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获史上最大个人捐赠10个亿! | 院校追踪04(含福利)
转眼进入三月,大家都有没有开学呢?
不管有没有返校,都要把弦儿给绷起来啦!
让我康康,是谁还没有收心进入学习状态?
快来跟我一!起!看!第四期(2.10-3.4)清北最新动态速递!👇
一、校方动态
❶ 北京大学确定春季开学日期
根据北京大学2020-2021学年校历安排,北京大学春季学期将于3月8日开始上课,3月1日至3月7日为学生返校时间。
北大开学在即,不知线下复试是否也要马上安排上了呢?
好好准备,下次开学去北大报到的就是你!💪
➤ 更多具体内容见:
https://mp.weixin.qq.com/s/RSizQaxpADXxxOrxY-N3QQ(点击链接查看更多)
❷ 北大获史上最大个人捐赠——10个亿!
3月3日上午,北京大学收获了建校以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赠,也是最大的一笔校友捐赠:名誉校董、中公教育集团董事长、1995级校友李永新和他创建的北京中公公益基金会捐资10亿元,设立北京大学中公教育发展基金,全面支持北大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发展。这是李永新校友在此前已经捐赠1亿8千万的基础上,再次捐赠的10亿元。
捐赠仪式上,李永新在致辞中回顾了学生时代在北大的生活,表达了对恩师的感谢,抒发了对母校的热爱之情。他说“同20多年前我在北大所收获的善意、美好、人生指引、思考、精神与奋斗的力量相比,我的付出与努力以及对母校的回报还远远不够。”
他表示,今日之中国是一个凝心聚力,日益繁荣、不断拥有强烈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之中国;今日之北大,是一个不断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前行的北大。
李永新校友表示完全尊重学校的意愿,将资金用在学校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双方商定,此次捐出的10亿元资金将全方位用以支持北大的发展建设。捐款将用来加强科研建设,支持各个学科机构建设和发展;捐款更将惠泽教育教学领域,拓宽教学途径丰富师资力量;捐款也将落实到校园环境和工程建设,让一草一木都怡然自得,一砖一瓦都凝聚匠心。
燕园之暖,吾心向往之!北大人之大,吾心敬佩之!
➤ 更多具体内容见:
https://mp.weixin.qq.com/s/6pCJfFaNdwbDvdqUbmotIQ(点击链接查看更多)
二、导师动态
❶ 胡泳 | 为什么今天我们应该关注“数字弃民”?
众多服务被缺省设置为“数字化”,非网络用户因此面临边缘化的风险,从而对一定人群社会生活的基本权利产生了影响,这一现象可以称为“数字排斥”(digital exclusion)。用更形象化的比喻来讲,如果我们把数字化进程比作一架战车,很多人会产生一个误解:人人都会上车,只是时间早晚。其实这样想会忽略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就是许多人根本就上不了车,而是被彻底地甩在这辆战车之外。由此,数字化社会产生了一个有害的副产品——“数字弃民”。
随着未来几十年的加速变化,数字包容性的重要意义不会消失。经由无障碍设备、宽带和数字培训方面的大量投资,技术有潜力成为消除‘数字弃民’、使他们能够连接、创造和贡献力量的强大工具。关键是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在,并为此采取急切有力的行动。
➤ 更多具体内容见:
https://mp.weixin.qq.com/s/zID8Ro31t_zgo6nVQLESBA(点击链接查看更多)
❷ 胡泳 | 索洛悖论与令人失望的技术预期
索洛在1987年有句名言:“到处都可以看到计算机时代,只有生产率统计除外。” 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起持续增长112个月,创造了二战后经济史上的奇迹。1996年12月30日,美国 《商业周刊》率先提出“新经济”的概念,认为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但是这一命名旋即招致多种质疑,其根源可以追溯到索洛提出的生产率悖论:在他看来,信息技术革命似乎只是在投入上轰轰烈烈,在产出绩效上并不显著。
而实情似乎是:在一些行业,IT有相当大的甚至是变革性的推动作用,但是只有当商业实践、竞争以及制度发生更大的变化并与IT结合后,这种作用才会发生。
➤ 更多具体内容见:
https://mp.weixin.qq.com/s/b6hldenVXzmkaMplCJfAnQ(点击链接查看更多)
三、最新论文
❶ 程曼丽 | 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
新文科建设是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和紧迫任务。新闻传播学属于新文科中应用型文科的范畴,担负着新时期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其对应的职业又同时具有国家信息载体以及中国声音放大器的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总体方向和特殊要求。本文拟从如何建立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理论体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出发,对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问题展开探讨。
➤ 关键词:新文科; 中国特色; 新闻传播教育; 应用型文科; 《新文科建设宣言》
