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北大新传港澳台生上岸:关于清北的港澳台研究生申请,这些经验你一定要看

二哈 胡师姐新传考研清北专列 2023-06-25



扫码加入21新传考研群



   写在前面 

我是港澳台生,目前已经被北大新传拟录取。我的研究生申请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初试申请材料准备,二是复试的备考学习,这两部分的内容和标准与大陆考研同学一致,所以除了给有志向申请北大/清华新传研究生的港澳台同学分享一些经验,也希望可以给考研的小伙伴提供一些参考。本篇经验贴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请按需食:

➤ 我的备考时间线
➤ 个人材料准备经验
➤ 复试备考学习方式(考研同学可以着重看这里)


我的备考时间线

❶ 去年7-8月(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明确方向,整体把握申请节奏

暑假我基本确定了申请方向,开始问学长姐、自己上网搜经历分享,保证自己知道大致的申请流程和节点。如果有志向申请的同学,一定要密切关注“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港澳台招生”上面的招生资讯,当年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个人陈述和推荐信模板等信息都仅在这个平台上公布。当年的通知一般10月更新,可以先以往年的通知为参考,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 PS:需要和港澳台同学科普,在大陆申请研究生只有北大和清华可以免笔试申请,其他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仍需通过全国统一的港澳台研究生考试。当然这也意味着各位多了一个挑战自己的机会,在参加全国统考的同时申请北大/清华是不冲突的。

❷ 去年9-11月:备齐基本申请材料,完成报名

9月开学后我首先把申请需要的成绩单、在学证明、英语成绩单准备好,然后和老师联系获得推荐信(一定要给老师预留足够的时间,不要拖到申请快截止才来进行)。

因为当时还有实习和别的课程,所以没有花太多精力在申请上,大概等到10月中实习结束后,我才开始准备个人陈述的写作,现在回想起来大致花了半个月才定稿,由于个人陈述是初审老师了解你并且判断你的学术潜力最重要的依据,一定要精心的打磨,所以如果各位能尽早开始是最好的,具体的经历我会在第二部分分享。接着11月底递交所有材料,完成网申系统报名,12月1号网申系统关闭。

 去年12月-今年2月:手忙脚乱中开始复试备考(血泪教训预警

完成网申报名后我没有立刻开始密集的复试学习,去年的12月到今年1月我还在经历大四上学期的期末季,同时一边开始毕业论文的一系列工作,回想起来我觉得这段时间的复试备考质量是很低的,第一是因为时间比较碎片,第二是我对于复试的题型和标准了解甚少,导致我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自己梳理传播学基础的内容,这种没有问题导向的学习无疑很容易让人失去方向。今年2月开始我跟上胡师姐的复试班,基本摸清了复试备考方向,开始进行理论基础和专题梳理。

总之,这一阶段的最大教训就是低估了复试的准备时间(如果不是今年特殊情况,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中,想想就后怕😫),真正开始准备复试的时候就会发现口头答题是必须经过锻炼的,短短一道题的回答其实背后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所以看到这里的各位一定要提前做完其他事情,分清主次,给备考预留充分的时间!

❹ 今年3月-5月中:复试备考集中阶段

原本预估今年复试大致在3月底,所以我3月初开始完全投入到复试备考冲刺阶段,具体的复试学习内容和方法详见第三部分。


个人材料准备经验

我主要想分享一下个人陈述的写作经历(考研的同学在初试过关参加复试前也需要提交个人陈述)。北大个人陈述的模板要求包括学术背景、研究计划、职业规划三部分内容,在有限篇幅中将你的经历和想法表述清晰,突出你的优秀和特色是个人陈述的主要任务。

经过半个多月的个人陈述写作和修改,我认为逻辑问题是最重要的,也就是你该如何组织所有个人经历的问题。最开始还不太熟悉个人陈述写作的时候,我按照最保险的时间逻辑,按照时间先后来罗列和阐释相关经历,结果是整篇个人陈述显得重点不够突出,流于泛泛而谈。

