如今都是经典型研究,有些在当时也有很大影响但现在无太多可取之处,但不论这些调查实验的结果在今日看来科学性大否或者方法上的欠考虑性,其在传播学树立学科范围及对效果研究细致入微多角度大投入的琐碎研究及专业态度典范,都值得尊敬。

前言:作为一个新传考研er,大家一定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内容了然于胸啦,在读书之前,咱们先一起来回忆一下大众传播效果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魔弹论(20世纪初——30年代末):

第2章的佩恩基金研究和第3章的火星人入侵就是这个阶段的经典研究。

魔弹论又称为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这一理论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够左右人们的意见支配他们的行动。


第二阶段:有限效果论(20世纪40年代——60年代)


第4章人民的选择、第5章使用与满足、第6章杂交玉米种研究、第7章士兵说服研究、第8章耶鲁研究、第9章两级传播、第10章里维尔项目、第11章儿童生活中的电视早期研究都是这个阶段的经典研究。


有限效果论是美国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一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是对早期“魔弹论”的否定。主要观点是: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是有限的。传播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受众也非被动、孤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发生联系,并相互影响。


第三阶段:回归强效果论(20世纪60年代末——今)


第12章夏洛特研究、第13章暴力与媒体、第14章卫生局长报告、第15章电视与行为十年的进展是这个阶段的经典研究。


回归强效果论指大众传播只要在正确的环境中使用正确的传播技巧就能产生强大的预期效果的理论。该理论是从建构传播语境的角度对有限效果论的某种反驳,但并非是“魔弹论”的回归,它审慎考察了产生强大效果的诸种条件。这一时期,在对“有限效果论”进行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宏观效果理论,其中包括“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研究、“培养分析”研究等。


回忆完这三个阶段,大家一起进入后边的阅读吧!


 书目内容带读 


第一章 调查:理解大众传播的基础



第二章:佩恩基金研究



一.时间:1929年


二.研究对象:儿童、青少年


三.研究背景:

1、20世纪20年代,电影作为新媒体介入大众生活,迅速成为一个大众媒体,观众数量剧增,社会影响日甚。

2、电影中的暴力犯罪和性内容面临社会公众越来越大的批评指责,电影是否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是当时美国公众关注的问题,评估电影对儿童的影响的调查势在必行。

3、社会科学日益成熟,统计学被用于社会科学调查。


四.结论:

电影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是显著的,“商业电影导致了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混乱”,“制片人应该有恻隐之心,不该给孩子施以坏影响。”结论支持了公众对媒体和电影业的恐惧和批评。


五.积极意义:

1、首次使用科学研究方法对大众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是媒介调查领域科学化的先驱

2、规模巨大,涉及几万个调查对象,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调查程序、策略、方法、技术,具有开拓性贡献

3、预见了电影对儿童青少年的长期影响

4、电影对儿童确实存在影响的发现促进了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的发展。


六.不足:布鲁默的“电影与行为”研究缺乏严谨的实验设计和客观的统计分析,定性分析的成分较大;彼得森和瑟斯顿的研究虽然采用了精确的研究方法,但其研究方法中还是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七.成果:《电影与儿童研究摘要》,分为十卷,1930'出版,1970年阿诺出版社(Arno Press)出版和纽约时报社再版。其中,布鲁默的《电影与行为》是最著名的一部。


第三章:火星人入侵——坎垂尔研究



一.时间:1938年(事件之后2周)


二.地点:新泽西州地区(普林斯顿大学地区)


三.研究者:

哈得利·坎垂儿 (Hadley Cantril)

哈泽尔·哥迪特(Hazel Gaudet)

赫塔·赫佐格(Herta Herzog)


四.研究对象:听众


五.研究方法:深度访谈法,调查法,对报纸的叙事分析,对邮件的分析


六.研究背景:

1、事件:1938年10月30日晚上(万圣节前夜)8时到9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广播剧栏目《空中水银剧场》节目主持人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s)用现场新闻报道的形式演播了一个改编自著名科幻小说《世界大战》(作者H.G.Wells)的广播剧,内容是火星人入侵地球。结果造成约一百万听众误以为真(各媒介调查机构调查估计约有3200万或1200万或600万或400万听众收听了该节目),很多人做出了恐慌行为:出逃、躲藏、哭喊、祈祷,甚至企图自杀。该剧成为一个造成了严重社会恐慌的恶作剧。