❷ 胡泳 | 视频正在“吞噬”互联网
目前,互联网用户、基础设施提供商以及日益将内容与分发予以垂直整合的技术公司,都乐见视频流的畅通。随着视频重要性的提高,文本的重要性将持续下降。在线上最具影响力的传播者曾经在网页、博客和公号上工作。而他们现在正在制作播客、视频博客、短视频、直播节目、宣传模因、营销软内容等等。如果文字再度沦为少数人的游戏,会出现什么情形?一位朋友在我朋友圈的留言中写道:“我只能问自己,五十年以后,一百年以后,人们是通过读文字还是看视频,了解今天这个时代的精华部分……”
➤ 关键词:张小龙; 文字表达; 互联网内容; 朋友圈; 门德尔松; Facebook; 社交网络; 垂直整合
❸ 王维佳 周弘 | 流量新闻中的“零工记者”:数字劳动转型与西方新闻记者角色的变迁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对权威信息需求的大增,让西方新闻界准备好张开双臂拥抱数字新闻业的春天,但其背后持续不减的裁员潮和对互联网平台更深入的把控,预示着隐藏在复兴表象下的真正危机。全职新闻记者大量被裁员和"零工记者"不断增加的趋势,以及平台权力成为主导、新闻机构逐渐成为中介性内容提供商的变革,推动着新闻劳动朝着愈加不稳定、不自主、强竞争和商业化的方向发展。从西方民主政治中强调公共服务意识的舆论监督者转变为流量新闻中被数据分析支配的计件工人,新闻记者社会角色和自我认知的转变将产生深刻的文化政治影响。
➤ 关键词:数字新闻生产; 新闻劳工; 零工经济; 流量经济
一、校方动态
❶ 清华大学发布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大学创新体系建设方案
清华大学正式发布《关于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和《关于完善和发展大学创新体系的若干意见》。两份意见深入贯彻中央相关指示精神和战略部署,充分分析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真问题”、拿出“真举措”,系统、创新设计具有引领性和清华特色的解决方案,推动学校事业再上新台阶。
《教育改革意见》结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的研究生教育整体层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全校研讨中总结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21个主要问题,提出12条举措,重点包括: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科专业机构;建立本研贯通培养新模式;加强研究生课程和教材建设;发挥科教融合育人优势;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研究生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层次;构建全覆盖的研究生发展支持体系;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组织措施。
《创新体系意见》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13个建设重点,包括:营造健康学术生态;完善学术治理机制;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强化面向重大问题的有组织科研;推进学科布局和学科建设;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水平;建设新型智库体系;加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的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推进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提升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水平。
➤ 更多具体内容见:
https://news.tsinghua.edu.cn/info/1003/84907.htm(点击链接查看更多)
❷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再次强调:申请学位,不“数论文”
在2月25日召开的清华大学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校长邱勇表示,2020年,没有一个清华学生因发表SCI论文数量不够,而无法申请学位。但这并非放松毕业要求。相反,对数量要求下降,就意味着对论文质量要求的提升。邱勇认为,这是高校改革的目的所在:大学不能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编辑和审稿人。
此前,在2020年3月,《清华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标准规定》经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向社会公布。《规定》明确,不“数论文”,研究生用于申请硕士学位的创新成果,应当在相应学科领域具有先进性。研究生用于申请博士学位的创新成果,应当在相应学科领域体现一流水平、具有创造性。
邱勇表示,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现象不仅要改变习惯性做法,还要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评价程序保障学术质量和学位质量。
看到这里,小编只想说,好家伙,不愧是清华!
