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传播、具身传播、风险传播、慢媒介····新传四大刊第三期很多重点(文末有福利)|新传论文速递03
◎加入胡师姐新传考研22级QQ群:413227846,进群可领取福利和获得免费答疑
◎ 小编 | 黛西 ◎ 责编 | Aishah◎ 封面图 | Dribbble@Nikki Ritmeijer新传四大刊第三期全汇总来啦~跟着我们从第一期开始学的已经积攒了不少知识点吧~
没上车的快来这里补课
这一期为大家精选计算传播、后疫情时代、慢媒介、具身传播、风险传播等多篇重点,还结合了必须积累的答题语录。
快赶紧跟随我们的脚步,新一期知识专列发车啦~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社交媒体、集体悼念与延展性情感空间——以李文亮微博评论(2020-2021)为例的计算传播分析
作者:周葆华 钟媛
来源:2021.03《国际新闻界》传播学研究
图片来源于全媒派
➤【摘要】
数字与社交媒体改变死亡与悼念的形态,扩展了传统哀悼与纪念的空间。本文以李文亮医生的微博评论区为例,通过计算传播研究方法,抓取并挖掘2020-2021整一年间的134万多条数据,分析并阐释社交媒体时代对公众人物的网络集体悼念;并提出“延展性情感空间”概念,用以理解基于网络哀悼的临时性社区如何转化为常态性的情感表达空间。研究认为,社交媒体重塑公众哀悼与情感表达的形态,重构哀悼者与逝者、以及哀悼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形塑出独特的情感公众,也构成集体记忆的独特书写实践。
➤【关键词】
网络哀悼;社交媒体;新冠疫情;情感公众;集体记忆;计算传播
➤【语料积累】
❶人固有一死。面对必将降临之死,不同的社会都发展出了一套由“人、地点、时间、物件和符号”所组成的“社会-物理系统”,集合了围绕个体死亡与群体哀悼的各种规范,用以缓释和调解生者与逝者、死亡与社会的关系。
❷进入20世纪之后,以城市化、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性社会所对应的“现代型死亡”转向更加私密化的死亡与哀悼经验,个人在家庭、医院等封闭空间内私密地死去,居住的远距离与社交网络的碎片化使得丧亲者悲伤的表达与疗愈局限于私人体验,除非主动讲述难为外人所知。
❸社交媒体上与逝者的对话与传统墓前对话或封存书信的私人对话不同,是默认并允许他人观看和读取的(即属于社会性表达),进而也产生悼念者之间交流的可能性。
作者:戴维·莫利 王鑫 译
来源:2021.03《国际新闻界》传播学视角下社会的移动与流动
图片来源于知乎后疫情时代下的新全球化
➤【摘要】
本文综合分析了在解释新冠大流行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并在跨学科 的视角之下,探讨虚拟地理和现实地理如何交织在一起的问题,特别关注了交通基础设 施一贯的重要性。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在虚拟和现实的模式中,存在着多种力量支配和获得流动性的政治活动。由此,新冠危机被认为既放大了许多先前存在的不平等形 式,又有力粉碎了全球化主导话语下先入为主的假设。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全球化;流动性;封锁;交通基础设施
➤【语料积累】
❶在一个将继续容易受到像目前这样的大流行病影响的世界里,我们已经习惯过度流动。
❷对于物流运营来说,持续不断地消除任何时间或空间的冗余,将消耗削减到最低限度,从而使整个系统最大程度的获利,已经成为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用业界的一句话来说,它是如此“精益和吝啬”。
“慢”从何来?——数字时代的手帐及其再中介化
作者:袁艳
来源:2021.03《国际新闻界》传播学视角下社会的移动与流动
图片来源于区块链产业数字时代年鉴
➤【摘要】
本文从再中介化(remediation)的视角对手帐这一数字时代的所谓“慢媒介”现象进行重新思考。基于对五个知名手帐品牌的产品分析、有关手帐的线上线下出版物的文本分析、以及对10位手帐爱好者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手帐在中国青年群体中的兴起并非对某种传统文化的回归或对数字文化的反抗,其实质是在中国高度流动和加速的社会技术语境下、由生产者和使用者共同参与的新旧媒介再中介化的结果。手帐在数字时代已经发展为一种新旧交织的媒介组合而不是某个单一媒介,与数字媒介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深度融合,看似纸质和手工的技术实则在设计和实操理念中渗透着数字化编码和模块化管理等新媒体语言。至于人们从手帐中所感知到的“慢”和“断”,也并非来自纸和笔的固有属性,而是传统书写技术的某些物质性或“痕迹”在数字技术条件下被特定的技术和文化实践“超中介化”的结果,其背后是技术之间、人与技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的生成和转化。本文希望以这一个案开启对数字时代诸多“慢媒介”和“断联”现象的追问,进一步思考媒介化过程中移动与非移动、快与慢、联结与非联结之间吊诡而复杂的关系,发现其中更为深刻的社会和技术变化以及权力关系。
➤【关键词】
手帐;慢媒介;断联;再中介化;物质性
➤【语料积累】
❶许多自幼便掌握电脑和手机技术的“数字原住民”纷纷开始偏爱用纸和笔记录生活和管理时间,手帐逐渐成为数字时代高品味文艺青年的标签。
