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是没来集训营,我可能不会成功逆袭成为现在的我丨暑期集训经验贴

雨Rain 胡师姐新传考研清北专列 2023-06-25
大家好,我是北大新传专硕研究生雨Rain。

考北大说来也巧,我一直喜欢新闻传播,这个专业定下之后,我将大四上半学期的时间规划给考研,这是确定的。

但了解过院校真题之后,我发现反而是北大考死记硬背的东西不多,传播学理论也确实比新闻学基础要更吸引我一些,因此我将目标从中传国新学硕游移到北大新传专硕。

我一直很喜欢一张照片:图书馆里安静学习、窗外古朴的建筑、和煦的光线照射着桌面,我以为是东京大学,确定考北大之后偶然发现这竟然就是北京大学老图书馆。

这个选择由此成为了一种具体的想象。


➤ 在考研之前,我会对自己接下来的几个月份进行全面的规划。网上的冗余信息太多,说什么的都有,但看完之后我对于考什么、学什么其实还很模糊。


可是我6月20号才结束国外的学业,已经不能在信息收集的这个阶段再浪费时间了,我必须加速考研前期这个思想游移的阶段,制定合理的复习方案而快速进入状态,还要确保进入的是一个正确的轨道,最好就是一边学,一边再了解,不能再拖了。


于是两三天的时间,我就确定了暑期集训,刚好契合我的需求,考研路也就从这里开始。



我是一个需要环境约束自己,在竞争压力下能够奋起直追的人,在还摸不清考试难度和对手复习程度的暑假,我找不到比暑期集训更高能的地方了。


我曾经去过新东方的英语集训营,从营里回来后我高三的英语分数就基本稳定在一个高分,这也让我相信封闭式的学习能让整个人在复习开始的阶段就进入高强度的学习状态,带着对对手的敬畏和充足的学习资料,才会让这一年的复习程度都清楚的握在手中。


考上之后再回看集训营,我拥有了第三视角:


➤ 要是没来集训营,我是不是到最后也不敢相信有同学7月份就已经学得很好了;


➤ 角落里默默自卑的我,眼泪也不是没白流吧,至少崩溃过也和自己说了“加油”并鼓起勇气去请教别人,调整的很成功;


➤ 我们小组的同学下课后总会自发的凑在一起,轮流过一遍基础知识,要是没有组员那几个晚上聚在一起,我的框架搭建是不是还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始终没有落实。


师兄说每年都有人成功逆袭,有人一帆风顺,有人意外落榜,我忍不住想象我会是哪一类。从结果来看,我从零基础成功逆袭了,也真的有意外发生。


或许参加了暑期集训只是第一步,在如何利用集训、集训后如何学习上还得继续注意。在最直接的竞争压力中高速成长,在接近梦想的轨道上努力奔跑。在离开集训后的几个月仍然不敢放松。


这个文件夹我点击了几百遍👇🏻👇🏻👇🏻



里面存放了那短暂的二十天收获的所有知识,为后续每个阶段的学习赋能。


在向大家分享集训记忆之前,我想先谢谢教过我的师兄师姐和一起学习的同学们。因为想到暑期集训,他们的样子总是第一个在我脑海中闪回的画面。


谢谢那些真情实感的日夜。



01

入营 “我是第一个到的吗?”


确定好入营时间和注意事项等等之后,我给自己放了3天假,倒时差,见见想见的朋友,和爸妈沟通好让他们放心。之后我就整理了自己的考研行囊:一个箱子、五本书(郭庆光、刘海龙、彭兰、风笑天、肖秀荣)、20天的职人咖啡、一个笔袋、几件柔软的衣物、电脑、文具、就来了集训营,这个地方:



我提前了两天到,想提前调整到学习的状态,本来想没开营的时候要不先自习一下,结果和师姐打过招呼之后,她直接喊我到暑期班的线下教室去听课。一听课我发现我的基础太差了,像是从街上直接抓来一个路人去听课,感受是一样的。而当时班里已经有同学对老师的提问能solo个两分钟,声音也无比好听,这就是考北大同学的实力吧,我心里不断的给自己打气,没关系,马上超过他们。靠着这种无比的自信我挺过了那天上午的课。


下午我遇到了第一个集训营的同学小顽,我俩一起吃了肯德基。吃饭的时候我疯狂打听,你复习的怎么样了,有什么基础,大家都很谦虚地说没复习、没复习多少。


同学们陆续都到了,还没有时间认识每个人,课程就紧锣密鼓的开始。


第一天开营考试,按报名的顺序,我坐在第19个座位,我和同桌18号面面相觑,说真的这个题我们真不会。师兄说现在不会答不着急,可以按自己的思路先写框架,我清楚的记得那道50分的题目我只得了10分,分数旁边是师兄的评语“思路很好,学过之后再把理论补充上去”。


