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05所高校,仅有这38所院校能招新传博士。


◎ 加入胡师姐新传考研22级QQ群:413227846,进群可领取福利和获得免费答疑。
◎ 小编 | 凉皮  ◎ 责编 | Aishah
◎ 封面来源 | Dribbble@Uran


“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

 

这是在学术场域风靡一时的流行语。

 

自从仝氏舞弊和翟氏不知晓知网是何物等事件引起极大争议后,各大高校对论文要求日趋严格。


这句话衍变为“没有容易毕业的硕士,没有容易考上的博士。


新传考博,真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1
 新传博士的招考方式


本校生的考博方式:直博、硕博连读、公开招考(部分学校会有)

外校生的考博方式:申请考核制与公开招考(部分学校会有)

 

鉴于考本校的学生对本校研招网的浏览次数较多,此部分主要介绍外校生的考博方式。

 

(1)申请考核制


免初试(网上报名、提交材料审核)+复试(笔试+面试/综合考核)


在国内,“申请考核制”正逐渐成为主流的新传博士招考方式。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官方说明为申请审核制,但考查方式与申请考核制一样),在2021年新传博士的招考工作中,已取消统考制,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


这种考核方式首先要准备许多报名材料,主要包括本科与硕士毕业证、硕士学位论文、既往的个人学术成果、个人陈述(含对报考学科专业的认识、拟定研究计划)、两封专家推荐信等。


之后参加综合考核,综合考核一般由专业笔试和面试组成。

北京大学的笔试科目为新闻综合知识(新闻学专业)与传播综合知识(传播学专业)


清华大学的笔试科目为《新闻传播学综合》,分为新闻学方向和传播学方式,考察专业基础知识与英语水平。

 

(2)公开招考制


初试(英语+专业课)+复试(面试)


翻遍各大院校2021年的招生信息,发现关于招收新传博士,只有南昌大学实行公开招考制。


初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已获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申请免试)、公共英语、专业基础课;


复试科目:专业课、专业英语、专业综合面试。


【参考书目】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编写组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8月版;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美】彼得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五版)【荷】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
 新传博士的备考要求


四个大字送给你:没!有!要!求!

 

如果你是邹老师口中的领军学生优秀学生,请立刻关闭此篇推文。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如果你不是,就好好看以下内容!

 

你想尝试申请考核制,吸引博导的能是什么呢?


无非是读研时的学术成果,有一作C吗?有一作SCI吗?有独立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吗?


都没有?那建议你直接拉到页面底端!


那对于学术成果不占优势的同学来说,只能找个别院校,尝试公开招考制。


但是,大部分考生并不知道招考院校的内部消息,很多时候没办法针对考试内容和范围去复习。


拿南昌大学来说,就算给你参考书目了,你觉得卷子上可能是简答或者名解吗?


怎么可能,大概率是关于传播学/新闻学某些前沿话题的思考。


博士笔试看重的是考生的科研素养,科研素养需要经过严谨且强度高的科研训练才能锻炼出来。(想当初,我发第一篇论文,改了快20遍啊!键盘都被我敲松了。


假如你之前都没中过论文,你那只言片语可能会直接被导师打上一个大大的×。


更多时候,你的卷子可能老师连看都不看。因为,在考试前,他早已有了意向学生。


可能是排队好多年的“自家学生”,也可能是因学术成果突出和他“眉来眼去”多时的学生(只要是博导,每年报考的研究生不会少于10个,多则50+也可能,其中这些人可能有给你讲课的老师,各大院校的辅导员)

 

你该如何冲出重围?


无非是扩大搜寻范围,把可报考的院校记在心中。


3
 招收新传博士的院校


据教育部官方信息,截止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

 

其中新传硕士点有183个(点击查看👉:2022考研择校宝典:全国183个新传硕士点请收下!,新传博士点却少的可怜。

 

能招新传博士的,要么是综合类名校,老牌985,要么就是国内这个领域占据前沿的专门类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

 

满打满算,还不到40所。

 

具体名单如下:


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院校


注:按照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排序


招收新传博士的院校(二级学科)


注:上述名单仅供参考

 

对想考新传博士的同学来说,在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可选多个院校。

 

有些同学就觉得考博比较容易,申请不上这个学校的博士,还能考其他学校。


这是典型的逻辑谬误!

