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培养分析 | 北大新传学硕考研真题详解01

胡师姐团队 胡师姐新传考研清北专列 2022-12-15


扫码加入21新传考研群



2020年 北京大学新传学硕 653


名词解释:培养分析



01丨答题思路

 

培养理论属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


针对这一名词解释,首先需要对培养理论的定义、背景来源作出简单概括,然后说明研究重要发现。最后,可对研究的意义与不足作简要描述。



02丨参考答案


培养分析( Cultivation Theory)又称培养理论、涵化理论,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大众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现实观和世界观产生强大影响力的理论。为了解决当时美国社会严重的暴力和犯罪问题,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暴力成因与防范委员会”。格伯纳在该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考察了电视的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们社会现实认知的影响。


研究发现,电视的暴力内容与青少年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格伯纳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的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我们接触电视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把电视中所表现出的世界认为是真实的世界,从而模糊了媒体的象征环境与真实环境之间的界限。培养分析主要关注的是商业体制下电视对受众的影响。它认为,电视己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熔炉”,与其他媒介相比,电视对受众影响更大。


随着研究不断发展,“主流化”(mainstreaming)“共鸣”(resonance)成为培养分析的重点研究概念:“主流化”指的是电视培养导致属于不同群体的重度观众的立场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减少或消失;“共鸣”指受众在电视节目中获得的印象在现实中得到印证,加深受众的印象确定性,电视对受众的培养会加倍。


培养分析将重点放在电视的虚构性内容上,考察整个讯息系统中反复出现、稳定的内容模式的宏观影响。同时,该理论认为电视最大的效果不是使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而是通过塑造人们关于现实的共同观念,而使他们保持稳定。







编辑 | 文文

责编 | 鲸鲸声明 | 文中所有配图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此处仅为配图表达。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通知我们,万分感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看法,大家有任何问题,可在文后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1. 考研过程中的哪些努力,事后证明可能是无用功?

2. 我到底是“后浪”,还是你眼中的“流量”?| 一周大事记(4.27-5.4)

3. 以《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为例教你如何吸收实务书?

4. 变量的类型 I 研究方法04

5. 倒计时三天!学好逻辑实战课,答遍天下难题怪题!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读书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