2、20世纪30年代末广播是美国大众传播和大众娱乐的主要媒介形式

3、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4、1938年10月美国和欧洲处于纳粹德国的战争阴影下,一个月前发生了慕尼黑危机,政治气氛紧张


七.结论:

1.至少有600万人听了这个节目,其中至少有100万人受到了严重惊吓
2.节目使听众受到惊吓的原因:
  (1)公众对广播长期以来形成的信任
  (2)当时所处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的历史时期
  (3)节目高超的表演技巧,尤其是“现场报道”和“专家访问”的形式
  (4)很多听众转台时间太晚,错过了开头的声明
3.造成有些听众惊慌失措而有些听众不为所动的因素:
  (1)批判能力  (2)宗教信仰  (3)人格因素  (4)收听情境


八.积极意义

1、首次对大众媒介引起的恐慌行为进行的研究
2、开创了对“选择性影响”(selective influence perspective)的研究


九.不足:研究方法存在问题:如抽样程序不严格,访谈拖延到四周后进行不合适
调查效度存在问题:许多受调者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容易上当受骗的人


十.成果:《火星人入侵》(The Invasion from Mars: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anic)


第四章:人民的选择——又称:伊里县调查


一.时间:1940年


二.地点:俄亥俄州伊里县(Erie County)


三.研究者:拉扎斯菲尔德  贝雷尔森(Berelson)  哥迪特(Gaudet)


四.研究对象:选民


五.研究方法:调查法。在调查方式上具有创造性:
1、设立固定样本,对相同的对象进行定期(每月)重复访问调查
2、在固定样本内再设中心组和控制组,提高了调查效度,降低了误差


六.研究背景:

1、1940年美国总统竞选,民主党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击败共和党候选人温德尔•魏尔基(Wendel Willkie)第三次当选美国总统
2、社会调查方法已成为与实验法同等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已相当成熟


七.结论:1、发现了选民的社会属性与投票既有倾向存在显著的关系,总结了大众媒体的政治宣传对选民的若干效果作用
2、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大众传播(媒体)效果的有限性,否定了魔弹论,发现了社会属性产生选择性影响,发现了“意见领袖”,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发现了人际传播的影响比大众传播的影响更大


八.积极意义:1、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最成熟、最富想象力的调查研究之一,是大众传播史上最有影响的研究之一。

2、突破了以往的共时调查方式,运用固定样本,结合实验法,成功的实现了纵向历时的调查研究。


九.成果:《人民的选择:选民是如何在总统选举中做出选择的》(The People’s Choice:How the Voter Makes Up His Mind in a Presidental Election)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48年出版。


第五章:日间广播连续剧听众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一.时间:1937年


二.地点:美国


三.研究者:赫塔·赫佐格(Herta Herzog)


四.研究对象:女性听众


五.研究方法:分项1:调查法
分项2:定性访谈、调查法


六.研究背景:20世纪30年代后期,广播已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对广播媒体的作用和影响却没有详细的研究。为此,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拉扎斯菲尔德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总裁斯坦顿(Frank N.Stanton)合作进行媒介研究项目。1937年,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下,由拉拉扎斯菲尔德领导的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成立,旨在“研究广播对听众的生活来说意味着什么”。对日间广播连续剧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就是广播研究室的第一个大型研究项目


七.积极意义:对广播听众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探索和揭示了受众使用媒体的心理动机,开启了广播听众研究的序幕,开拓了效果研究的新视角,带动了受众“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兴起

八.不足:方法问题:例如对听众与非听众社会参与程度的调查中,调查的项目不具备显著性,看电影是可以一个人去的,性格孤不孤僻就无法调查出来。在公共事务的关心调查中,两项调查相冲突,原因就在于第二项调查太过主观,听众自称感兴趣但不一定会付诸实践。在对人格调查上,由于方法上的局限,造成答案也过于主观单一,所以这部分的调查没有什么发现。


九.成果:《我们对日间广播连续剧听众真正知道什么?》(What Do We Really Know about Daytime Serial Listeners?)


