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VA被过度解读了吗?为什么很多动画都会被过度解读?

2018-02-02 动画学术趴


   


文章的开始,先问各位一个问题:

“你们觉得《EVA》是否被过度解读了呢?”

观点应该会分为两派。

一部分人认为,《EVA》绝逼是被过度解读了

好端端的一部动画,粉丝非得去拿什么宗教学啊,圣经啊,哲学啊,佛洛依德心理学等等各种高大上的理论来牵强附会。

虽然《EVA》很好看,但是那种所谓的深度,不过是粉丝们吹出来的罢了。

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坚定的拥护党。

他们认为,《EVA》没有被过度解读,我们对这部动画所做的所有解读和分析,都绝对符合《EVA》这部作品原本就要表达的意思。

简单来说,《EVA》,神作,配得上!

这两派观点,其实自《EVA》诞生以来就一直争论不休。

而且,不难发现,除了《EVA》这部被广泛认同的名作外,类似于“一部作品是否被过度解读”的争论其实很常见,随便百度一下,都能发现不少关于这样的内容。

甚至有时候,“过度解读”会被嘲笑。

比如说,民谣歌手宋冬野就有这么一件事儿。

宋冬野

曾在某著名问答网站上回答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董小姐》里「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

他的回答很简练,得到了近五万的赞同——

“我就随便这么一比喻。”

宋冬野的回答,好像就是对“过度解读”这种行为的一种讽刺

也许“过度解读”,纯粹就是读者在瞎猜,其实作者也许根本就没有这么想,说不定庵野秀明拍《EVA》的时候,也没有想那么多,结果拍出来了就被大家各种过度解读,才成为了一部“神作”?

就像那道著名的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

”鱼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诡异的光,请问这束光表达了什么?”

考生们纷纷表示:“你告诉我这特么到底表达了什么!”

连作者本人都出来解释——

“我特么也不知道啊!”

还有一个更好玩的段子——

写文章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连在《月刊少女野崎君》的漫画里,都似乎对这种“过度解读”进行过嘲讽——

包括我们从小到大的语文课,老师不停的让我们去解读鲁迅的文章,比如

“后院里有两颗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这都什么啊,你问鲁迅本人为什么这么写,说不定它也不知道呢——

那么,这个世界到底存在不存在所谓的“过度解读”,我们对《EVA》的解读,对鲁迅的解读,甚至对宋冬野的一匹野马的解读,到底是作者真实的表达意图,还仅仅只是我们的“过度解读”呢?

我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过度解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    对作者本人说“不”!

首先,我要抛出来一个看起来有点颠覆常识的观点。

“过度解读”,其实,只是一个带有局限性的概念——

因为,这个世界上,只存在“可接受”的解读,以及“不可接受”的解读,而在一定条件下没有“过度”或者“不过度”的解读。

那么,也许读者会有疑问,如果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过度解读”的话,那不就说明了,我们无论怎么解读,都不会过度的,即使和作者本人的想法都不一样?

如果是这样,你该怎么解释宋冬野关于一匹野马的说法?

毕竟,连他本人都说了,自己就是随便的比喻了一下。

包括,我们很多人也会在下意识里认为,作品是作者写出来的,所以解释权应该属于作者。

因此当我们看到那些语文阅读理解题目,当作者本人都做不出来的时候,会觉得非常的搞笑。

真的是这样吗?

并不是。

因为这种想法的背后,其实假设了一个逻辑:作品的意义=作者本人的意图。

在这个逻辑下面,无论我们怎么去解释,不管过度还是不过度,只要不符合作者本人的意图都是错误的——

那么,矛盾就出来了。

如果作者本人是一个诗人,他写了一首关于月光的诗,因为他正在抠脚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脚丫子像个月亮,就“随便的比喻了一下。”

我们难道就要忽略这首诗本身有多么美,而在解读的时候,只能说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说,作者本人拥有一双举世无双的脚丫子?——

而且,有很多古代的作品,比如《荷马史诗》,我们根本无法考证荷马到底存在不存在,或者考证荷马具体的历史年代。

如果荷马不存在,年代无法考证,是不是我们就不能对作者的意图做出解释,也就不能去解释作品了?

如果作品的意义等于且只能等于作者本人的意图,那么又会出现一个矛盾,就是作品不能被翻译。

因为只要是翻译,就会造成原来语言意义的损失,所以不管是文学,影视,动画只要被翻译了,就会造成作者本意的曲解。

这样一来,我们中国观众永远不能去解读《EVA》,因为我们不会日语。

你,服气吗?

因此,作品的意义=作者本人的意图的说法,并不是绝对的完美,对于这种说法,我们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形容它,叫“意图谬误”也可以称为“作者中心论”。

以作者为中心,只是我们接近作品的诸多角度之一。

二.    一个作品,才是一个世界

好了,当我们干掉“作者中心论”之后,我们会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果我们对作品进行解读,不是去解读作者的原意,那我们到底在解读什么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把视角从作者转移到作品。

“作品中心论”

从字面意思就很好理解,在“作者中心论”时代,我们是在《EVA》中,去发现庵野秀明到底想表达什么。

而在“作品中心论”时代,我们抛开了庵野秀明,只关心“《EVA》到底表达了什么。”。

可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直接抛开作者,而只关注作品呢?

毕竟,作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作者一笔一划,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完成的,他自己的思想和个人经历,必然会影响到作品。

举个例子,《哆啦A梦》里,大雄和哆啦A梦的故事来自于哪里?