 

首先,考博的考试内容可能和你在研究生期间学习的内容完全不相干。


而且,每所院校考试的内容也不完全相同。


在复习压力与前途焦虑的情况下,如何去安心备考。


更何况,连考试范围都没得。

 

进一步说,就算你学术成果比较多(一作两篇C打底),研究计划那也不是信口拈来啊。


找一个好的选题,对教授来说,可能还要琢磨半天呢。

 

按照现在的局势,有志于新传考博的同学,要尽早开始准备。


假如你名校出身,有文章,有成果,可以冲击名校的申请考核制。


假如是普通院校出身,手里也没有过硬学术成果,那就趁着有些院校还有公开招考制,抓紧时间准备,争取一击必中!


4
 新传考博具体如何准备?


假如你现在是考研刚上岸or研一,那你真幸运。


从现在就开始准备,把精力全部放在科研上面,争取早日发出高质量学术成果。


那些学生会,课外活动什么的,尽量不要参加,以免耽误精力。

 

等到研二,有学术成果后,就可以尝试联系意向导师,且尽可能与导师建立起关系。争取加入其课题组。

 

研三刚开学,就着手准备材料,申请考核制。


对,在研究生期间,一定不要落下英语。如果没过六级的话,那....就很尴尬了。

 

假如你现在研二or研三,也没出什么高质量学术成果,还想考博的话。


那直接报课吧,没其他招了。一篇高质量学术成果是需要反复打磨的,如果你现在还未有学术成果,大概率是你导师也没太管你。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出论文的概率为0。



上面是我的一篇论文,从初稿到定稿大概用了一年半。最后,也没中C刊。 


5
 写在最后


“博士”这一名词,在外人看来,可能是学识能力的象征,也可能是成功人士的标签。标签将博士推向云端,正如卡西尔所言,“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

 

但只有我们自己清楚,考博以及读博,远没有外人看起来那么美好。


刚入学的雄心壮志,在投稿日常被拒稿,被损耗的消失殆尽。


刚入学的学术优越,在身边同学不断中C,被瓦解的淋漓尽致。

 

希望在你立志考博时,就想清楚。


压力和困惑,一定是日常。


高光和成就,是昙花一现。


博士,可能也无法为你带来实质性的货币与利益。

 

但是,当你在博士某一阶段,突然发现自己在面对困难不再恐慌,有了一份从容。


就像黄博士所说的那样,“世事难料,未来注定还会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


“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

 

少年不能白了头,帮你焗油的tony出现了!


👇

它就是考博一对一定制课程。

 

目前胡师姐团队也开设有考博一对一定制课程,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院校的全明星教师团队会以最负责的态度,最专业的服务,从学术、生活和备考经验几大方面为你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在择校与导师选择上提供建议,保证全程指导申请与考试,直到你考上!

 

不管你是刚刚接触考博讯息,几乎一无所知的小白新人,还是实力超群的学术大神,我想,来自胡师姐团队的考博锦囊一定会对你有所助益!


我们的博士课程定制服务包括:


专业top级高校在读博士、博士后或教师指导,进行一对一授课

制定个性化申请计划(含院校、导师选择建议、与导师后续沟通建议)

制定全程式考博学习方案,提供超负责的学习监督服务

笔试指导提供目标院校相关的专业学习资料

在申请邮件、个人简历、学术资料压缩包制作提供技能辅助和建议

提供每所院校内部情况以供参考(导师申请难度、导师风格、竞争者等)

 

课程分类介绍指路下方图片,具体情况也可添加超可爱的助教老师进行课程咨询哦!


👇

「添加助教老师 

即可加入2022级考研交流群

群内有答疑服务、每日真题练习

和珍贵资源分享


(已有的切勿重复添加)


◎ 声明 : 文中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此处仅为配图表达。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通知我们,万分感谢。




◎ 推荐搜索关键词 ◎一周大事记 | 论文合集 | 健康传播 | 书目带读 | 研究方法 热点分析 | 上岸经验帖 | 报考分析 | 北大快讯 | 每日睡前背诵 ◎ 胡师姐的仓库 ◎「 点击文字可以直接查看文章哦 」你想看的上岸经验帖合集

滑动查看更多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全程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