❸ 清华大学主办《全球传媒学刊》变更为双月刊获批复
《全球传媒学刊》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201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办。学刊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清华大学出版社作为出版单位。郭镇之教授曾任主编,金兼斌教授曾任执行主编;李希光教授为现任主编,陈昌凤教授为执行主编,拥有一支兼具学术品位与工作经验的编辑团队和审稿专家队伍,实行“同行匿名评审”的稿件审核制度。
经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向主管单位教育部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批,《全球传媒学刊》近日得到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的批复,同意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图片来源:全球传媒学刊
❹ 清华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首场直播
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主题为“自强成就卓越,创新塑造未来”;110周年校庆基调为“简朴、温暖、务实、共享”。
从3月初至校庆当天,清华大学将以分主题系列直播的方式,围绕融合式教学、科研创新、校园风物、红色基因、国际生活、校庆筹备等进行展开。
第一场直播时间:3月2日(周二)下午15:00
直播平台:直播将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网,以及清华大学“学习强国”平台、微博、百家号、抖音号、B站、快手号、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进行直播。
扫描二维码进入@清华大学微博可观看直播回放喔!
➤ 更多具体内容见:
https://mp.weixin.qq.com/s/o9fJDpUAEBcC3xOwL23yrw(点击链接查看更多)
二、院方动态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联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2012媒体迎新年度词语
3月1日,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联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展的“2021媒体迎新年度词语推荐活动”结果正式向社会公布。“建党百年”“新征程”“疫情”三个词语被推选为2021媒体迎新年度词语。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志勇,国家督学、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姚喜双分别对三个关键词进行解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表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一百年前的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的旗帜,开始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之百年奋斗的苦难辉煌的历程。“建党百年”这一词语内涵丰富,既有历史的深度,也有现实的热度,既有实践的厚度,更有理论的高度。建党百年是浴血奋斗的百年,是艰苦创业的百年,是民族复兴的百年,是创新求变的百年,是苦难辉煌的百年。建党百年既是里程碑,又是新起点。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中国共产党在未来的新征程中,将会谱写出更加光荣、伟大的新篇章。
➤ 更多具体内容见:
https://mp.weixin.qq.com/s/tIWpcKmzVxTbQC9F6Z3sYA(点击链接查看更多)
三、导师论文
❶ 曹书乐 | 作为劳动的游戏:数字游戏玩家的创造、生产与被利用
随着数字游戏成为当今全球的流行文化和新兴媒体,游戏中的劳动成为越发重要的议题。除了围绕游戏生产、销售和运营的游戏产业雇员的劳动外,游戏玩家实际上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事了与游戏相关的劳动。这些劳动可从三个层面上展开分析:将游戏视为媒介,最普遍意义上的"玩游戏"这种媒介使用行为中即蕴含了多种劳动;将游戏视为文化,部分积极玩家基于情感、认同和爱好展开的文化实践或曰"生产性游玩"实际也是劳动,如攻略创作、粉丝创作、模组创作等,玩家自身作为"产消者""玩工"嵌入游戏产业生产模式;将游戏视为场域,以游戏为业的玩家群体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通过游戏中各种形式的劳动来获取报酬,成为自觉的劳动者。
➤ 关键词:劳动;游戏;玩工;模组;电竞
❷ 陈昌凤 林嘉琳 | 新闻专业危机与“元新闻”信息伦理抗争:对美国大选社交媒体图景的观察