❷所谓的“慢媒介”不再是某种与数字媒介截然分离的物质或技术的内在属性,而是新旧媒体不断生成和相互转换过程中的所谓“物体间性”。
❸严格说来,“手帐”一词并非指代某个单一的媒介,而是一个由各种新旧媒介有机相联的“媒介组合”。对于每个手帐爱好者来讲,纸质手帐本和文具并不是他们用于自我记录和管理的唯一工具,而只是其“媒介剧目”中的一个亮点。
身体作为移动媒介——跨境代购中的具身传播实践和身体问题
作者:谢卓潇
来源:2021.03《国际新闻界》传播学视角下社会的移动与流动
图片来源于AI产业智能的具身化
➤【摘要】
“身体转向”为传播研究带来了新的理论契机,但当前身体视角的回归尚未深挖数字语境下传播者的身体移动带来的技术反思。本文从身体作为“移动媒介”的理论化角度出发,探讨香港跨境代购者的具身传播和身体问题,涵盖(在场与虚拟的)身体移动、网络界面化的移动身体和作为话语的身体移动与移动身体三个层面。文章揭示了移动身体数字化的双向过程(即,肉身空间移动的数据化,具身移动数据的空间往返)如何贯穿并形塑了跨境代购网络。在这个移动传播过程中,身体的物理属性(即位移)、符号属性(即再现)和话语属性(即权力生产的对象)挑战了现有关于“线上-线下”连接方式的认识。身体带来线下-线下之间的张力,塑造了“跨境”过程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
移动传播;身体移动;具身传播;物质性;移动性
➤【语料积累】
❶无线网络在某种程度上让个体和社群远距离交往、摆脱时空束缚,人的身体在互联网传播实践中一度“隐匿”。移动传播实践的深入提醒我们,人的身体和具身传播再度构成传播学不可忽略的重要经验要素。
❷随着本土研究的深入,移动传播和移动媒体研究早已不局限于手机研究,各类媒介和移动性实践在中国所带来的多主体、多社会文化层面影响和多重时空体验得到关注,例如移动网络约车(庄曦,王旭,刘百玉,2019)、移动交互游戏(黄厚铭,2019)、移动社交网络(卞冬磊,2019)、农村移动媒介实践场景(冯强,马志浩,2019)、外卖平台(张玉璞,2019),以及移动“打卡”(网络标记现实空间活动)作为主动的(刘于思,2016)或被动的空间实践(许同文,2019)。
❸网络界面化的移动身体能够成立,很大程度基于移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和归类机制,其中包含一些手段,可以用于强化网络中所呈现的人和物的移动,强化线上与线下的关联。
尼克·库尔德利 “媒介正义” 观评析
作者:齐爱军
来源:2021.03《新闻与传播研究》传播学
图片来源于和讯网区块链司法,保持公正
➤【摘要】
尼克·库尔德利是西方媒介伦理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 “媒介正义”观建基于他的 “媒介实践”观,通过对新自由主义语境下新闻业伦理的反思批判,建构了一个新亚里士多德路径的媒介伦理的规范研究框架,提出了全球化时代的媒介伦理和媒介正义问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话语体系建设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尼克·库尔德利;媒介正义;中国特色新闻学
➤【语料积累】
❶在世界的大多数地方,无论多么贫困,媒介都是日常实践的一部分,都是政治建构的一部分,也是广义的权力组织的一部分。
❷为媒介化绘制一个没有等级制的另类空间,目的是为社会生活和民主政治提供最好的土壤,以应对当前公共传播的危机。
❸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 什么才是机会分配的合理平衡? 一种分配是以自己的名义说话并被人听见的机会,另一种分配是由别人或机构代理我们表达问题、陈述不公的机会——哪一种才是机会分配的合理平衡呢?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先进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书报阅读
作者:刘晓伟
来源:2021.03《新闻与传播研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
图片来源于齐鲁网“马克思主义信仰”专题
➤【摘要】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在党的早期组织和创党知识分子的影响下,一大批 先进知识分子通过马克思主义书报阅读实现思想转变,奠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基础。进步的新式学校及其相关联的学会、读书会为马克思主义书报阅读提供了公共空间和受众基础。其中,如吴玉章、林伯渠、谢觉哉、杨闇公、杨尚昆等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知识分子既有各自不同的阅读历程,又因类似的初心使命和历史条件约束而具有相似的书报阅读模式,呈现出 “月映万川”般的生动画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建党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知识分子
➤【语料积累】