开营考试成绩公布,我果然是倒数的同学,卷一60分,卷二40多分,第一名的同学分别是100多分。对于这个成绩我并不意外,毕竟我才刚刚开始学习,我非常乐观的给自己下了一个目标:超越大部分同学,获得冲刺集训的名额。并为此,展开了集体集训之外的个人集训计划


❶ 首先,每天早上我一定要第一个到教室,课程从早上8点的带读书开始,那么我就7点到。因为我深刻了解自己是一个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的人,那么就比别人提前一些到教室,开始背诵名解卡片、或者弥补其他基础知识的缺陷。


早起计划一开始实施我就发现,小顽也会到的非常早,她才是第一个到的同学起床的时候也会发现有几个床位已经空了,虽然没有到教室,同学们也都各自在找地方早自习。是要这么拼的,我非常震惊得认识到。


❷ 课上,我会把授课老师说的每句内容都记到课件上,记得同时保证耳朵在听,头脑在理解,我在课堂上把自己接收信息的强度放到最大。因为很多理论和名词,对于老师和优秀同学来说,都是约定俗成的自然表达,而对于我确实头回听说,非常陌生。我需要及时记下来这个词在老师这句口语中是如何引用的,记下它使用的语境,因此课堂上对我来说每句话都十分新鲜、有价值。


说到这里,反而要感谢我的零基础了,正因如此我才成为一个海绵,集训的每节课我都是疯狂吸收。到最后我的课件笔记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了,同学不小心走神漏掉的内容会借我的笔记来补上,我感受到或许自己的能力也在渐渐提升着。


图注:集训期间的某一页ppt


❸ 下课后,我一部分时间和组员在一起,一部分时间自己自习。其实这里面自习的价值是最低的,由于我本身基础不好,我更愿意和组员们在一起,把每个同学都当成老师,认真倾听他们的观点,有疑问也会和他们交流。尤其是被老师给了高分的同学答案,对我有特别大的启发作用。


看看同学漂亮的字体、流畅的思路、和熟练穿插其间的理论,我是真的佩服,也真心认为大家太优秀了。而且不仅是学习上的优秀,大部分同学都乐于助人,优秀答案也会全班传阅、自己知道什么学习的方法也会一起分享,至少就我接触的同学来讲,大家都太好了,我从心里敬佩他们的无私并希望能和他们一起圆梦,成为同学。


❹ 疯狂向老师提问,从怎么学习,到具体理论的讲解,只要遇到理解不妥的地方,老师会被我们问的直喊“我今天真的输出太多了”。老师们就是一个一个标杆,我试图从一次一次的答疑中更进一步的了解他们的考研路,看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也更直观的了解到考上的同学大概是学到了什么程度,掌握了多少东西。


同时我也有一些过分简单的问题,手机上不好意思去打扰别人的,在这里索性都问了,反正大家也知道我基础不好,不丢人。


❺ 深夜学习,学到凌晨一两点,集训时间太珍贵了,不是所有课上讲的内容我都能听懂的,有些笔记上记录下来的文字,就只是文字而已,我需要另外的时间缓慢的阅读和消化。那个时候同学们还不敢放松对英语政治的复习,有时候我深夜学完回宿舍,会发现大家桌子上整齐的《恋恋有词》和2倍速的网课视频,每个人轮流洗漱,再打起精神继续学一会儿。有时我会加入他们,更多时间我会自学专业课,这是每个人自身的情况不同,相对英语,我得在专业课上更多花些时间。


我的极限就是凌晨一点多,再晚我就根本没有效率了,于是迷迷糊糊中每晚睡觉前客厅的灯依然亮着,我知道依然有同学在学习着,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桌子上零散着几本合上的书,不知道书的主人昨晚又奋战到了几点钟。读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这样压力也太大了,诚然,压力是非常直观的,它催人上进的同时敲打着你的自信心。


我常常崩溃大哭,也看营里的朋友流泪,好在我们虽然为同一个目标竞争,却都非常坦诚和充满善意,在互帮互助中,我们基础最差的一波赶上了中等程度的一波,学的更好的同学也在往更高的层次进阶。勤奋获得进步,这个规则非常公平,每一个勤奋的同学自然会赢得自己的那份友情和敬重。


 

02

第一次崩溃 “考研需要牺牲太多”


有一天早上早读课前,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我给家里打了一通电话,一共也没有三分钟,家人担心打电话也会占用我的学习的时间,匆匆挂了电话。挂掉电话之后我把头埋在桌子上,联想到之前这个时候因为我在国外,没法给家人过生日,而今年明明已经回国了,还是不能回去,第一次流泪。


想家只是一个小小的触发点,随着眼泪一起倾斜的,是背负许久的压力,具体来讲就是“为什么我的命这么难”、“为什么学习这么难”、“为什么我不如别人”、“为什么我要受这罪”之类的一些天问。


这些问题也是不需要答案的,或者说答案其实很明显,无非就是因为你自己要上进、要实现梦想、要拼一把,在上升的过程中就必须经历的蜕壳剥茧的痛苦罢了。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就对后续的几次三天一小崩五天一大崩习以为常,每次情绪来了,就让它来吧,不用憋着,难过完之后,也就可以再一次正视问题,突破它。