根据作者藤子不二雄的叙述,大雄的原型,就是藤子不二雄本人,而哆啦A梦之所以诞生,和他小时候常常一个人天马行空的幻想也分不开关系。

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实际上,在“作品中心论”的视角下,作品,虽然来自于作者的创作,但它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

因此,即使大雄就是藤子而不雄根据自己小时候的性格来创作的,但当我们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去看《哆啦A梦》的时候,我们根本不需要了解藤子不二雄先生年幼时的性格特点,而只需要要通过《哆啦A梦》里面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大雄懦弱内向的性格,和在学习上的马马虎虎——

当我们在欣赏一首诗歌的时候,诗歌里提到了“月亮”,而这个月亮,偏偏是诗人在抠脚时看到脚丫子有感而发。

我们只需要知道,月亮,可以代表思念,可以代表故乡,也可以代表美人,然后从这首诗所创造的乡愁的世界里,去解读它,就足够了。

作者不需要说话,月亮,就可以自己说话——

同理,我们在看《EVA》的时候,关注的也是《EVA》这个作品本身的世界,以及它的故事,镜头,以及充满想象力的宗教隐喻等等。

可是,这下好像又出现了一个矛盾,如果以“作品”为中心去进行解读,那么就一定会产生“过度解读”的现象。

因为这样,就会导致一部作品,一定会存在一个“唯一”的意义,只要是我们的解读和这部作品的“唯一”意义不一样,我们就是在过度解读。

以《EVA》为例子来说,如果我们只关注《eva》这个故事生成的世界,那么当我去联系到日本九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去解释《eva》的“意义”的时候,岂不是也在过度解读吗?

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    一个读者,才是一个世界?

很好办。

因为,我们似乎一直都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人。

那就是我们自己。

不管是解读作品,还是解读作者的愿意,都必须通过读者,观众来完成。

一部动画,一部电影,如果没有人看,那么它即使拍得再好,也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把一部已经拍好,但还没有观众去看过的作品,可以称为“文本”。

“文本”是不会被改变的,因为一本书,不管放在图书馆里多久,它的文字、内容永远都不会改变,它是一个客观的东西。

但是什么样的情况,“文本”会发生改变呢?

只有当被我们阅读和观看的时候。

什么意思?

假设我翻开一本金庸的武侠小说,我看到了里面的侠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青少年都应该看看。

而张三这个人,和我翻开了同样的一本武侠小说,可是他偏偏看到了暴力和叛逆,所以他觉得这本书一定要封杀掉,防止毒害青少年的思想——

看吧,内容,没有丝毫变化,郭靖还是郭靖,黄蓉还是黄蓉,但是我和张三从书中看到的东西,却是天壤之别。

当读者参与了这个“文本”的阅读之后,它才会成为一部“作品”。

所以你看,读者,好像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我们个人对于同一部作品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

小时候,我们看《西游记》的时候,觉得那孙悟空战天斗地,好厉害啊,可是当我们长大了,却发现这只猴子,好像又是一个无奈反抗的悲情英雄——

所以,一部作品,你不看它,它就不会产生“意义”,自然也就没有进行解读的必要了。

《EVA》到底表达了什么,重要吗?

重要的,是你自己。

在《eva》中看到的那个“世界”,这就是《eva》想要表达的那个世界。

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见仁见智,最终,见到的还是自己的“心”——

这,也就是读者中心论。

我们把这种学问,叫做“接受美学”,在文学批评领域,也称为“读者反应批评”。

这么来看,“作者”作为一部作品的创造者,好像失去了所有的权利。

并不是,作者作为“作品”的创作者,也是它的“第一位读者”。

他有解读自己的作品的权利,但是作品的最终意义,并不属于他本人,而是在每一位读者,观众自己的心里。

可是,在这种“读者中心论”下,又会出现一个非常扯淡的现象。

那就是天大地大,都不如老子最大。

我觉得《eva》是故弄玄虚,根本不是什么神作,它就是垃圾。

我觉得《红楼梦》,不就是和郭敬明的《小时代》一样嘛,都是写上流社会的奢侈生活,凭什么《红楼梦》是四大名著,我家的《小时代》就要被你们骂是拜金主义。

这种现象,就是把一部作品给他的感受,当做了作品的全部意义,从而拒绝了其他的解释。

我们称它为“感受谬误”——

“读者中心论”并不是着意味读者的权力是无限的,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反正怎么样都不会过度解读。

而是,我捍卫了你说话的权力,但,你也要说服我。

你甚至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科幻小说,太虚幻境其实一个外星人的飞船。

关键是,你得说服我,你还得说服红学界去接受你的解读——

这就是我在前面所说的,不存在“过度的解读”,只存在“可接受”的解读,以及“不可接受”的解读。

解读的意义,属于你自己。

而一种解读,是否称得上是一份好的解读,在于你所具备的知识和见解——

总结:

“过度解读”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却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转向,也涉及到“接受美学”的问题。

如果,我们想让自己对一部作品的理解,被专业领域认同,或是成为一篇好的文章,去感动和影响更多的人,那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

可是,看一部动画,或者读一本书,终究还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宝贵经验。

保留这份感动,如果它能让你成长,让你能学到一些东西,或看到更大的世界,这不就很好吗?

就像《小魔女学园》里的那句台词——

“相信的心,就是你的魔法。”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阿政说动漫,学术趴获授权转载。


- END | 动画学术趴 -

欢迎置顶公众号,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哦





点击进入近期荐读热文


Moho大神教程 | 动画新手必看 | 成人向动画 | 奥迪酷炫动画 | 美少女战士 | 奥斯卡经典 | 学术趴网站 | 

  爱动画 扫一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