本文探讨了社交媒体时代选举中的信息危机的组成、技术原因、政治后果与专业影响,并以美国2020年总统选举为例,揭示其背后信息与权力的复杂关系,讨论社交媒体在"元新闻"领域引发的焦虑,寻求应对信息危机的政策与行动路径。社交媒体带来的信息危机,导致错误信息、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泛滥。在美国,广泛使用的用户分析和定向分发算法技术,正在有力地影响选民的意见和选举决定,泛滥的虚假新闻正在危及民主进程。信息危机已然正在造成不信任、恐惧和分裂,也造成了"信息道德恐慌"。究其原因,虚假新闻与数字媒体的发展密切相关,技术平台使得政治选举中虚假新闻得以更大规模地生产、传播和放大。虚假新闻是复杂社会关系、权力博弈的折射,是嵌入选举的复杂关系中的一种信息现象,也是使假新闻成为可能的社会技术条件和赋予其意义的解释性话语。监管与平台自律存在自由与治理的多重矛盾,需要多利益攸关方采取联合行动,共同应对信息危机、治理社交平台。
➤ 关键词:社交媒体;政治选举;信息危机;媒介伦理
❸ 史安斌 | 尊重传播规律,开掘“情感市场”
在国际舆论场除了“意见自由市场”,还有“情感市场”的存在。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他们对一个国家的看法往往更容易受到情感和认知习惯的左右,而受到信息和知识的影响相比之下则要小得多。毕竟,高度理性化和完全知情的受众只是舆论传播的一种理想状态,一呼百应的“乌合之众”及受情感驱使所产生的“搭车”效应才是网络传播的常态。因此,“情感市场”对于国家、组织和个人形象及声誉的影响往往要比“意见市场”大得多,这一点在社交媒体时代表现得尤为显著。此外,在危机事件和负面舆情出现时,“情感市场”对国家、组织和个人美誉度的维系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以往积攒下的“情感资本”,来冲抵因危机和负面舆情带来的声誉损害。
➤ 关键词:传播规律;共同价值;国际传播;情感资本;订阅量
❹ 尹鸿 | 从唐探系列看喜剧——推理类型如何再度升级
成熟的电影工业与成熟的电影IP息息相关。IP 由于它的系列性、完整性、延续性,既满足了观众电影情感的延伸和扩展,又带来了市场预期和热点,既是电影工业的一种生产模式,也是电影观众的一种情感模式。在这方面,中国电影随着工业和市场的逐渐成熟,也正在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电影IP。《唐人街探案》系列,可以说就是这种探索的重要成果。
《唐人街探案 3》的升级和扩展、“唐探”系列主动寻求IP价值的最大化,IP宇宙体系化的努力是值得钦佩的。我们也期望“唐探”系列,能够通过宇宙观的完善,让中国式侦探,作为中国智慧、中国生活方式、中国价值观念的一个载体,在叙事上更加引人入胜,在文化上更加兼容并包,在风格上更加收放自如,为世界影坛提供中国式推理电影的成功IP样本。
➤ 关键词:电影工业;网络剧;好莱坞
❺ 尹鸿 陶盎然 | 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体系的重构
文艺评论是文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改变了文艺评论生态,评论与创作、专业与业余、评论者与读者的边界被打破,评论影响的深度、广度、方式、效果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评论场域随之形成。与此同时,唯点击率、利益交换、圈层部落化等现象影响了文艺评论的生态健康。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专业理性和网络修辞,是新生态下新批评所应该形成的共识。
➤ 关键词:文艺批评;互联网批评;评论生态;文艺评论标准;文艺评论体系
❻ 张铮 刘钰潭 | 大熊猫是如何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代言”的——基于人民日报1949-2019年的报道分析
大熊猫是最能代表中国的动物符号,也是主流媒体极力打造的国家形象代言。本文基于人民日报(1949-2019年)以大熊猫为主题的新闻报道分析,探究官媒对大熊猫媒介形象建构的演变历程。研究发现,媒介建构的大熊猫从最初的国宝动物形象,逐步在"外交礼物"的媒介形象中形成象征色彩的国家共识,在"世界瑰宝"的媒介形象中融入世界关注的国家身份,在"东方明星"的媒介形象中拓宽国家影响,在"形象代言"的媒介形象中形成立体的国家形象代言,并正在成为我国的国家品牌。这其中,国际形势的变化、自然环境的改变、国际活动的参与、西方文化的冲击成为促使大熊猫形象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大熊猫的形象演变与共和国的成长历程密切相关、高度重合,其不断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体现出由被动到主动、单向到双向、物质到概念之转变,形成媒介与社会的有益互动。
➤ 关键词:人民日报;大熊猫;象征意义;媒介形象;国家形象
❼ 周庆安 陈苓钰 | 惯习构建、风险调适与多元场域互动:2020年度政府新闻发布实践与研究综述
2020年我国政府的新闻发布工作,围绕疫情开展。其特点可以归纳为构建有效制度惯习、形成全要素媒介场域、挖掘多种参与主体,并在脱贫攻坚系列发布活动中重构重大政策的发布形态。学术界通过对数百场发布会和相关活动的分析,看到了政府新闻发布在社会风险调节、制度性信任构建和多元场域互动上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政治传播;新闻发布;风险调适;媒介场域;互动
“开学大礼包”已经为你准备好啦!加助教老师回复暗号:“第四期清北资料包”,即可获得清北老师们的最新论文合集啦!新学期要加油呀!
左右滑动查看助教老师名片
(添加一位即可,切勿重复添加)
本期的动态速递就到此结束啦!想要获得清北最新动态,请继续关注胡师姐公众号喔!
Hi,有梦的你 ❤️如果你想了解全国院校考研资讯,请移步公众号「 胡师姐新传考研 」更多资讯等你发现~
------✁----------------------------------
▼ 今日推文 ▼
(点击即可阅读全文)
滑动查看更多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全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