后来我和申请留学的小伙伴学到了故事线逻辑,把所有的个人经历当做素材,来讲清楚我是如何在本科学习中产生申请新传研究生的目标,以及未来想继续进行的研究方向,最后按照这个思路写作的个人陈述我自己是比较满意的。

另外,个人陈述中涉及的未来研究计划,一方面是基于个人经历和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参考一下申请院系老师的研究领域和发表论文,如果还是举棋不定,可以看看近期的核心期刊,来打开自己的视野。最后,如果你和我一样比较善变和犹豫,切记预留足够的时间来反复修改个人陈述。


复试备考学习方法

我的复试备考主要分四部分内容:
➤ 英语部分
➤ 个人问题部分
➤ 专业课部分
➤ 读书部分

我一天至少学习12个小时,所以3月初到4月初的一个月时间内我已经对每个模块都有把握,在接下来等待复试通知的一个月里我主要是维持每日练习,继续读专业书,扩展专业题的思考。毕竟复试题目一定是准备不完且准备不到的,但是你准备的越多,你就会越自信~

    1.英语部分 📒    



今年英文问题是进入考场要答的第一道题,我一直觉得如果第一道题答得足够顺畅和自信,后续答题的时候就更有底气,所以在准备复试英语题的时候,我的练习目标就是做到回答得自信、流畅、逻辑清晰。我个人的情况是英语基础比较好,在准备的时候没有再额外扩充词汇比如去背单词什么的(当然英语基础不一样的同学还是要长期积累词汇量),我主要锻炼的是反应速度,也就是让自己可以脱口而出,分享一下我长期坚持的两个方法

❶ 每天我会听1-2篇的英语新闻并且跟读(China Daily、VOA、BBC等英语新闻APP都有这些功能),每天花30分钟来锻炼口腔肌肉,保持自己在这段时间内英语发音的水平,同时我觉得英语新闻也可以日积月累的丰富口头表达。

❷ 平时我会刻意用英语和小伙伴聊微信,或者用英语记录一些事情,甚至用英语和自己自言自语,这些都可以锻炼在需要表达一件事情时迅速调用英语的能力。

(复习资料截图)


     2.个人问题部分 💼     



我把个人问题大致分为:自我认知类(自我介绍、性格特质、兴趣爱好等),经历类(学术、实习等经历的介绍和影响),学术偏好类(研究计划、喜爱的学者、阅读的书等)。这些问题我基本没有一个是可以一次性就敲定的,在准备个人材料前就开始要反复琢磨。根据我的练习经验,在准备和回答这类问题时,有两个坑想提醒大家避开

❶ 思考问题时切忌闭门造车,尤其是在学术偏好类问题上,一定要多读论文、多和师兄师姐请教讨论,这样才能扩充你的视野,也可以让你客观的认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感谢我的小伙伴在练习的时候追问了我研究计划的意义,我才开始一轮更深入的思考,注意到了很多之前没有深入思考的问题。)

❷ 在答题的时候避免流水账和大白话,我和小伙伴在练习的时候发现,让听的人从流水账中挑取信息点是一件给经历严重减分的行为;但如果是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的表达,即使内容本身不是很出彩但是会让听者觉得印象很好。所以这部分的问题最好可以常常练习中文与英文的口语表达,录音或者让别人评价是否清晰易懂。


                   3.专业课部分 📋               



专业课部分的内容分为传播学基础、专题、热点。专业课部分考研的同学笔试的时候基本准备过了,港澳台申请的同学需要比较迅速的整理好自己的复习笔记。我在进入口头练习前,已经结合教材、公众号等梳理了基础理论和专题,复试练习的时候把每一个知识点都用口语回答的方式练习一遍。

一道问题的练习我通常会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在限时一分钟以内思考完毕并且回答录音;
➤第二步根据论文来补充我的回答,整理文字版答案;
➤第三步再次脱稿录音并计时,尽量把一道题控制在2-3分钟。