第六章:衣阿华杂交玉米种研究



一.时间:1939年(这一年瑞恩来到衣阿华大学,一开始是研究衣阿华农民与邻居的关系是如何影响该农民采用杂交玉米的决定的)


二.地点:衣阿华大学所在地埃米斯(Ames)的两个农村社区


三.研究者:衣阿华州立大学农村社会学系:布莱斯•瑞恩(Bryce Ryan),其助手尼尔•格罗斯(Neal Gross)


四.研究对象:农民


五.研究方法:调查法


六.发现:
1、从最初知晓到采用,之间的时间平均为9年
2、经过3-4年小面积的试种后,才会大面积采用
3、早期接受者(首先试用新种子的创新者)相比晚期采用者,农场面积大,收入高,接受正式教育的时间长
4、眼界更开阔,外出旅游的次数更多
5、从初次知晓到初次采用之间的时间差的众数是5-6年
6、知晓新技术的最初信息来源:第一位:推销员,第二位:邻居,第三位:农业期刊,第四位:广播广告
7、对各信息渠道影响力的评价:第一位:邻居,第二位:推销员,第三位:其他

七. 结论:
1、创新的被采用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一种随机事件(不同于佩姆博顿的解释)
2、创新的被采用是一个渐进和试用的过程
3、传播渠道在创新被采用过程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早期采用者来说,推销员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渠道;对于晚期接受者来说,邻居是更重要的渠道,推销员不产生什么影响。
4、农民之间相互交换有关杂交玉米的信息(人际传播活动)是创新扩散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人际关系网是扩散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5、大众传播的作用和效果明显不如人际传播好

八.积极意义:由以往关注创新扩散的短期统计学“模式”的发展到对长期“过程”的研究,将创新的扩散视为一个社会变迁过程

九.不足:
1、该项目在对人际关系网内和创新者与早期采用者(跟进者)两类群体之间的信息互动上,还缺少关注,缺乏有关扩散关系网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数据,应增加这方面的问题设计,例如“最早告知杂交玉米种子信息的人与被访者的关系”、“彼此交往的密切程度”等
2、该研究结论具有特定历史性:在当时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下,大众媒体的普及和影响力还不够;研究对象,杂交玉米种子,在当时也不是适合大众媒体推广的产品。

十.成果:
《杂交玉米种在衣阿华州两个社区的扩散》(“The Diffeusion of Hybrid Seed Corn in Two Iowa Communities”)作者:布莱斯•瑞恩(Bryce Ryan),尼尔•格罗斯(Neal Gross) 。


第七章:士兵说服研究


一.时间:1942年


二.地点:陆军部队中


三.研究者:卡尔·霍夫兰(Carl.I.Hovland)阿瑟·A·拉姆斯丹(Arthur A.Lumsdaine)
弗雷德·D·谢菲尔德(Fred.D.Sheffield)  等


四.研究对象:士兵


五.研究方法:分项1:实验法
分项2:调查法、焦点小组法(即讨论法)
分项3:调查法,实验仪器法(在电影院里使用一种叫“节目分析器”的记录装置,上面有“喜欢”和“不喜欢两个按钮”)


六.研究背景: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轴心国宣战。军方制作了七部系列电影记录片《我们为何而战》作为对新兵的训导宣传,并对影片的效果作出评估


七.结论:影片在段时间内在传递事实性讯息方面效果很好,但对态度和动机的改变没有什么效果。也即电影的说服效果是有限的。


八.积极意义:研究发现了说服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明确提出了大众传媒的“有限效果”假说。 从方法来看,电影的评估研究和其他在军队的研究,为传播研究建立了新的标准,“带控制组的前/后测设计”成为一种实验标准。支持了受众成员的个体差异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九.不足:1、服役和作战的态度和动机其实与诸如“家庭压力”、“社会规范”、“对伤亡的恐惧”、“对军人的原有印象”等诸多因素有关,它们都有可能构成影响态度和动机改变的变量,而实验法难以将它们“剔除”干净;
2、对于影片在传达事实性知识上的效果与在改变态度和动机上的效果的差异,研究没有给出原因解释
3、对于“两种不同的广播节目形态:“新闻播报”与“广播演讲录音”谁的效果更好?”这个问题,文中似乎没有给出回答


成果:《大众传播实验》(“Experiments on Mass Communication ”)作者:卡尔·霍夫兰(Carl.I.Hovland)阿瑟·A·拉姆斯丹(Arthur A.Lumsdaine)弗雷德·D·谢菲尔德(Fred.D.Sheffield)。


第八章:传播与说服(又称:耶鲁研究)