一位师兄对我们说:“没有人逼你上进,是你自己不甘平庸……”。是这段话解开了我内心的症结。自己选择的路,怨不着人,也不必有那么多奇怪的情绪,这是你自己在为自己的人生争取第一个机会,要加油。



图注:宿舍里干杯感谢老师的帮助,
照片里还有集训同学小J自己设计的手机壳



03

结营 “你一定会考上的”


时间在课程表上一格一格的渐进,到了后期,每前进一格,我知识的版图就又摊开了一块。即便我的昵称再不起眼,也在课堂上被点到n次了。后面专项讲解业务模块的老师,尤其喜欢点我的名字。她问的问题,我不一定会,每次我都说不了两个点,但她下一次还会叫我,让我不得不多准备一些,多集中注意力一些。集训营之后的课程她每当看到我在线上,或者在教室,总会点我回答问题,非常感谢她对我的特别关注。


    

图注:结营前的课程对整个知识进行了宏观上的梳理,我们笑着说“一节课值200分”


大家的学习快要到达疲倦期的时候,师姐安排了“北大半日游”,浩浩荡荡的一个班的人,在师姐的带领下穿越北大东门门口的流连的游客们、黄牛们,在保安的注视下一个一个走进北大。为不影响北大学生吃饭,赶在饭点之前,师姐为我们点好了北大最拿得出手的招待餐-农园香锅,足有五大锅,一边吃一边兴奋的谈论着在北大的生活。


天色渐晚,外面下起小雨,大家都很激动,于是又继续在盛夏夜晚的小雨里漫步未名湖,在夜色中寻找翻尾石鱼,在静谧的校园里悄声说话,最后在西门许愿,看了看那块牌匾上头的星星。



后来我多次去过北大校园,都不再有那日的心情。那时的我们已经成为朋友,眼睛里闪着光亮,怀着对这所学校的梦想,走在校园里,连脚步都放得很轻。


图注:小组得分统计,我所在的第3组由于有学习程度非常好的同学carry,得分也很高


由于结营考试排名靠前和小组得分加成,最后我和几位同学一起获得了冲刺集训的名额。在冲刺集训我再次遇见那个爱点我名字的老师,又一次点我起来回答完问题之后,她对我说“你一定能考上”,谢谢她一直看好我,给了我很大的精神激励。而且,还记得那个总是比我早到的小顽吗,她是我们中考的最好的一个,一丝不苟的付出是会得到回报的。


▼▼▼


有人说考研就像一群人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不到开灯的那一刻,永远不知道你洗的干不干净。而集训就像提前给每个人手里递了一盏灯,关于衣服洗的干不干净你看的更清楚了,但最终谁洗的更干净,还是要看真的努力洗了多久。


后来我和集训的同学在不同的城市见面,补上当时来不及深交的友情。后来的在经历人生中极好的事情和极坏的阶段时,总是会回想起集训那段时间,它带给我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和高考一样珍贵。感谢它,并在这里祝愿当时的老师同学们一切顺利。


状元同款课程速递
 

同款课程:暑期集训课 

胡师姐集训班,是帮助大家在短时间内实现质的飞跃的集训课程。平时的学习是量的积累,集训可以帮助你完成各个阶段质的飞跃!暑期集训班主打线下沉浸式学习,为期18天,一共三期可选,包吃住,从早读到晚自习,全天学习,实现蜕变!先报先学,按报名先后排座位!


详情请戳:

暑假想和20级状元们同吃同住同学吗?胡师姐21暑期18天专业课集训营等你!


(暑期集训,精彩释放)



详细课程安排请咨询Silva或观风


不知道暑假怎么学?没关系!

胡师姐团队邀请了

北大/北师大/北外高分上岸同学

为大家分享暑期备考经验

全方面、多维度、立体化

解读新传考研

强烈推荐各位有意向报考新传专业的同学

去看下面这场经验分享会的回放
你离上岸其实没有那么远!
(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观看
上岸学员暑期经验分享会回放)



公开课主题

暑假如何高效备考


CCtalk

胡师姐21新传考研免费公开课群

群号:87343970

  

快来扫码,一起沾沾喜气吧↓



/END/

小编 | 习习

责编 | 北北


 推荐阅读 


1. 妹妹心里遥不可及的北大,用了两年的征途我终于到达 | 20北大新媒体专业课总分状元经验分享

2. 20港澳台学生上岸北大新传专硕:港澳台申北大也必须像考研一样认真准备

320北大新媒体专硕总分第二:我在暑期才开始准备考研,也完全来的及 | 暑期集训经验帖

4暑假想和20级状元们同吃同住同学吗?胡师姐21暑期18天专业课集训营等你!

5把在职转化成优势,终于星光不负赶路人!| 20在职备考上岸北大新传专硕经验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八月线上强化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