❶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一百年前,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就是向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更多知识分子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❷在素来缺乏政治活动的中国人民中间,那极少数的知识阶级是最彻底最有革命精神的成分,占政治上的重要地位。对知识分子持续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思想启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重要的使命。
❸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创党知识分子的引领之下,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通过马克思主义书报阅读,认清了各类社会思想的实质。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思想认识的 “转喻”过程。
作为 “科学标签”的新闻社会学: 起源、复兴与巩固
作为 “科学标签”的新闻社会学: 起源、复兴与巩固作者:白红义 程 薇
来源:2021.03《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学
图片来源于全景网科学标签试管
➤【摘要】
以新闻社会学的缘起与建构为个案,论文探讨了它作为一个 “科学标签” 确立的过程。学者们对新闻社会学的命名、协商和讨论促成了一个专门领域的确立,并使得不同时期具有相近取向的研究成果能够呈现出起源、复兴与巩固的演进脉络。阐释新闻社会学的发展有助于我们理解新闻研究如何从过去出发抵达现在,在新闻业大变动的时代激发更多的学术想象力。
➤【关键词】
新闻研究;新闻生产;新闻社会学;科学标签
➤【语料积累】
❶在我们的日常认知中,通常将新闻视为新闻业的产物,但新闻和新闻业并不是同步出现的。新闻的历史要比新闻业的历史长得多。
❷如果说传统新闻研究的核心在于新闻的选择性,那么新闻生产关注的则是新闻的创造性。
❸新闻社会学的起源与复兴阶段以社会学者的介入为主要特色,他们通过对新闻问题的分析来表达自身的学术关切,但并不表明它是社会学家的自留地。
论媒介演进的“魔术化效应”
作者:陆 地 高 菲
来源:2021.03《现代传播》传播文化
图片来源于品略图书馆中国新媒体现状和未来
➤【摘要】
人类媒介演进具有鲜明的“魔术化效应”,即媒介因技术发展和形态变化所展现出的某种特殊功能和魅力。从壁画、语言、文字,到广播、电影、电视,再到今天的网络媒介、手机媒介及依托其上的微博、微信和各种客户端以及 VR、智能家居等,人类媒介形式和功能的变迁就像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的魔术,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受众和消费者。从系统分析媒介“魔术化效应”的基本特征入手,以全新的研究视角揭示了人类媒介演变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发展趋势,并对媒介“魔术化”程度的衡量和媒介“魔术化”的负面效应作了深入的阐释。
➤【关键词】
媒介史;魔术化;媒介形态;智能媒介
➤【语料积累】
❶如果有一句话或一个词组可以概括人类媒介演进的特点,那就是: “魔术化效应”。如果用一句话来释人类媒介发展的“魔术化效应”,那就是: 媒介因技术发展和形态变化所展现的不同以往的特殊功能和魅力。
❷电子媒介出现以后,媒介传播无远弗届,“天涯共此时”,媒介传播的空间和时效达到极致。
❸新闻信息从个别群体、个别行业的特殊需求逐步发展到对全社会、全方位、全天候的影响,隐喻着个体与世界连接的所有活动。
媒介可信度视角的风险传播扩展模型———基于新冠疫情的全国调查
作者:李晓静 刘芹良
来源:2021.03《现代传播》新闻学与传播学
图片来源于微网移动互联网时代风险思维
➤【摘要】
危机与应急风险传播研究领域已发展出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SARF)、恐惧诉求、保护动机理论(PMT)、扩展的平行处理模型(EPPM)等相关理论,研究尝试将“媒介可信度”这一变量嵌入到“信息接触—风险感知—行为驱动”的因果模型中进行考察。基于新冠疫情这一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研究使用 PPS抽样技术对疫情期间的中国网民进行调研,考察不同信息来源的接触如何影响媒介可信度评价,不同类型的疫情信息接触如何影响公众的风险感知,进而如何影响着他们的防护行为。数据结果支持了风险传播扩展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媒介可信度;风险传播;信息接触;风险感知
➤【语料积累】
❶媒介可信度作为传播学中评估受众对媒介和信息感知的核心变量,越来越成为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尤其是在中国媒介渠道多样化和信息内容海量化的新媒体环境中。
❷通过合理地分发风险信息,社交媒体有可能改变媒体环境,进而改变人们对新冠疫情的认知和应对方式。
❸媒介可信度研究的范围从信息来源拓展到了信息内容和传播渠道。来源可信度强调了传播者的可信度,信息可信度关注信息本身,渠道可信度则更侧重于信息通过何种渠道、平台进行传递。
疫情之年中国电视的格局新变与转型空间
作者:徐立军
来源:2021.03《现代传播》传媒观察
➤【摘要】