一.时间:1946年


二.地点:不详


三.研究者:卡尔·霍夫兰(Carl.I.Hovland)领导, 约30位社会科学家参与研究


四.研究对象:受众的意见态度


五.研究方法:实验法


六.研究背景:二战结束。霍夫兰在战时士兵说服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建立说服系统理论,返回耶鲁,开始新的研究计划。他们使用的理论框架是“学习模型”(learning model),即新态度是一个学习过程,其实质是刺激-反应模型


七.积极意义:耶鲁研究历时长,成果多,是有史以来首次系统科学的进行说服研究,大规模的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实验方法,影响深远。对否定早期的“魔弹论”效果观起到了很大作用。


八.不足:研究者的初衷是希望找出说服的基本法则。他们希望掌握了这些魔力的要素,能使得受众改变意见、态度。但最终的答案恐怕是不能。理论只是了解了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传播者的特性;学会了怎么使得对象对反宣传“免疫”。只认识到了主动参与比被动接受更能有效地改变意见。但研究者仍无法知道如何永久性地改变意见和态度,甚至做不到将意见长时间的延续。


九.成果:《传播与说服》(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作者:卡尔·霍夫兰


第九章:两级传播——又称:迪克特研究(Decatur Study)


一.时间:1945年


二.地点:伊利诺斯州的迪凯特地区(Decatur)


三.研究者:伊利休·卡兹(Elihu Katz)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


四.研究对象:16岁以上女性


五.研究方法:调查法   访谈法


六.研究背景:
    二战后的十年,大众传播效果研究活跃的十年。学界已经明确认同大众传播“弱效果”或“有限效果”的理论。有关效果研究,主要集中于受众的个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他们对媒体的反应。
  

七.结论:它推翻了刺激—反应(即认为大众传播的讯息刺激能够产生简单,迅速和直接的效果)这一传播框架。它探索了在传媒发出的社会信息流和影像流中“人民的作用”。它不再只把注意力放在受众的个体差异研究上,以及这些差异是如何影响了他们对媒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反应上。它更加关注受众的社会属性,以及受众分成对注意和反应模式的影响。


八.积极意义:
首度关注大众传播过程中社会关系及其作用。此前的研究关注于大众传播的受众的个体差异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他们对媒体的反应等,此后则更关注受众的社会属性及其社会分层对注意和反应模式的影响。


九.不足:

1、它在研究方法和操作上有局限性
2、研究目的没有清晰阐述
3、“流”的概念没有被体现,研究并没有考察观点从媒体到意见领袖再到受众的流动过程


十.成果:《个人的影响:大众传播流动中人民的作用》(Personal in Fluence:The Part Played by People in the Flow of Mass Communication)作者:伊利休•卡兹(Elihu Katz),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Paul F.Lazarsfeld) 。


第十章  里维尔项目


一.时间:1952年


二.地点:华盛顿州


三.研究者:华盛顿大学社会学家斯图尔特·C·多德


四.研究对象:居民


五.研究方法:调查法


六.研究背景:传单被认为是当其他媒介失效的时候的最后一种媒介,具有战争军事意义。该项研究也和历史上的士兵说服研究一样带有浓重的军方色彩。


七.结论:
简短的讯息即使在一个具有准确性动机的条件下扩散,在人际传递过程中还是会发生信息的失真。
通过人际传播了解到的信息一般不太准确,因此,一定信息在受众中的重复频率和讯息的冗余量(刺激强度)对最后的传播效果和服从效果起着决定作用。但应注意此强度与反应呈回报递减曲线。
为了做到准确的传播,要确保与媒介的直接接触。为解决直接接触的需求,韦伯定理的回报递减规律可以帮助了解适宜的刺激强度问题。

八.积极意义:为我们了解传单在对分散人群进行传播时的效果提供了些认识。并验证了传播领域的“刺激—反应”理论。


九.不足:里维尔项目对传单研究是在平民中进行的,主要是调查传单在紧急情况下所起的作用。他们的研究没有涉及传单在一般宣传中的作用,也没有涉及在战时和政治紧张时期传单的作用。


第十一章  儿童生活中的电视:早期研究


一.时间:1958年


二.地点:美国和北美的10个不同城市的社区(1~2旧金山;3~7落基山地区;8~9加拿大;10美国郊区;11丹佛)


三.研究者: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杰克·莱尔Jack Lyle爱德温·帕克Edwin Parker


