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目的、核心和立足点 | 北大新传学硕考研真题详解11

胡师姐团队 胡师姐新传考研清北专列 2023-06-25



扫码加入21新传考研群


             

2020年 北京大学新传学硕 653


论述题第一题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目的、核心和立足点

01丨答题思路

 

这道论述题首先需要我们回答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何时提出以及概念和基本内涵,之后回答目的和核心立足点是什么,再结合当前我国国际传播的基本现状思考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必要性和相对应的应对措施。这种题目核心在于考察对关键信息点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延伸,论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


02丨参考答案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积极推动国家传播基本格局建设,建立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当下积极融入国际舞台,获取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重视国际传播对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的影响,积极致力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融入时代发展潮流,并先后提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有利于国际合作和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声音,为我国国家传播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也为我国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接下来将就构建中外融通的话语体系从基本内涵、必要性、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


 一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基本内涵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国家层面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肯定和支持。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根本目的是向世界讲述更生动的中国故事、传播更响亮的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核心是用中国话语解释中国实践,其基本立足点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核心和立足点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轴,相互影响,共同为根本目的提供支撑。


 二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必要性


1.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对于讲好中国故事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提法,给我们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指明了方向。融通中外是能否在国际社会拥有话语权的一个重要前提。中国社会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结合日益深入,无论是制度成果还是经济发展成就,无论是人民生活还是传统文化,都需要与国际交流,让世界看见,在互动中进步,在交流中进取。

2. 话语权建设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关键环节
中国当前正处在国家形象建设与国际传播格局建构的关键环节,同时也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前所未有地面对国内矛盾和国际形势的双重压力,构建我们的政治话语权、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不仅事关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也关系到我国走向世界舞台。

3.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对于破解我国国际传播困境至关重要
我国的国际传播长期以来由于话语方式单一、话语体系滞后、传播渠道单一等原因在国际上未能取得重大突破,这对于我国国家形象建设和积极融入全球化都造成不小的影响。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形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我国国际传播已然处于关键时期,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是展示中国形象,阐释中国理念,增进外部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信心的必然要求。


 三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困境


1. 文化差异始终是制约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
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外交、经济交流,更表现在文化融合。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根本目的是向世界讲述更生动的中国故事、传播更响亮的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但是如何冲破中西方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传播隔阂和传播障碍是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

2. 话语传播渠道和方式单一是话语体系建设的短板
我国在长期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一直以官方渠道的宣传为主,这种话语传播方式虽然能够保证信息的权威和准确,但是也难免枯燥和缺乏多元化。再加之西方社会一直以来的意识形态解读,这样的状况下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建设举步维艰。

3. 传播思维转型滞后是话语体系建设的问题核心
传统对外传播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国际传播形势的变化得到调整,但是内在思维的转换却并非一蹴而就,这一思想意识的转变关系到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但是这一思想转型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力的提升,更需要时间。


 四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破解路径


1. 求同存异:破解话语体系建设的文化差异
“融通中外”是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前提。话语体系的建设要立足自身文化传统和外交理念,也要“求同”,即挖掘不同国家意识形态或价值观的共通性,以赢得他国及其民众对中国外交理念和原则的认可。这两者最终会回归到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立足点中国传统文化上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注意不同文化的差异至关重要。

2. 多元并举:打通话语体系建设的渠道障得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正好是当前国际传播建设的关键。要注重官方媒体与社会媒体多元并举,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中国话语体系传播渠道,积极利用社交媒体网络打通话语体系建设的渠道障碍。

3. 守正创新:融合话语体系建设的传播效果
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是用中国话语解释中国实践,这就意味着话语体系的故事内核是中国文化,但是如何传播还是要更多的考虑受众观,要从中外受众的可接受度出发,对不同类别外交话语的风格、策略、表达方式和视角进行分析,加强对西方普通民众、发展中国家民众的话语重视,使得故事内核不变的情况下方式更多元,话语更亲近。







编辑 | 不圆责编 | 鲸鲸

1. 技术决定论都有哪些理论,择一进行评述 | 北大新传学硕考研真题详解06
2. 零工经济 | 北大新传学硕考研真题详解07

3. 信息流广告 | 北大新传学硕考研真题详解08

4. 社会认知理论 | 北大新传学硕考研真题详解09
5. 什么是媒介化政治?| 北大新传学硕真题详解10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逻辑实战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