疫情之年,中国电视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收视率短暂回升却无法阻止广告收入的应激性下滑; 作为主流媒体的关键力量,中国电视对疫情发展及防疫防控宣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凸显了主流媒体的权威价值。长远来看,在媒体发展视频化、中老年群体数字化、企业媒体化等趋势之下,在短视频浪潮中抓住机会,在媒介多元、信息过载的激烈竞争中生存立足,突破经营困境在传统盈利模式之外另拓生路,是中国电视解决生存与转型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短视频新格局转换、内容新生态变局、媒体服务化演进、融媒体创收则成为中国电视媒体可行可试的转型空间。
➤【关键词】
媒体融合;电视广告;短视频;媒体服务化
➤【语料积累】
❶就媒体行业而言,疫情对受众媒介消费习惯的影响或显或隐,或剧烈或微妙,或短期或长期,颇为复杂。
❷数据也在印证受众的选择。高关注度与信源权威性叠加带动了电视媒体收视的大幅增长。
❸在传受双方同步获益的双赢时代,电视媒体拥有颇为主动的转型空间,即破除互联网行业的流量思维模式,以价值思维为主导来进行内容创作,在追求可看性和趣味性“速朽内容”之外,生产更多耐人寻味、值得反复欣赏内容的“营养品”“耐用品”。
中西交流视野下晚清酷刑的图像传播研究
作者:陈 阳
来源:2021.03《新闻大学》媒介与文化研究
图片来源于全媒派5G时代
➤【摘要】
晚清酷刑图像经西人东土传教、游历、商贸、武力引进西方,成为中西交流的特殊载体。东西方以差异化的刑罚观、身体观和文化观生产酷刑图像,或为记录、教化,或为猎奇、怀旧、炫示。媒介和印刷技术革新加快了酷刑图像的模式化生产和西方主导的传播模式。作为西方政治话语的酷刑图像建构起生命主权与国家主权的同构性,这种观念在中西交流中逐渐内化为推动中国刑法改良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酷刑图像;媒介革新;个人流动;视觉政治;文化观念
➤【语料积累】
❶明信片与大众印刷媒介有所不同,它本质上是人际传播的载体,但单张明信片通过邮驿的方式传递到西方,其所经过的每一个驿站,所经手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潜在的图像观看者和接受者,由此扩大了传播范围。
❷主权独立的国家必须将生命主宰权交给个人,国家只行使管治权,主体性和主权之间的逻辑同一性被建构并用于实践。
作者:王 军 丁汉青
来源:2021.03《新闻大学》新闻业务
图片来源于网易新闻职业危机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319名新闻从业者的问卷调查,探究了新闻从业者群体的职业认知危机现状 及其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当前新闻从业者在职业认知领域普遍存在着专业认同危机和自我认知危机,其中专业认同危机表现为:在媒体功能认同、职业行为规范认同和专业素养面向认同方面均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差异;自我认知危机表现为职业价值认知和职业技能认知方面出现“理想”与“现实”差异。专业认同危机对情感认同和从业意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对从业意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情感认同的中介效应,即通过负面影响情感认同进而降低从业意愿;同样地,自我认知危机对情感认同和从业意愿也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对从业意愿的影响除了情感认同的中介效应外,更多地表现为直接效应,即自我认知危机的出现直接会导致从业意愿的下降。
➤【关键词】
职业认知危机;专业认同危机;自我认知危机;情感认同;从业意愿
➤【语料积累】
❶职业技能认知,反映的是自我已具备技能与职业所需技能之间的差异,当自我已具备技能能够较好地符合职业需要时,则职业效能感较高,相应地,职业技能危机较小,故有理由认为职业价值危机和职业技能危机对情感认同、从业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
❷互联网技术改变了新闻行业中从业者与用户、从业者与组织、从业者与监管者之间的权力关系。新的权力博弈使得新闻从业者在职业转型过程中正面临着巨大的认知危机,这种危机对从业者的情感认同和从业意愿均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并且情感认同在职业认知危机对从业意愿的影响过程均发挥着重要的中介效应。
本期论文选送就到这里啦,给UU们准备了丰厚的福利时间~~
2021年03期
到我们公众号后台,就能get全部53篇论文内容哦!
心动不如行动,马上学习起来吧!
下一期我们依然等着你❤️
👇
「添加助教老师
即可加入2022级考研交流群
群内有答疑服务、每日真题练习
和珍贵资源分享
◎ 声明 :文中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此处仅为配图表达。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通知我们,万分感谢。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全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