专业课答题如果可以和小伙伴、师兄师姐一起练习会有更好的效果,备考期间我和一个小伙伴每天都会花至少一小时练习答题,练习的效率比自己单打独斗提升了非常多,在你回答问题的时候小伙伴可以帮你检验答题的逻辑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够学术,内容是否到位;同样在听对方回答的时候,也可以体会老师在听的时候的感受(比如上面提到的切忌流水账和大白话就是在听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当然还可以在讨论里激发更多的思路、加深对这道题的印象。

(专题和热点整理的截图)


     4.读书部分 📖     


 
在英语提问、随意提问的环节都可能问到最近读的书、最喜欢的书等问题,因此在复试备考期间最好可以准备5本及以上的书单,在读书后总结内容概要,书中重要概念理解,个人对书目的评价等。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读书可以让我的答题更有深度、更有个人特色。

例如,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的崛起》在回答新媒体与社会相关的问题时基本可以引用,所以读书最重要的是给你提供观点,如果可以把书里的观点在回答其他问题时用上,就是出彩的地方。其实最后在复试前我还想读更多的书但是时间不够,所以读书这件事各位可以尽早提上日程,毕竟在你拿不定方向的时候读书是不会背叛你的。

(每日打卡内容截图)


最后想分享一点心态的问题,我觉得备考期间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学习节奏、稳住心态,今年的复试时间特别晚,战线拖得更长人自然也更容易倦怠,但是尽管偶尔有些焦虑,我每天都在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计划,这种落实感让我在大环境不定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节奏和心里的安定。


这个是我最想告诉大家的,比起为一些无法把控的事情忧虑,不如做好所有自己能做的事情,在考研期间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思考人生的时刻,但现在很多所谓的苦恼都是无益于事态改变的,真正改变你未来的方法就是脚踏实地的完成每一天的应尽事项。


所以希望备考的各位可以尽快找到并且适应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选择最利于自己的备考道路,越充足的准备会为你带来越充分的自信。



希望我的经验有所助益,祝愿各位顺利上岸!~



同款课程速递
 
同款课程1:省心全程班 
胡师姐省心全程班,是我们的教研团队开发的系统性全年备考课程。从培养你的逻辑、带你读入门书开始,囊括五一基础班、逻辑实战班、八月强化班、精批答题班、十一专题班、十二月热点冲刺班,全年系统学习,直到带你冲进考场!详情请戳→胡师姐21级新传考研课程介绍第一弹:省心全程班
同款课程2:一对一课程 
胡师姐一对一课程是由一名(或多名)胡师姐团队名师,专门针对一名考生进行的单独授课。我们完全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目标院校、报考方向,量身定制课程。
在授课过程中会将新闻传播考研专业课涉及到的所有知识拆分成为不同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新闻传播基础知识、论文讲解、专题讲解、热点分析、习题课、答题技巧课等等,并提供全程专人跟踪学习、一对一老师笔记且每节课均有课后练习题及作业批改,让你的专业课学习零死角!
同时,胡师姐团队的一对一课程总共分为5个档位,可适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此外,报名35课时及以上一对一VIP课程的同学,还可免费赠送胡师姐省心全程班!一对一辅导名额有限,先到先得!详情请戳→:胡师姐21级新传考研课程介绍第二弹:VIP一对一课程

详细课程安排请咨询Silva或观风


还有疑惑?没关系!
胡师姐团队邀请了
北大拟录取学员
在线上为大家分享考研经验
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
解读北大新传考研
强烈推荐各位有意向考北大的同学
去看下面这场经验分享会的回放
你离北大的距离,其实没有这么远!
(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观看经验分享会回放)



/END/


小编 | 习习
责编 | 北北

 推荐阅读 


1. 二战上岸20北大汇丰财经新闻专硕:如何避开弯子冲破考研大军?

2. 胡师姐全程班低价套餐:首发课程一应俱全,基础知识全面触达

3. 保研上岸,只需三步——胡师姐21新传名校保研课程介绍

4. 省心全程班:帮你找到班主任和同窗|胡师姐21级新传考研课程介绍2

5. 倒计时三天!学好逻辑实战课,答遍天下难题怪题!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逻辑实战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