四.研究对象:儿童观众


五.研究方法:调查法


六.研究背景:到20世纪60年代,电视已成为美国儿童最大最重要的娱乐来源。看电视减少了孩子们所有日常活动的时间。这种新媒体对青少年和儿童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是否威胁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七.结论:不同儿童对电视的使用存在的差异来源:年龄 性别 智力 社会阶层背景 儿童社会关系的质量(如亲子关系等)这些因素间存在相当数量的相互作用


八.积极意义:都基于全面详尽的调查;详细解释了孩子使用电视的不同模式,这些模式随着成长而改变。


九.成果:《儿童生活中的电视》(Television in Lives of Our Children)作者: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杰克·莱尔Jack Lyle,爱德温·帕克Edwin Parker。


第十二章  夏洛特研究


一.时间:1968年秋


二.地点:北卡罗来纳州的  夏贝尔山(Chapel Hill)   夏洛特(Charlotte)


三.研究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新闻学院教授麦克斯韦尔·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唐纳德·肖(Donald Shaw)


四.研究对象:登记选民


五.研究方法:调查法


六:研究背景:1、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新闻学研究小组就最先注意到:当一件本来可以成为重大新闻的事件被淡化处理,它对于公众的影响也似乎大大减退,反之亦然。伯纳德·科恩(Bernard Cohen)在1963年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agenda-setting function)假说:“很多时候,媒介也许在告诉人们‘怎样想’方面都不大成功,但在告诉读者去‘想什么’方面去惊人的成功。”

七.不足:抽样的样本并不能代表真个社区,也不能代表仍在这个城市的登记选民。黑人选民的人数多少也会影响访问质量的客观性。


八.成果:《美国政治议题的出现: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The Emergence of American Political Issue: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the Press)作者:麦克斯韦尔·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唐纳德·肖(Donald Shaw)
出版:1977年


第十三章   暴力与媒体




一.时间:1967年


二.地点:实验室


三.研究者:南加州大学安尼伯格(Annenberg)传播学院教授乔治·格伯纳(George Gerbner)


四.研究对象:电视观众


五.研究方法:内容分析


六.研究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外战争,社会中的暴力事件增多,民权运动,对城市的绝望,学生运动和反战运动激烈,政治暗杀时有发生


七.结论:暴力是电视节目所表现的生活的最主要特征。正如电视所描绘的那样,暴力是解决争端和促使个人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有用的手段——尤其当个人扮演“好人”角色时,因为此时的暴力行为通常不会受到惩罚。另一方面,解决诊断的其他办法——诸如合作、辩论和妥协——在电视节目中被明显地忽略了;即使出现,这些办法也显得相对软弱无力。


八.积极意义:确定电视究竟传达给观众什么样的讯息。一旦他们确定了这些各种各样的讯息,他们就能透过数据,推断在电视中什么情况下使用暴力才符合其中的社会规范,即暴力行为的正确使用问题。他们的这些推断是把电视时间作为非完整信息,然后确定实质意义的过程。


九.不足: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推断这些暴力讯息的实质意义(也就是说,包含暴力内容的电视的规范是什么)。由于在这些情况下,从同一讯息中很可能推断出不只一种规范——完全可以想象一个调查者的推断也许并不会与另一个调查者的结论相符,甚至可能他们得出的是截然相反的推论,而推论牵涉到判断行为,这就意味着在合理的限制下,两个或更多的调查者的解释出现偏差是正当的。


十.成果:《媒体与暴力》(Violence and the Media)


第十四章  卫生局长报告:电视与社会行为


一.时间:1969年


二.地点:不详


三.研究者:

3位社会学家(CBS,美国)
4位心理学家(其中有两位分别是CBS和NBC的调查者)   2位精神病学家
1位政治家    1位人类学家   1位教育家


四.研究对象:儿童(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成人


五.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     实验法


六.研究背景: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人民对社会暴力问题的关注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城市暴动引起了人们的迷茫与紧张;街头犯罪持续急剧增加;国内大学也因越南战争及相关问题而陷入混乱。最为严重的是,肯尼迪总统、其兄弟罗伯特以及马丁.路德.金的遇刺让美国人深为忧虑。在这些事件中,电视成为全国最受广泛关注的媒介。


七.结论:

1、电视内容已被严重严重地渗透进了暴力
2、儿童和成人接触暴力的时间越来越多
3、收看电视节目会增加暴力倾向


八.积极意义:该报告的积极意义在于详细地研究了电视暴力对儿童的影响,而且从媒体内容与控制,电视和社会学习,电视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电视与日常生活,电视的效果方面,研究了电视与社会行为的五大方面,深入细致地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分析研究,使读者对于大众传播描绘的暴力与日常生活中的暴力行为有了深入的了解。  1.提出了普遍的问题引起了公众和新闻界的兴趣 ; 2.获得了大众共同知识的增加。


九.不足:从5卷研究中,我们总体来看,调查证据支持了收看电视暴力节目会增加暴力行为的可能性这一假说。证据既来自实验室实验,也来自调查;前者允许因果推论,后者则在日常事件中提供了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证据。但是,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同意这条结论。我们也认为可能研究的人群代表性不够,样本比较小。今后应该都参考阅读相关文献,不断积累可靠证据。


十.成果:《关于电视与社会行为的卫生局长报告》1971年卫生局长顾问委员会
《电视与成长》。

第十五章   电视与行为:10年的进展



一:时间:1979年初


二:地点:美国


三:研究者:大卫·比尔  行为科学研究分部主任


四:研究对象:儿童、青少年


五:研究方法:调查法   内容分析法


六:研究背景:  电视怎样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对亲社会行为、健康、家庭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又有什么影响呢?在这样的氛围里,名为“电视与行为:10年的科学进展和对80年代的启示”的研究应运而生。


七.积极意义:所有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进展是,媒介研究超出了暴力这一主题而开始寻求观众与电视内容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还提出了一个媒介效果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它清楚的反映出研究转移到了一个新的理论起点:媒介表现意义理论,该理论强调了大众传播在对现实解释的社会性建构中所起的作用。


八.不足:研究只是从对电视内容的描述性分析中得出数据,而没有证明其内容的影响。电视角色样本内容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是,研究者展示了他们发现了什么,然后就进一步推论他们对观众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就内容分析本身而言,也不是完美无缺。重要的是认识电视节目讯息的性质以及电视节目的意义,为此,内容分析应该严密展开。


九.成果:《电视与行为学报告》1982年


第十六章 里程碑的启示



到这里,这本《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的内容带读就结束了,带大家走过传播效果研究的线路图,了解效果研究的源流,接下来大家结合新媒体社会下的发展一起对这些理论做一些新的补充和思考吧!


大家有任何问题,请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RECOMMEND READING推荐阅读


1.又是一年四六级,写好英文有多难?

2.雨女有瓜!!!胡师姐宝藏公号的正确打开方式千万不要错过!

3.北大MFA非全广播电视专业总分第一:工作两年的我,如何跨专业考到北大!

4.作为一名去年试考北大专业课120的20考生!我真心向你推荐暑期集训!

5.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 基础书目带读09


📖

更多你想知道的经验帖


 北大 


北大新传状元:

北大新传专硕第一:想要跨考逆袭名校,北大是你的不二选择!

北大新传:

双非三跨考北大:我如何用80天一战考上北大新传专硕!

双非本科9月开始备考,一战成功逆袭19北大新传MJC专硕,靠的是什么?

19北大新传拟录取学姐:六七月刚开始不要怕!规划好了暑假,你就能像我一样一战上北大!

北大新传MJC专硕一战已上岸!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每个月的学习安排!

19北大新传MJC专硕前十:一战跨考八月从人大换到北大,复习过程一波三折,终究成功上岸!

在职考北大:

已婚工科女青年,工作5年在职一战考上北大新传MJC专硕!

北大新媒体状元:

北大新媒体第一:三跨考生如何做到专业课双120!

北大新媒体第三:零基础一战三跨的工科学姐教你怎么逆袭!

北大新媒体第七:双非三跨一战考上了北大新媒体专硕!

北大传播学学硕前三:

北大传播学学硕前三:跨专业的我就这样一战圆梦北大!

北大传播学硕总分第三:99年生的我就这样成为了准北大研究生!

北大汇丰深财专硕:

北大汇丰深财专硕已录取:敢报考北大就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北大健康传播专硕:

北大新传健康传播方向历史最高391分:我为什么能考第一

北大新传MJC专硕健康传播方向一战上岸!超级感恩避免成为失学儿童!

北大新闻学状元:

从钢琴湖到未名湖:19北大新闻学初试第一万字超详细备考经验

北大MFA状元:

北大MFA非全广播电视专业总分第一:工作两年的我,如何跨专业考到北大!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